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用MRI研究了经手术、活检、肾上腺静脉取样或临床随访证实的20例病人的28个肾上腺肿块(包括11个非机能亢进性腺瘤,6个机能亢进性腺瘤,6个肾上腺转移瘤,2个嗜铬细胞瘤,2个肾上腺出血和1个肾上腺皮质癌)。影象在1.5T超导系统获取。主体线圈用于激励和信号接收。分别用TR为500~800 msec,TE为20~25 msec和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122例135个肾上腺肿块作了螺旋CT研究,男71例,女51例,年龄12~87岁。经病理或随访证实74个肿块为腺瘤,61个肿块为非腺瘤。螺旋CT层厚5mm,床进速度7.5mm/s,在完全吸气时获得整个肾上腺的平扫。然后静脉团注120ml对比剂,行第二和第三次扫描,根据延迟扫描时间将病人分成30s和90s组共48例,60s和180s组共74例。10min后获得第四次扫描39例,30min扫描69例。对所有肿块,计算衰减值增加的绝对百分  相似文献   

3.
作者拟了解动态增强CT(DICT)能否正确地鉴别良恶性肾上腺肿块。38例患者(男19例,女18例,年龄23~73岁,1例计数2次)共44个肾上腺肿瘤为研究组肿块性质由细针抽吸细胞学、活检、尸检或随访证实。CT随访≥6月肿块无变化考虑为良性,如CT随访化疗后变小或用或不用治疗而肿块变大考虑为恶性。采用60%碘对比剂150ml(42g碘)2分钟注射和在4~8扫描/分钟以9~10mm层面增强扫描。作者见到,38例中24例为良性肿块,14例为恶性损害。提示良性诊断的特征是低于肌肉的均匀衰减,可能有少数分散点状或线区密度或增强和肾上腺增大(保存外形)。在良恶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15 min延迟对比增强CT(15-DECT)与化学位移MR成像(CSMR)对于诊断高密度肾腺肿块的性能,并进行恶性肿瘤和非恶性肿瘤亚组分析。方法本研究包  相似文献   

5.
肾上腺淋巴瘤:双期增强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上腺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及其双期增强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术前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影像资料均经3名高年医师分析阅片,分别确定病变大小、形态、边缘、密度以及强化程度和类型.其中,2例同时作了MR检查.结果 8例肾上腺淋巴瘤11个病灶中,双侧3例,单侧5例;病灶呈椭圆形8个,三角形3个.肿瘤直径4.1~10.7 cm,平均6.3 cm.10个病灶CT平扫密度相对均匀,1个病灶密度不均匀,所有病灶密度高于大多数肾上腺肿瘤,平扫CT值为24.1~35.2 HU,平均25.5 HU;双期增强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均匀强化4个病灶,不均匀强化7个病灶,动脉期CT值28.3~44.7 HU,平均31.6 HU;门静脉期中度强化,所有病灶强化趋于均匀,门静脉期CT值36.4~62.6HU,平均48.7 HU.结论 肾上腺淋巴瘤密度相对均匀,密度高于大多数肾上腺肿瘤,坏死少见或范围较小,双期增强呈轻~中等程度进行性延迟强化,强化较均匀.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1309年6月间39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诊治的肾上腺肿块患者的双排螺旋CT资料,探讨MSCT对肾上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肾上腺结核的增强CT表现特征与临床病程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肾上腺结核的增强CT表现特征与临床病程的相关性,以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经临床证实的肾上腺结核30例,在CT强化图像上观察肾上腺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以及强化特征,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加以分析,采用Cochran 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上腺结核累及双侧共27例(90.0%),单侧3例(10.0%)。肾上腺肿块样增大13例,轻度或中度增大17例,轮廓仍保持完整。肾上腺增大密度均匀2例(6.7%),不均匀增大28例(93.3%)。周边强化16例(53.3%),钙化17例(56.7%)。经抗结核治疗后的6例复查CT示,5例双侧增大的肾上腺体积缩小或恢复正常,其内低密度消失,新出现点状钙化2例。钙化多见于临床后期,17例钙化中,病程〉12个月者10例,存在随病程增长而递增的分布趋势(x^2=7.47,P〈0.05),而周边强化则多见于临床早期,16例中有11例临床病程≤12个月,存在随病程增长而递减的分布趋势(x^2=6.60,P〈0.05)。结论肾上腺结核CT具有特征性表现,与临床病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及疗效判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在腹部MRI检查中可很好地显示,肾上腺是病变的好发部位。在一般群体中肾上腺出现异常情况的概率是9%。对肾上腺病变的MRI影像分析常常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CT。另外,肾上腺病变的发现往往在进行其他检查时偶尔发现。因此,放射科医生熟练掌握肾上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必要的。使用特殊的脉冲序列显示肾上腺病变,可使诊断结论更可靠。本文结合肾上腺病变的特殊检查序列及特征性表现与病理改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结果 4例病灶均位于右侧肾上腺,1例病灶边缘多发菜花状突起,周围脂肪嵌入其中,平扫呈等密度影,边缘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钙化影,增强后呈均匀轻度渐进性强化;3例呈长圆形,平扫呈稍低密度影,增强后...  相似文献   

