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计算机协助医学计量诊断,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西医型,即用西医的指标实现西医的诊断;二是中医型,即用中医的指标实现中医的辨证。作者设想,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逐步引进现代科学的客观指标,实现中医辨证的计量诊断,向中西医结合的诊断学方向发展。本文对慢性支气管炎用数量化方法进行计算,辨证分为热痰与寒痰者,在50项指标中挑选了痰性状、痰纤毛柱状上皮Ⅲ级坏死细胞、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等三项指标建立数学判别  相似文献   

2.
1.统一和改革中医病名诊断解放以来,中医和西医都很注意对统一和改革中医病名诊断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①中西医结合的病名诊断,即以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辨病,进行双轨诊断定名。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发现存在很多问题,能够实行双轨诊断的医院往往以西医西药为主,中医中药为辅,以西医理论为指导,用中药治疗,发展下去,中医就会呈现出废医存药的危险。②证型诊断,即以中医的基础证或称主  相似文献   

3.
中医病名诊断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荣翔 《新中医》1996,28(3):5-7
中医病名诊断刍议章荣翔主题词疾病,命名法,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十余年前中医界对辨病与辨证问题作过一番讨论。讨论的焦点是辨病辨的是中医的病还是西医的病。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观点,曾经一度占很大优势。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医自有中医的病名,这个“本”...  相似文献   

4.
西医胃透检查结果对中医胃脘痛辨证分型的提示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黄金花陈岩随着中西医结合对慢性胃病的不断深入地研究,中西医结合的辨病和辨证的诊断模式体现了中西医诊断的特点,这对摸索出一些对中医辨证有参考意义的客观指标,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诊断模式提供了理论依...  相似文献   

5.
从临床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探讨了中西医结合的思路 ,认为既要辨证 ,又要辨病 ,做到诊断学上的中西医结合 ;治疗学上的中西医结合 ,应做到中医特色与西医优势相结合 ,中医理论现代化指导中西医结合 ,宏观辨证与微观施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也是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主要课程。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诊断学教学,既不同于中医院校的中医专业,又不同于西医院校的西医专业。为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诊断学教学质量,现对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在辨病的基础上研究辨证。从诊断学的观点看,西医的辨病常是从病原学的角度或病理解剖学的角度考虑问题,例如钩端螺旋体病就是病原学的概念,慢性支气管炎就是病理解剖学的概念。中医的辨证常是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考虑问题,例如寒证、热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我们体会基本上是病理生理学综合征的概念。将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结合起来,使疾病的诊断具有病原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三重意义,将使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全面和深刻,诊断学上的中西医结合必将推动诊断学领域的新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是常见病,本文着重探讨中医药型及中西医结合施治问题。方法:通过西医辨病诊断和中医辨证诊断,采用中西医辨证诊断,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论:总有效率82.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完善皮肤病中医辨证分型的诊断标准,使此标准形象化、客观化、标准化.方法在西医诊断前提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然后用皮肤电子镜及数据库软件进行整理研究.结果利用皮肤电子镜将典型证型拍摄、整理成图片库,建立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诊断体系.结论皮肤电子镜直观再现了皮肤病中医证型的内涵,使得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分型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丰富了中医皮肤病诊断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指在中西医结合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中西医教学活动基本程序和范式。实验诊断学与中医学的密切联系,以及实验诊断在中医临床的广泛应用,分别构成中西医结合实验诊断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进而形成实验诊断学教学的中西医结合思维与理念。在授课中注入中西医结合理念,在总论中增设中西医结合内容,在各论中增加中西医结合应用,在展望中介绍中西医结合科研,逐渐形成中医类专业实验诊断学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基本范式为中医类专业西医课程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西医结合诊疗热潮的兴起,关于客观检查指标与肝癌证型相关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可用于辅助诊断肝癌证型的检查项目主要有六种:影像学、肝功能、免疫功能、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肿瘤标志物。原发性肝癌理化检查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尚属初期阶段,还存在很多难题,需要研究者们集思广益,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为肝癌辨治增加更多客观信息,使肝癌证的诊断更具可重复性、可检验性,提高辨证准确率,同时做到坚持中医辨证思维,衷中参西,丰富和发展中医诊断学。  相似文献   

