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例1.女,78岁,因右鼻塞3年,左鼻塞6个月,伴流臭脓涕,渐进性加重入院.既往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现血压控制在145~155/95~105 mmHg,心功能分级:Ⅱ级(NYHA分级),空腹血糖控制在7.5~8.5 mmol/L.查体:鼻腔黏膜充血,右侧鼻腔有淡红色肿物突出,鼻底处黏脓涕,味臭,左侧鼻腔脓性臭分泌物,吸净后可见黄褐色脓块.鼻窦CT显示右侧上颌窦、双侧筛窦、双侧鼻腔连续性密度增高影,有散在钙化斑点,鼻中隔中后段显示骨质不连续,被由右侧上颌窦、筛窦、鼻腔至左侧鼻腔延续过来的密度增高影替代(图1).CT报告:霉菌性鼻-鼻窦炎,可疑鼻中隔穿孔.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在局部麻醉下行鼻内镜检查加鼻腔病灶清理术,在心电监护下,鼻腔缓慢分次行丁卡因麻黄碱棉片麻醉,先行左侧鼻腔清理术,分次吸净黄褐色脓块,发现左侧鼻腔的脓块是由右侧鼻腔病灶穿破鼻中隔中后部延伸过来的.后又部分清理右侧鼻腔肿块,发现肿块系黄褐色脓块将鼻腔外侧壁黏膜组织压迫突出所致,清理大部分脓块,手术历时40 min,妥善止血后明胶海绵填塞,第1次手术结束.经过术后2天的观察,患者无不适,在第1次术后48 h行第2次鼻内镜下右侧鼻腔鼻窦病灶清理术,动力系统清除突出的淡红色黏膜组织块,见鼻中隔中后部约3 cm×3 cm×2 cm的穿孔,冲洗术腔,膨胀海绵常规填塞术腔.术后48 h抽出填塞物,术后第5天出院.病理诊断为曲霉菌病.随访至今16个月未见复发,鼻中隔穿孔同前.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反复鼻塞伴浓涕2年”入院,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双侧鼻塞,伴脓涕,因肝移植术后无法用药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就诊于我院,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因患者坚持手术治疗,故予以手术开放鼻窦。术后自觉恢复良好,未按时复诊鼻腔清理,1个月前再次出现鼻塞,流脓涕,涕中不带血,时有头晕,嗅觉减退明显,要求再次手术,我院以慢性鼻-鼻窦炎收治入院。鼻窦CT示全鼻窦炎。既往史:20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2008年因肝炎行肝脏移植术,一直服用抗排异药物至今。患者患有糖尿病10年,胰岛素治疗;高血压病8年,一直口服药物治疗。入院时查体示:鼻中隔略弯曲,双下甲肥大,黏膜充血,鼻腔中鼻道、嗅裂区见脓性分泌物积存,鼻窦区压痛。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细胞分析示白细胞15.98×109/L,中性粒细胞13.0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4%,淋巴细胞百分比13.3%。尿常规示蛋白质(+++),尿糖(++++)。凝血常规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5.30 s,纤维蛋白原浓度9.01 g/L,警惕术中及术后易出血。生化检查示葡萄糖7.83 mmol/L,γ谷氨酰转移酶68μmol/L,尿酸551μmol/L,尿素氮12.69 mmol/L,肌酐320μmol/L。经院肾内科会诊,诊断为慢性肾衰竭(肾功能衰竭期),予药物治疗。由于患者肝移植术后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导致肝肾功能不全,加之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法耐受全麻手术,故选择局麻浸润进行手术。局麻手术可以避免全身用药,减少麻药对患者身体的副作用,患者二次手术,加之第一次手术患者耐受差,容易导致精神紧张,疼痛难忍,加大手术难度。因此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术者需动作娴熟,缩短手术时间,迅速完成手术,减少患者痛苦。采用局部表面和浸润麻醉手术,将全鼻窦再次开放。术中尽快完成手术,术后检查鼻窦是否开放彻底。整个手术顺利,手术时间为20 min,术中出血约20 ml。术后常规鼻窦手术处理。术后病检提示慢性鼻-鼻窦炎伴息肉形成。术后1周予以出院,出院前复查肝肾功能,与术前基本持平。告知患者出院后洛美沙星滴眼液滴鼻每次3次使用2周,用生理性海水洗鼻,并定期门诊复诊做鼻腔处理。门诊手术室换药见鼻腔组织有粘连,上颌窦窦口见囊泡增生。清除增生组织,给予明胶海绵填塞。随访6个月,门诊硬管鼻咽镜检查鼻腔恢复良好,患者自觉良好,无复发。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以反复左鼻塞,伴流腥臭脓涕半年为主诉,于20050112入院。缘于半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左侧鼻塞,以夜间明显,白天活动后鼻塞减轻,随时间推移逐渐发展为持续性鼻塞,伴流腥臭脓涕,有时涕中带血丝,无畏冷、发热、头痛、嗅觉减退等表现,门诊CT副鼻窦扫描提示:“左侧上颌窦、筛窦密度增高,见散在大小不等密度不均影,鼻中隔后上方、筛窦及上颌窦内侧壁骨质破坏(图1,见封三)”。拟为“左侧鼻窦曲菌病”,建议手术治疗收住我科。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鼻梁无塌陷,鼻中隔无明显偏曲,双鼻腔黏膜淡红色,左中鼻甲前端肿大,中鼻…  相似文献   

