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药品卫生学检验中,中西药品和各类营养滋补品经常检出各类霉菌。但哪些是产毒菌株并必须予以鉴定,尚不清楚。为此,对原通化地区十二个药厂生产的108份口服药品进行霉菌分离和鉴定。其中:中成药蜜丸29份,中药散剂7份,膏制剂2份,中药素片3份,中药糖衣片7份,胶囊剂18份,蜂皇浆口服液12份,其它制剂8份,胶丸1份,口服液体8份,硬胶囊1份,冲剂12份。一、检查步骤: (一)取样:称取检品10g或10ml,按《药品卫生检验方法》规定的霉菌总数计数方法进行操作。在108份样品中,有83份检出霉菌,染菌率达77%。(二)分类鉴定:按无菌手续从经26℃培养72h的虎红琼脂平板上挑取微量孢子,点植在家氏琼脂  相似文献   

2.
口服液是以中药汤剂为基础,以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为主体,加入一定附加剂,基本上按注射剂的工艺制成的一种口服液体制剂。为确保口服液质量,增加其稳定性,除在制剂生产上和处方设计上考虑排除微生物在制剂中生长的条件外,往往还需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剂。但由于对防腐剂的使用不当,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口服液时有出现浑浊、沉淀,乃至爆瓶等现象发生。为确保口服液质量,必需恰当地使用防腐剂。一、防腐剂的用量应根据口服液制剂的不同pH值来确定:尼泊金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和有机酸类防腐剂在口服液中以离子状态存在的部分对微生  相似文献   

3.
<正> 部颁药品卫生标准规定,口服液体制剂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毫升不超过100个。其法取1:10供试品稀释液1毫升,加于灭菌平皿内,以倾注法浇成虎红平板,待凝后,于25°-28℃培养72小时后计数。酵母菌在该板上的典型菌落为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的奶油色(极少数呈粉色或红色)圆形菌落(极少数呈多角形)。但有的腐生性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在此板上生长的菌落与酵母菌菌落酷似,肉眼难以鉴别,因此必须作显微检查才可判别。其法:以白金耳挑取该菌落少许于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蒸馏水一滴,研匀,加盖玻片,先在低倍镜后在高倍镜下检查有否酵母细胞。是芽殖还是裂殖。如果是芽殖那就看它是一端芽殖、二端芽殖、三端芽殖或是多边芽殖。根据我们六年来的检查,发  相似文献   

4.
液体制剂生物稳定性及卫生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贤  林斯玲 《中成药》1998,20(12):38-39
对自然爆瓶的抗病毒口服液样品,进行微生物学分析,分离出酵母菌属的活酵母,并将其纯培养物用8种液体制剂进行反证回收试验。结果显示,酵母菌的快速检定法对自然侵染和人工接钟的活酵母,48h检出率和回收率分别为95%与100%,并表明活酵母对自身与防腐剂的抗菌作用不敏感;其利用药液作底物,有显著的活化底物霉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药材上主要污染真菌的分离方法,并分析三七、柴胡和党参的污染真菌情况。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方法结合稀释平板法考察药材种类(A)、摇床转速(B)、振摇时间(C)和培养基种类(D)对真菌总数、曲霉菌和青霉菌分离效果的影响,曲霉菌和青霉菌根据形态进行鉴定。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UPLC-MS/MS)检测三种药材上黄曲霉毒素(AFs)的污染情况。结果:药材上真菌总数和曲霉菌的最优分离条件为转速130 r·min-1,振摇时间15 min,YES培养基;青霉菌的最优分离条件为转速160 r·min-1,振摇时间30 min,PDA培养基。党参上的真菌总数高于三七和柴胡,三种药材上曲霉菌数均高于青霉菌数。柴胡上检测到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为4.54μg·kg-1,三七和党参上未检出AFs。结论:分离条件对分离结果有一定影响,三种药材上曲霉属真菌的污染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复合菌落系指两种真菌在平板上生长的特殊现象,具体讲,就是霉菌紧紧环绕着酵母菌,形成一个菌落,故称为“复合菌落”。在检验杏仁止咳糖浆中,发在其虎红培养基平板中有色泽疑似酵母菌,其菌落边缘呈毛状似霉菌生长,经显微镜鉴别,有酵母细胞和菌丝状物质。在五倍放大镜下,用接种科进行分离操作,分取菌落中心粉红色物质和边缘毛状物,分别接种在蔡氏培养基平板中。经25℃培养七天,粉红物质只见少许生长痕迹,毛状物质在平板中生长成灰绿色菌落,镜  相似文献   

