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连续40例出血型烟雾病的DSA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的DSA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烟雾病病例的DSA影像学表现,40例患者均经CT诊断为颅内出血,均经DSA确诊。结果双颈内动脉末段狭窄闭塞22例,一侧颈内动脉末段狭窄闭塞8例,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3例,双侧大脑前动脉和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1例,双侧大脑前动脉狭窄闭塞3例,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1例,一侧大脑中动脉及对侧大脑前动脉狭窄闭塞2例,均伴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结论DSA为诊断烟雾病的金标准,DSA检查可清楚显示烟雾病血管狭窄闭塞的部位、侧支循环情况及是否合并动脉瘤,据其表现可指导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烟雾病DSA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烟雾病患者临床及DSA影像学资料。结果26例患者DSA影像学特征如下:脑底异常烟雾状血管网形成;受累动脉狭窄或闭塞;丰富侧支循环形成。其中单/双侧大脑前、中及后动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者24例(92.3%);双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狭窄或闭塞者18例(69.2%),单侧者7例(26.9%)。结论烟雾病患者有显著的DSA影像学特征,DSA是诊断烟雾病的主要手段,临床上对疑似病例应早行DSA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DSA对单侧颈内动脉系统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的应用价值,探讨三级侧支循环在单侧颈内动脉开口部位狭窄或闭塞及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或闭塞中的特点.方法 分别对56例颈内动脉开口处狭窄或闭塞及94例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根据其狭窄程度分析其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结果 颈内动脉开口部位闭塞组大脑动脉环开放率约38.5%,颅内外沟通开放率30.8%,软脑膜吻合支开放率约30.8%;重度狭窄组大脑动脉环开放率35.1%,软脑膜吻合支开放率16.2%,颅内外沟通开放率约5.4%;中轻度狭窄组无侧支循环建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组大脑动脉环开放率5%,软脑膜吻合支开放率95%;重度狭窄组仅软脑膜吻合支开放,开放率约61%;轻中度狭窄组无侧支形成.结论 在颈内动脉开口部位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病例中,一级侧支循环的开放代偿最为重要,二级侧支循环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病例中,二级和三级侧支循环的开放起主要的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RI、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Moyamoya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2004-2007年收治的20例Moyamoya病患者临床表现及MRI、MRA、DSA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MRI检查显示脑实质内均出现异常信号,其中脑梗死10例、脑出血6例、脑萎缩2例、脑软化4例,基底节区发现血管流空现象11例。MRA(20例)及DSA(9例)检查结果均显示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DSA检查可清晰显示脑底明显增多的异常血管网,并可清晰显示侧支循环吻合支。结论 MRI结合MRA可准确诊断Moyamoya病,且具无创、经济、实用等特点;DSA在显示烟雾血管、侧支循环等方面优于MRA,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应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方法对20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发病年龄为10~19岁占50%(10/20),40岁以前占90%(18/20),缺血型患者主要为偏瘫、失语,出血型患者主要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偏瘫,20例中反复TIA发作者7例,其中两侧交替发作者2例;CT/MRI:脑梗死6例,脑出血13例(脑室出血4例,再出血3例);梗死或出血病灶发生在基底节6例,脑叶9例,多发性病灶6例,梗死并出血5例;DSA示颈内动脉、大脑前、中动脉狭窄或闭塞,脑基底部烟雾状血管网形成,大脑后动脉(PCA)及其分支增粗者16例,颈外动脉系统向颅内代偿8例。结论对于儿童、青年人出现中风、反复交替性TIA发作、CT/MRI呈多发性脑梗死或出血、脑叶梗死或出血、脑室出血及再出血患者应高度考虑烟雾病,应行DSA检查;DSA可清晰显示烟雾病血管狭窄的程度、闭塞部位及侧支循环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分布特征、狭窄程度以及与侧支循环之间的关系。方法 107例TIA患者均进行DSA检查,明确有无颅内、外动脉狭窄及其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并判断有无侧支循环的建立。结果 93例DSA阳性患者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和闭塞共计156处。颅内动脉狭窄最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共46处(29.5%),颅外动脉狭窄病变多见于颈内动脉开口处,共22处(14.1%)。重度狭窄及闭塞组侧支循环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中度狭窄组。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是TIA发病的重要基础,并且颅内动脉狭窄是较颅外动脉狭窄更为重要的TIA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症状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评估。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原第二炮兵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症状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41例,首先采用德国EME公司TC-2000S型经颅彩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仪,常规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内Willis环及相关主要动脉分支,进行侧支循环评估; 进一步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扫描机行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in diagnosis,CTA)检查,明确颈内动脉病变的存在; 再应用PHILIPS FD20 DSA数字减影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并进行侧支循环评估,评估颈内动脉闭塞性病变后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评估眼动脉侧支循环通路的开放情况及作用。