12.
过去一直认为CT上腹腔液体增强是由于肠腔、泌尿道及血管活动性造影剂外渗的一个少见表现,作者复习了50例腹水(32例恶性,18例良性,临床上均无活动性出血或肠腔、膀胱穿孔)患者的初期团注射造影剂动态图象和常规检查后延迟图象,发现延迟图象上腹水的CT值常常增加,明显增加者27例(54%),平均25HU,最高50HU以上。初期动态图象与延迟图象CT值变化大于13HU者23例;小于7HU者13例,CT未显示腹水增强;介于7HU~10HU之间者10例,  相似文献   

13.
作回顾了几种MR方法在鉴别肾上腺肿块中的应用及其利弊,并通过对肾上腺肿瘤较大组织学变异的评棕,重点分析了MR化学移位成象在鉴别肾上腺肿块中的价值和限度。  相似文献   

14.
李玮  刘婧  王霄英  邱建星  张帅  蒋学祥   《放射学实践》2013,28(3):307-311
目的:探讨肾上腺病变双能CT增强扫描检查方案的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3月-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双能成像(GSI)三期增强扫描的患者12例(共12个肾上腺结节,腺瘤9个、恶性病变3个),测量病变在平扫、门脉期(对比剂注射后70s)及长延迟期(对比剂注射后5min)的密度值,计算出病变在各单能量下的完全灌注廓清率(APW)和相对灌注廓清率(RPW),并与病理及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能级下的最大诊断效能。结果:在各KeV(40~140KeV)下使用文献经典对比剂廓清率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偏低。使用ROC曲线计算各KeV下鉴别腺瘤和恶性肿瘤的APW和RPW能达到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其中APW界值范围为-19.5%~36.0%,RPW界值范围为11%~19%;并且,APW及RPW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低能级(40~70KeV)下均较高: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6.7%。结论:双能CT虽不能明显提高延迟5min时经典对比剂廓清率对肾上腺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但有估算出在各个能级下的APW和RPW诊断界值范围的潜在价值;综合各能级下的廓清率界值范围有利于提高对肾上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由手术(n=22)、活检(n=9)或临床和影象随访(重复 CT 检查观察至少18个月,n=7)证实的34例病人的38个肾上腺肿块进行快速梯度-回波 MR 成象和 Gd-DTPA 增强的动态研究。作者在1.5T,时间 TR=30,TE=16和70°翻转角度获取8~10个10mm 厚的连续横断层图象。获取时间15秒(象素256×256,两种激励)与10秒的呼吸间隔交替进行,共用时间3—4分钟。为了进一步观察其特征性,作者在肿瘤最大直径的单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25例临床怀疑腰椎间盘脱出病人增强前和增强后40分钟CT 检查及表现。用层厚3~5mm 并重迭1 mm 的方法检查腰5~骶1,腰4~5,腰3~4椎间隙。13例手术证实。髓核脱出的典型CT 表现有:硬膜外脂肪内的软组织肿块;椎间盘后缘引起的硬膜外脂肪移位;硬膜囊的凹入和受压;神经根鞘的受压和移位;椎间盘钙化或真空现象。延迟增强CT 检查适于硬膜外脂肪少或没有硬  相似文献   

17.
作者为证实化学位移FLASH成象可以鉴别肾上腺皮质腺瘤与转移瘤及嗜铬细胞瘤的假说,前瞻性地对46例病人的53个肾上腺肿块进行了化学位移FLASH成象。39例为单侧肿块、7例为双侧肿块。其中30例(共32个肿块)为皮质腺癌(11个为高功能腺瘤,21个为无功能腺瘤),12例(17个肿块)是转移瘤,另外4例是嗜铬细胞瘤。所有原发瘤均经手术或活检证实,17个转移瘤中,13个因其增大  相似文献   

18.
肾上腺CT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肾上腺为腹膜后间隙的重要内分泌小器官,其功能对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肾上腺疾病已成为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迅速发展的B超、CT等医学影像学诊断的新技术,使肾上腺疾病的诊断水平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具有高分辨力的CT,能使肾上腺显...  相似文献   

19.
肾上腺肿块的CT表现分析(附7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收集两所医院 1994年以来 73例共 79个肾上腺肿块 ,分析其CT表现 ,探讨CT扫描对肾上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本组 73例 79个肾上腺肿块 ,男 3 3例 ,女 40例 ,年龄 9~ 78岁 ,平均 46.5岁 ,其中良性肿块平均 3 6.7岁 ,恶性肿块平均 5 2 .3岁。 73例中 67例为单侧肿块 ,6例为双侧肿块 ,良性肿块 5 5例 5 7个肿块 (其中无功能腺瘤 18例 ,Cushing综合征腺瘤 8例 ,Conn综合征腺瘤 9例 ,嗜铬细胞瘤 8例 ,脂肪瘤 5例 ,结核 5例共 7个肿块 ,纤维黄色瘤、嗜酸 -嫌色瘤各 1例 ) ,其中 5 1例经病理证实 ,4…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导一例胃贲门部后壁憩室CT表现类似肾上腺肿块。在CT上表现为位于Gerota's筋膜内,左侧肾上腺与左肾上极之间的薄壁囊性肿块,其内有气—液平面。口服造影剂后扫描囊肿内出现气-液-钡分层。GI证实为胃贲门部憩室。作者指出,胚胎已发现有胃憩室,所以至少有一部分胃憩室起源于胚胎时期,妊娠第20~50天之间,胃由前肠纺锤形隆突转变成为成人形。此时,胃要发生90°旋转,十二指肠袢,胰腺和活动的背侧肠系膜也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