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临床研究慢性心衰患者吸烟及戒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有吸烟史的慢性心衰患者200例,本研究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所用量表综合了Fager-strom尼古丁依赖性评分表及2006年中国国际戒烟竞赛随访调查表的内容,并结合慢性心衰患者情况进行调整。结果对慢性心衰患者吸烟及戒烟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可明显提高戒烟率,文化程度高,依从性相对较好,已戒烟者占80%;文化程度低,依从性相对较差,戒烟者只有20%,家庭成员支持戒烟的比例,戒烟者为85%,高于家庭成员不支持戒烟的比例55%。讨论戒烟是慢性心衰患者最有力的干预方法之一,帮助患者戒烟成为慢性心衰诊治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具有高复发的特点,自行戒烟率低,必须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慢性病对待,予以评估并反复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模式对医院工作人员控烟干预效果.方法 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河北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98名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技、行政管理及后勤科室),实施为期180 d的控烟干预,采用问卷式调查法,比较干预前后医院工作人员对控烟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工作人员对烟草危害、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对控烟的态度和行为均发生了较大转变.认为室内应全部禁烟的比例由干预前的64.28%上升到干预后86.73%,认为"可以在自己办公室吸烟"的比例由干预前的20.41%下降到干预后的6.12%,赞同香烟可以当作礼物互赠由干预前的53.06%,下降到干预后的16.33%,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提高了对就诊者询问和提供戒烟服务的主动性.主动推荐戒烟药物的比例,由干预前的12.90%上升到干预后的24.19%,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6人成功戒烟,戒烟率达26.53%;每人每日平均吸烟支数由干预前12支降低到干预后的8支,准备未来1年戒烟人数由干预前的13.26%上升到45.83%;对PDCA控烟模式的满意度达91.84%.结论 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医院工作人员实施控烟干预,不仅能提高工作人员对烟草危害、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显著降低工作人员吸烟量、提高戒烟成功率;而且能转变他们的控烟态度和行为,提高对就诊者吸烟的主动询问率及提供戒烟服务的能力,有利于推动全社会控烟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吸烟、戒烟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OSAHS)的关系和影响.方法 将100例OSAHS患者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和不吸烟组.选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平均血氧饱和度 SaO2 mean(%)等数据作为评价病情变化的依据,同时监测患者吸烟的烟龄、吸烟量的多少,进行统计学处理和相关分析.对吸烟组患者进行戒烟干预,并对比分析成功戒烟者3个月前后AHI、SaO2 mean(%)的变化.结果 吸烟组AHI显著高于不吸烟组,吸烟组患者平均血氧饱和度低于不吸烟组患者,吸烟量和烟龄是影响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吸烟组患者戒烟后AHI和SaO2 mean(%)有明显改善(P<0.01);戒烟联合系统连续的睡眠时经鼻CPAP治疗,病情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OSAHS吸烟组患者的睡眠呼吸障碍程度均比非吸烟组严重,戒烟对改善OSAHS病情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Logistic回归模型在戒烟的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 L ogistic回归模型 ,对影响戒烟成功与否的可能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年龄、婚姻状况、吸烟年限、吸烟量、患病情况、经济状况、宣传影响及在戒烟过程中的身心感受八项因素对戒烟成功与否有显著意义 ( P<0 .0 5 ) ,其中年龄、患病情况和宣传影响三项因素与戒烟成功呈正相关 ,其余五项因素与戒烟成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效果。方法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实施控烟,对控烟干预前后,医务人员吸烟与戒烟情况、控烟知识与态度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医务人员吸烟率为34.64%,干预后吸烟率降为2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前戒烟率50.00%,干预后62.42%,干预前后的戒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6,P =0.019);干预后医务人员控烟知识与态度均有所提高,“吸烟易导致骨质疏松”的知晓率增长最大,干预前知晓率为53.17%,干预后为66.50%,涨幅13.33%;医务人员认为室内应全部禁烟的比例由干预前的55.75%上升到干预后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询问就诊者吸烟状况明显提高。结论干预后医务人员控烟能力明显提高,说明控烟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医务人员控烟知识水平和控烟能力;对医务人员加强吸烟危害性、戒烟技巧和控烟专业知识等培训与学习,增强医务人员的控烟意识,树立健康良好的形象,为患者创造无烟的就医环境,加强医院无烟环境的创建及干预效果的巩固,从而来带动全社会控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海军飞行员戒烟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向某部曾有吸烟史或目前有吸烟习惯的现役海军飞行员调查对于吸烟危害的认识、戒烟需求及影响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85份。飞行员均认可吸烟有害健康,有45.3%的吸烟飞行员有戒烟意愿,但仅13%的飞行员戒烟成功,戒断1~3个月后复吸人数最多,占53.7%。