结果 41例患者颈内动脉重度狭窄24例,颈内动脉闭塞17例。TCD显示ACoA开放5例,占12.2%,DSA为4例,占9.76%; TCD显示PCoA开放5例,占12.20%,DSA为3例,占7.32%; TCD判断OA开放25例,占60.98%,DSA为23例,占56.11%; TCD提示LA开放3例,占7.32%,DSA提示2例,占4.88%; TCD显示无侧支循环开放者16例,占39%,DSA为14例,占34.15%。TCD和DSA在评估侧支血管开放数量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TCD评估眼动脉开放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的患者中有显著差异(P<0.05)。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和闭塞患者的TCD及DSA侧支循环评估无显著差异(P>0.05)。OA单独开放患者较无OA开放患者PI值高。狭窄组MCA的PI值低于闭塞组,狭窄组OA最高流速低于闭塞组(P<0.05)。颈内动脉狭窄组OA单独开放数量<闭塞组(P<0.05)。结论(1)TCD与DSA在评估侧支循环血管开放数量方面的作用基本一致,TCD可作为CTA和DSA侧支评估之前的初筛手段,可以独立作为侧支循环评估的检查手段;(2)眼动脉是否参与侧支循环及眼动脉的的开放程度与颈内动脉本身病变程度有关。眼动脉作为次级侧支通路参与侧支循环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在颈内动脉慢性闭塞性患者眼动脉单独开放的比例>重度狭窄的患者,重度狭窄的患者OA最高流速低于闭塞组患者,这说明颈内动脉慢性闭塞性患者其OA开放后提供的灌注代偿作用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枝循环形成情况。方法 235例经影像学发现存在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有无侧支循环分为两组,对可能与侧支循环建立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侧支循环形成的检出率DSA最高,MRA次之;(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侧支循环开放作为因变量时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内动脉闭塞、基底动脉狭窄进入回归方程,OR分别为0.598、2.395、3.494;P值分别为0.104、0.081、0.015。结论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内动脉闭塞、基底动脉狭窄可能促进侧支循环开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病变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有脑缺血症状的经TCD检查发现血管狭窄的21例病人,行DSA检查。结果: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3例,DSA证实为大脑中动脉狭窄2例,烟雾病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例中双侧椎动脉发育不全1例,一侧或双侧椎动脉狭窄5例,锁骨下动脉盗血2例。8例脑梗塞患者中已经出现一侧颈内动脉闭塞的有两例,但均已出现侧枝循环的建立,另6例均为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的狭窄,2例脑干梗塞患者均有椎动脉的狭窄。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评价头颈部血管狭窄、闭塞和选择治疗方案的金标准,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一步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成人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分期及代偿机制.方法 对20例经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成人型烟雾病患者(〉16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分期及代偿机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烟雾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左右发病,以脑出血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失语及一侧肢体瘫痪.CT和MRI显示:脑出血12例(60%),脑梗死3例(15%).DSA造影示: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0例,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9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1支,单侧大脑前动脉闭塞5支,单侧大脑前动脉狭窄9支,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6支.在20例患者、40个(侧)大脑半球中,共有39侧大脑半球受损,根据DSA结果将烟雾病分为6期分别为:第Ⅰ期到第Ⅵ期分别为3(7.7%)、9(23.1%)、16(41.0%)、7(18.0%)、3(7.7%)、1(2.5%)侧大脑半球.颅内血管代偿:软脑膜动脉、脉络膜后动脉及胼胝体背动脉代偿增粗25根,眼动脉代偿增粗7根,脑膜中动脉代偿增粗11根.烟雾病合并动脉瘤2例.结论 成人型烟雾病的发病高峰在40岁,以脑出血多见,双侧病变为主,大多数患者在发病时处于第Ⅱ~Ⅳ期(烟雾状血管旺盛期),大多数患者存在丰富的颅内外血管代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使用多排螺旋CT 血管生成技术(MSCTA)及脑数字减影(DSA)血管造影在烟雾病(MM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8 排螺旋CT 进行头部螺旋容积扫描,分析23 例烟雾病的CT 平扫及增强的影像表现,利用"血管生长(add vessel)"法对图像进行后处理,采用多平面体积重组及容积重建图像对脑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并和DSA 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T 平扫13 例患者显示不同部位的脑出血,5 例患者表现为多发性的脑梗死,3 例患者仅见局限性的脑萎缩,2 例患者CT 平扫未发现明显异常.MSCTA 均清晰显示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颅内段和(或)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23 例均显示纤细迂曲的"烟雾"状异常血管网.