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性,28岁。平索体健。单位组织做健康体检,平卧位描记常规心电图(图1A)示:Ⅰ、Ⅱ、Ⅲ、aVF、V1、V2、V3、V4、V5、V6导联P波倒置,aVR、aVL导联P波直立,P—R间期为0.08s-0.11s,P波时限、电压正常,频率为90次/分,心律齐。坐位时描记常规心电图(图1B)示:Ⅰ、Ⅱ、Ⅲ、aVL、aVF、V1、V2、V3、V4、V5、V6导联P波直立,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30岁,自觉胸闷、心悸2天,心电图诊断左房心律,于1984年1月17日入院。体检:BP120/80,心界不大,心率7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肝脾肋下均未触及。血常规和血沉正常。胸透及心脏三位片检查:心脏大小正常。经谷维素、安定口服及极化液(GIK)静滴3天后,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正常。过春节饮酒少量后又觉心前区不适,遂记录不同体位的心电图(附图)。  相似文献   

3.
4.
<正> 体位性心律失常近年来报告日趋增多,现报告一例较少见的体位性交界性心律。患者取卧位时即出现心律失常,立位时即消失,服阿托品后亦恢复为窦性心律. 患者周某,女,50岁,退休工人,主诉头晕、胸闷、心前区不适,三余年,近十余天加重,因而来院就诊。体检:BP22.7/14.7kPa,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76 beats/min,律齐无杂音,A2  相似文献   

5.
例1患者女性,20岁,因胸闷不适1周来院检查。体检:脉搏71次/min,心率71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2/68mm Hg,心律齐。超声心动图及心肌酶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平卧位时心电图(图1)Ⅱ显示P-P间期0.84s,心率71次/min,P-R间期  相似文献   

6.
例1 患者男性,32岁,阵发性心慌气短10d,卧位或夜间睡眠时症状加重来院就诊。体检:BP120/75mmHg,心脏听诊心率随体位改变有明显变化,双肺(-)、心脏超声、血常规、血清酶谱及电解质均正常。平时身体健康,无可疑病史可查。心电监护连续可见:坐位或站立位时窦性P波顺序发生,P-P间期0.88~0.90s,P-R间期固定(0.20s),房室传导比例1:1,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7.
卧位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燕 《心电学杂志》1999,18(4):226-227
患者男性,28岁.因间歇性夜间脉搏缓慢、胸闷、胸痛约6年来院就诊.患者5年前曾因相同症状在当地就诊,心电图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经住院观察数天无异常而出院.平素身体尚可.体检:发育良好,心率75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超声心动描记  相似文献   

8.
一度、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AVB)有时与体位有关,近十年来对一~二度(AVB)均采取坐、卧位测试,发现有24例卧位时发生AVB,坐位或稍活动后减轻或消失。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男性8例、女性16例,年龄18~56岁。原发病:4例“冠心病”,4例疑有“病毒性心肌炎”,1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史(10例体检发现,6  相似文献   

9.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Ⅰ型AVB)是临床上常见的 1种传导阻滞。发病机理为心脏器质性病变 (缺血、炎症、退行性病变等 )或药物 (如洋地黄或奎尼丁过量 )直接作用心脏传导系统的结果 ,由于体位改变而导致的二度Ⅰ型AVB临床少见 ,我院自 1993~ 1998年共发现 4例典型病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例 1 患者男 ,16岁。其母于夜间发现其脉搏不齐 ,于 1993年 7月 2 4日来诊 ,平日爱好体育运动及其它活动 ,否认感冒、发热、腹泻等病史 ,既往体健。体温 3 6 4℃ ,血压 10 5 / 90mmHg ,双肺正常 ,心脏听诊心律不齐。常规心电图示…  相似文献   

10.
例1:男,31岁,干部,住院号16347。1年前因心悸、胸闷伴有晕厥曾在南方某医院住院,按心肌炎(?) 卧位性房室传导阻滞治疗1个月后,病情好转出院。2个月前又以心悸、胸闷伴气短而收治于我院。体检:T36.2℃,P70次/分,BP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皮肤粘膜不发绀,心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67岁。胸闷1年余,加重1周,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查体:血压150/95mmHg,心界不大,心率72次/分,节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脏超声示房室内径正常,提示舒张功能减退。查心电图(图1)示:为V1导联连续记录。基础心律为窦性,P—QRS—T规律性出现,其问见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偶联间期不等。心电图诊断:房室交接性并行心律伴室内差异传导。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71岁。主诉:“心累、气短3年多,加重伴心悸4d”。BP160/90mmHg,脉搏不规则,心脏听诊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底少许细罗者。腹部无异常发现。以“心律不齐-期前收缩、房颤?”申请急查心电图(图1)。  相似文献   