4.
慢性鼻-鼻窦炎(CRS)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之一,经系统药物和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后,多数患者可临床治愈.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鼻塞、脓涕、面部胀痛感等不适症状,经鼻内镜和影像学检查可见鼻腔黏膜慢性炎性改变,息肉增生和鼻窦黏膜水肿、黏脓性分泌物、囊泡、息肉等病变.近年来,研究者将此类病例定义为难治性鼻-鼻窦炎[1,2],难治性鼻-鼻窦炎的难治之处在于难以确定明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上难以获得统一方案,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故我科采取ESS联合改良柯陆手术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具体方法 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18岁。因左侧鼻腔流黄色脓涕伴左面颊疼痛半年于2010年3月20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鼻腔流黄色脓涕,并时有左侧面颊隐痛,能耐受,无明显红肿,鼻腔通气尚可,嗅觉正常,无头痛。平素按鼻窦炎自服抗炎药物,能缓解,但反复发作。鼻窦CT检查见左侧上颌窦黏膜不规则增厚,左上颌窦内病变,可见高密度钙化灶;右侧上颌窦内类圆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1岁,因左侧鼻腔阻塞渐加重伴脓涕4个月入院。双眼视力及眼球运动未发现异常,术前常规鼻窦CT扫描示左侧全组鼻窦炎,左侧上颌窦内占位性病变可能,未见眶内占位性病变(图1)。术前给予抗生素治疗1周,术前体检未发现明显手术禁忌证,在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术中左侧中鼻道见大量白色黏稠脓  相似文献   

7.
鼻腔鼻窦粘液表皮样癌误诊为慢性鼻窦炎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病人,男,47岁,因反复左鼻塞、流脓涕10年,加重伴头痛1d入院。病人10年来反复左鼻塞,流脓涕,其间自行服药症状有所缓解。近来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剧烈头痛。于2001年12月13日来我院诊治,门诊摄鼻窦片示:左侧额窦、筛窦及上颌窦窦腔昏暗,窦腔缩小,诊断:左侧额窦、筛窦及上颌窦炎。为进一步诊治以慢性鼻窦炎收入院。体检:体温36.4℃,无面颊肿胀,无眼球移位,眼球各方向活动好,无视力障碍及复视。鼻外观无畸形,左中鼻道可见脓涕,鼻腔未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9岁,因鼻塞、脓涕、鼻腔异味伴反复头昏头痛20余年于2009年8月入院.患者长期在基层医院诊治,曾多次行鼻窦X线摄片,均未发现异常,经常口服止痛药物等对症治疗,头痛可暂时缓解,但近1个月来头痛加剧.我科门诊前鼻镜检查,见左侧中鼻道内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鼻腔有异味.鼻窦CT检查,见一长条状异物影自左侧前组筛窦、中鼻道、嗅裂经鼻中隔后端直至鼻咽部右侧咽隐窝,异物长约5.0 cm,宽约0.5 cm,密度高于软组织低于邻近骨质,其边缘可见钙化影,左上颌窦、筛窦、蝶窦及右侧上颌窦密度增高,黏膜增厚,左侧眶内侧壁局部骨质缺损(图1),门诊以鼻腔鼻窦异物收入院.  相似文献   

