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切除颅后窝巨大脑膜瘤至今仍是神经外科手术难题之一。我院自1985年~1995年共收治31例,施行33次显微手术。肿瘤全切除27例,大部分切除4例。痊愈25例,好转4例,死亡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附3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根据肿瘤的临床特点,术前行CT 、MR、血管造影检查,使用显微手术,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决定整块或分块切除,术中妥善处理供血动脉,保护矢状窦及中央静脉,以避免不良后果.结果本组主要表现为大脑半球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经MR确诊后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33例,次全切除2例.因2例术中未能保留中央静脉而造成偏瘫,2例因脑血管病、肺炎死亡.余31例恢复良好.门诊随访2~6年无复发.结论矢状窦旁脑膜瘤行CT、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显微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切除肿瘤避免功能区损伤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侧脑室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治疗的侧脑室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入路和疗效。结果:侧脑室脑膜瘤患者16例,发病年龄25~56岁,其中女9例,男7例。全组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中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结论:侧脑室脑膜瘤临床表现为颅高压及局部压迫症状体征等。CT、MRI检查可以定位或定性,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在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岩斜区脑膜瘤病例资料,均采刖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辅以电生理监测切除肿瘤。结果肿瘤达SimpsonI~Ⅱ级8例,Ⅲ级切除2例。术后出现失语1例,肢体肌力下降2例,皮下积液2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适合于主体在颅后窝,并向颅中窝侵袭的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岩尖部脑膜瘤8例的手术结果。这类肿瘤的早期临床表现为Ⅲ、Ⅳ、Ⅴ、Ⅵ颅神经受累的症状和体征,以三叉神经痛和面部感觉障碍为首发症状者较为多见,随着肿瘤的生长方向不同和体积的增大,其受累部位和结构亦有所不同,从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此类肿瘤常因累及鞍旁、海绵窦、上斜坡、桥小脑角以及所在这些部位的重要结构,给手术造成很大困难。本组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和大部分切除各1例,无手术死亡。7例随访2~5.5年,效果满意,文中对手术途径和手术操作技术进行了讨论和介绍。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脑膜瘤的临床特征(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文通过对15例多发性脑膜瘤的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 我科1992~2008年共确诊多发性脑膜瘤15例.15例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其中8例辅以伽玛刀放疗.本文对其临床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7例;6例手术全切除大部分肿瘤,不能手术者用伽玛刀治疗;部分切除加伽玛刀治疗2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平均随访7.3年,有13例者存活.而2例非典型脑膜瘤死于术后复发,平均存活15个月.结论 多发性脑膜瘤应尽量追求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对不能全切除或无法手术者,伽玛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7.
颅后窝脑膜瘤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肿瘤,占所有颅内脑膜瘤的10%。由于临床诊断困难,常易误诊。自近年 CT 问世以来,才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本文介绍1969~1981年所见38例颅后窝脑膜瘤的临床和手术治疗经验。本组38例中女24例,男14例,平均年龄52岁.按肿瘤生长部位分为5组:小脑桥脑角脑膜瘤19例(50%);小脑幕脑膜瘤8例(21.05%);小脑凸面脑膜瘤7例(18.43%);窦汇周围脑膜瘤和斜坡脑膜瘤各2例(各占5.26%)。临床特征因肿瘤部位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颅底及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切除方法 和技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外科自1998年7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33例前颅底及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采用经单侧额下入路4例,双侧额下入路17例,翼点入路5例,改良翼点入路7例. 结果 术中肿瘤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症状改善28例,但出现偏瘫失语1例,精神症状1例,死亡1例,复发2例. 结论 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的位置及与颅底、血管、神经的关系来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术中精细操作以加强对血管、神经的保护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侧脑室内巨大脑膜瘤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告6例侧脑室内巨大脑膜瘤,其中2例为儿童期,病程6个月至7年。首发症状为头痛者占2/3,早期均无明显定位症状和体征,后因颅内压增高并发现部分神经系统体征经CT扫描明确诊断。全部病例均经颞顶枕瓣开颅摘除肿瘤。手术要点在于完全切除肿瘤。本文结合文献做了讨论,并对手术全切除肿瘤作了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10.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大脑皮质中央区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技术切除大脑皮质中央区脑膜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大脑皮质中央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导航辅助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利用肿瘤与脑组织之间的蛛网膜界面,整体或分块切除肿瘤,注意保护肿瘤周围重要组织。结果按照Simpson分级标准:Ⅰ级切除17例(58.6%),Ⅱ级切除9例(31.0%),Ⅲ级切除3例(10.4%)。无手术死亡。随访21例,时间3个月~4年,Ⅱ级切除1例、Ⅲ级切除2例在术后1~3年复发。结论术前影像学评估,术中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大脑中央区皮质脑膜瘤,妥善保护大脑中央区血管、脑皮质、矢状窦,是提高大脑中央区皮质脑膜瘤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原发性颈静脉孔脑膜瘤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手术治疗原发性颈静脉孔脑膜瘤患者22例,男∶女=10∶12,平均39.4岁.最常见症状是听力障碍,其次为后组脑神经症状.手术分为乙状窦-球前方、后方及联合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18例,大部切除4例.病理检查4例为WHOⅡ级,恶性(WHOⅢ级)1例.术后神经功能暂时下降,后逐渐改善.共6例肿瘤复发,其中WHOⅡ~Ⅲ级4例.仅1例恶性脑膜瘤于术后20个月死亡.结论 原发性颈静脉孔脑膜瘤中非良性脑膜瘤所占比例高,虽然手术治疗取得很好效果,但仍要注意保护后组脑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蝶骨嵴内1/3脑膜瘤的超声刀显微神经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刀显微神经外科治疗蝶骨嵴内1/3脑膜瘤手术技巧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分析1998~2005年间采用超声刀显微神经外科治疗39例蝶骨嵴内1/3脑膜瘤和1998年前应用传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同一部位、同一类型肿瘤35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例中,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7例。