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各变应原阳性率变化情况,从而为AR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同顾性分析2006-2010年5年间武汉地区2707例确诊为AR患者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比较各变应原阳性率在这5年间里分布上的差异及变化趋势.以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屋尘螨与粉尘螨5年间阳性率呈增加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11、11.11,P值均<0.05),其中屋尘螨由2006年的84.5%增加到2010年的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P<0.05);粉尘螨由2006年的81.5%增加到2010年的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8,P<0.05);艾蒿、豚草、真菌Ⅰ和真菌Ⅱ5年间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4.10、67.06、18.95、36.62,P值均<0.05),且艾蒿、豚草变应原致敏呈下降趋势,真菌Ⅰ和真菌Ⅱ呈现增长趋势.结论 尘螨依然是武汉地区近5年来AR患者最常见的变应原,并有增长的趋势;真菌过敏在AR患者中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豚草和艾蒿过敏在AR患者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变应性鼻炎(AR)儿童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了解常见变应原的分布。方法对AR患儿进行SPT,描述变应原的分布特征,根据年龄和季节分层分析,同时对尘螨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 74.67%患儿对2~4种变应原过敏。阳性率前三位的变应原分别是屋尘螨(93.16%)、粉尘螨(86.23%)、热带螨(40.73%)。屋尘螨、猫毛和德国小蠊在学龄组和学龄前组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德国小蠊在春、夏、秋、冬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尘螨强阳性率在学龄组、学龄前组及春、夏、秋、冬季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尘螨是广州地区AR患儿的主要变应原。屋尘螨、猫毛和德国小镰在学龄组阳性率较高。德国小蠊为常年致敏变应原。尘螨过敏有强阳性倾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湖南地区拟诊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探讨近年来该地区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的演变及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针对性指导本地区AR防治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6 276例拟诊AR患者门诊资料,以及常见11种吸入性变应原的SPT结果,依据不同年度、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描述特征。结果 共有5 178例AR患者对至少一种吸入性变应原SPT呈阳性反应。变应原阳性率由高到低的前3种依次为粉尘螨(96.81%)、屋尘螨(96.33%)和蟑螂(57.92%)。97.89%的阳性患者存在至少2种阳性变应原的共同致敏现象。变应原SPT总体阳性率在不同年度组和性别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随年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进一步分析不同个体SPT阳性率在不同年度、性别和年龄之间的差异。研究期间,杂草SPT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霉菌1 SPT阳性率呈逐年上升(P<0.05)。此外,男性患者的杂草和葎草的SPT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而动物毛发SPT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天门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种类、分布情况。方法 用11种变应原对天门地区变应性鼻炎疑诊患者行皮肤点刺试验,详细采集病史资料。结果 710例(87%)患者变应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相对较高的变应原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无爪热带螨、德国小蠊及狗毛皮屑,单一的变应原反应阳性者少,多数为2种或2种以上发生变应原阳性反应,其中大多数是螨类,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组与成人组变应原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天门地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为螨类,男女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儿童阳性率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山东省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的变应原种类并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为本地区变应性鼻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阿罗格30种变应原皮试液,对2218例具有典型变应性鼻炎症状患者行皮肤点刺试验,以测定其致敏的变应原。结果 1619例(73%)实验结果为阳性,其中粉尘螨阳性率最高(1164例,71.9%),其次是户尘螨(1125例,69.5%),单一变应原阳性486例,2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的患者有1133例,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结论 粉尘螨和户尘螨是山东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的变应原,其次是花粉和霉菌。  相似文献   

6.
