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的抗凝与抗血栓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的抗凝特点及抗栓作用。方法分别测定其抗Xa因子与抗IIa因子的比率(FXa/FIIa);全凝血时间(CT)、复钙时间(R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制备体内、体外血栓。结果低分子肝素FXa/FIIa<1,对RT、TT的延长作用明显低于肝素,对CT、PT、ATPP无影响;在两种血栓模型中,低分子肝素组的血栓重均低于肝素组。结论低分子肝素对凝血系统的作用低于肝素;而其抗栓作用大于肝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25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观察两组透析器凝血、透析后加迫止血时间及有无迟发性出血。结果两组透析器凝血、止血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低分子肝素组明显低于肝素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时,可减少透析中的并发症,确保透析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低抗凝肝素来源的低分子肝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肝素生产的副产品低抗凝肝素(效价61.17u/mg)为原料,经亚硝酸控制解聚和凝胶层析制备低分子肝素,其平均分子量为5200d,抗凝效价为30.33u/mg,氨基己糖、己糖醛酸和总硫酸基的含量均较低,动物实验证明在体内有较强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低分子肝素 (low molecular weightheparin ,LMWH)抗凝作用除与抗凝血酶Ⅲ相结合外 ,因分子量小 ,还可以与抗FIVa和FXa相结合 ,催化FIVa和FXa活性。与普通肝素比较 ,LMWH生物利用度高 ,与血浆、血小板亲和力小 ,抗凝作用强 ,出血副作用明显减少 ,故在临床上受到了广泛关注[1 ] 。1 缺血性脑卒中抗血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减少深部静脉血栓的发生。有人采用LMWH治疗 34例 ,其中进展型短暂脑缺血发作 3例 ,脑梗死 31例 ;对照组 31例 ,均为脑梗死。两组均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素问世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了 ,现在依然在临床有广泛的应用 ,但其一些药理特性限制了肝素的应用。因此 ,一些新的制剂不断问世 ,如低分子肝素、低分子类肝素及抗凝血酶 等。其中低分子肝素在临床中的应用 (如心血管疾病 )越来越多。1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特性和一般特点低分子肝素 (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LMWHs)是由普通肝素 ( 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解聚而产生 ,其 Mr 均在 40 0 0~ 80 0 0 ,UFH的 Mr大约为 50 0 0~ 30 0 0 0 ,因其解聚的方法不同而 Mr不同。目前所有 LMWHs制剂都是由猪肠黏膜提取的 UFH解聚而… 相似文献
6.
RichardKay 《中国处方药》2004,(5):54-56
背景 尽管人们怀疑抗血栓药物的有效性并关注它们的安全性,抗血栓药物还是经常被用于治疗缺血性卒中。近期用于治疗其他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经验表明,每日只需皮下给药一次或两次的低分子肝素可能较标准肝素更有效也更安全。方法 我们采用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比较了两种不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和安慰剂对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发病48小时内的病人被随机分为三组,各自接受大剂量速碧林组(4100AXa1U,每日两次),小剂量速碧林组(4100AXa1U,每日一次)。或安慰剂皮下注射10天。初级结果的评估方法是随机分组治疗后评价6个月内死亡或日常生活的依赖惰况。次级结果为发病10天内死亡、梗死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和3个月内死亡或生活依赖情况。结果 本试验共对2750病人进行了筛选。对其中312例病人随机分组,6个月时306例病人有了结果并进行了分析。45例(45%)大剂量组病人、53例(52%)小剂量组病人,和68位(65%)安慰剂组病人死亡或成为依赖者。低分子肝素的有效性在3个研究组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05)。在10天时的次级结果没有发现组间特异性。结论 对出现症状48小时内的缺血性卒中病人,低分子量肝素在6个月时对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有效。(N.Engl J,Med.1995;333:1588—93) 相似文献
7.
8.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在心绞痛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7):2692-269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到2011年9月间收治的172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联合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联合用药治疗,用药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一个疗程后,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1%,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4%)显著低于对照组(22.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在血液灌流中的抗凝效果,并评估引起出血的危险性. 方法 回顾分析106例中毒患者,分为LMWH组55例和SH组51例. LMWH组血液灌流时给予低分子肝素,于血液灌流前一次性静脉注射,体质量<60 kg给予0.3 mL,≥60 kg者给予0.4 mL;SH组给予肝素,先使灌流器肝素化,然后首剂静脉注射20 mg,以后每30 min追加5 mg,结束前30 min停用,如有凝血则追加5 mg. 结束时分别静脉注射等量鱼精蛋白中和. 结果LMWH组出现灌流器凝血1例(1.81%),SH组为8例(15.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MWH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波动小,SH组APTT、TT、PT明显延长,波动大,易出血. 结论 低分子肝素是血液灌流较理想的抗凝药.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的抗凝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素类药物抗凝作用机制 临床常规应用的肝素来源于牛肺或猪肠,经去蛋白和糖氨多糖链的降解处理变成分子量5-30kDa,含17-100个糖单位的片段。肝素类药物发挥作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戊糖(pentosaccharide)序列,通常只有三分之一的肝素分子含有戊糖序列。 肝素类药物本身不具有直接的可能活性,其作用在于和抗凝血酶(antithrombin)特异地结合,使抗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的"好帮手"--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血液透析治疗中,对高危出血患者通常采用无肝素透析,边缘肝素化,体外肝素化或枸橼酸等方法抗凝。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虽然降低了出血危险,可是带来了透析器凝血,既影响透析效果,又增加了透析费用的成本和风险。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weight heparin,LNWH)的发展始于80年代早期,最初发现普通肝素(tandard heparin,SH)的片段-LMWH失去了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能力和获得抗Xa因子作用的增加、甚至产生单一的抗Xa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实验证明低抗凝活性肝素来源的低分子肝素对琼脂致大鼠足跖肿胀、棉球致小鼠炎症性内芽肿组织增生都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醋酸所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抑制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也表现了抑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肝素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低分子量肝素的药物特征,药效学,临床应用进行简介与评价。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综述该药对动物和机体体内外抗凝作用,并与普通肝素进行比较,结果:该药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血液透析等治疗,临床应用疗效显著,结论:该药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为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42例(低分子肝素组+常规药物治疗),和对照组B38例(未使用低分子肝素组),比较两组治疗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2%,对照组有效率65.79%,两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常规治疗药物对心绞痛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应用国产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LMWH)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疗交瑟速避凝、肝素钙进行比较。方法:5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能者在对照,按顺序分别给予国产LMWH、速避凝、肝下各6次作为血液透析抗凝剂,观察的器血凝血,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透析器对血肌酐、尿素氮清除率,监测白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常规变化。结果:国产LMWH、速避凝对KPTT~TT影响不明显,而肝素 相似文献
18.
19.
低分子肝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我院从2001年1月~2005年1月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共收治7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