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2.
目的 评价以粉尘螨滴剂变应原疫苗对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s,AR)患者进行舌下免疫治疗(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的长期疗效.方法 206例年龄4~60岁AR患者,123例患者完成1年以上治疗,其中完成1、1.5、2年疗程的患者分别为61、41、21例.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鼻炎症状评分和用药评分进行分析比较.并且对用药1年和2年组患者停药1年后的症状进行比较分析,以SAS 6.1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LIT治疗1、1.5、2年后患者较治疗前出现明显症状改善,症状总分平均((x)±s,下同)由治疗前的(6.00±2.27)、(7.39±1.99)、(6.29±2.14)分降低为(2.95±1.82)、(3.28±2.58)、(2.48 ±1.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19、10.29、5.97,P值均<0.01).治疗后1、1.5、2年3个组无需用药患者的比例分别为68.9%、73.2%、80.9%,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0.391、43.619、27.776,P值均<0.01).SLIT治疗1、1.5、2年3组患者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症状改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00、1.276、2.333,P值均>0.05).2年组在SLIT结束后的1年观察中,无需用药患者百分比(76.2%)高于SLIT 1年组(6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63,P>0.05).结论粉尘螨滴剂SLIT治疗1年即可较好地缓解AR症状,2年的疗程对于巩固疗效特别是降低对症药物的使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应用于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后自身对照,比较44例3~13岁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的症状评分、药物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血液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水平,评价SLIT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SLIT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SLIT治疗3个月 与治疗6个月相比,患者鼻塞、流涕、喷嚏症状评分,鼻部总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及V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而鼻痒症状评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Z =-4.185,P <0.05);SLIT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血液Eos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544,P<0.05)。结论 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是治疗尘螨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治疗3个月左右观察到疗效,SLIT治疗6个月后患者Eos百分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85例尘螨阳性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24个月。随访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24个月的症状总分、体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给药期间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77例患者完成了24个月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8例脱落,脱落率为9.42%,总有效率为89.62%。症状总分、体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治疗6个月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24个月继续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77例患者中,4例(5.2%)出现局部不良反应,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其疗效不受患者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舌下免疫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记录188例对粉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舌下免疫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症状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188例患者治疗后6个月症状已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个月喷嚏、流涕的症状改善更显著(P<0.01)。结论:舌下脱敏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准化粉尘螨滴剂个体化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不同年龄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疗效。方法:以150例对粉尘螨过敏的AR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以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进行1.5~2.0年的SLIT,期间联合对症药物治疗。按就诊年龄将患者分为5组:第1组(5~7岁,17例),第2组(〉7-12岁,38例),第3组(〉12~18岁,31例),第4组(19~40岁,38例)和第5组(〉40岁,26例)。评估不同年龄组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TNSS)、体征评分和药物评分(TMS)的变化。对于其中SLIT不稳定或不理想的AR患者进行个体化剂量调整。结果:与治疗前相比,SLIT 0.5、1.0、1.5~2.0年后,不同年龄组AR患者的TNSS、TMS以及体征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TNSS、体征评分以及TMS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标准化粉尘螨滴剂对不同年龄AR患者进行1.5~2.0年个体化SLIT均有疗效;不同年龄组患者取得的总体疗效未见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不同年龄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患儿在经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ul immunotherapy,SLIT)后的起效时间及客观指标变化。