13.
卧位性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位改变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其中卧位性房室传导阻滞常见,卧位性窦房传导阻滞罕见[1]。从1988年以来,我们共发现14例卧位性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病例。临床资料本文中男性12例,女性2例,年龄21~60岁,其中10例<35岁,因胸闷心悸来院就诊,...  相似文献   

14.
我院对5例卧位性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行食管心房程序电刺激检查,其中2侧显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兹报道于后。例1 女性,31岁。阵发性心悸5年,发作时感胸闷、头晕,于1989年4月21日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好。血压13.3/9.3kPa(100/70mmug)。心界不  相似文献   

15.
卧位性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7例卧位传导阻滞,其中1例为卧位双结文氏现象,持续4年半后恢复正常。卧位传导阻滞的机理多数是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伴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少数病人有器质性心脏病变,其心脏传导功能处于临界状态,卧位使迷走神经兴奋,传导突然恶化。  相似文献   

16.
卧位性传导阻滞误诊为心肌炎报告两例如下: 例1,邓某,女,22岁。14年来示Ⅰ°房室传导阻滞(Ⅰ°AVB),临床诊断心肌炎。且随年龄增长临床症状越来越重。因症状加重来院就诊。 血压14/10kPa,心率80次/min,律整,心音有力,可闻第三心音,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化验、X线及超声心动图均未发现异常。ECG示P—R0.32s。改坐位描记,P—R为0.16s。心电图诊断卧位性Ⅰ°AVB,临床排除心肌炎,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处理、随访两年无异常。 例2,杜某,男,8岁。曾在某院诊断Ⅰ°AVB,临床诊断心肌炎住院治疗月余,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查未  相似文献   

17.
心律平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平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二例宋作富,宋凤银一、临床资料例1男性,62岁,于1993年10月2日因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1小时入院。入院前半小时用西地兰0.4mg治疗无效,未用其它强心剂或抗心律失常药物。近1个月室上速发作4次,均用西地兰治疗转为窦性...  相似文献   

18.
例1,男性,56岁,发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4年余,近因心率时快时缓并感心慌、胸闷来就诊。以往心电图有窦性静止,交接性逸搏。其它检查未见异常.拟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图1为心电图Ⅱ、avF 导联连续记录.未见窦性 P 波.P 波均为逆传型,频率72/min,房律齐.为非阵发性交接性心动过速逆传所致。QRS 波呈室上性,时限0.07s,R-R 间期有两种,长 R-R 间期0.70s.其 QRS 波频率为85/min,前后可见无关的逆行P 波.短 R-R 闻期0.50s,其中间有一逆行 P,R-P 不相等,但 P-R 间期固定为0.24s,说明此 P 波与其后的QRS 波有传导关系。心电图诊断;双重交接性心律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例2,男性,4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二尖瓣前叶裂.入院后行房缺和二尖瓣裂修补术。术后一般情况尚可.心电图检查(图2A)发现房室频率不等.心房率125/min,心室率75/min,P 波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 ,35岁 ,矿工。反复心悸 10年 ,无晕厥史。体检 :一般状况佳。心律不齐 ,无杂音。心脏X线摄片及心脏B超检查未发现心脏器质性改变。心电图特征 :患者立、坐位时 ,描记心电图正常。图 1为同期卧位时Ⅱ及V5导联记录 ,示窦性心律 ,P P间期 0 80~ 0 84s ,P R间期不规则 ,QRS时限正常。Ⅱ导联前 3次P R间期自 0 16s逐渐延长至0 2 3s,第 4次P R间期突然延长至 0 47s ,其QRS后紧跟一逆行P′波 ,P R′间期为 0 0 7s ,呈P QRS P′序列 ,P′为心房回波 ,经一长间歇后又周而复始。根据P R间期呈跳跃性…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性,6岁。自幼哭闹时可见皮肤、粘膜紫绀,并易患上呼吸道感染。体检:心浊音界明显右移,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IV/6,伴同期细震颤。X 线胸片见心尖位于右侧胸腔,主动脉弓仍位于左侧,整个心脏大部分右旋,胃泡仍位于左侧。诊断右旋心,心内畸形。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