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移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转移性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腹部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为80.0%(12/15),CT的检出率为92.8%,磁共振成像检出率为100%;单发转移性脾脏肿瘤为33.3%(5/15),转移性脾脏肿瘤伴广泛转移66.7%(10/15)。行手术治疗的5例患者术后生存1—2.5年;未行手术的10例患者均于半年或近期内死亡。结论病史、影像学检查及原发性肿瘤的病理学诊断是转移性脾脏肿瘤的主要诊断依据,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为辅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肾癌术后发生转移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137例行肾癌根治术病人,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13例转移死亡病历:B超报告13例,肾脏CT报告8例,DSA报告4例;9例行肾癌根治术,4例行肾切除术。结果病理诊断:透明细胞癌9例,乳头状腺癌2例,粒细胞癌2例。转移部位:肺7例,肝1例,骨2例,上腭1例,同侧肾上腺1例,脑1例。术后生存1~12年,平均4.3年。结论肾癌根治术后应长期坚持定期随访和全面、细致的检查,对孤立转移灶应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提高对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认识。 方法 结合1例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对本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进行讨论。 结果 本病的病因目前仍有争议;病理表现主要为肿瘤病灶内平滑肌细胞结缔组织纤维交错排列,有时可发现腺体样结构,肿瘤细胞可以发生退行性改变;患者常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性结节影;确定诊断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包括手术和激素调控两方面。 结论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易误诊,在双肺多发结节的诊断中应想到此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肾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隐匿。临床上,通常将肿瘤直径>10cm或侵及全肾者称为巨大肾癌[1]。巨大肾癌往往是局部进展性或转移性肾癌,目前对其治疗方法、时机及治疗是否有临床价值仍存在不同看法。2006年7月—2008年7月,我院对16例诊断为巨大肾癌的患者予以  相似文献   

5.
尹雪  胡宗涛 《安徽医药》2021,25(11):2284-2286
目的 报告1例子宫良性平滑肌瘤肺转移(PBML)病例,为今后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日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PBML病人的临床特征、检查结果、诊疗经过,同时进行相关文献的复习,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预后情况.结果 病人为42岁女性,有子宫肌瘤手术史.入院无明显肺部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双肺多发占位.行右肺下叶大病灶手术治疗,病理学检查证实为PBML,且ER(+),PR(+),与文献报道吻合.结论 PBML一般无明显症状,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可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其病因尚不明确,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激素治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组织化学特征、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患者拒绝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随访16个月无转移,无复发。结论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膀胱低分化癌,多以血尿为主要症状,确诊需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应与转移性癌及膀胱肾源性腺瘤相鉴别,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预后较其他非尿路上皮癌好。  相似文献   

7.
张斌  张威 《河北医药》2014,(6):888-890
肾细胞癌又称肾腺癌或肾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肾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确诊则须病理学检查[1],提高肾癌的检出率和早期诊断对于延长肾癌患者的存活时间、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来就诊的肾细胞癌患者病例进行筛查,从中挑选出影像表现不典型的肾细胞癌病例10例,对其影像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肾癌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CT检查是肾癌诊断和术前分期的主要方法之一[1]。CT形态学改变对肾癌的预后评估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我院有手术病理及细胞学诊断对照的129例肾癌的术前CT资料,探讨CT对肾癌诊断和分期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9例中,男96例,女33例;年  相似文献   