方法对282例接受2年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AR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儿均为中重度粉尘螨AR患者,且均接受标准化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并辅以对症药物治疗。其中2~5岁年龄组83例,6~9岁年龄组102例、10~13岁年龄组97例。统计3组患儿在治疗前与治疗3、6、12、24个月时的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 TNSS)、药物总评分(total medication score, TMS)、视觉模拟量表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和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水平。结果①全体患儿在接受SLIT治疗3个月后TNSS、TMS和VAS都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6个月与治疗3个月比较,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70,P均>0.05);②经各不同年龄组间比较,2~5岁组与10~13岁组在治疗3个月时,TNSS、VAS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3.09、3.99, P<0.05);③接受SLIT半年后的EOS较基线明显下降(Z=-4.544,P<0.05)。结论舌下粉尘螨滴剂治疗3个月后,不同年龄组患儿均观察到疗效,高龄儿童组起效更快;加强对3~12个月龄患儿宣传教育和管理有利于提升和巩固疗效;EOS水平的变化与免疫治疗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治疗不同程度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137例尘螨过敏的患儿,按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为两组,"++"、"+++"组为A组(62例),"++++"组为B组(75例),采用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进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1年,记录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的症状评分和药物评分,同时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9例尘螨患儿完成1年SLIT,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A组尘螨过敏的患儿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别为(10.34±1.25)、(2.85±1.47)分,B组尘螨过敏的患儿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别为(11.24±1.55)、(3.74±1.66)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症状评分的改善无明显差异。同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药物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A组尘螨过敏的患儿组治疗前后药物评分分别为(1.37±0.35)、(0.45±0.27)分,B组尘螨过敏的患儿组治疗前后药物评分分别为(1.56±0.42)、(0.52±0.31)分,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之间药物评分的改善无明显差异。结论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可以明显改善不同程度尘螨过敏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的鼻部症状,减少对症药物应用,不同程度尘螨过敏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之间免疫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因此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对所有不同程度尘螨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都有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变应原构成情况,对部分患者采用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并用智能手机医疗社交网络自媒体管理方法对该疗法的依从性进行研究。方法  统计自2012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接诊的5579例AR患者的变应原检测结果。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28例尘螨过敏AR患者,男260例,女268例接受SLIT并进行随访。根据随访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打电话随访组和B组微信群随访组,分析患者对SLIT的依从性和影响因素。结果 AR患者粉尘螨/屋尘螨的阳性率达到80.8%。采用SLIT 2年后,528例患者总脱落率42.42%。A组坚持治疗达2年仅91例(34.47%),B组213例80.68%)。患者性别不影响SLIT依从性(P>0.05),但年龄影响SLIT依从性(P <0.05)。脱落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短期内疗效佳(37.95%)、经济因素(29.91%)。结论 尘螨是AR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尘螨AR患者进行SLIT 2年依从率达57.58%,脱落率为42.42%,脱落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短期内疗效佳、经济因素、担心副作用等。充分利用自媒体管理方法建立医患微信群定期宣教及时答疑等措施可显著提高SLIT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变应原特异性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变应性鼻炎(AR)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R患者随机分为2组,SLIT组(n=30),对症治疗基础上加SLIT;对照组(n=30),仅对症治疗。结果 SLIT组患者的鼻炎症状评分、对症用药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分别为2.79和2.91,P均〈0.01)。SLIT组总体疗效、发作严重程度、发作频率改善分别为96.7%、93.3%、93.3%,对照组分别为50.0%、40.0%、43.3%,自我疗效评估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χ2分别为16.7、19.2、17.3,P均〈0.01),治疗组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SLIT螨诱导的AR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舌下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免疫学机制。方法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儿童60例,随机分为免疫治疗组(31例)和药物治疗组(29例)。通过症状评分和药物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总LgE、螨特异性LgE、免疫因子IL-10的水平。结果经过1年的治疗,免疫治疗组患儿的症状评分[(4±0.50)分]和药物评分[(0.35±0.04)分]较治疗前症状评分[(10±1.0)分]及药物评分[(0.76±0.08)分]均明显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65、-4.43,P值均<0.01);与药物治疗组症状评分[(7±0.5 0)分]和药物评分[(0.7 2±0.0 5)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 4 3.0 0、1 3 8.5 0,P值均<0.0 1)。