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外周静脉穿刺输液患者外周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方法 以2004年1~12月期间收治的2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采用常规方法 完成外周静脉输液治疗;纳入2005年1~12月期间收治的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方法 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在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为(22.60%)(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外周静脉输液所致的静脉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浆与白蛋白交替输注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122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浆与白蛋白交替输注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5%,明显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67.6%)。结论:临床治疗中采用血浆与白蛋白交替输注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腔积液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在晚期肿瘤患者中使用紫杉醇白蛋白微粒的护理情况。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0例)。对照组患者行非白蛋白微粒的紫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紫杉醇白蛋白微粒治疗。同时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和要点。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按照医嘱指导患者服用药物并进行饮食等干预后,其情况逐渐改善,且血常规检查正常。结论:紫杉醇白蛋白微粒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配合以相应的护理后可改善患者毒副反应情况,故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药实践》2015,(6):406-408
目的:探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 TNF)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56例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TNF组(用rmh TNF胸/腹腔内注入治疗)和DDP组(用顺铂胸/腹腔内注入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生存质量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TNF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DDP组(P<0.05);TNF组生存质量改善率明显高于DDP组(P<0.05);TNF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DDP组。结论:rmh TNF具有显著的消除胸/腹腔积液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DD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静脉高营养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12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试验组术后5~7d应用静脉高营养治疗,对照组按一般静脉单瓶输液的方法治疗。观察2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电解质紊乱和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及静脉炎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应用静脉高营养治疗能明显降低切口并发症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而且对血管刺激性小,能有效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康复期。  相似文献   

6.
张小红 《安徽医药》2013,(9):1622-1623
目的 通过对比输液室静脉化疗患者中应用一日留置针与钢针的情况,观察比较静脉炎和化疗药物渗漏的发生率,寻找合理的穿刺工具,以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120例肿瘤患者分成2组,57例使用一日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观察组,63例使用头皮针输液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化疗药物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化疗药物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输液室使用一日静脉留置针输液可有效预防化疗药物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护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方兰巧 《医药世界》2009,11(7):310-311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妇科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需静脉输液治疗的妇科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采用小儿用24G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成人20G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人次及穿刺失败人次。结果:实验组发生静脉炎人次及穿刺失败人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在需静脉输液治疗的妇科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医用冷敷贴在静脉输液时预防老年静脉炎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需要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观察组在静脉输液时使用医用冷敷贴沿向心性方向外敷静脉,对照组在静脉输液仅使用3M无菌输液贴外固定,比较两组老年静脉输液患者急性浅静脉炎发生率。结果根据INS标准,观察组急性浅静脉炎发生数为:Ⅰ度为3例,占7.5%;Ⅱ度为1例,占2.5%;Ⅲ度为0例,占0%;静脉炎总发生率为10.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数:Ⅰ度为8例,占20%、Ⅱ度为3例,占7.5%、Ⅲ度1例,占2.5%,静脉炎总发生率为30%。观察组与对照组急性浅静脉炎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结论医用冷敷贴在预防老年静脉炎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肪乳与其他液体同时同一血管滴注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自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我普外科住院,需要输注脂肪乳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为观察组,将脂肪乳与其他无配伍禁忌的液体同时同一血管滴注。B组30例为对照组,将脂肪乳单独慢滴。观察两组患者输液期间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7d连续静脉输注脂肪乳后,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采用脂肪乳与其他液体同时同一血管滴注组静脉炎发生率较低。结论采用脂肪乳与其他液体同时同一血管滴注,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并且方法简便可靠、灵活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甘露醇、呋塞米联合白蛋白治疗脑外伤后脑水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90例外伤后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呋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白蛋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尿量、不良反应以及水肿体积与24 h小便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2、4、8、12及24 h后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电解质紊乱、脑水肿反跳、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24 h小便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露醇、呋塞米、白蛋白三药联合治疗脑外伤后脑水肿的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因疾病产生的相关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评估监测表在神经内科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7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352例分为观察组( n=176)、对照组( n=176),观察组输液过程中应用血管评估监测表进行评估、操作,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法操作。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血管评估监测表用于神经内科静脉输液患者中,可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统计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共125例,分为血浆组(9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和介入治疗,血浆组患者在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和介入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血浆输注辅助治疗,血浆输注隔天1次,每次200~400mL,持续输注2周,检测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腹腔积液深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评估患者焦虑、疼痛评分。结果血浆组患者治疗14d后丙氨酸转氨酸、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Child-Pugh肝功能评级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同时患者焦虑程度和疼痛程度得到缓解。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及临床体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姑息性手术对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80例晚期胃癌患者均为我院2005年4月至2010年4月期间收治的病例,上述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姑息性胃切除术,对照组行姑息性非切除术.对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生存时间,主要观察半年生存、1年生存、3年生存和5年生存情况;根据我国1990制定的肿瘤患者生活治疗评分(QOL)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定.结果 观察组半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良好和较好所占比例(55.0%)显著高于对照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姑息性胃切除术能够显著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翔 《江西医药》2002,37(2):110-111
恶性浆膜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有效控制恶性胸腹水,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方法主要是局部用药[1],我们自1998年至2000年用顺铂腔内注射合并常规全身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25例,与单用全身常规化疗2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4~5月在我院儿科输液治疗的8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使用率、外周静脉炎发生率、护理人员理论及操作技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外渗严重程度也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外周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外周静脉穿刺水平,降低外周静脉炎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的知识及技能,提高整体输液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艳妹 《中国当代医药》2013,(2):129+131-129,131
目的探讨在妇科肿瘤患者中应用PICC置管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09年8月~2012年8月患有肿瘤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4.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4.0%,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PICC置管的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危重患者应用主动输液实践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40例危重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输液模式,观察组采取主动输液实践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均穿刺数、静脉输液方式、输液费用、输液并发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取中心静脉置管的比例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输液费用、人均穿刺数、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内科危重患者应用主动输液实践模式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60例,用"奇偶数"方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ICC标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患有静脉炎的发生率为70%,观察组为10%(p值0.05)。结论: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生存时间。方法 收集2010 年4 月~2012 年2 月间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88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44)、观察组(n=44)。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 月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指标的含量差异,进行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1 年、5 年生存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新生指标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月,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YY1、TSGF、Cyfra21-1 以及血管新生指标TGF-β1、VEGF、MMP-9 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术后1 年、5 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可降低肿瘤恶性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卵巢癌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进行肿瘤减灭术然后进行化疗,观察组则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减灭术,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生存时间、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及血清CA125、TSGF、VEGF、CE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血清CA125、TSGF、VEGF、CEA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减灭术对晚期卵巢癌的疗效更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