9.
朱道方 《安徽医药》2014,35(12):1639-1640
目的 提高对未分类肾细胞癌(URCC)的认识及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URCC,结合文 献就其诊疗现状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行肾癌根治术,术后愈合良好;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URCC临床罕 见,预后不良,诊断主要依赖其病理学检查,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断中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疑似肺癌患者2000例,针对患者胸液、肺穿刺物、支气管刷物、支气管肺泡灌洗物及痰液进行检查,分析支气管肺癌诊断细胞病理学检查及肺癌位置情况。结果:阳性率较高的检查分别为胸液、肺穿刺物及支气管刷物,其阳性率分别为72.51%、60.71%及41.22%,不同标本检查确诊与肺癌肿块生长位置具有密切联系。结论:细胞病理学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断的首要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1.
于勇  李滢 《中国实用医药》2009,4(7):181-181
目的探讨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肾癌的临床资料和诊治情况。结果5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38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2例行单纯性肾切除术,2例因远处转移而未行手术治疗。结论肾癌通过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诊断确切可靠。肾癌根治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前肾动脉栓塞有利于术中止血,术后免疫治疗对预防转移癌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腺癌和转移性肺肿瘤中天门冬氨酸蛋白酶(NapsinA)、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甲状腺转移因子-1(TTF-1)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Super PicTureTM Polymer二步法检测NapsinA、SP-A、TTE-在76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和40例转移性肺肿瘤中的表达水平.结果:NapsinA与原发性肺腺癌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Napsin A、SP-A和TTF-1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其分型密切相关(均P<0.05).NapsinA比SP-A、TTF-1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NapsinA是原发性肺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较早出现的一种较为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其表达强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而且联合使用SP-A、TTF-1有助于鉴别原发性肺腺癌与转移性肺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9例,其中良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14例,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手术治疗,术后生存及复发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良性肿瘤完全切除率为80% (4/5),恶性肿瘤完全切除率为57.1% (8/14),同时合并邻近脏器切除5例,为35.6% (5/14).超声、CT及MR的诊断率分别为89.5%、93.3%及100%.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并尽可能做完整切除,复发者条件允许进行再次手术.超声联合CT检查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早期的主要检查方法,MR检查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肺黏液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肺腺癌亚型,临床较少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5 月收 治的 1 例病理诊断明确的原发性肺黏液腺癌患者相关资料,通过 18F-FDG PET/CT 检查,明确了原发病灶及淋巴结、 骨骼多发转移灶,探讨了 PET/CT 在原发性肺黏液腺癌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吴育栋  李刚  王江  王勇  牛远杰 《天津医药》2016,44(6):748-751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小肾癌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 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4 年 1 月— 2015 年 7 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 18 例特殊小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均行 B 超、 CT 平扫及增强检查, 并进行手术治疗。分析肿瘤直径、 病理类型、 病理分期、 Fuhrman 分级等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术前 CT 检查示 18 例患者肿瘤直径 2.0~4.0 cm, 平均 (3.1±0.6) cm。术前诊断 T1aN0M0 分期患者 5 例、 T1aN0M1 患者 4 例(肺转移 3 例、 脑转移 1 例)、 T1aN1M0 患者 3 例(CT 检查均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T3aN0M0 患者 6 例 (均有肾静脉侵犯或肾静脉瘤栓)。术后病理示 FuhrmanⅡ级 12 例、 Ⅲ级 5 例、 Ⅳ级 1 例; 透明细胞癌 15 例、乳头状癌 1 例、 混合细胞型 1 例(肾恶性横纹肌样瘤伴肉瘤样变)、 肾肉瘤样癌 1 例(Fuhrman Ⅳ级)。4 例(T3a, FuhrmanⅡ级)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 其余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随访 6~48 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 22.5 个月, 死亡 4 例 (2 例初诊肿瘤直径分别为 3.8 cm 及 4.0 cm、 1 例肾肉瘤样癌、 1 例脑转移), 失访 1 例, 其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小肾癌伴肿瘤直径≥ 3.0 cm、 Fuhrman Ⅲ/Ⅳ级、 肉瘤样癌、 转移等高危因素者为高危小肾癌。高危小肾癌具有异质性, 可表现为侵袭性生长、 早期侵犯肾周组织甚至转移。应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收治的2例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无肺部症状,影像学检查均有双肺多发性结节,且有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史,其中1例合并盆腹腔包块.结论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病发病率低,切除原发灶及卵巢和抗雌激素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来癌胃转移的识别及诊断。方法复习相关文献,报道2例外来癌胃转移的临床诊断经过。结果2例外来癌胃转移即转移性胃癌皆以贫血、头昏、乏力等症状就诊,均见胃体部边界清楚的隆起新生物,活检组织病理难以确定胃原发或转移性癌。进一步检查发现其他组织原发癌病灶。结论转移性胃癌临床罕见,临床诊断相对困难。增强对转移性胃癌的识别意识,以及提高临床和消化内镜医生鉴别能力,都将有助于转移性胃癌的临床识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肾癌肺转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顺兴  陈向东 《江苏医药》1997,23(12):843-844
为了正确评价肾癌肺转移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收治的12例肾癌肺转移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随访。12例中7例存活3年以上,肾癌确诊同时发现肺转移或肾切除后再发现肺转移者,手术后存活率无明显差异。影响肾癌肺转移的预后因素主要与无瘤时间的长短和局部淋巴结等有无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11年间诊治的11例囊性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病理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囊腔直径2.8~8.5cm。2例术中行冰冻病理:肾透明细胞癌2例,术后病理诊断:肾透明细胞癌9例,颗粒细胞癌2例。病理学分型:5例为单房囊性肾癌,2例为多房囊性肾癌,肾囊肿恶变型2例,肾癌囊性坏死2例。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0个月,平均28.6个月,无瘤存活10例,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结论囊性肾癌诊断较为困难,应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冷冻切片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以免漏诊,囊性肾癌同肾癌一样采用肾癌根治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佳。  相似文献   

20.
李朝争  李宁忱  赵金媛  王华玖  白杰  关伟 《河北医药》2007,29(10):1101-1101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细胞癌,约占肾肿瘤及肾囊肿之和的2.3%~2.9%[1],多数病例需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1991年至2001年10年间我们共收治肾癌543例,其中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4例约占2.57%,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