变应性鼻炎患者4637例变应原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近5年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状况,为AR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5月间,针对有AR症状的患者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分析各种变应原的致敏阳性率,以及致敏患者在年龄、性别、检测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全部4637例患者中SPT阳性率为62.84%,屋尘螨、粉尘螨为主要变应原;不同季节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3.581,P<0.01),其中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各月份变应原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2.001,P<0.01),其中10月份阳性率最高;变应原阳性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792,P<0.01),屋尘螨和粉尘螨的反应强度均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弱(x2 =122.513,P<0.01;x2=138.475,P<0.01).结论 尘螨为近5年来上海地区AR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年龄较小者变应原阳性率及阳性反应强度均较高.尘螨阳性率在季节分布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两广交界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致敏特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1124例AR患者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资料,统计各种变应原点刺阳性率并分析有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点刺时间及性别对各种变应原点刺阳性率及对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的影响。结果:吸入组变应原点刺阳性率最高的前3位为户尘螨(77.0%)、粉尘螨(77.1%)、蟑螂(42.3%);食入组阳性率最高的为海蟹(39.5%)、海虾(31.1%)、带鱼(10.8%),总体样本的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为(3.6±2.7)分。各种变应原阳性率以及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随着患者年龄、点刺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两者变化趋势相同。吸入组中户尘螨、粉尘螨与猫毛阳性率在男性组与女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螨类是该地区AR患者的主要致敏原,患者年龄、点刺时间以及性别对AR患者致敏原的检出率与多重致敏程度均有一定影响,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可用来作为衡量患者致敏水平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变应原皮肤试验不仅是诊断AR的重要依据,而且对AR的预防和治疗亦有积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03-2007-09我科750例变应原皮肤试验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鼻炎患者3292例变应原谱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近4年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变应原谱的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确诊为AR的3292例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研究各变应原阳性率4年来的变化趋势,并进一步分析前5位变应原在未成年人组、成年人组以及不同性别组的变化情况,以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粉尘螨、屋尘螨变应原阳性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分别由2009年的45.1%、42.0%上升至2012年的66.3%、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8.70、41.55,P值均<0.01);粉尘螨、屋尘螨在成年人组及男性组出现明显逐年上升趋势(x2值分别为75.85、69.93、274.25、42.62,P值均<0.01),而在未成年人组及女性组尽管有波动但未见明显的变化趋势;藜、艾蒿、葎草变应原阳性率在2009年至2011年出现明显的下降(x2值分别为22.08、11.64、203.19,P值均<0.01),但是2012年再次明显升高(x2值分别为21.55、29.38、12.40,P值均<0.01).结论 AR患者变应原种类有波动变化,可以为临床变应原点刺液种类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肤点刺试验对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阿罗格点捌试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3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阳性267例,总阳性率78.53%,其中儿童组105例阳性93例.阳性率88.57%,成人组235例,阳性174例,阳性率74.04%,2组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尘螨变应原阳性率为71.03%,其它变应原阳性率为4.66%,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变应性鼻炎,通常是由变应原致病,尘螨是首要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对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干预防和指导治疗均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四川宜宾、云南昭通及部分长江上游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行变应原检测及分析,筛查本地区常见变应原,了解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3年3月~2015年6月于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61例经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诊断明确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资料,对所测定的致敏变应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61例患者的SPT中,阳性率最高前5位为粉尘螨(76.55%)、屋尘螨(72.01%)、蟑螂(35.85%)、猫毛(11.35%)、狗毛(8.62%);不同季节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68,P=0.206);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四川宜宾、云南昭通及部分长江上游地区中导致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占主导地位的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对于儿童的变应性鼻炎防控应尤为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近年天津市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方法使用标准化皮肤点刺原液阿罗格试剂,对527例拟诊AR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吸入性变应原:粉尘螨(58.7%)、屋尘螨(56.0%)、白色念珠菌(31.7%)、胶乳(23.6%)、烟曲霉(19.5%)、特异青霉(18.8%)、霉菌I(17.5%)、艾蒿(17.5%);食物性变应原:小虾(9.1%)、鲤鱼(8.4%)、大鳌虾(8.2%)、柑橘(5.4%)、核桃(4.8%)、花生(4.5%)、欧芹(4.1%)、桃子(4.1%)。患者以19~59岁居多,持续性中重度型占59.0%。"+++"级占39.9%。有家族史、哮喘组变应原阳性率及阳性强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尘螨是近年天津市AR的首要变应原,其次是真菌、乳胶,花粉排序相对靠后;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低,海产品排序靠前。AR患者以青中年、持续性中重度为主,阳性等级以"+++"为主,阳性强弱与家族史、哮喘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变应性鼻炎标准化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检测的过筛试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阿罗格标准化制剂,对有过敏症状和体征的1296例患者进行变应原的皮肤点刺试验,16种试剂包括吸入性常年性和季节性变应原的单一和混合制剂.结果 变应原阳性率为48.77%(632/1296).在632例过敏患者中,阳性变应原的种类分布依次为:屋尘螨46.68%,粉尘螨42.72%,杂草29.59%,树Ⅰ、Ⅱ28.48%,艾蒿20.41%,大豚草8.86%,藜7.28%,动物毛Ⅰ 5.22%,禾本科/谷类5.22%,干草尘埃4.59%,白色念珠菌4.59%,真菌Ⅰ、Ⅱ4.27%,松属(2.22%),多价羽毛1.27%.阳性变应原的季节分布为:单纯常年性变应原为40.51%,单纯季节性变应原为39.40%,同时有常年性和季节性变应原者为20.09%.阳性变应原的分级分布以 为主.结论 过敏原过筛试验应综合考虑病史及阳性变应原的种类分布趋势,同时包括常年性及季节性变应原,根据等级分布特点决定特异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4.
