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通过放大(色素)内镜检查Barrett食管(BE)的黏膜形态(如黏膜及血管模式)可有助于从不典型增生的特异性肠化生(SIM)中区分出高等级上皮内瘤(H GIN)。窄带成像技术(NBI)是一项新技术,它无需色素内镜,使用滤光器即可增强黏膜对比。目的:使用NBI技术对不典型增生BE和具有H GIN的BE的黏膜形态学特征及分类进行研究。设计:描述性研究。机构:采用单中心研究,BE患者的诊治均在三级转诊中心完成。患者:使用具有放大内镜的NBI技术对63例BE患者随机选取的区域进行摄像和活检,接下来进行系统的摄像和病理标本的评估,包括对研究组图像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比较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π形食管空肠吻合与腔镜辅助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对贲门癌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寻求π形吻合在全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9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全胃D2根治性切除术的98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进行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π形食管空肠吻合(π组)和52例进行腹腔镜辅助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Roux-en-Y组)。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π组:72.0±24.2ml,Roux-en-Y组:70.0±23.3ml, t=0.264, P>0.05)、流质饮食时间(π组:7.9±2.5天,Roux-en-Y组:6.5±1.3天, t=1.674, P>0.05)、排气时间(π组:3.2±1.0天,Roux-en-Y组:3.6±1.6天, t=-2.070,P>0.05)和肿瘤病理学特性方面(π组 vs Roux-en-Y组,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 (4/46)与Roux-en-Y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5% (7/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π组:196.0±35.2min,Roux-en-Y组:245.0±32.6min, t=-5.459,P<0.05)、食管空肠吻合时间(π组:20.2±2.5min,Roux-en-Y组:46.0±4.5min, t=-22.892,P<0.05)、切口长度(π组:5.2±1.1cm,Roux-en-Y组:8.5±2.4cm, t=-15.236,P<0.05)、镇痛时间(π组:2.1±1.0天,Roux-en-Y组:2.4±1.5天, t=-2.780,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传统的腹腔镜辅助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比较,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π形食管空肠吻合术可简化吻合过程,降低手术时间和术后镇痛时间,缩短切口长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并探讨晚期恶性肿瘤(复发转移和终末期)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病情转归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住院治疗的60例晚期肿瘤患者(化学治疗组)、60例姑息支持治疗患者(支持组)的临床资料,记录其临床转归情况,检测患者血清标本中的CRP水平,随访预后结果。结果治疗前支持组血清CRP、白细胞(WBC)、癌胚抗原(CEA)水平高于化学治疗组(均P<0.05);支持组CRP与CEA呈正相关(r=0.26,P<0.05),化学治疗组CRP与WBC、CEA呈正相关(r1=0.26,P<0.05;r2=0.32,P<0.05);化学治疗有效者CRP较化学治疗前明显下降(t=2.64,P<0.05),而化学治疗无效者CRP较化学治疗前升高(t=-2.96,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共患疾病、CRP水平与晚期肿瘤患者预后有关(均P<0.05)。结论血清中CRP水平可作为评估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病情转归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背景:多项研究证实反流性食管炎(RE)可发生于幽门螺杆菌(H P)根除治疗后。然而,胃镜检查不能预测成功根除治疗后R E的发生。本研究评估了H P根除治疗后R E的发病率与食管裂孔疝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了148例在过去超过5年的时间之前接受了H P根除治疗的患者,根据内镜检查评估其R E和食管裂孔疝的程度。食管裂孔疝依据H ill胃食管重叠值(GEFV,包括I~IV级)进行分级;H P根除治疗后R E依据洛杉矶分级系统进行分级。所有患者的H P感染,经胃窦和胃底活检标本组织培养、尿素酶检查以及组织学检测确认。结果:148例患者中,有122…  相似文献   

