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历史背景肺结核的标准化疗(SHP.疗程18—24个月),几乎达到100%的临床治愈。但60年代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时,却只有50%的成功率。治疗失败的原因是,由于用药时间长,药物副反应多,病人难以坚持,出现早期中断或停药,因而影响疗效。为此50年代中规许多国家就对缩短疗程进行研究。英国  相似文献   

2.
肺结核405例,9种抗结核药治疗,使用频率前六位依次为: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及PAS;其余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及丙硫异烟胺。药联用最多,总有效率89.0%,五药联用次多,总有效率87.7%。常用方案三种:HRSZ,HRSZP及HRSZE,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8.9%、91.8%及80.0%。异烟肼口服加静注或静滴的平均日剂量0.6g/d大大超过常规日剂量,为其2倍。  相似文献   

3.
肺结核短程化学疗法(简称短化)是结核病化疗的重大进展。国内外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证明,短化具有疗效高、副反应少等优点。近10年来,我国对肺结核短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收集了国内有关肺结核短化论文64篇、67种方案。现就其疗效等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运用合理化疗: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化学疗法的广泛应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结核病流行病学指标都迅速下降。以往认为肺结核患者的年龄、性别、营养、休息、气候、精神因素和萎焰疗法等都是直接影响预后的重要条件;自从运用合理化疗以来,使这些因素都居于次要地位。现在只有合理的使用抗结核药物和结核菌所处的状态才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运  相似文献   

5.
<正> 1963年我国第二次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结核病防治学术会议上制定的早期、适量、联用、规律、全程的五项原则,对控制传染源,降低结核病疫情,将起重要的作用。早期:早期结核杆菌正处于生长繁殖旺盛时期,在此时机用药,能发挥药物的最佳效用,细菌最易被杀死,给彻底治疗结核病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 为观察活血化淤法对肺结核的治疗作用,我们选择了10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一组用活血化淤法同时加用化疗(简称活化组);另一组单用化学疗法(简称单化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作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资料分析两组的年龄在20~40岁间,活化组,男28例,女22例;单化组,男24例,女26例,两组患者皆系复治病例,肺部病变以纤维干酪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肺结核是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慢性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报告,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约有2 000万人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我国是肺结核病高发地区之一,且具有高感染率、高耐药率、低递减率、中青年患病多及地区患病差异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结核病化学疗法(以下简称化疗)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随着有效的杀菌药物相继问世及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初治排菌病人通过治疗,痰菌阴转率可达到或接近100%,从而使化疗由单纯的临床治疗手段转而成为控制、消灭传染源的有效措施。在结防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多年来在结核病化疗中遵循的早期、规律、适量、联用和全程的原则仍然适用,恕不赘述。以下就间歇疗法,全面监督下不住院化疗(简称监督化疗)及短程化疗等几个问题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的化学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忠仁 《医药导报》2002,21(3):131-133
从抗结核药物的生物化学机制、药理学因素、结核病治疗方法的革新、肺结核病的治愈标准、直接面视下短程督导化疗等5个方面对现代结核病的化学疗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某些类型癌症患者,目前可用化疗达到长期缓解而无症状。药物能治愈的癌症,包括绒毛膜癌、何杰金氏病、急性淋巴细胞型及髓细胞型白血病、睾丸癌及弥漫性组织细胞型淋巴瘤。对某些类型癌症,在手术或放疗或两者并用的同时进行辅助化疗,可使因播散性小转移  相似文献   

11.
12.
实践证明,合理的化学疗法是治疗结核病、控制和消灭传染源的首要方法,故被列为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中重点内容之一。必须抓紧初治、兼顾复治、着重排菌者的治疗;认真做好全疗程的管理;力争提高治愈率,最大限度减低恶化与复发。一、总则 1、适用于地区性或全国性的普治统一方案。具有以下条件:(1)经国内外试点研究,已证明其疗效满意。结束疗程时痰菌阴转率约90%。(2)安全、简便、可接受性大。全疗程副作用停药率(指必须改变治  相似文献   

13.
在开始对感染性心膜炎进行化学疗法时,就提出过若干注意事项。据Oikawa氏等所整理的资料,包括:(1)在治疗前做几次血培养,以尽可能地分离出病原菌。(2)测定分离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保存分离菌,用于血清杀菌力测定。(3)选用杀菌性化疗药物,因为没有血流的疣赘中,宿主的防御能力达不到。(4)必须静脉滴注治疗。(5)必须长期治疗。(6)必须连续进行适合的治疗等等。被推荐的血清杀菌值,一般以血清稀释1∶8以上达到血浓峰值为宜。文献中亦有报道血清稀释有时在1∶64或以上,或者持续在1∶32或以上达到血浓峰值而获化疗成功者。治疗的正确持续时间,决定于患者的临  相似文献   

14.
李葆源 《北方药学》2014,(3):152-153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入侵肺部所引起的疾病。对于肺结核病症的诊断和治疗现状的研究,具有时代价值和意义。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医学界除了通过检验痰结核分枝杆菌呈阳性的金标准之外,还通过临床的症状、体征、胸部影像以及辅助性手法来完成对肺结核的诊断。对于肺结核的治疗现状,医学界存在药物性治疗、免疫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回顾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肺结核免疫治疗的最新文献资料,并结合本院临床经验,对肺结核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报道,旨在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如果将细菌与人类间的斗争转化为感染性疾病与化学治疗之间的关系来看,则在人类面临的众多敌人之中,既有强敌,也混杂有较弱的敌人,攻击的形式时刻在变化。有时需加强防守,制止侵害,更要先出击,制服威胁生命的外敌。对于强敌,必须使用强力的武器,在短期内速战取胜;而对于较弱但为数众多的敌人,则必须使用适于连续作战的武器,清除据点以求根治。“感染性疾病面貌改变”的速度与人类思维范围所能达到的“化学治疗的进步”,谁为快是一个问题,若  相似文献   

18.
19.
赵林 《医药世界》2006,(6):168-169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人类三大致死疾病之一。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在CT应用于临床后,内科保守治疗的死亡率高达70%-80%。因此,百年来人们不断在探索冶疗脑出血的办法。脑出血的病理与临床1.病因与发病机制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其次是脑血管畸形、淀粉样血管痫、moyamoya病、动脉瘤、血液病等。正常脑动脉能耐受1500mmHg压力而不破裂,故发生脑出血的动脉基本上均伴有管壁的破坏,特别是有微小动脉瘤或小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引起软化后出血。2.脑出血后的组织学变化(大致可分为3…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糖尿病的治疗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简述如下。一、饮食疗法:它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1971年美国大学糖尿病研究计划小组(简称UGDP)研究认为,“单独饮食治疗比合用药物治疗能更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命”。对这一观点虽有激烈争议,然而饮食疗法仍不失为治疗的基础。1975年美国糖尿病国家委员会指出:“体重超过20%的患者中,患糖尿病的机会增加一倍”。通过研究认为,肥胖者由于脂肪细胞变大,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减少,使葡萄糖不易透过细胞膜,而引起胰岛素的抗药性。若限制肥胖者的热量摄入,使其体脂贮存减少,脂肪细胞缩小,胰岛素受体增加,胰岛素效能即可恢复正常。有报告体重降低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