总LgE无明显变化,螨特异性LgE水平明显下降,免疫治疗组患儿血清中IL-1 0的水平明显升高(U=5.00,P<0.01)。结论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舌下免疫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症状,减少药物使用,细胞因子IL-10的增高可作为预测舌下免疫治疗疗效的免疫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7例尘螨过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药物组和药物治疗组.SLIT+药物组以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辅以对症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以氯雷他定片及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儿童变应性鼻炎及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诊断为变应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9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过敏药物治疗,研究组观察3、6个月,对照组观察3个月,采用VAS评分记录患者鼻过敏和睡眠打鼾症状的变化,采用鼻内镜检查及鼻咽侧位片A/N比检测患儿腺样体大小的改变。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后鼻过敏症状、睡眠打鼾症状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②常规抗过敏药物治疗组睡眠打鼾症状VAS评分低于舌下含服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治疗后腺样体A/N比率均小于治疗前,且常规抗过敏药物治疗组小于舌下含服组(P<0.05)。结论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有效控制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过敏症状、睡眠打鼾症状及腺样体大小,可作为非手术干预治疗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尘螨过敏的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舌下免疫治疗的短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0年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满6个月的患儿,分析其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鼻部总症状评分(TNSS)、总用药评分(TMS)、症状药物联合评分(CSMS)。 结果 共纳入5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平均(7.7±2.7)岁。治疗前VAS、TNSS、TMS、CSMS评分分别为(5.5±1.6)分、(5.5±2.2)分、(3.0±0.1)分、(4.3±0.6)分,治疗后6个月上述评分分别为(2.5±1.4)分、(2.2±1.6)分、(0.6±1.1)分、(1.2±1.2)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各评分均有下降(P<0.05)。 结论 粉尘螨舌下免疫治疗对于尘螨过敏性鼻炎的患儿短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对不同年龄段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6年3月~8月收治的240例AR患者根据年龄分为6组,学龄前组为3~6岁,学龄期组为7~12岁,青春期组为13~20岁,青年期组为21~40岁,中年期组为41~60岁,老年期组为60岁以上,每组40例。均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治疗,其中粉尘螨滴剂的脱敏治疗分为递增及维持剂量2个阶段。脱敏治疗同时根据患者情况联合控制症状药物治疗。6个月后比较各组症状评分、药物评分、体征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统计各组有效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治疗6个月后各组症状评分、药物评分、体征评分及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学龄前组、学龄期组、青春期组、青年期组、中年期组、老年期症状评分分别为(3.20±0.79)、(3.58±0.81)、(3.92±0.70)、(4.25±0.72)、(4.59±0.75)、(4.96±0.80)分,药物评分分别为(0.84±0.32)、(0.98±0.30)、(1.14±0.41)、(1.33±0.44)、(1.52±0.40)、(1.72±0.48)分,体征评分分别为(0.18±0.02)、(0.21±0.05)、(0.24±0.06)、(0.27±0.07)、(0.31±0.06)、(0.35±0.07)分,VAS评分分别为(1.82±0.39)、(2.08±0.51)、(2.31±0.50)、(2.54±0.53)、(2.78±0.52)、(3.00±0.46)分,年龄越低的组,各项评分改善效果越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8.11128.11148.24132.607,P<0.001);学龄前组、学龄期组、青春期组、青年期组、中年期组、老年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00%、95.00%、90.00%、87.50%、87.50%、82.50%,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93,P=0.161);青年期组、中年期组及老年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0.00%、25.00%、25.00%)低于学龄前组、学龄期组及青春期组(7.50%、5.00%、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6.646、4.501、4.501,8.658、6.275、6.275,6.646、4.501、4.501,P分别为0.010、0.034、0.034,0.003、0.012、0.012,0.010、0.034、0.034)。 结论 AR患者应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效果均较好,且随患者年龄增长,效价相对降低,安全性相对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变应性鼻炎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后对照,比较97例粉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在接受1年免疫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药物评分、鼻炎相关生活质量评分,评价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的疗效;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1年后,97例患者症状评分和药物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1),有效率79.4%;鼻炎相关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其中5例(5.15%)出现局部不良反应,5例(5.15%)轻微全身不良反应,未出现严重全身不良反应。结论标准化变应原免疫滴剂舌下含服是治疗尘螨引起的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