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几种药物复配对白蚁的毒力和联合作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些新型药剂复配后对白蚁是否有增效作用,为科学开发应用白蚁防治复配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先把药物单剂用丙酮配制成系列浓度的药液,滴加在滤纸上形成药膜,投入工蚁持续接触,定期检查工蚁的死亡率,求出96 h后的LC50,然后把2种药物单剂的最高浓度按等毒比或其他比例进行混配,稀释成系列浓度,求出复配剂的LC50值和共毒系数,根据孙云沛法判定混剂的联合作用情况。结果噻虫嗪、阿维菌素、甲维盐、氟虫腈、虫螨腈、联苯菊酯这6种药剂,96 h内联苯菊酯对散白蚁的毒力最高,噻虫嗪对散白蚁的毒力最低,LC50分别为0.919、111.378 mg/L。对乳白蚁来说,虫螨腈的毒力最高,噻虫嗪的毒力最低,LC50分别为1.868、404.891 mg/L。6种药对散白蚁的毒力均比对乳白蚁的高。虫螨腈、氟虫腈和噻虫嗪这3种药剂两两混配对乳白蚁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在320.8~857.4之间。联苯菊酯分别与虫螨腈、噻虫嗪、氟虫腈混配对散白蚁和乳白蚁均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最低的为183.9,最高的为792.9。阿维菌素、甲维盐与其余药剂的混配对散白蚁和乳白蚁的联合作用大多数为拮抗作用和相加作用,个别为少量的增效作用(增效作用的共毒系数为142.6和188.7)。结论药物混配后对散白蚁、乳白蚁的联合作用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轻微的增效作用、相加作用及拮抗作用。复配剂对白蚁是否有增效作用及增效作用的大小,不仅和药物种类及混配比例有关,而且和白蚁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虫螨腈、噻虫嗪及2种药物不同比例的复配剂对白蚁毒力和增效情况.方法 通过室内药膜法,将1ml不同浓度的药液处理滤纸后投入白蚁,持续接触,定期记录白蚁的死亡情况.结果 虫螨腈引起白蚁死亡率较高的时间发生在48~72 h和72~96 h时间段,噻虫嗪引起白蚁死亡的时间主要在24~48 h、48~72 h和72~96 h时间段,在24 h内,2种药物引起白蚁死亡率都不高(<10%).96 h后,白蚁的LC50值虫螨腈为1.854 mg/L,噻虫嗪为386.021 mg/L.虫螨腈和噻虫嗪在复配比例1∶40和1∶80(有效成分比)时,对白蚁的增效作用最显著,共毒系数分别为1411.65和1767.79.结论 虫螨腈和噻虫嗪均为慢性杀白蚁药物,虫螨腈对白蚁的毒力比噻虫嗪高,前者为后者的208倍;虫螨腈和噻虫嗪的不同复配比例对白蚁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虫螨腈对白蚁的毒力及药效情况,为白蚁灭治开发更多品种的粉剂、饵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采用滤纸药膜法、粉剂触杀法、饵剂胃毒法以及粉剂毒力传递作用共4种方法测定了虫螨腈对乳白蚁的毒力和药效。结果虫螨腈药膜法持续接触72 h对乳白蚁的致死中浓度为2.20 mg/L;乳白蚁均匀粘上虫螨腈粉剂后72 h触杀作用的致死中浓度为0.108 6%;乳白蚁对1%、5%及10%虫螨腈粉剂具有毒力传递的能力,浓度越高,毒力传递能力越大,白蚁的死亡率越高,全部死亡需要的时间越短;虫螨腈饵剂(5%、1%、0.5%、0.1%)致乳白蚁死亡的高峰时间段在处理后24~48 h和48~72 h。在0~24 h内死亡率不高,白蚁全部死亡的时间约需要1周左右。结论虫螨腈对乳白蚁有较高的触杀和胃毒毒力并且为慢性毒力,有毒力传递作用,其特点满足白蚁灭治药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0.25%氟虫腈.氟铃脲的复配剂对苏州乳白蚁的毒力传递能力。方法在实验室内进行毒力传递试验。结果氟虫腈:氟铃脲=1∶50时,50和100 mg/L浓度下对苏州乳白蚁的胃毒毒力传递有效次数可达到3次;0.25%氟虫腈.氟铃脲粉剂对苏州乳白蚁的接触毒力传递有效次数可达到2次。结论 0.25%氟虫腈.