术后颅高压症状消失16例,减轻6例;视力障碍缓解10例;面部麻木感减轻1例(病灶侧),眼睑下垂好转1例。术后CT随访半年至5年,肿瘤全切除32例中未见肿瘤复发,次全切除7例(1例死亡)中肿瘤复发1例。结论超声刀显微神经外科切除蝶骨嵴内1/3脑膜瘤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肿瘤能否全切除关键取决于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大小及质地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进一步讨论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01~2007-01我院收治的5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5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全切除,无死亡病例,2例完全恢复,无任何神经症状缺失;1例动眼神经麻痹,1年后恢复;1例视力恶化;1例偏瘫,生活自理困难.结论 显微手术可明显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11例起源于Meckel腔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和分型,探讨经显微手术切除Meckel腔脑膜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和显微手术治疗策略,以提高肿瘤的手术全切除率与改善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2年5月经显微手术切除的11例Meckel腔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肿瘤分为三型,根据肿瘤的类型选择手术入路。肿瘤最大直径在1.5~2.7cm(平均2.2cm)。结果肿瘤根治性全切除(simpsonⅠ)9例,SimpsonⅡ全切除2例。术后无新增颅神经损害,无手术相关的死亡病例及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入路适用于Ⅱ型和ⅢMeckel腔脑膜瘤。Mekel腔脑膜瘤可做到根治性切除,防止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嗅沟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嗅沟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冠状开颅双侧额下入路11例,经翼点入路5例.结果 肿瘤达Simpson Ⅰ级切除10例,SimpsonⅡ级切除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头痛、精神症状和癫癎均不同程度改善,嗅觉障碍无改善,视力下降好转5例,无改善3例.术后新增精神症状6例.随访0.5~2年,肿瘤均未复发.结论 嗅沟脑膜瘤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头痛和嗅觉障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可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脑幕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和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7年3月手术治疗的92例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内侧型和外侧型向幕上发展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10例,颞下入路23例,颞枕部入路18例;肿瘤全部或主体在颅后窝21例,采用枕下或枕部幕上下联合入路;20例镰幕型采用枕部经小脑幕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86例,部分切除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83例术后随访1~8年,正常工作、生活71例,生活自理8例,生活需要照顾4例;肿瘤复发再次手术7例(次全切除5例,全切除2例)。结论 手术全切除小脑膜脑膜瘤可获得满意效果及良好预后;根据肿瘤特点设计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及熟练掌握局部神经解剖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深静脉系统及大静脉窦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9月由同一术者主刀的44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学检查结果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多与肿瘤部位及大小相关,术前CT、MRI及MRA检查有助于提示肿瘤性质、部位、大小、质地、与供血血管的关系.44例患者手术采用术中超声辅助下颞顶枕开颅经脑沟入路肿瘤切除术,均达肿瘤全切除,术中可见肿瘤性质不一,37例留置术腔引流;2例患者术中超声发现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并行血肿清除术,1例术后4d因脑水肿明显行去骨瓣减压术,37例留置瘤腔外引流的患者中1例在引流管拔除后因颅内压增高明显再次行侧脑室(瘤腔)穿刺外引流;其他并发症包括局限性脑积水3例.术前38例有明显症状的患者中31例患者术后早期症状有明显改善.术后1例WHOⅡ级及1例Ⅲ级脑膜瘤患者行辅助放疗.随访2个月~6年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无肿瘤复发.结论 术中超声辅助经脑沟入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评估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及术后个体化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眶沟通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颅眶沟通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多有病例均接受显微手术肿瘤切除,其中额颞眶颧入路2例,眶额颧入路1例结果 2例肿瘤全切,1例肿瘤近全切除。术后患者眼球突出均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改善2例,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1例。术后未见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4~10个月,平均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颅眶沟通脑膜瘤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颅后窝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收集同济医院99年以来的颅后窝脑膜瘤25例,分析其在诊断与治疗上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 25例脑膜瘤中女性17例,男性8例,发病年龄多见于24~58岁(22/25),多以头痛起病,病程平均2~3年,增强CT或MRI显示肿瘤位于后颅窝,大小为3cm×3cm×2cm~5cm×5cm×6cm;所有25例经枕下或幕上入路,在显微镜下全切肿瘤。结论 后颅窝脑膜瘤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病程较长且多以头痛起病,没有明显的听觉障碍,增强CT或MRI可明确诊断,按肿瘤生长部位可分为岩骨脊型和横窦型;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手术入路以枕下入路为主,采取幕上入路时注意Labbe静脉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经扩大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大型岩骨后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扩大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大型岩骨后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扩大乙状窦后入路切除16例大型岩骨后脑膜瘤,肿瘤最大径均超过4 cm,有4例肿瘤侵入岩骨,术中完全暴露横窦和乙状窦,与硬脑膜一并分别向上方和前方牵开,充分暴露小脑幕下方和岩骨背面.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15例患者术前症状消失或改善,术后永久性面瘫1例,脑脊液漏1例.随访3个月-5年,随访期间复查MRI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经扩大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大型岩骨后脑膜瘤具有能够早期处理肿瘤基底、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明显扩大手术暴露和提高肿瘤全切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