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型骨折的CT扫描价值. 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988年至2001年骨科70例脊柱外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16例.年龄19岁~73岁,平均49岁.全部患者均摄取普通X线片,然后依据X线片提示的骨折部位作CT扫描,采用估算法重建图像,应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部分病例进行矢状面重组.结果:70例受检者中受损椎体87个,C5损伤1例,T12~L1损伤1例,L1~2损伤1例,其他均为单椎体损伤.按Denis[1]三柱理论,63例病例为爆裂骨折,累及二柱和二柱以上,7例为椎体单纯压缩型骨折,1例伴有严重的脱位.结论:CT在显示椎体骨折尤其是脊柱后结构损伤方面优于X线平片,对判定脊柱稳定程度及损伤有否手术指征帮助最大.当X线摄片之后考虑为爆裂性骨折时,应抓紧作CT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2.
张建军 《中原医刊》2004,31(4):48-48
目的:认识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及CT影像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6例脊柱爆裂骨折病例进行X线及CT影像分析。男43例,女13例,年龄17~63岁。结果:56例骨折累及74个椎体。三柱骨折2l例,二柱骨折27例,单柱骨折8例。0度,正常椎管lO例;l度,椎管狭窄l/3,24例;2度,椎管狭窄2/3,17例;3度,椎管完全狭窄6例。结论:X线平片和CT扫描在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中,各有所长。脊柱外伤需行平片检查,发现异常,首选CT扫描证实。CT与X线相结合,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柱损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100例临床拟诊为脊柱损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与CT扫描检查,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单椎体骨折58例,多椎体骨折42例。骨折累及二柱或三柱椎体爆裂成多块,易致椎管狭窄(P<0.001)。且对二者进行敏感性比较,得出χ2=17.21,P<0.01,显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CT检查明显优于X线平片。结论:CT能明确创伤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为临床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较单纯的X线平片更多的信息及可靠的依据,是脊柱损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宏英  郭锦明 《河北医学》2002,8(12):1083-1085
目的:比较和评价常规X线片和CT扫描二种影像学方法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46例X线片和CT扫描确诊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46例中椎体骨折共177个,X线侧位片椎体后缘连线89例呈光滑,48例有不同程度 异常。CT扫描诊断稳定性骨折57例,不稳定性骨折89例。三柱结构损伤的40例中,椎管狭窄31例,无椎管狭窄9例。结论:脊柱外伤性骨折影像诊断应重视常规X线片和CT扫描的互补作用。X线片仍是首选检查方法,发现椎体骨折均应作CT扫描,以判断脊柱骨折的稳定性与并发症情况,指导临床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脊椎损伤十分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6%,而爆裂骨折是脊柱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以胸腰段最为常见,约占爆裂骨折的40%[1].从X线平片在脊柱爆裂骨折的诊断中可确定损伤椎体的序列及大致范围,但对椎体爆裂骨折以及椎体后部骨折易漏诊,对骨折片突入椎管显示不清,而CT扫描能明确  相似文献   

6.
吴俊 《中外健康文摘》2008,5(4):528-529
目的 探讨脊柱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与CT扫描中各自的优劣、限度及其价值.方法 通过X线平片和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对35例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对照和总结.结果 35例脊柱爆裂性骨折中,颈椎受累5个椎体,胸椎受累15个椎体,腰椎受累23个椎体;三柱损伤24例,二柱损伤9例;椎管狭窄0度6例,Ⅰ度14例,Ⅱ度15例.结论 X线平片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在于反映骨折类型,脊柱屈曲等骨性改变;CT扫描的优势是显示骨折线的走向、范围、椎管狭窄程度并推测神经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和评价X线和CT扫描二种影像学方法在脊柱爆裂型骨折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对136例脊柱骨折的X线和CT扫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平片分析结果,136例中49例诊断为爆裂型骨折;CT分析结果,136例中72例为爆裂型骨折。