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塔城市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状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线索调查,走访群众的方法。重疫区恰合吉牧场、也门勒乡采用试管凝集试验,阳性者结合临床症状确定病人。结果报告发病率26.5/10万,高于1990年至1992年报告发病率5.38/10万。结论本次流行呈点状暴发流行,为输入性传播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延安市布鲁杆菌病(布病)疫情动态,以便提供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全市布病进行线索调查,对家畜接触人群进行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临床有症状者及皮试阳性者进行血清学检查,对家畜进行检疫。结果人间布病调查,接触人群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的阳性率为1.67%,检出患者162人,检出率为1.87%,患病率为0.35%。畜间布病调查,检疫阳性率为0.19%。结论延安市布病疫情比较严重,与去年相比呈扩大趋势,应加强防治力度,控制布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市作为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历史疫区,自20世纪50~90年代布病发病呈波浪状上升,呈现高-低-高的态势[1,2]。进入21世纪,尤其在2005年局部地区布病呈爆发流行,发病率达104.03/10万,发病率创全市历史最高水平。为探讨21世纪第一个10年间人间布病流行趋势及发病规律,进一步改进防治措施,对全市2001~2010年布病流行态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吉林省松原市布鲁杆菌病的流行特点、患者临床特征、传播途径及传播媒介分布,为该病的早期发现、针对高危人群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吉林省松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鲁杆菌病门诊2009年1-6月就诊人群的个案资料,对调查人群患病情况构成、时间及地区分布、临床症状构成、患者组与非感染组传播途径及媒介频数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就诊者620例,其中布鲁杆菌病患者284人,占全部就诊者的45.8%(284/620),可疑患者75人,占12.1%(75/620),隐性感染者13人,占2.1%(13/620),非感染者248人,占40.0%(248/640);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以发热[占66.5%(189/284)]、肌肉关节酸痛[占38.7%(110/284)]、乏力[占27.5%(78/284)]、多汗[占25.0%(71/284)]及腰痛[占17.3%(49/284)]为主.患者组经皮肤粘膜接触、接触疫畜流产物、皮毛、土壤、粪便及尘埃的频数明显高于非感染组(χ2值分别为27.12、22.75、8.90、6.65、6.39、6.39,P均<0.01或<0.05).结论 吉林省松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鲁杆菌病门诊就诊人群布鲁杆菌病阳性检出率较高,临床症状较典型;应针对高危群体采用综合的防治措施,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1-2].布病往往先在家畜或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辽源市地处吉林省中南部,四面环山,共辖2个县2个区,人口120万,多年来,一直存在人畜间布病散发.近几年来,辽源市人间布病发病数明显上升,不仅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对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布病疫情,为今后的布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2000-2006年在辽源市进行了人间布病疫情调查及血清学检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阜康市人群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现状及特征,进一步控制布鲁氏杆菌病疫情。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阜康市有畜牧接触史的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依据《布鲁氏杆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8-1995)进行布鲁氏杆菌病的血清学检测及诊断,数据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阜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2 084人,布鲁氏杆菌病的知晓率为9.64%;血清学检测665人,布鲁氏杆菌病感染者11例,感染率为1.65﹪;感染者在30~50岁最多,占所有感染者总数的81.8%,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不同性别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27,P〉0.05),不同民族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1 2,P〈0.05),哈萨克族感染率明显高于汉族和回族,接触牲畜机会多,与实际情况相符。结论在布鲁氏杆菌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中,加强布鲁氏杆菌病宣传工作普及防治知识,改变不良习惯和行为,切断传播途径,增强防控疫情观念,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是预防和控制布鲁氏杆菌病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自2006年在青海省布鲁杆菌病重点地区的大通种牛场、三角城种羊场确诊9例布鲁杆菌病新发病人以来,2007年又在天峻县舟群乡确诊7例新发病人.为进一步了解天峻县舟群乡布鲁杆菌病疫情动态,作者于2007年10月对舟群乡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陕西省延安市广大农村以养羊为第二产业,特别是极贫困的边远山区农村养羊为主要扶贫产业.