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临床疑有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及血管三维重建, 分析CT血管成像技术,其中44例患者做了DSA检查,与DSA检查进行比较,评价MSCTA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44例患者中有26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其中12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血栓形成病例共27例.5例CT检查显示其他原因的阻塞:布-加氏综合征1例合并两下肢深静脉广泛血栓形成、左侧腹股沟区囊肿压迫左侧髂外静脉1例、盆腔肿块压迫左侧髂总静脉2例、右侧输尿管肿瘤复发侵犯右髂外静脉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肺动脉栓塞5例.以DSA为诊断标准,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MSCTA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MSCTA对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临床疑有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患者行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44例患者做了DSA检查,与DSA检查进行比较,评价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44例患者中MSCTA发现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43例,其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8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18例,其中3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39例,其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7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15例,其中3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DSA为诊断标准,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SCTA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诊断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42例临床疑有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分析阻塞原因,并与DSA检查结果对比.结果 42例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6例,其中12例合并髂静脉受压综合征,1例合并下腔静脉狭窄分隔畸形,1例合并盆腔肿块压迫右侧髂总静脉,1例合并左侧胭窝囊肿.24例出现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其中左侧髂总静脉受压20例,右侧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受压3例,髂外动脉压迫髂外静脉1例;有12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3例深静脉受到肿块或囊肿的压迫.1例MSCTA未见异常而DSA提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以DSA为诊断标准,诊断符合率为97.62%.结论 MSCTA对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吴刚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7,30(3):209-212
多层螺旋CT设备的发展,促进了其在外周血管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综述外周血管闭塞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方法,并对其后处理技术进行评价,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外周血管闭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探讨髂总静脉汇合部的解剖与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无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主诉和体征的8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显示髂总静脉汇合部,测量右髂总动脉跨越处左髂总静脉前后径、两侧髂总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角度、横断面及正交断面上两侧髂总静脉的内径和面积,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横断面上两侧髂总静脉的平均内径、面积及其比值[右、左侧内径分别为(14.8±2.7)、(19.1±5.3)mm,面积分别为(171±61)、(244±112)mm^2,与下腔静脉内径比分别为0.79±0.12和1.03±0.30,与下腔静脉面积比分别为0.65±0.20和0.93±0.47]均大于正交断面[右、左侧内径分别为(14.1±2.3)、(15.6±3.5)mm,面积分别为(157±51)、(182±74)mm^2,与下腔静脉内径比分别为0.75±0.10和0.83±0.16,与下腔静脉面积比分别为0.59±0.19和0.68±0.25]相应数值(t=3.525—7.979,P均〈0.01)。正交断面左侧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内径比和面积比均大于右侧(t值分别为13.030和10.942,P均〈0.01)。右侧髂总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夹角小于左侧(P〈0.01)。在非老年(年龄〈65岁)患者中,男性在右髂总动脉跨越处测量的左髂总静脉前后径及正交断面上的面积[分别为(9.2±3.5)mm和(209±63)mm^2]大于女性[分别为(6.0±3.1)mm和(150±74)mm^2](t值分别为3.120和2.880,P〈0.01)。在老年(年龄≥65岁)患者中,男性左髂总静脉正交断面面积及其与下腔静脉面积的比值[分别为(207±90)mm^2和(0.80±0.34)]大于女性[分别为(138±38)mm^2和(0.59±0.14)](t值分别为2.811和2.245,P〈0.05)。