氟铃脲的复配剂在室内试验中对苏州乳白蚁具有较强的毒力传递能力,能够有效的防治苏州乳白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复配出一种有效灭治白蚁的药剂。方法通过药膜法检测不同氯化铜与茚虫威配比对乳白蚁的毒性。结果氯化铜与茚虫威的复配比例从1∶20到1∶5,120 h时,其共毒系数CTC为0.1~87.6,拮抗作用明显;复配比例1∶1到80∶1,大部分对乳白蚁都有增效作用,其中40∶1与80∶1,在72 h时,其共毒系数CTC分别为515.4和482.9,增效作用明显。结论氯化铜与茚虫威的比值为40∶1和80∶1时对乳白蚁增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虫螨腈在〈300 mg/kg浓度时对白蚁没有驱避性,其对白蚁的毒性由本身的施用浓度决定。外界环境(如pH值、有机碳含量、土壤粘性等)也会影响虫螨腈对白蚁的毒性。此外,白蚁的品种、品级也会影响其对虫螨腈的耐受性。高浓度的虫螨腈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会比较长,但在模拟施工条件下关于虫螨腈持效期的研究目前还不多见。虫螨腈可以通过复配或其他方式来达到很高的增效目的。虫螨腈会在一些白蚁群体中进行横向传递。建议利用虫螨腈驱避性小、复配有增效及在白蚁群体中可横向传递的特性来制作白蚁饵剂系统控制白蚁危害。  相似文献   

7.
灭蚁灵、氟虫胺及吡虫啉粉剂对散白蚁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氟虫胺、吡虫啉和灭蚁灵对白蚁的防制效果。方法 在室内测定不同浓度的3种药剂对尖唇散白蚁的触杀和胃毒作用。结果 3种药剂均为慢性毒剂,药剂浓度不仅决定死亡率的大小,还决定白蚁死亡时间的长短。灭蚁灵、氟虫胺及吡虫咻对白蚁的触杀毒力其LG50分别为14.72%、0.0045%和0.028%,胃毒毒力其LC50分别为0.1208%、0.0008%和0.0097%。结论 灭蚁灵对白蚁的毒力最小,吡虫啉居中,氟虫胺的毒力最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呋虫胺和顺式氯氰菊酯混配对家蝇的联合作用,研究该混配剂用于表面喷洒和空间喷雾时的有效成分浓度和药效,为科学用药、提高家蝇控制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接触法比较该混配制剂与各组成成分对敏感品系家蝇的药效;依据共毒系数(CTC)筛选混配剂中有效成分的浓度比值;依据国家标准GB/T 13917.1-2009有关内容,检测混配剂对家蝇的表面触杀和空间喷雾杀灭效果。结果与各组成成分相比,混配剂对家蝇击倒速度加快。呋虫胺和顺式氯氰菊酯的适宜浓度比为3∶1(共毒系数为197.18)。混配剂对抗性家蝇进行表面触杀时适宜的有效成分浓度为氯氰菊酯0.33 g/L、呋虫胺1.0 g/L,在全吸收面和不吸收面上24 h致死率分别为96.67%和100%;混配剂空间喷雾时有效成分浓度提高3倍,对抗性家蝇24 h致死率为100%,KT50均在10 min以内。结论呋虫胺与氯氰菊酯混配对抗性家蝇有良好的击倒和致死作用,能够一定程度缓解家蝇的抗性、提高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明确联苯肼酯与联苯菊酯的联合杀螨活性,以室内连续累代饲养的朱砂叶螨为测试对象,评价两者联合作用类型,为防治开发害螨防治复配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室内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联苯肼酯、联苯菊酯对朱砂叶螨成螨的毒力及其复配剂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联苯肼酯与联苯菊酯混配对朱砂叶螨成螨的增效作用明显,相同浓度下复配剂显著优于各单剂,其中,联苯肼酯与联苯菊酯配比为10∶10、1∶10增效作用显著,共毒系数分别为121. 22,291. 45。结论联苯肼酯和联苯菊酯复配能充分发挥两者优势,药剂的速效性有所提高,且能降低单剂用量,能够为花卉和蔬菜害螨的化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100 g/L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和8.5%甲嘧·高氯氟卫生杀虫泡腾片按不同比例混配后研究对家蝇的防治效果,为提高单剂对家蝇杀灭效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药纸接触法测定比较顺式氯氰菊酯与甲嘧·高氯氟及其不同比例混配剂对家蝇的毒力;采用共毒系数法确定混配剂的联合作用;采用药纸接触法测定家蝇抗性倍数;按照农药登记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测定比较混配剂不同比例对家蝇的表面触杀和空间喷雾杀灭效果。