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木米 《当代护士》2010,(4):53-5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80例乳腺癌术后出现癌因性疲乏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医嘱行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常规;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由专职主管护师进行系统的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生存质量、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疲乏程度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除自我责任感外,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认知干预、有氧运动、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有利于消除或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5月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念减压标准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睡眠质量。结果 正念减压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标准化干预可以降低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放射性粒子植入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数学表法,将86例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放射性粒子植入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系统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70例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系统的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即日记干预、食疗干预、运动干预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癌因性疲乏状况和整体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iper疲乏量表(RPFS)得分和整体生活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RPF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RPFS得分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RPFS得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整体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方法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可消除或缓解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钦  曾凡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7):3275-3277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理十预质控小组中的专职护士进行系统化、个体化的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癌因性疲乏状况、抑郁焦虑状况、睡眠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5天后,观察组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焦虑状况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目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认知干预、休息和睡眠干预、社会心理支持、早期有氧锻炼等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消除或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住院接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由专职护士对癌因性疲乏进行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疲乏程度和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缓解或消除恶性血液病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和随访管理(4CR)模式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感受、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4CR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感受负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因性疲乏、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SDS、SAS和癌因性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SDS、SAS和癌因性疲乏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评分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疾病获益感指导下的心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心理痛苦、癌因性疲乏、应对方式等的影响。方法 将82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疾病获益感指导下的心理干预,干预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痛苦、应对方式、癌因性疲乏、营养状况(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 干预后两组心理痛苦温度计、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Piper疲乏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疲乏、认知疲乏、情感疲乏、综合疲乏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疾病获益感指导下的心理干预可有效调节食管癌放疗者的应对方式,缓解其心理痛苦、癌因性疲乏,并改善营养状态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干预对喉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行喉切除术的100例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15d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言语流利度、进食误吸度、生活质量及特质应对方式得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言语流利度、进食误吸度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在特质应对方式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更多地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P<0.01)。结论综合康复干预的实施对提高喉切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及影响因素的效果。方法12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观察组63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理干预质控小组中的专职主管护师进行系统化、个体化的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癌因性疲乏状况、抑郁焦虑状况、睡眠状况。结果人院第2天,两组患者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观察组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焦虑状况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目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干预、休息和睡眠干预、社会心理支持、早期有氧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消除或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平台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鼻咽癌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平台模式的护理,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调查其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身体机能、心理状态、鼻咽部功能、独立生活能力及社会关系和环境维度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和健康知识水平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采取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平台模式进行护理,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运用Orem自理理论缓解宫颈癌患者癌症相关疲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癌症相关疲劳对宫颈癌患者的影响,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疲劳。方法将133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运用Orem自理理论,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采用简短疲劳评估表、生活质量量表、癌症相关疲劳有关因素评估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癌症相关疲劳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疲劳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运用Orem自理理论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疲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自护教育和护理包使用对无喉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实施自我护理教育和后期指导护理包使用对无喉患者产生的效果.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40例喉全切除术后患者按手术日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外由专业护士进行系统干预,干预内容包括早期自我护理教育和后期指导使用护理包.分别于术后15 d、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组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 应对方式比较2次测评结果均有显著差异.自护能力比较术后15 d自护技能和健康知识水平有差异,其他2项比较无差异;术后3个月自护4个项目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患者生存质量总分评定2组比较有差异.结论 术后早期进行系统自护教育和后期指导使用护理包可以推动患者积极应对,提高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基于Orem自理理论康复护理联合情志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在雅安市中医医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行基于Orem自理理论康复护理联合情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3.08±1.12)分及(79.28±6.41)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各项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脑梗死偏瘫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且对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奥马哈系统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接受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的1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灌注化疗间断、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自主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环境、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化学性膀胱炎、胃肠道反应、灌注化疗间断发生率和肿瘤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预防化疗中断和肿瘤复发,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抑郁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r指数(B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FM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HAMD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BI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癌性疲乏(CRF)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系统的癌性疲乏护理干预,即CRF评估、循证、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认知干预、建立自护模式及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应用疲乏自评量表与生活质量测定表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癌性疲乏与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当日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总分为(4.66±1.12)分,对照组为(5.52±1.61)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28,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当日总体健康评分得分为(60.82±9.12)分,对照组为(54.05±6.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45,P〈0.01)。结论按照科学的护理程序,评估CRF,根据患者的CRF原因与信息反馈情况,制定具体的癌性疲乏护理范围,做到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每位患者建立个体化的癌性疲乏干预,可以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者CRF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训练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喉癌行全喉切除术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食管发音言语康复的疗效、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成功食管发音50例(89%),对照组成功食管发音38例(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的疗效,促进言语康复,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