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柱爆裂型骨折影像学诊断应重视X线和CT扫描的互补作用,X线片是首选,发现异常,常规采用CT扫描,判断脊柱骨折的稳定性及并发症,以利于临床及时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CT检查在脊柱爆裂性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68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X线平片及CT检查上的脊柱损伤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CT上全部病例可见椎体粉碎骨折。三柱骨折25例,二柱骨折16例,后柱骨折27例。CT扫描可明确椎管狭窄的程度:0度正常椎管8例,Ⅰ度椎管狭窄加例,Ⅱ度椎管狭窄15例,Ⅲ度椎管狭窄19例。结论:CT检查更能显示脊柱爆裂性骨折中骨折碎片,脊椎前、中、后柱损伤及椎管狭窄情况,临床上应结合X线平片及CT检查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赵春梅 《中原医刊》2006,33(13):78-79
目的评价CT扫描和X线平片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CT扫描和X线平片诊断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0例中椎体骨折共76例,38例X线侧位片椎体后缘连线(PVBL线)光滑,22例有不同程度的异常。CT扫描诊断稳定性骨折29例,不稳定骨折31例,三柱骨折中椎管无狭窄5例,狭窄者11例。结论脊柱外伤性骨折影像诊断应注重CT扫描和X线平片的互补作用。X线仍是首选的检查方法,有利于多个椎体连续或跳跃性同时骨折的检出,发现有椎体骨折均应做CT检查,以判断骨折的稳定性与并发症情况,有利于临床及时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55节脊柱爆裂骨折的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表现及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CT多平面重建。47例中颈椎3例,胸椎17例,腰椎27例。结果脊柱爆裂骨折以T12-L2最多见(占65.45%)。X线平片表现为椎体前后部高度缩短,脊柱屈曲后突,椎体后缘连线改变,椎体前后径、横径增宽和(或)椎弓根间距增宽,棘突间距增宽等表现,21例将爆裂骨折误诊为单纯压缩型骨折。CT主要表现为椎体纵、横形多处骨折45例(95.74%);骨折片向后突入椎管,椎管狭窄31例(65.95%);脊柱附件骨折19例(40.42%)。螺旋CT可清楚显示脊柱骨折范围、椎管变形狭窄程度并判断脊髓损伤。X线平片和螺旋CT对爆裂性骨折的诊断率分别为55.31%和100%;椎管狭窄的显示率分别为23.4%和100%。结论X线平片对爆裂骨折的诊断有明显局限性,对单纯压缩性骨折或未见骨折而有神经症状者均须行CT检查;CT对显示骨折及骨折片移位、椎管狭窄程度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脊柱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脊椎爆裂骨折的X线及CT表现,评价螺旋CT在脊椎爆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方案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来的58例脊柱爆裂骨折患者X线平片、CT扫描与重组图像、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X线平片可初步判断脊柱爆裂骨折的类型及稳定性。CT扫描能清楚显示脊柱的三柱结构、爆裂骨折全貌及椎管狭窄程度,尤其对骨折线显示、小关节脱位、椎管损伤及稳定性的判断有明显的优越性。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脊柱骨折是常见而临床后果严重的外伤之一 ,准确区分压缩性和爆裂性骨折是正确治疗的关键。为进一步认识本症的 X线表现和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分析本院 1994至 1998年间经 X线平片及 CT检查的 64例脊柱爆裂性骨折病例 ,总结其 X线表现及征象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64例中男性 51例 ,女性 13例 ,年龄 16~ 60岁 ,平均3 3 .7岁 ,全部病例在急性期均有正侧位片 ,有神经损伤者 2 8例 ,损伤平面均与爆裂骨折平面一致 ,3 0例行手术椎板减压 ,取骨碎片或内固定术。2 结 果2 .1 骨折范围、程度  64例 87节椎体骨折中 ,X线平片诊断 53…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CT对脊柱爆裂骨折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②方法分析150例爆裂骨折的X线平片和CT扫描资料。③结果因X线平片无典型征象而误诊13例,由于对典型征象缺乏认识而误诊6例,由于投照因素漏诊15例。④结论X线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的误诊、漏诊率较高,提高认识水平和投照质量可减少误、漏诊;CT能显示椎体、附件骨折、椎管狭窄及后移骨片优于X线平片。提高脊柱爆裂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并显示椎管的狭窄程度,二者结合可详细反映爆裂骨折的各种损伤情况,对决定外科手术方式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临床及时正确地处理。  相似文献   

14.
