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药物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143例肝硬化患者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的资料。结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术后联合普奈洛尔、抑酸剂、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明显降低早期再出血、食管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等发生率;肝功能C级患者再出血率明显高于A级及B级患者;肝硬化有脾切除加断流术史者与无脾切除加断流术患者比较,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低。结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可降低食管静脉曲张复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早期再发率,减少食管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有效的对比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目的是评价大宗序列的肝硬变患者经首次内窥镜检查诊断为小的食管静脉曲张,揭示其自然演变进程及出血风险。方法 1987~1992年,登记研究258例未发生过出血的小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患者每隔6个月进行体检,并随访至第一次出血或死亡,否则随访至1998年6月。未采取任何治疗以预防出血。平均间隔18个月行一次内窥镜检查。结果 出血的累积风险低(2年发生率3%,4年为8%),并且行第二次内窥镜检查时仍然是低的,静脉曲张仍是小的,而当静脉曲张扩大时,其出血风险明显增加。静脉曲张增大与时间呈线性关系:第二次…  相似文献   

3.
善宁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再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善宁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再出血的防治作用。方法8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随机分为套扎组(A组)和套扎+善宁组(B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再发出血率、静脉曲张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套扎联合善宁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评估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经颈静脉途经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50例,其中49例为肝炎后肝硬化,1例为门静脉海绵窦样变,45例有反复呕血及黑便史,5例无上消化道出血史,均有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TH胶在经皮经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52岁。静脉曲张程度轻度2例,中度12例.重度6例。肝功能Child-Pau小分级A级15例,B级5例。采用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途径,用TH胶灌注填塞曲张静脉,在拔出导管鞘时用1.2mlTH胶填塞肝脏穿刺通道。结果20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即时闭塞率100%(20/20).肝脏穿刺通道填塞良好,未出现肝包膜严重出血。肝功能各项指标在术后3d-过性升高,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17例患者随访6-12个月,随访期间无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无死亡病例。结论TH胶能即时闭塞食管胃底的曲张静脉.治疗和预防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也能够即时填塞肝脏穿刺通道,防止肝包膜下出血.在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介入栓塞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急症,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病死率高达40%~70%。本文于1999年10月至2003年10月,应用阿斯特拉有限制药公司生产的洛赛克注射剂治疗32例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后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近期再出血的有效性。方法总结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因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例174例,予内镜套扎治疗后,将使用生长抑素治疗病例设为观察组(68例),未使用生长抑素治疗病例设为对照组(106例),比较两组近期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174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内镜下套扎治疗后,观察组近期再出血率为22.06%,高于对照组近期再出血率(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VL预防再出血疗效较好,EVL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近期再出血无优势,且生长抑素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对轻症病例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远端脾腔分流术(DSCS)克服了远端脾肾分流术(DSRS)受左肾静脉解剖变异的限制和术后可能并发左肾静脉高压、早期再出血的危险,而且操作较DSRS容易,术后脾静脉压力可降至正常范围,更有利于胃-脾静脉系统的减压,从而有效地防治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我院1988年采用DSCS治疗肝炎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55例,血吸虫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1例,手术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治疗效果亦不断提高。现将56例DSCS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child-pugh评分与血清HBsAg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将82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根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情况,分为44例未出血组(未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38例出血组(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另外根据child-puge分级情况,将患者分为26例child-pugh A级组、33例child-pugh B级组及23例child-pughC级组.分别对各亚组间HBsAg水平含量差异进行对比,并对HBsAg水平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出血组患者血清HBsAg水平含量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而child-pugh C级组血清HBsAg水平含量最高(P<0.05),child-pughA级组血清HBsAg水平含量最低(P<0.05).同时血清HBsAg水平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child-pugh评分与均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child-pugh评分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背景:作为国内临床常用的组织黏合剂,组织胶可瞬间产生聚合反应,具有生物组织固化速度快的优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很好的效果。 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法治疗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近、远期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90例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合并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其中男64例,女26例,年龄22-75岁,在内镜下采用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联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治疗后2-4周内复查内镜,观察止血率、静脉曲张、曲张静脉直径、红色征、门静脉高压胃病情况等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曲张静脉消除后随访3-39个月,观察静脉曲张情况、组织胶排胶情况和局部增生状况、再出血、复发等中远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与结论:①近期疗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曲张静脉数目明显减少、红色征发生率降低、静脉高压性胃病好转(P均 < 0.01),但3例发生早期再出血。组织胶在治疗2周-3个月开始排出,未发生与组织胶注射治疗直接有关的食管狭窄、穿孔、严重感染、异位栓塞等并发症。②中远期疗效:静脉曲张复发9例,5例发生远期再出血。表明经内镜注射组织胶联合密集套扎法治疗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和)出血疗效确切,操作成功率高,止血效果好,并能有效预防远期再次出血,复发率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1.