5.
背景:胃内折叠缝合术(EndoCinch)已成为一种内镜下抗反流治疗方法,但症状减轻的预测因素还没有被确定。本研究旨在评估预测接受EndoCinch的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本前瞻性研究纳入53例连续在同一中心接受EndoCinch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包括慢性烧心症状、对质子泵抑制剂的依赖、病理性食管酸暴露以及长度<3cm的裂孔疝。所有患者均接受食管内镜检查、24h pH监测、食管测压、食管钡餐造影,并在治疗前对他们的症状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根据3个月随访后问卷调查,将患者分为反应组和非反应组,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成功率为64%(34/53)。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Barrett食管(BE)患者的症状、内镜下分型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胃食管反流病(GERD)问卷(GerdQ)调查7 150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而行胃镜检查的患者,GerdQ总分≥8分诊断为GERD。将胃镜检查诊断为BE的患者,根据胃镜下形态分为长节段BE (LSBE)组(n=27)和短节段BE (SSBE)组(n=65);并以贲门肠化(CIM)组(n=78)作为对照,记录各组内镜下齿状线位置及有无食管炎症。取各组食管活检标本,采用HE、AB及Giemsa 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特征、不典型增生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等情况。结果内镜检查者中BE患者共92例,检出率1.29%。LSBE、SSBE和CIM组中GERD和食管炎发病率分别为92.59%、69.23%、41.03%和100.00%、78.46%、29.49%,不典型增生发生率分别为66.67%、24.62%和10.2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SBE组肠上皮化生(IM)的发生率为74.07%,高于SSBE组的50.77%(P<0.05)。LSBE组和SSBE组Hp感染率分别为18.52%、21.54%,均显著低于CIM组的47.44%(P<0.05)。与CIM组比较,BE患者更易见隐窝萎缩紊乱、鳞状上皮叠压于柱状上皮、肠化、食管导管及多层上皮(均P<0.05);鳞状上皮叠压于柱状上皮和食管导管仅见于BE患者。结论 BE患者容易产生GERD和食管炎症状以及发生IM和不典型增生,其中LSBE患者更明显;BE患者的Hp感染率较低。隐窝萎缩紊乱、鳞状上皮叠压于柱状上皮、肠化、食管导管及多层上皮与BE诊断有关,其中鳞状上皮叠压于柱状上皮和食管导管为BE患者特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c-myc、神经鞘胚素(Artemin)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75例,采集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组织中c-myc、Artemin的表达情况。术后随访3年,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分析c-myc、Artemin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法分析c-myc与Artemin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myc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62.67%与42.67%,P=0.014)。食管鳞癌组织中Artemin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78.67%与44.00%,P=0.000)。食管鳞癌组织中c-myc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Artemin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c-myc与Artem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6,P=0.012)。食管鳞癌患者预后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人Barrett食管(BE)、食管腺癌(EA)、进行MUC1、MUC6的检测,揭示上述2种因子在BE、E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经胃镜、病理确诊的BE患者50例,取其粘膜作为BE组,取胃镜活检或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的EA标本25例,作为EA组。分别取正常食管鳞状上皮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标本中MUC1、MUC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BE组MUC1的表达高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P<0.01),而低于EA组(P<0.01);BE组MUC6表达高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P<0.01),且高于EA组(P<0.01)。②MUC1蛋白的表达与EA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EA病理学分期呈正相关(P<0.05);MUC6蛋白的表达与EA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MUC1、MUC6的表达变化可能与BE、E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UC1、MUC6与EA的某些临床病理因素相关,监测这些指标可能为EA的诊疗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心功能指标与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89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90 d内预后结局分为死亡组76例和生存组213例,采集2组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采用COX回归评估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 脓毒症患者死亡率26.29%,Charlson指数(HR=0.231,P<0.05)、SOFA评分(HR=0.734,P<0.05)、APACHEⅡ评分(HR=0.783,P<0.05)、NTproBNP(HR=0.621,P<0.05)、射血分数(HR=-0.546,P<0.05)、左室每搏量(HR=-0.026,P<0.05)、肺动脉收缩压(HR=0.033,P<0.05)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心脏功能指标与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具有相关性,可用于指导临床结局事件的判定。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以往关于长节段Barrett食管(BE)患者癌症风险的研究数据往往很难得到解释,因为关于BE的定义已经从内镜检查诊断发展到组织学诊断。本研究重新定义了在鹿特丹BE队列中采用当前标准所作的诊断,以期获得未接受标准内镜检测的患者中更确切的癌症风险数据。此外,要确定与BE肿瘤进展相关的内镜检查中的患者因素。方法:鹿特丹BE队列包含了所有BE≥3cm的患者,这是由1973~1984年之间的内镜检查诊断得出的。当前的研究仅纳入那些有肠化生的患者(n=105)。随访数据通过对患者和治疗医生的问卷调查和(或)访问得到。采用Kaplan-M eier曲线分析…  相似文献   