结果混配剂对家蝇的击倒效果较单剂有明显提高。混配剂中顺式氯氰菊酯和甲嘧·高氯氟浓度比为1∶10和1∶15时,共毒系数分别为317.92和297.70。混配剂对抗性家蝇进行表面触杀时宜使用的有效成分浓度为顺式氯氰菊酯0.33 g/L、甲嘧·高氯氟5.0 g/L,空间喷雾时宜使用的有效成分浓度为顺式氯氰菊酯1.0 g/L、甲嘧·高氯氟15.0 g/L。结论顺式氯氰菊酯和甲嘧·高氯氟不同比例混配剂对家蝇有明显增效作用。混配剂对抗性家蝇有良好的击倒和致死作用,能够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试台湾乳白蚁和黑胸散白蚁在6种白蚁防治药剂处理土壤中的穿透能力,确定其穿透阈值。方法参考2011年《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第3部分:农药土壤处理预防白蚁。结果台湾乳白蚁在药物土壤屏障中的穿透阈值分别是吡虫啉80 mg/kg、毒死蜱5 mg/kg、氰戊菊酯220 mg/kg、联苯菊酯40 mg/kg、氟虫腈1 mg/kg、虫螨腈1 mg/kg;黑胸散白蚁在药物土壤屏障中穿透阈值分别是吡虫啉15 mg/kg、毒死蜱60 mg/kg、氰戊菊酯60 mg/kg、联苯菊酯10 mg/kg、氟虫腈1 mg/kg、虫螨腈1 mg/kg。结论不同种类的白蚁对同一白蚁防治药剂的反应不同,甚至差距较大。药剂对白蚁的驱避性具有相对性,与浓度有关。对白蚁的预防效果,联苯菊酯可以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0.08%氟虫胺灭白蚁饵剂对台湾乳白蚁和黄胸散白蚁的防治效果。方法在实验室内进行0.08%氟虫胺灭白蚁饵剂对2种白蚁的毒性、强迫取食和引诱试验,在现场进行防治2种白蚁群体试验。结果在毒性试验中台湾乳白蚁100%死亡的平均时间为8.4 d,黄胸散白蚁100%死亡的平均时间为12.8 d;在强迫取食试验中,台湾乳白蚁和黄胸散白蚁在51 h内均100%死亡;在引诱试验中,对台湾乳白蚁的引诱率为57.57%,对黄胸散白蚁的引诱率为47.57%;在现场防治白蚁群体试验中,消灭5个台湾乳白蚁群体所需饵剂量平均为31.2 g、平均时间为58.2 d,消灭2个黄胸散白蚁群体所需饵剂量平均8 g、时间平均为50 d。结论0.08%氟虫胺灭白蚁饵剂对2种白蚁具有良好的诱食效果和缓慢的毒杀作用,能够消灭2种白蚁的整个群体。  相似文献   

13.
氟虫胺毒饵对台湾乳白蚁的毒性和引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氟虫胺毒饵对台湾乳白蚁的毒性及引诱性。方法采用滤纸法测定氟虫胺毒饵对白蚁的毒性,用琼脂打孔的方法测定氟虫胺毒饵对白蚁的引诱性。结果0.05%和0.08%氟虫胺毒饵对台湾乳白蚁具有良好的毒杀效果,二者致死全部供试白蚁的时间均为5 d;0.05%和0.08%氟虫胺毒饵对台湾乳白蚁均有良好的引诱效果,其引诱白蚁的比率比对照均达74%以上。结论实际配制毒饵采用0.05%氟虫胺浓度即可起到较好的白蚁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氟虫胺诱饵剂防治白蚁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氟虫胺对台湾乳白蚁的防制效果。方法采用击倒法、抗蛀蚀与野外诱杀法。结果用0.2%氟虫胺处理,3、5d白蚁死亡率分别为65.67%100%,与对照药剂4%灭蚁灵效果相当;0.2%氟虫胺处理的松木块,重量损失率为3.53%;野外诱杀表明,35~50d全巢白蚁死亡,作用效果十分明显。结论氟虫胺对台湾乳白蚁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氟虫腈对黑胸散白蚁的药效。方法采用滤纸法了解接触毒性,采用滤纸法和木块法了解驱避性,采用木块法了解选择取食和强迫取食毒性。结果氟虫腈对黑胸散白蚁有一定的致死作用。同时,在较高浓度下,氟虫睛对黑胸散白蚁具有一定的驱避性。结论可使用50mg/L及以下浓度的氟虫腈防治黑胸散白蚁。  相似文献   

16.
