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CEUS)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研究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有无颈动脉斑块分无斑块组和斑块组。斑块组患者行颈动脉CEUS,根据IPN情况将斑块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0级及Ⅰ级的患者为稳定斑块组;Ⅱ级及Ⅲ级为易损斑块组。比较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发病后90 d mRS评分。结果无斑块组患者NIHSS评分、发病后90 d mRS评分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易损斑块组患者NIHSS评分、发病后90 d mRS评分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及稳定斑块组(P 0. 01)。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分级与NIHSS评分、发病后90 d mRS评分具有相关性(P=0. 441、0. 404,均P 0. 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分级越高,其NIHSS评分和发病后90 d mRS评分越高。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可为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4例患者(其中脑卒中患者81例,对照组73例)行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并对发现颈动脉斑块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参数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卒中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卒中组以低回声斑块为主。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内中膜厚度,显示出常规超声未发现的9个斑块(其中卒中组8例,对照组1例)。卒中组增强斑块数目及增强斑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27)。结论卒中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较高,且以低回声斑块为主。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可提高显示率,造影较常规超声更能清晰显示粥样斑块位置及性质,敏感地显示斑块动态增强形式,并能够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特征,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可更好的预测脑卒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特征。方法选择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接受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及斑块类型分布,比较2组血流速度(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间的差异,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血流动力学指标间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共检查颈动脉斑块216处,显著多于对照组的42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斑块类型方面,以软斑块最多,混合斑块次之,扁平斑块最少。(2)观察组PSV显著高于对照组,RI及P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流动力学指标PSV与MMSE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423,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特征,且其血流动力学指标PSV与患者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卢非 《中国卒中杂志》2017,12(7):614-618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方法 将缺血性卒中患者按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对比 各组临床资料。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稳定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 血清IL-33与相关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共入组缺血性卒中患者133例,其中易损斑块组52例,稳定斑块组45例,无斑块组36例。 三组年龄、餐后2 h血糖(2 h plasma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颈动脉 内膜中层厚度(i nti ma-media thickness,IMT)、血清IL-33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无斑块组年龄、2 h PG、HbA1c、IMT显著低于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组,而血清IL-33显著高于后两组;易损斑块组IMT显著 高于稳定斑块组,血清IL-33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年龄、2 h PG、HbA1c、 IMT以及较低的IL-33为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 示,血清I L-33水平与I MT呈负相关(r =-0.336,P<0.001),与年龄、2 h PG、HbA1C无相关性。 结论 血清IL-33水平可反映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可以作为临床预测颈 动脉易损斑块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颈动脉预测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117例,根据入院时颈动脉超声中显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为正常组、增厚组和斑块组.3组均在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和SSS评分,治疗3个月后评价其认知功能和颈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数.结果 3组治疗4周后的NIHSS评分和SS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1);增厚组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的NIHSS评分和SS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正常组,而斑块组均显著高于同期正常组和增厚组(P<0.01).堵厚组治疗3个月后的各项记忆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而斑块组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增厚组(P<0.01).增厚组治疗3个月后的RI、PI显著高于正常组,PSV和Vmean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斑块组治疗3个月后的RI、PI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增厚组,PSV和Vmean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增厚组(P<0.01).结论 通过颈动脉超声早期检测可预测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对预测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01—2014-08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实验组),均施行过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另选取8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2组内膜增厚、斑块出现情况,2组患者经超声检测所得的IMT值及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症状内膜增厚及斑块出现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MT值明显较对照组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颈动脉狭窄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检查诊断的重要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对2013-06—2014-06收治入院的177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81例为观察组,未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96例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类型及发生率,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分析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为76.54%和43.7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险(OR=5.867,P=0.001)。结论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几率高于未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是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血流剪切力,探讨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血流剪切力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04-2012-06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部位的血管总面积(TVA)及管腔面积(LA),计算重构指数(RI)及斑块总积分、平均流速和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据Poiseuille定律的导出公式τp=4μV/ID计算最大血流剪切力(τp)及平均血流剪切力(τm)。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结果比较,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各测量指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两侧颈动脉各指标比较,患侧的各测量指标高于正常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重构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两侧颈动脉重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重构类型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重构类型比较,两侧颈动脉的重构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IMT与颈动脉血流剪切力呈正相关(r=0.753,P=0.043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血流剪切力与颈动脉结构重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NO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4-06—2015-06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其中50例为缺血性脑卒中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50例为缺血性脑卒中未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比较2组NO水平,测得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析NO与IMT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NO水平为(30.19±7.98)mmol/L,观察组为(36.63±9.25)mmol/L,观察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HDL、TG以及D-D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NO与IMT存在正向相关性(r=0.541,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NO水平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两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临床诊断中可将NO水平作为一个重要观察指标评估患者是否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也能够为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方法 对60例首次前循环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及38名同期门诊体检正常者(无斑块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别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Crouse积分(CPI)、斑块总面积(CPA).