屋尘螨过敏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试验同IgE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屋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变应原皮肤试验反应强度同血清特异性和总IgE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69例对屋尘螨过敏的散发变应性鼻炎患者为实验组,8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6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试验和屋尘螨的特异性IgE水平的检测,所有个体均检测血清中总IgE水平。结果 实验组变应原皮肤试验反应强度同血清特异性IgE之间有相关性(r=0.379,P=0.001),血清总IgE水平同特异性IgE水平、变应原皮肤试验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实验组血清总IgE的几何均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24IU/ml和50IU/ml,P〈0.001)。结论变应原皮肤试验反应结果同血清屋尘螨的特异性IgE水平有相关性,在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在疾病诊断中有参考价值,但通过血清总IgE水平对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和特异性IgE水平进行预测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珠海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状况,为AR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3月间针对有AR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 的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对其检测结果及患者的性别、年龄、检测时间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86例患者中血清sIgE阳性率为78.35%(1556/1986),变应原阳性例数在1~4种的比例占全部患者的84.00%,尘螨为主要变应原;男女之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月份之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2.956,P =0.000),其中8月份阳性率最高;变应原阳性率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 珠海地区具有AR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血清sIgE检测变应原阳性检出率较高,其中4种以上变应原同时过敏者较少,尘螨为主要变应原。变应原阳性率与患者性别无关,与患者的年龄及就诊月份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目前粉尘螨过敏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和鼻黏膜激发实验(nasal provocation test,NP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常年性AR的患者行SPT及NPT。结果粉尘螨SPT及NPT灵敏度分别为84.6%和100%,其SPT及NPT的特异度分别为94.1%和98.0%。阳性级别在(++)、(+++)和(++++)的SPT阳性患者,NPT阳性率分别为24.2%、30.3%和45.5%。结论 SPT为诊断AR的必要先行检查手段,NPT对于可疑变应原的确诊、鼻黏膜的非特异性高反应性的诊断及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具有较高价值。SPT级别强度越高,NPT阳性率越高,但SPT级别强度与NPT液浓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日常避免变应原的措施对于治疗变应性鼻炎(AR)疗效的影响。方法 80例对吸入性变应原过敏的AR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无治疗+不避免变应原;B组,避免变应原;C组,药物治疗;D组,药物治疗+避免变应原。对各组在第0、1、4周时进行症状评分(combined symptom score,CSS)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结果 ①第1周末时,A、B两组患者在CSS及VAS改善程度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C、D两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A、B组(CSS:C组与A组:P =0.02,C组与B组:P =0.03,D组与A组:P =0.00,D组与B组:P =0.00;VAS:P 均=0.00)。而D组患者优于C组(CSS:P =0.04;VAS:P =0.00)。②第4周末时,A组与B组及C组与D组在CSS及VAS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避免吸入性变应原能有效提高抗过敏药物对AR的疗效,避免变应原不能作为AR治疗中的单一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沈阳市中学生变应性鼻炎(AR)的变应原分布特点,提出对本地区青少年AR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方法按照2006年WHO发布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on asthma,ARIA)指南,对沈阳市2000名14~16岁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确定182名中学生患有AR。行皮肤点刺试验,分析其变应原,并对患者的鼻部症状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questionnaire,RQLQ)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2例患者中,未检测出变应原者54例,检出1种变应原者15例(11.72%),检出2种变应原者19例(14.84%),检出3种及以上变应原者94例(73.44%)。屋尘螨为最常见变应原,共检出106例。鼻部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653,P<0.001)。结论尘螨是沈阳中学生AR的主要变应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