12.
40多年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 ,体会较深的有以下4点。1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中医学和西医学 中医学和西医学都是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正确对待这两种医学 ,是中西医结合的前提。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 ,我对中西医的各自长处有如下的体会 :在病因学方面 ,西医对外因的分析较为仔细 ,中医对内因的认识较为深刻 ;在病理学方面 ,西医对局部病变有较细致的研究 ,中医对整体的变化有较全面的认识 ;在诊断学方面 ,西医偏重于病理解剖学和病原学的诊断 ,中医偏重于病机和病理…  相似文献   

13.
计量诊断学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它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统计运算,编制成诊断指数表,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我们为中医辨证寻找客观指标时选用了这一方法,作为辨寒热虚实的依据。经验证明这种方法完全适用于中医临床辨证。现将计量辨证表的程序和临床应用介绍如下:一、计量辩证表的编制程序  相似文献   

14.
中医诊断自古就有"量"的概念,但多以描述为主,缺乏数据,从而增加其模糊性。为此诸多学者从宏观症状、体征的量化等方面着手,结合计算机及统计学方法对中医诊断的计量化发展进行了探索。但由于对体质因素、地理环境因素、时令因素等"三因"及西医微观诊断的忽略,中医计量诊断发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其精准化进展。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契合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其精准、个性化特点及相应的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医计量诊断发展提出更精准化要求,同时也为"三因"及西医微观诊断融合进中医计量诊断提供了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西医疾病系统特点提出西医病名—表型—中医病名—辨证的诊断模型,使得中医计量诊断进一步精准化,令中医计量诊断在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的同时适应时代要求,推进中医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是每个医学院校都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与临床病例结合、数字化模拟医院利用、注重教研室集体备课、西医诊断学和中医诊断学联系教学、中西医结合标准化病人运用、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七个方面,探讨了我校西医诊断学教研室的诊断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病因多种、病情复杂,目前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方法均不足以满足临床需求,需要中西医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肝硬化的病证结合诊治是中西医结合的具体体现,诊断上宜据病分证,即依据西医病名,明确肝硬化的病因分类、程度分期及其并发证等,而后根据主症表现而中医辨证分型。我们发现肝硬化的中医证型与疾病分期有关,可进一步研究分期辨证与据因辨证的中医证候特征。治疗上,当中西结合、优势互补,我们观察证实西医病因治疗与中医辨证治疗相结合,可提高肝硬化疗效。但需注意具体病因肝硬化的病证结合治疗策略,如中西药物序贯或同时治疗,更要强调研究过程的规范性与疗效评价的可靠性。以优化疗效显著、宜于推广的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发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作用,促进提高肝硬化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 明确诊断在西医诊治疾病中的重要性似乎不言而喻。对于中医临床,一般地强调辨证施治较多,病名诊断鲜为人用。在通常情况下,沿用西医诊断、施行中医辨证已成为临床工作者的惯例。这种现状揭示了中医病名中的某些缺陷,即名称庞杂、标准不一,临床指导价值不大等问题。如何克服这些缺陷,完善中医病名的规范化、标准化,使其系统性、严密性、科学性得到加强,确立中医病名诊断在临床上和法律上的合法地位,使其能和西医诊断并驾齐驱,互相补充。这是医学发展的趋势,也是广大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我们采取西医诊断、中医辨证的方法,以临床见证为主,结合一些简便的客观指标,对慢性气管炎中西医结合诊断分型的规律作了进一步探讨。经反复临床验证,认为以分三型(寒咳型、痰滞型、喘促型)三期(慢性迁延期、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是常见病 ,本文着重探讨中医分型及中西医结合施治问题。方法 :通过西医辨病诊断和中医辨证诊断 ,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方法 ,对 4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论 :总有效率 82 .5% ,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师从陆绵绵教授3年,收益颇丰.陆师从事中西医结合眼科工作50年,有扎实的西医与中医基础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陆师认为在明确西医诊断的前提下,中西医结合辨证是中西医结合诊治眼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