CT扫描在胸腰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 ,胸腰椎损伤常见于交通和建筑业事故 ,在胸腰椎骨折中以爆裂骨折多见 ,准确诊断和了解椎管及椎管内情况是临床正确治疗及疗效估计的关键 ,由于X线平片的局限性 ,对椎体骨折类型及损伤程度常估计不足 ,CT对骨折类型、椎管受累情况、治疗方法及疗效估计提供更详细的资料。本文通过经X线平片及CT检查的 4 0例胸腰椎骨折的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CT扫描在胸腰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本组共 4 0例胸腰椎损伤病例 ,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9例 ,年龄 1 8~ 6 2岁 ,平均 39 3岁。使用SimenssomatomARC全身扫描仪 ,病人仰卧 ,以 5 1 2长度侧位常规扫描定位 ,决定扫描椎体和扫描范围 ,倾斜角度 ,扫描范围应包括伤椎上下各一个椎体 ,层厚 5mm ,层距 5mm ,连续扫描 ,如第一层或最后一层还发现有骨折征象 ,应向上或向下连续扫描至无骨折征象发现为止 ,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 ,必要时行矢状和冠状重建 ,正位Tope像扫描。2 结 果4 0例共 4 8个椎体骨折中 ,T6椎体 2个 ,T7、T8、T9椎体各 1个 ,T1 2 椎体 1 7个 ,L1 椎体 1 3个 ,L2 ...  相似文献   

15.
戴畅  马海永 《农垦医学》2006,28(5):337-339
目的:分析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螺旋CT、X线表现,并提高对螺旋CT诊断脊柱损伤价值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39个椎体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征象及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CT多平面熏建。31倒中颈椎2例,胸椎13例,腰椎16例。结果:脊柱爆裂性骨折以T12-L2最多见(占64.1%)。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脊柱屈曲后突,椎体后缘线的改变,X线平片有14例将爆裂骨折误诊为单纯压缩型骨折。螺旋CT可清楚显示脊柱骨折范围、椎管变形狭窄程度并判断脊髓损伤。X线平片和螺旋CT对爆裂性骨折的诊断率分别为54.8%和100%;椎管狭窄的显示率分别为22.6%和77.4%。结论:X线平片是脊柱损伤的基本检查手段,但有时爆裂性骨折较难与单纯压缩性骨折区分。螺旋CT检查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脊柱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脊柱损伤的CT表现,探讨其CT扫描价值。回顾性分析60例脊柱损伤的CT扫描资料。结果60例70个椎体骨折中,单纯屈血压型26个椎体(39%),爆裂型34个椎体(49%),骨折脱位型5个椎体(7%),安全带型5个椎体(7%)。三柱中累及前中后柱多见,椎管狭窄以爆裂型和骨折脱位型多见。说明CT扫描对脊柱损伤的诊断、分类、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方面上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X线和CT在胸腰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50例胸腰椎骨折均行X线和CT检查。方法50例62个椎体骨折中单椎体骨折41例、多椎体骨折9例。压缩型骨折37个椎体,爆裂型骨折21个椎体,骨折脱位型4个椎体。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骨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CT在显示椎体三柱结构、骨折线、小关节脱位、椎管狭窄程度、脊柱稳定性及判断脊髓损伤等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柱损伤采用X线或CT诊断的效能对比。方法选取50例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确诊为脊柱损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X线平片正侧位检查和CT扫描检查,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50例患者中,X线检查显示6例漏诊,44例有椎体骨折;CT扫描检查发现入选患者均存在椎体骨折,其中36例椎管狭窄,14例多椎体骨折,脊柱损伤部位分别为腰椎12例,胸椎26例,胸腰椎损伤8例,颈椎4例。CT扫描检查脊柱损伤诊断准确率较X线检查明显要高(P0.05);同时发现,本组中以爆裂型椎管狭窄受累最多,其次为骨折脱位型。结论 CT扫描能清晰显著脊柱损伤程度及位置,可正确评估损伤分类,尤其对椎管狭窄诊断敏感性高,X线平片为二维图像检查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容易误诊、漏诊。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两种检查方式,取其精华,使临床诊断符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CT及MRI的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脊柱爆裂性骨折影像学表现。结果: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性平片、CT及MRI表现如下:1.椎体向心性爆裂;2.碎骨片向后移导致椎管狭窄,脊髓损伤;3.单侧或双侧椎板骨折;4.部分伴随横突、棘突,关节突和/或椎体骨折;5.椎体滑脱伴椎间盘损伤。结论:在脊柱爆裂骨折的检查中,X线平片、CT及MRI各有优点,必须相互结合,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探讨脊柱骨折的X线平片、CT、MRI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分析62例脊柱损伤病例的影像学资料。③结果脊柱骨折分单纯屈曲压缩型,爆裂型,骨折脱住型。X线平片易于观察椎体的形状改变,脱位及椎体后缘线的连续性;CT可清楚显示骨折线走向,观察骨折片移位及椎管受累情况;MRI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充分显示脊髓受累情况。④结论在脊柱骨折的检查中,X线平片、CT、MRI各有优点和缺点,必须相互结合,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