结论CTA能多平面显示髂总静脉汇合部的解剖,并可进行多方位准确测量,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团注试验技术在下肢动脉CTA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临床怀疑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患者均经下肢动脉64层螺旋CTA扫描。其中,触发组18例,采用自动触发扫描技术;试验组20例,采用小剂量(对比剂20 mL)团注试验技术,根据膝关节水平动态扫描峰值时间确定CTA扫描延时点及扫描持续时间。每组CTA图像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根据以下3个方面进行评价:(1)VR及断层图像显示最远分支血管的级别;(2)MIP及断层图像显示动脉边缘的光滑度;(3)3级(股浅动脉中段、胫前动脉中段、足背动脉)动脉的CT值,比较2组患者的CTA图像质量并做χ2检验,P值小于0.05可认为是显著性差异。结果股-月国动脉段触发组达标例数15例,不达标例数3例;试验组达标例数16例,不达标例数4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5,P>0.05)。小腿动脉段触发组达标例数10例,不达标例数8例;试验组达标例数17例,不达标例数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4,P<0.05)。足背动脉段触发组达标例数8例,不达标例数10例;试验组达标例数15例,不达标例数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6,P<0.05)。结论小剂量团注试验法较自动触发扫描法在显示下肢膝关节以下动脉图像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髂静脉多层螺旋CT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例患者行髂静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比剂注射方案为经患侧足背浅静脉以2.5~3.0ml/s注射浓度为150mgI/m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延迟16~22s后开始扫描。利用多种重建方法进行重建。分析髂静脉的成像质量以及髂静脉疾病的影像特点。结果5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CT血管造影。其中31例完全阻塞,9例管腔狭窄或见局部充盈缺损,10例完全通畅。图像质量优良率:优24%(12/50),良60%(30/50),差16%(8/50),总体优良率84%(42/50)。结论多层螺旋CT髂静脉成像对诊断静脉疾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技术及其在下肢血管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33例可疑下肢血管性疾病患者的MSCT血管成像资料,扫描条件:层厚1.25mm,螺距1.75,扫描时间15-20 s。对比剂总量80-100 ml,注射流率3.5-4.0 ml/s。在工作站上进行下肢血管图像重组。结果:全部病例下肢动脉的重组图像均能充分显示下肢动脉的空间关系及解剖细节,以VR和2D-MIP图像显示最佳,并能明确诊断下肢动脉性疾病和血管畸型;观察下肢静脉以2D-MIP图像为主。能对静脉血栓的诊断提供帮助。结论:MSCT下肢血管成像能准确直观地显示下肢血管的立体解剖特点,为下肢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是四肢血管病变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道血管畸形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证实的肠道血管畸形患者的CT表现。7例均行腹部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结果所有患者MSCTA像上均表现为局部血管丛增多、增粗、紊乱,粗细不等,其中2例增粗的血管局部呈"瘤"样改变,同时可见增粗的供血动脉及早显的引流静脉,1例见对比剂向肠腔内溢出,1例合并肠壁外血管畸形。结论肠道血管畸形的MSCTA诊断明确,具有简便、安全、无创、准确的特点,同时能发现肠壁及其他伴发病变,是肠道血管畸形有效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设备的发展,促进了其在外周血管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综述外周血管闭塞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方法,并对其后处理技术进行评价,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外周血管闭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严重的威胁了老年人口生命健康,是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医学影像学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的诊断与随访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下肢血管成像的各种影像学方法,比较了各种成像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新近研究的医学影像学下肢血管成像技术作了介绍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16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疑为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行下肢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达足底。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HP xw8000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所有患者于CTA检查前或后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DSA为金标准,评价CTA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882个动脉节段中,870个节段在CTA与DSA均可以显示,在DSA图像上,狭窄闭塞的节段共260个(轻度狭窄32段,中度狭窄24段,重度狭窄44段,闭塞160段),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9.1%、99.7%、99.5%。结论:16层螺旋CT在评估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与常规血管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别,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部分替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13.