9.
鼻窦淋巴瘤误诊为鼻-鼻窦炎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63岁,因间断性右鼻塞头痛流脓涕1月余来诊,患者主诉1月前无诱因地出现右鼻腔通气不畅伴流脓涕,偶有头痛,无鼻出血或涕中带血.按鼻窦炎治疗无效。门诊检查:右鼻腔较狭窄,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拥挤有脓性分泌物,右上颌窦区轻度压痛,鼻中隔及左鼻腔无明显异常,鼻咽部、口腔检查未见异常。鼻窦CT示右侧上颌窦密度增高,骨质均匀,无明显缺损,额窦、筛窦及蝶窦均正常,遂以鼻窦炎(1型1期)收入院。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7岁。因反复头痛多脓涕4年就诊。鼻塞不显著,无嗅觉障碍。头痛上午较重,下午减轻。曾在当地诊为鼻窦炎,口服鼻窦炎口服液、应用1%麻黄素滴鼻,效果欠佳。后到神经内科以血管神经性头痛予以相应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头痛症状改善不显著。于2005年9月到我科就诊。前鼻镜检查见鼻腔黏膜充血,双侧中下鼻甲无明显膨大,鼻中隔高位右偏。行鼻窦 CT 扫描(图1),示双侧中鼻甲气化,左侧气化中鼻甲内有软组织及高密度影。于局部麻醉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左侧鼻塞伴鼻出血、鼻腔异味1个月余",于2014-05-12收治宁波市第一医院.患者无明显头痛、头晕等不适,既往体健,无吸烟、饮酒及毒物接触史,无肿瘤家族史.体格检查:左侧嗅裂区可见灰白色肿物并垂至后鼻孔,上附少许脓性分泌物,各鼻窦区无明显压痛.鼻窦CT示:左侧额窦及嗅裂区软组织密度影(图1A).于2014-05-14在全麻下行"鼻内镜下鼻腔肿物切除+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术中探查发现左侧嗅裂区肿物为鱼肉状,质脆,触碰后易出血,向后下脱垂至后鼻孔.左侧中鼻甲受压向外侧移位,阻塞左侧额隐窝.切除肿物发现肿物基底源自嗅区黏膜,蝶窦自然开口上方可见约1.5 cm的颅底骨质缺损,见脑脊液流出.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2岁,以左鼻塞伴涕中带血半年余于2009年5月16日入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体检:左鼻腔充满暗红色息肉样新生物,触之易出血.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鼻窦CT示:左鼻腔新生物伴左侧全组鼻窦炎.诊断为"左鼻腔出血坏死性息肉".在全身麻醉下行经鼻内镜左侧全鼻窦开放术加鼻腔新生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瘤组织充满左鼻腔,经蝶筛隐窝垂至后鼻孔,基底部位于左鼻腔顶部靠中隔筛区.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70岁.因左侧鼻塞伴流涕2年,左耳流脓伴听力下降3个月于2011年11月3日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持续性鼻塞,伴脓涕,时常涕中带血或渗血,嗅觉下降,无额面部胀痛及麻木,无复视及视物模糊,无耳闷及听力下降.1年半前来我院行鼻窦CT检查,左侧鼻腔占位病变,鼻窦炎性改变,前组筛窦一软组织结节向左眼眶膨隆,局部骨质吸收,左眼球受压(图1a).遂行鼻内镜下功能性手术,术后病理回报为内翻性乳头状瘤伴细胞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术后未定期复查,1年前再次出现鼻塞等症状,但未予重视,未行复诊.近3个月来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耳渐进性听力下降伴流脓,遂再次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报告患者,女,37岁。因左侧进行性鼻塞、溢脓涕15个月余,伴左面部痛5个月余来诊。以"左侧慢性鼻-鼻窦炎"于2013年7月1日收入我科。患者于15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左侧鼻塞,开始鼻塞轻,溢少量黏脓性分泌物,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分泌物伴有异味;近5个月来伴有左面部疼痛,以左侧面颊部胀痛为主,擤涕时胀痛加重。无鼻出血、鼻痒、喷嚏,嗅觉尚可。患者既往无传染病及药物过敏史,无遗传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检查及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6岁,因左侧鼻腔流清水样涕7个月余入院.患者自诉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鼻腔流清水样涕,伴阵发性头痛,头痛呈刺痛,位于双侧颞部,低头时明显;无鼻塞、流脓涕,无鼻腔出血,无视力下降或眼球活动障碍,无恶寒、发热,无头晕等.在当地医院住院后给予抗炎静滴治疗及口服药物治疗,疗效欠佳;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后以脑脊液鼻漏来我院收住院.专科检查:鼻腔黏膜稍充血,鼻中隔向左偏曲,低头前倾时左侧鼻腔可见清亮液体流出.  相似文献   

