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虎汤首见于<伤寒论>,乃属辛凉重剂,善清气分邪热,主治外感热病,包括各种温病气分热盛之证.吴鞠通继承并灵活运用白虎汤于温病中,创造了一系列以白虎汤为基础方的白虎汤类方,包括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苍术白虎汤、化斑汤等.  相似文献   

2.
《温病条辨》是阐述温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温病是感受温热病毒所致,其病变过程是以伤阴为主。该书虽附有《杂说》、《解产难》、《解儿难》等篇,亦多涉及阴血不足。故其论治之要“始终以救阴精为主”。《意园谈医书笔记》亦认为此书的治疗“重在清润以救阴液”。水和血均属人体阴液的  相似文献   

3.
4.
从《温病条辨》看温病特殊证治中的先后缓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临床治疗不仅要遵循卫气营血和三焦不同阶段的治疗大法,而且须讲究先后缓急策略,尤其是遇到多脏同病、虚实夹杂等复杂而特殊的证候时,更须如此.否则,若前后颠倒,缓急失当,则动手便错,后果堪忧.  相似文献   

5.
通过张锡纯对白虎汤的变通应用来认识张锡纯对病机复杂及疾病不同阶段善于抓住主要病机,施以相应的治法,以法统方,突出中医的辨证论治特色,给后人临床以启发。  相似文献   

6.
《温病条辨》之学术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岭昌 《中医杂志》1992,33(4):13-16
本文总结了《温病条辨》在区别伤寒与温病,创立三焦辨证论治纲领及制订温病的治疗总则等方面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阐述了白虎汤类方种目丰富繁多,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疗效卓著的论点。根据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例举了3例白虎汤类方临床应用的病案,论述了白虎汤类方在中医温病、中医内科领域中有其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江苏名医吴鞠通是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他编著的《温病条辨》被称为是“治温之津梁”,长期以来一直是医生案头必备的参考书。《温病条辨》中的方剂有许多来自张仲景《伤寒论》和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也有不少是吴氏的自创。这些方剂体现了张仲景、叶天士、吴鞠通等医家的学术思想,也是历代医家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不仅广泛用于外感温热病的治疗,也大量用于内科杂病和其他临床各科的疾病,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11.
白虎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虎汤为辛寒清热重剂,仲景虽为阳明经证而设,但临床应用却极为广泛,无论伤寒、温病、时疫等诸多热病,大凡外邪离表,里热炽盛,尚未成“实”,出现壮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有力者,均可用之。笔者在临证时,凡属热炽气分,肺胃热盛者,以本方为主,再根据兼证不同,进行加减化裁,常得心应手,收到满意效果,现举例如下。 1 暑伤气津 李某,男,25岁,1994年7月16日初诊。夏令劳作于烈日下,下午收工后,即发热恶寒头痛。自服感冒药无效,次日来诊。T39.5℃,扪之灼手,汗出蒸……  相似文献   

12.
《温病条辨》温药运用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白虎汤的主证为"热渴汗出脉洪大"之四大症,然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四大症应治以白虎加人参汤,且四大症与《伤寒论》中对白虎汤证的描述有不符之处。文章从《伤寒论》及《温病条辨》原著进行比较,得知对于"应以白虎加人参汤治四大症"的主张,需从张仲景及吴鞠通对人参功效的认识进行分析;白虎汤四大症的提法,是总结于《温病条辨》,因此与《伤寒论》所述之症状有别,然因两者病机相同,故可异病同治。  相似文献   

14.
《湿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为清代温病学家吴瑭总结丰富温病临床经验,历经十载而著之书。该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所载汤方,以其具有吸收快,疗效高等特点而为吴氏所善用。  相似文献   

15.
清代温病学家吴瑭在其著的《温病条辨》首方选用桂枝汤,曾引发中医学术界极大争议。笔通过对《温病条辨》中吴氏本人有关桂枝汤的论述进行全面研究,揭示吴氏首方运用桂枝汤的原意是微和表阳。  相似文献   

16.
杨晓凤 《山西中医》2010,26(5):57-58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提出的三焦辨证,阐述了温病的演变规律,明确了温病的病位及病性,提出了相应的治法方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三焦辨证与张仲景六经辨证对照有一纵一横之妙,与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结合有相辅相成作用。  相似文献   

17.
姜汁是由新鲜生姜捣汁而成,其性味归经同生姜,为辛温之品,有发汗解表、和胃止呕、温肺止咳、散寒解毒之功。与生姜相比,姜汁辛散之力强,和胃止呕作用优。但其性温,因此,温病医家多将其列为禁品。然而,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独辟蹊径利用姜汁辛散和胃之力,将其灵活变通,运用于温病临床治疗中,多获良效。所憾后世医家对此法未予以重视,临床应用并不多见,仅宋杰对其应用规律作过初步探讨。为发掘这一经验,进一步探讨其配伍用药规律,笔者对《温病条辨》中使用姜汁的条文进行归纳总结,并选取吴鞠通应用姜汁的医案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汗,五液之一。津液代谢的产物。汗出,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也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之一。通过对汗的正确认识,不仅可以帮助临床进行诊断,而且对辨证施治有重要指导作用。特别是温热病中的汗,对诊断和治疗更有其特殊意义。《温病条辨》对汗出作了详细的论述,笔者进行了初步整理,供同道参考。 1“汗”的辨证意义 1.1 汗为暑病性质之特点:(原文卷首4、6条上焦篇22条)暑为热盛于里,为里热症,因此有汗出;其次暑必夹湿,湿邪要有出路,因此当汗出;第三,由于暑病为热为湿,汗出是人体正气驱邪外出进行自身调节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20.
温兴韬 《国医论坛》1998,13(1):22-23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多年来潜心于《伤寒论》、《金匾要略》的研究。他重视方证相应、药证相应,主张从仲景原文入手,剖析每一经方乃至其中每一味药物的关键指证,掌握经方的配伍规律和主治特点。笔者有幸侍诊,观其在临床上灵活化裁经方治疗疑难杂病屡获良效。兹将黄煌教授对白虎汤的认识与应用经验介绍给读者。1白虎汤的方证白虎汤历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温热病。对于白虎汤的适应证,虽历代医家认识不一,但一般均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有力”为应用依据,黄教授认为这种归纳比较简略,不便于初学,强调要认识白虎汤汤证,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