40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0层螺旋CT血管成像(40-slice computed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在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rterioscleroticocclusive disease,ASO)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可疑下肢ASO的27例患者行CT血管成像检查,将数据在Lenonado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7例432支血管中均存在以下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0级55支,Ⅰ级103支,Ⅱ级104支,Ⅲ级96支,Ⅳ级74支,下肢Ⅲ级以上狭窄最多发生在胫前动脉。9例患者术中所见与CTA一致。结论 40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清晰显示ASO的下肢动脉病变,了解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及闭塞情况,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病变的术前明确诊断和筛选治疗方案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64层CT血管造影与DSA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照DSA,研究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行64层螺旋CTA检查,检查后2周内行DSA。CT数据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DSA采用步进跟踪造影技术或分段DSA进行下肢血管检查,将CTA与DSA结果比较。结果在216个动脉节段中,2种检查方法狭窄程度显示一致的有157个,被CTA高估13个,低估6个。CTA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50%诊断的灵敏度为98.21%,特异度96.15%,准确率97.22%,阳性预测值96.49%,阴性预测值98.04%。结论64层CT血管造影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评估的可靠方法,可为制订介入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对21例疑有下肢动脉疾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达足底。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Wizard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其中21例结合常规血管造影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CTA)的准确性。结果:在441个动脉节段中,435个节段在CTA与DSA均可以显示,在DSA图像上,狭窄闭塞的节段共130个(轻度狭窄16段,中度狭窄12段,重度狭窄22段,闭塞80段),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9.1%、99.7%、99.5%。结论:64层CT血管成像是一种高度准确、非侵袭性的成像技术,在评估下肢动脉疾病方面与常规血管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别,是下肢动脉疾病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接法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MS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直接法多层螺旋CT(MSCT)下肢静脉造影17例,同期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检查。直接法MSCTV检查后,所得图像经处理后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SSD)及容积再现(VR)重建。结果直接法MSCTV检查显示13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10例,2例髂静脉及1例胫腓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能检出。直接法MSCTV上DVT主要表现为静脉腔内造影剂充盈缺损、静脉节段性不显影、栓塞静脉远端扩张及其周围侧支循环静脉迂曲扩张、周围软组织肿胀、皮肤增厚。结论直接法MSCT能清晰显示DVT形成的部位、范围、侧支静脉情况及病变血管周围的解剖结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不易检出的盆腔及小腿深静脉栓塞也能清晰显示,可以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照DSA,评价320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患者行320层CTA及DSA检查。CT数据在东芝工作站处理,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DSA采用步进跟踪造影技术或分段DSA进行下肢血管检查,分析CTA与DSA结果。将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及单侧下肢动脉分为15个节段,本组病例共900节段,进行盲法评估。结果在全部900个动脉节段中,2种检查诊断Ⅲ及Ⅳ级病变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99%、98%。在评估主动脉、髂动脉节段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100%、99%。在评估股动脉、胭动脉节段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100%、99%。在评估胭动脉以下水平的动脉节段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97%、99%。另有1个节段在320CTA显示不清,49个节段在DSA显示不清,无法评估。结论320层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诊断准确率较高,较DSA能显示更多节段,可为制订介入治疗方案及临床治疗计划提供较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索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3D-MSCTA的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本文收集MSCTA血管成像44例,其中脑动脉血管MSCTA成像11例,肺动脉血管MSCTA成像21例,主动脉血管MSCTA成像6例,肝动脉血管MSCTA成像5例,髂动脉血管MSCTA成像1例。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100ml,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3.5ml/s。扫描延迟时间按照经验值,脑动脉15~20s,肺动脉10~15s,主动脉、肝动脉、及髂动脉等20~25s。扫描后原始图像数据送工作站做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部份病例做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结果:11例脑血管MSCTA正常6例,肺动脉MSCTA(CTPA)21例,正常15例,5例肝动脉MSCTA,正常2例;脑血管动脉瘤4例,脑动静脉畸形(AVM)1例;肺动脉栓塞6例;胸主动脉夹层3例:升主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2例;肝动脉瘤1例,肝癌1例,肝血管瘤1例;1例右髂总动脉瘤。结论:多层螺旋CT 3D血管成像(3D-MSCTA)可清晰显示各部位的三维血管形态,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旋转图像,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病灶的整体形态,对指导临床手术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