7.
中药糖浆剂(包括蜜浆剂)由于污染酵母菌后易发酵产气爆瓶。因此,需加入防腐剂。为探讨常用防腐剂对酵母菌的有效抑菌浓度,对常用防腐剂在不同浓度中对酵母菌的抑菌效能作了比较。1.酵母菌固体培养基(浙江省药品检验所拟) 葡萄糖20g 蛋白胨10g 酵母膏5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 以上除葡萄糖外混合,煮沸,过滤,加葡萄糖溶解,分装8磅15min灭菌后备用。2、防腐剂:苯甲酸、尼泊金乙酯、苯甲酸与尼泊金乙酯混合液。苯甲酸与尼泊金乙酯混合液制备:分别精密称(?)苯甲酸及尼泊金乙酯适量,用95%乙醇分别配(?)2%及1%的浓溶液。取新鲜蒸馏水适量,用枸橼酸调至pH4,用此溶液作为稀释液。分别精密吸取苯甲酸及尼泊金乙酯溶液规定量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稀释液使至总量为9ml,10磅20min灭菌备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7,(7)
目的建立5种同名异型(胶囊剂和片剂)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同一生产企业5种同名异型(胶囊剂和片剂)的中成药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中相关的规定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采用平皿法,10种中药制剂确定需氧菌总数最大稀释级别为1∶10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最大稀释级别1∶20,耐胆盐革兰氏阴性菌及大肠埃希菌均为常规法,沙门菌有4种制剂确定为接种200 m 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其余6种制剂均为常规法。结论所确定的方法经过验证,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的有关规定,方法可行。同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剂微生物检查方法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柴芩清热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5个不同批次柴芩清热口服液微生物限度进行适用性试验。方法:根据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大肠埃希菌菌液、白色念珠菌菌液、黑曲霉菌液和铜绿假单胞菌菌液;而后采用氯化钠胰蛋白胨稀释液制得1∶10的柴芩清热口服液供试品溶液;根据药典中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一步一步建立方法学,即进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和控制菌检查试验,并重复3次进行反复验证,对柴芩清热口服液中微生物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1)需氧菌总数的计数中:采用薄膜过滤法微生物限度适用性试验研究,柴芩清热口服液需氧菌的菌株回收率计数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株回收率计数分别为1. 02、0. 99、0. 84、0. 96、0. 99。2)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中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菌株回收率分别是0. 89和0. 89。3)柴芩清热口服液在常规法检测控制菌适用性试验结果中显示,每1 g柴芩清热口服液供试品中可能的菌数(10~2N 10~3) cfu。4) 5批柴芩清热口服液的微生物计数结果显示需氧菌总数、霉菌总数和酵母菌总数均10 cfu/m L,而在控制菌检查试验结果中5批柴芩清热口服液中大肠埃希菌均未检出。结论:本研究中柴芩清热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均符合我国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儿康合剂和清咽宁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通过2种制剂对5个试验菌种的回收率来确定检查方法,同时验证控制菌大肠埃希菌的检查方法。结果:儿康宁合剂对5个规定菌株的正常生长无影响;清咽宁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没有生物毒性,但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结论:可采用常规法检查儿康宁合剂的霉菌、酵母菌数和细菌总数以及控制菌;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检查清咽宁颗粒细菌总数,常规法检查霉菌、酵母菌数和控制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珍黄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l5版要求,对珍黄胶囊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的计数方法以及控制菌的检查方法进行适用性试验研究。结果采用供试品溶液稀释法(1∶100,1 mL/皿)进行需氧菌总数的测定,采用供试品溶液稀释与培养基稀释结合的方法 (1∶20,1 mL分注2皿)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采用常规法进行大肠埃希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查,采用培养液稀释法(200 mL TSB)进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查。结论所采用的方法经过验证,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2.
药品微生物检查对保证药品质量非常重要。为了使微生物检查更科学,更完善,更接近国际水平,以缩小与先进国家药典的差距,《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了修定。《中国药典》修定后的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规定,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对所采用的检测方法需进行验证实验,以确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和保证测定方法的可靠性。确定所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数及控制菌的测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是我院制剂质量检测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使本院的制剂质量控制符合规范,检测方法更加科学,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要求,笔者对本院制剂抗病毒口服液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和薄膜过滤法进行了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安神宁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对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采用常规法对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在对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计数方法验证的3次独立平行实验中,稀释剂5株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在对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的3次独立平行实验中,阴性对照组未检出阴性对照菌,实验组检出阳性试验菌,故可照相应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计数法,测定安神宁口服液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和控制菌检查。结论 建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可靠、准确、全面,该方法用于安神宁口服液的常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伤痛克酊中国药典2015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5和1106"项下方法对伤痛克酊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取1∶10供试液,采用薄膜过滤法测定需氧菌总数、平皿法(1 m L/皿)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时,试验组回收率比值均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的0.5~2范围之内;铜绿假单胞菌检查用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为100 m L时,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培养基用量为100 m L时,实验组均能检出试验菌。结论:伤痛克酊需氧菌总数测定采用薄膜过滤法、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测定采用平皿法(1 m L/皿),铜绿假单胞菌检查用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为100 m L,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培养基用量为100 m L的方法适用于此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能真实反应其微生物污染情况,有效保证药品质量,降低微生物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浴舒洗液和三黄肿痛膏这2种外用医院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测定浴舒洗液和三黄肿痛膏分别对5个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并对其控制菌检验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浴舒洗液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只能通过薄膜过滤法消除其抑菌作用;三黄肿痛膏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以通过样品预处理与培养基稀释法消除其抑菌作用。结论:浴舒洗液采用薄膜过滤法测定其需氧菌、霉菌与酵母菌总数、控制菌检查;三黄肿痛膏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测定其需氧菌与控制菌,霉菌与酵母菌总数按常规平皿法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口服液,卫生学指标要求较高(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均不得超过100个/ml)。在生产过程中,稍有疏忽易染菌,造成产品不合格。为了保证质量,需采取灭菌措施。由于药品已分装好,用过滤、高温灭菌等方法都不太适合。我们通过试验,认为用间歇灭菌法为好。  相似文献   