11.
背景:本研究目的在于采用视频自体荧光内镜检测Barrett食管病患者(BE)高度不典型增生(H G D)和早期癌变(EC)的可行性。方法:60例BE患者接受了原型、高分辨率电视内镜评估,这种内镜已经将电荷耦合装置分为白光内镜(W LE)和自体荧光成像(AFI)。非不典型增生BE在A FI上表现出绿色,而潜在性新生瘤形成区域表现为蓝色或紫色。首先通过W LE屏幕显示出BE的可视性异常改变,然后在AFI上检测出进一步病变,怀疑为新生瘤且其对照区域在A FI上显示为正常的部位将取样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最后,随机以2cm为间隔取四象限的活组织标本。结果:对2…  相似文献   

12.
背景:激光诱导荧光内镜(LIFE)可能提高Barrett食管(BE)高度异型增生(H GD)和早期癌变(EC)的检测能力。本研究旨在通过随机交叉研究对LIFE与标准电视内镜(SE)作对照。方法:50例BE患者以随机的顺序接受了SE和LIFE(操作之间间隔4~6周)。两项操作分别由两位内镜操作者执行,他们彼此并不知道另一项检查的结果。活检标本采用2cm间隔、四象限随机方案定向取自病变部位,并对其进行常规评估,随后采用单独的盲法交于胃肠病理专家评价。结果:两项技术对定向活检标本H GD/EC的诊断灵敏度为62%(8/13例)。SE的灵敏度(所有活检标本)为85%,LI…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Barrett食管(BE)中采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经胃镜诊断为内镜Barrett食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普通内镜观察,观察组患者予以内镜窄带成像(NBI)观察,比较两组不同检查方法对BE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E检出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rrett食管中采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检出率和准确率较高,减少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使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在调节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 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印迹检测小细胞肺癌敏感细胞株H69和 耐药细胞株H69AR中TGF-β1的表达,应用siRNA抑制耐药细胞株H69AR中的TGF-β1表达,采用CCK8检测细胞对各 种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中 TGF-β1的表达,并分析TGF-β1与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细胞株H69比较,TGF-β1 mRNA在细胞株 H69AR中的表达升高了(5.93±0.47)倍(t=8.986,P<0.01);TGF-β1蛋白在细胞株H69AR中的表达明显增加了(8.49±1.92) 倍(t=4.127,P<0.01)。转染siRNA后,细胞株H69AR中TGF-β1的表达下降了70.432%(F=21.20,P<0.01);细胞对化学治 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加(t=4.576,P<0.05);与癌旁组织比较,TGF-β1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t=13.925, P<0.01)。TGF-β1的表达与疾病的分期、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化学治疗的敏感性有关(均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 关(均P>0.05)。结论:TGF-β1参与了调节小细胞肺癌的多药耐药,TGF-β1可作为评估小细胞肺癌化学治疗敏感性及临床 预后的潜在靶基因。  相似文献   