结论有相当部分吸烟海军飞行员个体有戒烟的意向和需求,但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指导,导致戒烟成功率低,需要加强进一步健康宣教及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文化程度对戒烟治疗效果的影响,提高戒烟率,减少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于2012年3月~2012年10月在本院内科住院的吸烟患者,同意配合戒烟行动的209人选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45~65岁,平均(55.2±5.2)岁,按文化程度分为小学文化以下(低)、中学和中专文化(中)、大专以上(高)三组,每组人员都采用尼古丁贴片加心理行为干预加戒烟日志综合方法戒烟,并进行严格的跟踪和督导,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文化程度低者成功戒烟23例,中等文化程度者成功戒烟30例,文化程度高者成功戒烟33例,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1,P<0.01).结论 文化程度高的吸烟患者戒烟效果好,如果重视文化程度,并根据文化程度给予针对性戒烟指导,可提高戒烟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吸烟现象普遍存在,已有研究表明药物成瘾人群中吸烟者相比较非吸烟者存在更大的死亡风险,停止吸烟可以减少伴发疾病和死亡率。同时研究也发现,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戒烟并不会损伤当前物质滥用者的治疗结果,而且滥用药物复吸的可能性进一步被降低。考虑到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普遍对戒烟感兴趣,且针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戒烟干预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因此对他们进行戒烟干预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老年男性人群吸烟与血脂紊乱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烟对老年男性人群血脂紊乱的影响,为临床干预和健康教育提供资料。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科常规体检的贵州老年男性人群2160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脂检查,包括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体重指数、血压等情况。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吸烟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吸烟者的TG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和已戒烟者,而HDL-C水平却明显低于不吸烟者和已戒烟者(P<0.001)。吸烟者和已戒烟者的TG、TC及HDL-C水平异常与不吸烟者相比更常见。与轻度吸烟者相比,极重度吸烟者TG和ApoB异常更常见,TG和LDL-C异常在中重度吸烟者中更常见,HDL-C和Lp(a)异常却在轻度吸烟者中更常见。在将吸烟与其它影响血脂的因素(如饮酒、体重指数、年龄)进行比较后发现,吸烟对血脂紊乱的影响最大(β=0.219),当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校正分析后发现吸烟是血脂紊乱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P=0.032)。结论吸烟对老年男性人群血脂紊乱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戒烟和控制吸烟量将有助于维护老年男性人群的健康和减少相应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正>戒烟可改善诊断为早期肺癌后患者的预后结果,对现存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是有益的。文献结果显示,早期肺癌患者如停止吸烟,与继续吸烟者相比,可将5年生存率提高达2倍。另外,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与戒烟时限等相关。有证据表明,术前吸烟干预行为的支持和提供尼古丁替代疗法增加短期戒烟,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但最优的术前干预强度仍然未知。本文将从政策干预、行为干预以及药物干预三方面来阐述其对戒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吸烟和戒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改变,提倡不吸烟者不吸烟,吸烟者早期戒烟。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呼吸内科诊治视为COPD稳定期患者,行问卷调查、肺功能测定,分为24例对照者(吸烟组)和27例干预组(戒烟组)。结论戒烟组肺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吸烟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吸烟和戒烟对门诊初治培阳肺结核患者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102例门诊吸烟初治培阳肺结核患者分为吸烟组和戒烟组,吸烟组根据吸烟指数再分为两个亚组(第1组,200年支≤吸烟指数〈800年支,28例;第2组,吸烟指数≥800年支,26例),对两组患者的2个月末痰菌培养的痰菌阴转率对比分析。结果吸烟组2个月末痰菌培养阴转率(87.0%),明显低于戒烟组(95.8%),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指数≥800年支组痰培养阴转率(80.7%)明显低于吸烟指数200年支≤吸烟指数〈800年支组(92.8%),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是使门诊初治培阳肺结核患者2个月痰菌培阳性率增高的重要因素,并影响化疗效果。提倡戒烟是减少肺结核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在中学生中开展戒烟健康教育的效果 ,探讨社会、家庭、学校诸因素对学生吸烟的影响以及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于 1998年 10月~ 1999年 10月选择我市城、乡中学生各 2所 36个班的男女学生 2 6 0 0名进行了吸烟调查及教育效果评价。结果如下。1 对象及方法1 1 对象 选择我市第二中学、第二十七中学、翟坡中学及小吉中街学校的 36个班的 2 6 0 0名男女学生。1 2 方法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吸烟、吸烟开始的年龄、吸烟量、对吸烟认知的程度及态度、是否想戒烟、吸烟的动机等。教育前后使用同一内容问卷 ,不具名。调查分三步进行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我院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其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情况,为制定医院控烟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以询问和自填问卷相结合的方式于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共调查389人,干预后共调查375人.健康教育干预后,我院医务人员在控烟知识、态度和帮助患者戒烟能力明显改善,除"应该在医院室内全面禁止吸烟"这一选项外,其余选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改变医务人员的控烟知识、态度和帮助患者戒烟能力,控烟工作任重路远.  相似文献   

15.