17.
口服液剂——选用合理的方法,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或部位(机团),在无菌或半无菌的条件下灌注(封)制成的一种口服液体制剂。它是在中药汤剂、合剂的基础上深化改进,基本按注射剂的工艺操作,适当加入矫味剂灌装入安瓿或指头瓶中而成。实际上是在药厂条件下生产的合剂,是80年代以来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定痫丸、皮脂搽剂和加味黄芩油膏3种含重金属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的规定测定3种制剂对细菌、真菌和酵母菌的回收率,并对其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定痫丸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皮脂搽剂采用预滤过和培养基稀释法联用、加味黄芩油膏采用萃取法处理样品,5株菌回收率均可达70%以上,控制菌检查也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定痫丸、皮脂搽剂和加味黄芩油膏3种不同剂型含重金属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银翘蓝芩口服液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银翘蓝芩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银翘蓝芩口服液无明显的抑菌活性,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采用常规法时其回收率在93.7%~106.8%之间,大于药典要求的70%。控制菌检查选用大肠埃希菌,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抑制能力、指示能力和控制菌检查方法均符合中国兽药典要求。采用上述建立的方法,3批银翘蓝芩口服液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检查结果均小于1cfu/mL,大肠埃希菌未检出。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银翘蓝芩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医用药品的微生物污染业已作为GMP的课题被提出,而且在非无菌制剂的各种剂型中制定微生物标准的要求正日益增长。在瑞典等国由于发生医用药品的微生物污染,不仅在病人中引起新的感染性疾病,而且关系到医用药品本身的声誉。特别是发现致癌性霉菌毒物黄曲霉毒素(aflatoxin)以来,霉菌污染已成为一个问题。以动物、植物为来源的生药,是霉菌易于在其中生长的天然物质。日本药局方在生药总则中则规定“生药应尽量清除霉菌、昆虫、其他动物污染或混杂物以及其他异物,要处理得清洁而卫生”。为此,从成药制剂的质量和确保用药安全的观点出发,将市场上出售的生药粉末中的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的实际情况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