15.
胃镜检查或手术中取得正常对照组(25例)、反流性食管炎(RE,35例)、Barrett食管(BE,20例)及食管腺癌(EA,9例)患者的食管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yclin D_1、CDK_1和CDK_4基因表达。结果发现EA组的cyclin D_1和CDK_4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P<0.05),SE组的cyclin D_1表达亦较对照组增强(P<0.05),EA组的cyclin D_1表达较RE组增强(P<0.05),而其他组间的cyclin D_1或CDK_4表达以及各组间CDK_1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BE、EA患者食管组织中cyclin D_1、CDK_4基因的表达明显改变,反流可能为导致此系列疾病的机制之一,而CDK_1的作用不显著。检测cyclin D_1和CDK_4的表达可能对RE和BE患者的预后监测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食管癌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发生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于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2例符合标准的早期食管癌患者病理和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食管狭窄分为狭窄组(n=15例)与非狭窄组(n=37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筛选获得与术后发生食管狭窄有关的指标,再将有关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得出影响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独立因素,并基于上述因素对应系数构建线性回归模型,采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选择拟合优度检验评判预测值与实际值的一致性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固有肌层损伤、病变环周范围、肿瘤浸润深度、剥离的纵径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有固有肌层损伤(OR=4.310,95%CI:2.307~8.055)、病变环周范围>3/4环周(OR=12.820,95%CI:3.781~43.470)、肿瘤浸润深度进展至M3~SM1期(OR=6.482,95%CI:2.747~15.294)、长剥离...  相似文献   

17.
背景:内镜下视频自动荧光成像(A FI)以及窄带成像技术(NBI)是新的内镜技术,可提高Barrett食管(BE)高等级上皮内瘤形成(H GIN)的诊断。AFI可提高病变的诊断率但有可能给出假阳性的结论。NBI则允许对与H GIN相关的黏膜和(微)血管模式进行详细检查。目的:该试验为一项原理验证性研究,即联合AFI和NBI技术能否提高H G IN的诊断率,同时减少假阳性率。设计:对合格的连续纳入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机构:单中心。患者:20例具有可疑或经内镜治疗的H GIN病变的BE患者,接受2项标准显像系统的检查:AFI(用高分辨率视频内镜和自动荧光成像…  相似文献   

18.
夏清  贾其余  凌康  袁海  曹晓光 《安徽医学》2018,39(2):146-150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平衡功能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9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单膝受累30例KOA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平衡测试仪对患者进行平衡功能检测,比较健、患侧测试完成耗时及平均轨迹误差,收集患者体质量指数、K-L分级、疼痛指数、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等指标,利用多元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结果 患者健、患侧平衡指标比较,患侧平均轨迹误差值(46.63 ±25.30)%大于健侧值(40.77 ± 2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9,P<0.05);多元回归分析示:KSS临床评分对睁眼时前-后平均运动速度(t=-2.593, P<0.05)及重心摆动轨迹长度(t=-2.178,P<0.05)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者变异的解释比例分别为19%、15%,而疼痛指数对闭眼轨迹长度/睁眼轨迹长度比(Romberg值长度比)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t=-2.641, P<0.05),解释比例为20%.结论 KOA患者存在平衡功能障碍;膝关节疼痛指数及KSS临床评分对于评估KOA患者平衡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估多中心肥厚型心肌病(H CM)人群的性别相关差异。背景:有关性别对H CM临床表现和病程的影响知之甚少。方法:研究了969例来自意大利和美国的H CM患者,随访期超过6.2±6.1年。结果:男女比例为3∶2(男性59%),意大利和美国情况基本相同(P=0.24)。开始评估时,女性患者年龄大于男性(47±23年vs38±18年;P<0.001)且症状较重[平均纽约心脏协会(NYH A)功能分级1.8±0.8vs1.4±0.6;P<0.001],同时更常表现有左心室流出道梗阻(37%vs23%,P<0.001)。另一方面,女性患者也很少在常规体检时偶然获得诊断(23%vs41%,P<0.001)。与男性…  相似文献   

20.
背景:本研究评价了一种信号扩增分析法(入侵检查),对肝脏活检标本和血清中H 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定量。方法:从16例H beAg阳性和36例抗H be抗体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采集肝脏活检标本和血清样本,从中提取收集DNA。所有的H BV DNA和cccDNA都经入侵检查定量。结果:与H beAg阳性患者相比,抗H be抗体阳性患者肝内H BV DNA(P<0.001)和cccDNA(P=0.001)中位水平较低。肝内cccDNA水平与肝内H BV DNA总水平呈现正相关(r=0.950,P<0.001)。然而,肝内以cccDNA形式存在的H BV DNA的比例与肝内H BV DNA总量呈负相关(r=-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