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危重病,占上消化道出血的首位。首次出血病死率可达50~70%。我院1990年11月至1995年12月,对住院的3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了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男26例,女4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7.5岁。初次出血10例,再次出血20例。②临床表现:呕血、黑便30例(100%),黄疸15例(50%),腹水22例(73.3%),蜘蛛痣10例(33.3%),失血性休克5例(16.6%),食管吞钡或胃镜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0例(100%)。③治疗:常规补液,输同型血,以保证有效血容量;止血药物的应用。脑垂体后叶素30μ加50%葡萄糖液40ml静脉推注(10分钟推完)。然后以垂体后叶素30μ加入5%葡萄糖500ml维持静脉滴注,0.2μ~0.4μ/min,待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下段胃近端切除,回盲肠间置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疗效。方法1998~2004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食管下段胃近端切除,回盲肠间置术治疗断流术术后再出血5例。结果5例均获随访,最长6年,最短2年。随访期无食管静脉曲张,无复发出血。无术后近期死亡、并发症。结论食管下段胃近端切除、回盲肠间置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止血确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同时,护理人员细心观察及安全有效的护理程序对疾病转归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2]。本文现将内镜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肝硬变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内皮素(ET)在肝硬变腹水产生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以及ET在手术治疗前后的动态改变和可能发生的病理影响。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肝硬变患者50例(男42,女8),平均年龄47.8岁(26~73岁)均为失代偿期,合并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无心脏病、高血压及肾功不全。近期无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等,21例并腹水(大量10例,中等量6例,少量5例)。其中8例内科治疗后腹水消退,肝功按child分级,A级16例,B级21例,C级13例。其中31例行脾切除+门静脉奇静脉断流术。选择30例(男17,女13)健康献血员作对照组,平均年龄35.1岁(20~44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肠腔静脉C型分流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成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1992年以来施行的36例肠腔静脉C型分流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6例患者术后门静脉压平均下降1.51kPa,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均有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再出血率5.6%,肝性脑病发生率8_3%,术后1年、3年、5年及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2%、93.3%、89.3%及66.7%。结论肠腔静脉C型分流术手术适应证广,操作简单,近、远期疗效满意,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观察组在内镜下实施ESVD术,记录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及食管胃静脉曲张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治疗后6个月内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55.00%(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再出血率5.00%、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40.00%(P<0.05);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偏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内镜下实施ESVD术后近期疗效较好,可促进患者恢复,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食管静脉曲张介入治疗及预防复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 EV)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硬化常见的致死原因.积极防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延长肝硬化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国内外学者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介入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由于门脉高压的持续存在,静脉曲张容易复发.因此,对介入治疗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治疗效果,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复发,是目前大家关注的热点.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对肝硬化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门脉断流术,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自2014年7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共计32例,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之后对其进行临床实践与研究,患者使用门脉断流术对自身疾病进行治疗,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手术后,有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5%,其中有6例患者临床检测为由于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另2例患者则在术后两年左右去世.结论 在临床对肝硬化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门脉断流术的治疗方法有着相对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对其进行应用并大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毕晓艳 《医学信息》2010,23(3):755-755
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急症,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病死率较高。2006年以来,我院用洛赛克注射剂治疗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术式繁多,诸如各种分流术,断流术,联合性手术(分流加断流术)以及单纯性睥切除术等。其主要目的是处理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等,而对引起门静脉高压症的基础病变肝硬化无直接治疗作用。因而,各种手术虽然在控制、预防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并不令人满意,其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