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以羊为主要传染源,在流行过程中常常波及到人.其流行过程中流行范围大、传染面广、发病率高,危害人体健康,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为了解延安市布病流行现状.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2006年4-10月在延安市进行了布病线索调查及疾病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近年来全国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部分省、县(市)出现不同程度的爆发和流行。为及时发现疫情、掌握疫情流行趋势,评价防控措施效果,现对2012年吉林省布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乾安县第1例人间布病发生在1956年,由内蒙古病畜传入,在20世纪80~90年代布病疫情控制较好,2004年再次发现新发病例后,布病疫情逐年回升。2012年乾安县做为全国布病监测点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具体工作内容按照《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3年8月~2005年12月巴彦地区布鲁杆菌病(布病)的流行动态及发展趋势,确定防治对策。方法按全国布病监测方案,对黑龙江省巴彦县人群进行连续监测,并对高发乡镇人群进行了布鲁杆菌素皮试,对阳性者和易感人群做琥红平板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结果2003年8月~2005年12月巴彦县共发生布病7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9/10万,其中2004年最高,达8.4/10万,并有2名临床医生被感染。结论巴彦县布病疫情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原因是病区牛羊大批私自屠宰和外卖,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蔓延。  相似文献   

12.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吉林省是我国布病高发省份之一,在全国疫情一直处于前6位,特别是2005年以后报告病例数以40%的年均增长速度迅速上升,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爆发和流行。为提高布病监测工作质量,为布病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现将2005~2010年吉林省布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清原县上堡村布鲁杆菌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4日,抚顺市清原县上堡村养羊户村民,男,20岁,因发热、多汗、乏力等症状,前来县地方病防治所(地病所)就诊,根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病人为布鲁杆菌病(布病)患者。截止到6月末,该村又相继确诊3例布病患者。为此,市、县地病所派出专业人员于2004年7月1日到该村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6户养羊户及有过接触的人群开展重点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菏泽市布鲁杆菌病聚集性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在菏泽市的流行原因及特点,为制订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重点人群和当地家畜血液标本,采用虎红平板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检测。所有病例均按照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确诊。结果菏泽市重点人群布病发病率为14.1%(116/825),发病以2—5月居多[70.7%(82/116)],集中于屠宰户[66.4%(77/116)]和养殖户[20.7%(24/116)],主要通过接触病死羊羔感染[75.0%(87/116)],临床症状以发热[94.8%(110/116)]、乏力[64.7%(75/116)]、关节痛[45.7%(53/116)]为主,所有病人经规范治疗预后良好。结论菏泽市部分县(区)布病聚集性发病的原因是外地传染源的输入。在屠宰加工过程中,没采取任何防护措施,造成感染,直接接触病死羊羔是主要传染途径。加强布病疫区畜产品的检疫,严禁病死羊羔的流入,对高危人群进行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个人防护,规范治疗病人,可迅速控制并最终消灭局部地区的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逐渐回升,严重影响人群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解石家庄市布病的流行病学情况,2010年在石家庄市进行调查,希望发现当前布病防治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施治,提高防治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在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病门诊,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选择在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就诊,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确诊110例布病患者,其中80例成功回访,并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同时调查了石家庄市辖区未患病的牛、羊密切接触者110例,了解他们接受布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河北省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及疫情变化趋势,为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北省布病2006 - 2010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 - 2010年全省共报告布病病例13 632例,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4068/10万、3.4851/10万、4.5701/10万、4.6045/10万、3.5582/10万.11个市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保定、邯郸和石家庄5个市,占全省总病例数的90.02%(12 271/13 632).