16.
鼻腔蝇蛆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8岁,因鼻痛、鼻腔出血伴头痛3d,左侧鼻腔爬出蝇蛆1d就诊。患者于6d前做农活时苍蝇飞入左侧鼻腔,反复擤鼻未能取出;30min后再次擤鼻方取出苍蝇,3d前左鼻腔不断渗出暗红色血水,伴鼻塞、鼻痛及头痛,在当地卫生院给予止血、抗炎等对症治疗,效果差;1d前发现左鼻爬出蝇蛆而转入我院。入院时鼻内镜检查见左侧鼻腔有大量脓血性分泌物,内有蛆虫蠕动。清除部分分泌物后可见左侧鼻中隔黏膜及中鼻道黏膜大面积溃烂且有大量蝇蛆蠕动(图1),鼻中隔黏膜伤口下见软骨暴露并有少许淡血水渗出。鼻甲萎缩,  相似文献   

17.
鼻结石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24岁。左侧鼻塞,流脓涕2年,伴头昏、头痛、涕中带血2个月,曾诊断为左侧慢性鼻窦炎,口服鼻窦炎口服液半个月,于2004年11月17日来我院就诊。前鼻镜检查:鼻前庭皮肤潮红,轻度糜料。左鼻腔大量脓性黏液,清除鼻腔内脓性分泌物后可见后鼻道后端灰褐色异物,嵌顿于中鼻道,形状不规则,表面如砂石状黏附大量脓性黏液,质硬柔性好,难以破碎。  相似文献   

18.
双侧筛窦骨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17岁。双侧鼻塞2年,伴脓涕、头痛1年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肝脏均正常。专科体检:外鼻无畸形,鼻腔黏膜充血,双侧鼻腔可见荔枝样组织及脓性分泌物。鼻窦CT(冠状位)提示:双侧鼻息肉及全组鼻窦炎,筛窦内有骨质增生,筛窦骨瘤?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正常,于2004年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71岁。3年前出现左鼻腔阻塞,伴流脓涕,以左侧为重,偶有涕中带血,无头痛、头晕,嗅觉无下降。2003年7月在外院诊断为左鼻腔、鼻窦息肉,行左鼻腔、鼻窦息肉切除术。术后1个月又出现左侧鼻塞、流涕,进行性加重至双侧鼻塞,并伴有鼻腔出血,多时达200~300ml。近1个月来患者鼻腔阻塞、出血症状加重,出现吞咽时咽痛,并感进食困难,呼吸受阻,咽部阻塞感逐渐加重,左眼溢泪。拟诊左鼻腔、鼻窦血管瘤。  相似文献   

20.
医源性鼻腔异物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7岁。因鼻塞、流脓涕伴左耳流脓2年于1 998年8月1 9日就诊。患儿在2年前因左鼻出血在他院行鼻腔填塞,此后不久出现流脓涕、鼻塞,继之左耳流脓,并有臭味,在他院诊为“鼻窦炎、中耳炎”。给予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症状可缓解,但停药不久即复发,再次抗炎仍有效,如此反复治疗2年未愈。检查:一般情况好,左外耳道可见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有臭味,用3%过氧化氢液洗净后,见鼓膜慢性充血,紧张部前下有一小穿孔,两鼻腔可见大量黄脓涕,擤净后见鼻黏膜充血,下鼻甲肿大,左总鼻道可见一暗褐色异物,扁平状,诊断为:①左鼻腔异物,②左侧慢性中耳炎。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