其中15 例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数字血管减影(DSA)证实.结论 采用血管生成、容积重建技术,MSCTA 是明确诊断烟雾病的有效非创伤性首选检查方法,可替代DSA 进行烟雾病的筛选、诊断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技术在烟雾病患者血管和灌注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4例术前、11例术后的烟雾病患者行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检查,获得四维CT血管成像及全脑CT灌注成像。采用CT平扫分型、颈内动脉分期、侧支循环分类、烟雾状血管丰富程度分期、CT灌注异常分期及Alberta卒中早期CT评分的评估标准,分左右大脑半球综合评价烟雾病的脑实质和脑血管病变。 结果 术前4例烟雾病患者,8个半球中的5个半球(62.5%)处于颈内动脉分期的III期;本组侧支循环主要来源于颅底血管网(46.1%);梗死分期中,8个半球(100%)出现异常,其中7个半球(87.5%)处于梗死前期的Ⅱ期,且Alberta卒中早期CT评分均在10分以上。术后11例(22个半球)患者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其中左侧6例,右侧4例,双侧1例,吻合血管通畅率为100%;梗死分期中19个半球(86.4%)出现异常,其中10个半球(45.5%)处于II期、8个半球(36.4%)处于Ⅲ期。 结论 能谱CT容积螺旋穿梭技术可以同时获得四维CT血管成像及全脑CT灌注成像,能对判断烟雾病患者的动脉分期、侧支循环、脑灌注情况、术后血管吻合等影像学信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评价颈内动脉中度及重度狭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单侧颈内动脉中度及重度狭窄的患者69例,采用TCD检测其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评价其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和脑血流储备能力(CRV)。结果 TCD显示侧支循环开放者患侧收缩期峰时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I)及CVR明显高于无侧支循环开放患者(P0.05),颈内动脉中度狭窄组患侧收缩期峰时血流速度(Vs)、PI值及CVR明显高于重度组(P0.05)。结论颈内动脉狭窄时侧支开放可以改善远端血流动力学指标,但改善程度有限。TCD可检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颅内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为临床治疗和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 Moyamoya 病不同侧支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DSA诊断的 Moyamoya 病患者,依据有无大脑后动脉和颈外动脉代偿进行分组,对比大脑后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峰值血流速度和脉动指数或阻力指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确定TCD评估标准。结果 有大脑后动脉参与代偿时,大脑后动脉 Vp较高, PI较低 (P < 0.001)。有颈外动脉参与代偿时, RI 较低 (P <0.001)。结论 TCD可以帮助临床评价Moyamoya 病的代偿情况。  相似文献   

15.
烟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烟雾病的诊断方法,讨论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烟雾病的CT、MRI及MRA资料,分析脑实质及脑血管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CT及MRI表现为脑实质改变。脑出血3例,脑梗化6例,脑萎缩2例;MRA均见有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分叉以上狭窄或闭塞,其中双侧颈内动脉狭窄6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5例;大脑中动脉狭窄20支,大脑前动脉狭窄18支,大脑后动脉狭窄14支;9例同时显示异常血管网。结论 烟雾病主要靠放射学诊断,MRA可很好地显示烟雾病异常血管,可作为筛台烟雾病首选方法。诊断时,要排除脑中风、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出血。  相似文献   

16.
临床颈动脉系统TIA患者的脑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为手段,分析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程度以及侧枝循环建立情况。方法:颈动脉系统TIA患者70例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包括主动脉弓上造影及至少双侧颈总及锁骨下动脉四根血管造影。明确有无脑供血动脉的狭窄、狭窄的位置、程度及侧枝循环情况。结果:62例患者存在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共检出病变132处,轻度狭窄40处(30.3%),中度狭窄34处(25.8%),重度39处(29.5%),闭塞19处(14.4%)。可判断责任血管者58例(85.0%):单纯前循环45例,前后循环联合病变有13例。以颈内动脉狭窄80处为对象,研究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侧枝循环情况。汇总邻近可能引起同一侧枝循环通路的病变,共分析病变58处,发现合并侧枝的病变有23处,有侧支数量36处。各种侧支循环中,Willis环出现频度最高,包括前交通代偿13处和后交通代偿5处。其次为软膜血管代偿13处。结论:颈动脉系统TIA患者,颅外血管病变多于颅内血管病变。责任血管不单纯是在前循环,还可以是前后循环联合病变。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最常见的侧枝循环是Wlliis环和软脑膜血管,严重的脑供血动脉狭窄更易引发侧枝循环建立。  相似文献   

17.
30例烟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影像表现及其两者之间关系。方法对30例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诊的烟雾病患者,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结果(1)烟雾病发病年龄在35~45岁左右,发病以脑缺血为主,临床表现以单侧肢体无力或偏瘫最为常见。(2)CT和MRI提示,脑出血11例(36.7%),脑梗死10例(33.3%),脑出血合并梗死灶5例。MRA和DSA均发现大脑前、中、后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双侧病变均多于单侧病变,烟雾状异常血管网分别为5例(45.5%)和29例(100.0%);DSA发现动脉瘤3例(10.3%);后交通动脉增粗13例、前交通动脉增粗7例、眼动脉增粗6例及软脑膜吻合支增多4例。4例大面积脑梗死侧枝循环差。结论烟雾病发病高峰为35~45岁;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但以脑缺血常见;MRI和MRA为无创伤性,为本病筛选、诊断、随访的重要方法。对临床疑似病例应及早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