吸烟危害是当今世界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吸烟列为全球性流行病,并确认烟草是目前对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吸烟作为一种不良嗜好,它可以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肺癌等多种疾病。本次国际戒烟竞赛是一个旨在通过奖励来促使大众戒烟的国际戒烟项目。为了解2006年国际戒烟竞赛拉萨参加者的戒烟效果,探讨影响戒烟成功的相关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戒烟措施提供参考,我们在拉萨地区组织动员406人报名参赛,经筛选报名合格为330人,合格率为81.30%。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专科医院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效果。方法对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控烟干预,对比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控烟知识、态度及行为变化。结果干预前现在吸烟率为9.4%,干预后现在吸烟率为8.3%,干预后较干预前减少17人。干预前后对专科医院医务人员对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知晓率最高,分别为97.2%和98.1%,干预前对吸烟与前列腺炎知晓率最低为63.8%,干预后对吸烟与2型糖尿病的知晓率最低为74.2%。干预前后对吸烟与儿童支气管炎的知晓率均为最高,分别为94.5%和96.7%,干预前后对吸烟与儿童中耳炎的知晓率均为最低分别为61.0%和79.6%。干预前后对被动吸烟与肺癌的知晓率均为最高,分别为95.9%和97.9%,干预前对被动吸烟与白血病的知晓率最低为64.9%,干预后对被动吸烟与中风的知晓率最低为78.9%。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提供戒烟服务有所增加。结论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吸烟人数有所减少,对吸烟的认知,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有所提高,同时,临床医师在日常诊疗活动中也加强了控烟宣传,医院控烟的氛围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可能影响戒烟效果的因素,为戒烟患者提供更有效更科学的干预措施。方法以问卷形式记录门诊戒烟患者的基本资料,并给予药物等综合干预措施,随后对就诊的戒烟患者分时间段定期随防48周,汇总并分析可能影响戒烟效果的因素。结果首诊满12,24,48周可随访患者的总体成功戒烟率分别为35.9%,33.3%和31.0%;在满12和24周时使用伐尼克兰比未使用药物的戒烟成功率高(P<0.01),但在48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戒烟经历的患者在满12和24周时的戒烟成功率显著高于无戒烟经历的患者(P<0.01),未发现其他因素影响戒烟成功率;在所有的患者中,12周戒烟效果与24和48周的戒烟效果高度一致(P<0.01)。结论曾有过戒烟经历的患者可能更容易戒烟成功;前12周为戒烟能否成功的关键时期,使用伐尼克兰则可能有助于成功戒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文化程度对中重度烟草依赖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 探讨个体化有效戒烟方法, 提高戒烟率。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戒烟门诊就诊有戒烟意愿的患者480例, 按文化程度分为四组, 每组120例, A组为小学及以下, B组为初中及高中, C组中专或大专, D组为大学及以上。每组随机给予"5A"干预和"5A"联合伐尼克兰戒烟干预(联合干预)措施。观察四组患者对吸烟危害认知度及不同干预措施在各时间点戒烟率的差异。结果 D组、C组、B组、A组吸烟危害认知度评分分别为(806.5±35.7)分、(710.8±26.2)分、(643.6±43.4)分、(512.4±30.1)分, 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有较高的烟草危害认识度,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543.26, P < 0.001)。四组1个月、3个月、6个月戒烟率比较, 联合干预均高于"5A"干预(A组:χ2=3.85、4.23、4.10, B组:χ2=4.30、4.09、4.60, C组:χ2=6.81、4.30、4.03, D组:χ2=6.71、6.51、4.73, 均P < 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在精神科病房实施禁烟的相关措施,减少患者的吸烟量,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方法 根据精神科病房封闭式管理的特点,为100例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和行为的干预.结果 通过控烟工作的开展,大大减少了病房内患者的吸烟量,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结论 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引导患者进行控烟限制,减少吸烟量,甚至戒烟.  相似文献   

20.
姚淑芳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8):22-22,24
目的 探讨吸烟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脑梗死住院病人214例,该院同期其他住院病人186例,对其吸烟程度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病例组吸烟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吸烟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积极戒烟对预防脑梗死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