根据超声病理形态将患者分为易损斑块组(33例)和稳定斑块组(27例).ELISA法测定血清MMP-2、TIMP-2水平. 结果 易损斑块组颈动脉IMT、CPI、CPA均大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颈动脉IMT、CPI、CPA均大于无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血清MMP-2、MMP-2/TIMP-2比值均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TIMP-2低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血清MMP-2、MMP-2/TIMP-2比值与IMT、CPI、CPA均呈正相关(r=0.961,r=0.966,r=0.804;r=0.625,r=0.709,r=0.651;P均<0.05).易损斑块组血清TIMP-2与IMT、CPI、CPA均呈负相关(r=0.944,r=-0.996,r=-0.859,P均<0.05).稳定斑块组血清MMP-2、MMP-2/TIMP-2比值与IMT、CPI、CPA均呈正相关(r=0.429,r=0.461,r=0.423;r=0.601,r=0.673,r=0.571;P均<0.05).易损斑块组血清TIMP-2与IMT、CPI、CPA均呈负相关(r=-0.507,r=-0.568,r=-0.554,P均<0.05). 结论 血清MMP-2、TIMP-2水平及MMP-2/TIMP-2比值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100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分叉处I MT,研究其与颈内动脉直径(diameter,D)、收缩期峰值流速(the 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velocity,EDV)、阻力指数(the resisitive index,RI)、血管搏动指数(the pulsatility index,PI)的关系,并以IMT正常、增厚、斑块形成来分组,比较各组间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颈内动脉双侧的IMT与RI和PI呈弱正相关性[左侧IMT(IMTL)与RI的相关系数(r)=0.269,P =0.007;右侧IMT(IMTR)与RI的r =0.211,P =0.035;IMTL与PI的r =0.267,P =0.006;IMTR与PI的r =0.205,P =0.040],与D值、PS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T斑块形成组与正常组比较,RI、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R(I RIL):(1.17±0.28)vs(1.03±0.30),P =0.036;右侧R(I RIR):(1.16±0.33)vs(1.05±0.17),P =0.041;左侧P(I PIL):(0.64±0.08)vs(0.59±0.12),P =0.040;右侧P(I PIR):(0.63±0.10)vs(0.61±0.06),P =0.048]。结论 对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IMT与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部分参数RI、PI有关;通过监测IMT可以提示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发生的改变,尤其是颈动脉斑块形成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以及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因素。方法入选2005~2006年间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4例,超声检查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斑块情况,并与血管性危险因素和代谢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年龄、吸烟、糖尿病史、收缩压、总胆固醇及血清尿酸增高与颈动脉IMT增厚存在独立相关性,而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及脂蛋白(a)增高则可独立预测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性别、高血压史、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和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之间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年龄、吸烟、糖尿病史、收缩压、总胆固醇、脂蛋白(a)及血清尿酸增高可独立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单中心数据对于颈动脉斑块在急性脑梗死人群中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并希望探索颈动脉斑块及血管狭窄与患者基本资料、卒中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且发病14天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3天内行颈动脉B超检查,内中膜厚度超过15mm定义为斑块形成,采用面积法评估其狭窄程度。同时记录患者脑血管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脑梗死类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药物服用史等。将以上血管危险因素参数纳入χ2检验,求证其是否与斑块形成相关。结果连续入组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患者共603例(男性444例,女性159例)均进行了劲动脉B超的筛查,60岁以上患者313例(31.7%)。颈动脉B超发现191例患者存在斑块,其中单侧或双侧狭窄超过50%及以上患者41例,狭窄超过70%及以上24例。统计学分析发现,60岁以下女性患者仅2例(3.9%)发现斑块,60岁以上女性患者中45例(41.7%)发现斑块,因此年龄是女性急性卒中患者是否存在斑块的可能危险因素(P〈0.01)。男性中年龄相关因素对于是否存在斑块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危险因素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是女性急性卒中患者是否存在斑块的可能危险因素,需要进一步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 ratio,NLR)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 (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发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经临床确诊的血管性痴呆患者30例,年龄等人口学指标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高频超声探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结果血管性痴呆组的IMT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性痴呆组中软斑检出率高于硬斑及混合斑(P〈0.05)。血管性痴呆组患者的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检出斑块中软斑占优势。结论高频超声是检测血管性痴呆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将二维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超声造影颈动脉斑块相关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卒中的危险因 素纳入Logistic回归,明确对缺血性卒中最有影响的斑块特征及危险因素,明确超声联合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双侧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动脉壁厚度的影响差异。方法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为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46例为健康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左右侧颈总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的谷值(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和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对比两组组内左右侧颈动脉上述指标的差异,以及两组组间同侧颈动脉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组颈总动脉P(IP=0.019)、R(IP=0.012)及IMT(P=0.043)均为左侧大于右侧,而两侧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健康组左右侧颈总动脉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高血压组双侧IMT、RI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同侧颈总动脉,其中左侧IMT P=0.002,右侧IMT P=0.017,左侧RI P=0.023,右侧RI P=0.024,同时左侧PI高于健康组(P=0.011),而两组间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影响左侧大于右侧。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分析前循环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明确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方法 对69例前循环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大小、数目、回声、颈总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血管内径,并测量首次血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纤维蛋白原测定及D-二聚体。 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占52.29%)。IMT≥0.9&#8197;mm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IMT<0.9&#8197;mm组(P<0.05)。中、高浓度纤维蛋白原组(≥3.0&#8197;g/L)易损斑块数量明显增多,且较低浓度组IMT明显增厚(P<0.01),两组D-二聚体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平均IMT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密切相关(r=4.92、5.26、6.68,P均<0.05) 结论 作为卒中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前循环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