各年各月均有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春夏季为发病高峰期.发病年龄集中于25~ 65岁,占84.57%(11 529/13 632).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56:1.0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1.15%(12 425/13 632).结论 河北省布病疫情较为严重,疫情范围逐年扩大,局部地区疫情活跃.要控制布病疫情上升,应加强卫生、畜牧部门密切合作,加强传染源的管理控制,深入开展对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布鲁杆菌病(布病)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1-12月,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方案》中的要求,采取分层整群等量抽样调查方法,在全市的11个旗(市、县、区)按布病病情各抽取轻、中、重3个乡镇(苏木),每个乡镇(苏木)抽取3个村或嘎查,每个乡镇(苏木)至少调查200人,年龄≥10岁,每个旗(市、县、区)至少调查600人.对被调查者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和临床诊断.问卷调查包括对布病基本知识、布病危险因素、布病防治常识的了解.临床诊断确诊是否是疑似病例.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采集被调查者静脉血,初筛用虎红平板试验,确诊用标准试管凝集试验,抗体滴度1∶100(++)及以上为阳性,统计布病感染率.参照2010年乌兰察布市布病33个乡镇(苏木)的网报结果,统计患病率、漏报率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发病率.结果 共下发调查问卷6998份,有效卷数6763份.布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57.99%(15 687/27 052),布病危险因素知晓率为44.33%(29 978/67 630),布病防治常识知晓率为41.66%(28 176/67 630),总知晓率为45.49%(73 841/162 312).血清学检查阳性591人,感染率为8.48%(591/69 972).确诊布病患者903例,患病率为105.13/万(903/85 894);33个乡镇(苏木)网报新发病例数/年为785例,发病率/年为91.39/万(785/85 894);漏报病例数/年为377例,漏报率/年为48.03%(377/785).男性感染率为71.07%(420/3755),女性感染率为28.93%(171/3217),31岁以上感染率(97.63%,577/591)明显高于30岁以下(2.37%,14/591).养殖业感染率为8.61%(582/669),畜产品加工业感染率为2.91%(2/103),畜产品流通业感染率为2.85%(2/70),其他行业感染率为4.59%(5/109).结论 乌兰察布市布病发病率较高,漏报率较高,养殖业感染率高,青壮年发病多,男性发病多,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病区居民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流行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查清布鲁氏菌病(布病)暴发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方法 对全市涉及山羊交易、屠宰等重点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逐个进行个案调查和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重点人员181人,13人布病血清学阳性,其中9人诊断为急性布病,4人为疑似病人,罹患率为7.18%。结论 因外地未经检疫的山羊大量流入,且羊交易和屠宰等操作人员缺少有效防护造成本次暴发流行。提高对布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动物防疫监管,从源头控制布病的输入,坚持做好人畜间布病监测监督工作,开展布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1998~2005年牡丹江市布病监测资料和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8—2005年全市共报告布病601例,布病流行呈上升趋势,尤以2004、2005年上升迅速.分别为279、256例。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3.36:1.00;羊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感染为主:家庭聚集性及隐性感染者增多。结论牡丹江市布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以牲畜检疫、免疫、淘杀为主的”综合性防治力度,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间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疫情下降原因,为制定防控措施积累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人间布病疫情严重且2010年病例数较2009年大幅度下降的市、县、村作为调查点,收集并调查居民畜牧养殖、畜间疫情、人间布病疫情、防疫措施的变化情况,分析人间布病疫情下降原因。结果 2010年人间布病疫情下降与畜牧存栏量减少、户养殖率下降、养殖人口率下降、畜间布病疫情下降和畜疫户率降低等因素有关。畜牧存栏量大幅度减少的原因是2009年11月实施了严厉的禁牧政策,养殖成本增加,居民弃养或减少了家畜存栏数;由于禁牧导致圈养增多,减少了羊群间布病传播的机会,畜间布病疫情减轻。还发现羊是当地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当地居民畜牧养殖行为习惯和健康行为形成不是影响2010年人间布病疫情下降的因素。结论当地人间布病疫情下降主要原因是当地政府禁牧导致了羊存栏量减少,羊群布病疫情减轻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