氟虫胺对台湾乳白蚁的毒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寻找替代灭蚁灵的高效灭蚁剂。方法:采用瓦楞纸浸液法和点滴法测触杀活性,用滤纸浸渍法测驱避和拒食活性。结果:氟虫胺对台湾乳白蚁的作用速度慢,接触毒性小,驱避活性较弱,但有一定的拒食活性。结论:生产实践中,如应用浓度恰当,氟虫胺可用作毒饵灭治台湾乳白蚁。  相似文献   

17.
氟虫胺对台湾乳白蚁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为了探讨氟虫胺对白蚁的防治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击倒法、传毒法、群体法和模拟法;结果:0.05%以上浓度的氟虫胺对台湾乳白蚁的击倒速度、传毒能力强,处理的木材具有较强的抗蛀能力,0.05%,0.1%,0.5%氟虫胺施药15d后全部死亡;结论:氟虫胺对台湾乳白蚁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值得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杀虫剂对致乏库蚊幼虫的药效。方法 :将氯氰菊酯与B .t.iH 14混配 ,观察对试虫的半数致死量 (LC50 )及共毒系数。结果 :混配制剂对敏感品系致乏库蚊幼虫的LC50 为0 .0 0 56mg/L ,共毒系数为90 .8;对抗性致乏库蚊幼虫的LC50 为 0 .0 545mg/L ,共毒系数为2 84 .0 3。按 2 .5mg/L浓度对敏感品系及抗性品系试虫的灭效 >80 % ,在实验室的持效时间为 2 1d ,2 1d后灭效迅速下降 ,30d药效基本丧失。结论 :该混配制剂对敏感品系试虫的毒力表现为两者相加作用 ,对抗性品系试虫有明显增效作用 ,持效期长于单独使用 0 .5mg/L氯氰菊酯及2 .0mg/LB .t .iH 14。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研究氟虫腈粉剂对散白蚁的毒性传递性。方法采用NY/T 11532-2006测定强制接触条件下的毒性传递性,采用模拟现场试验测定选择接触条件下的毒性传递性。结果强制性接触时,0.02%、0.06%、0.10%、0.25%、0.50%氟虫腈粉剂的毒性传递级数分别为1、1、2、2、3;选择性接触时,喷粉处理白蚁的数量占群体的比例≥4%,且氟虫腈粉剂浓度为0.1%~0.5%时,毒性能有效传递到2 m外的个体。结论氟虫腈具有一定的毒性传递性,强制性接触时,浓度越高,毒性传递的级数越高;选择性接触时,氟虫腈粉剂的最佳浓度在0.1%~0.5%之间,且喷粉处理的白蚁数量不宜低于群体数量的4%。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比较几种常用白蚁防治药剂对白蚁的毒力。方法采用毒土穿透试验和药膜法。结果毒死蜱对散白蚁的穿透域值在8~10 mg/kg,吡虫啉需要在20 mg/kg以上才能完全阻止白蚁的穿透,氟虫胺是阻止散白蚁穿透的最有效药剂之一,其穿透域值为1 mg/kg;联苯菊酯对散白蚁的穿透域值在0.8~1 mg/kg,氯菊酯的为5~10 mg/kg,氰戊菊酯的为10~20 mg/kg。在药膜法试验中,致使白蚁全部死亡的各药物浓度分别为:吡虫啉100 mg/L、氰戊菊酯30 mg/L、毒死蜱为8 mg/L、氯菊酯均为10 mg/L、联苯菊酯为0.8mg/L、氟虫胺为0.3 mg/L。结论对非驱避性白蚁防治药剂,白蚁在穿透过程中会发生较高的死亡率,甚至达到100%,对拟除虫菊酯类的驱避性白蚁防治药剂,白蚁在穿透过程中发生的死亡率较低,并且穿透的药物浓度与死亡率不呈正相关线性关系。氟虫胺和联苯菊酯对白蚁的毒力最高,其次为毒死蜱、氯菊酯和氰戊菊酯,吡虫啉的毒力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