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循环血小板微颗粒(PMP)及内皮细胞微颗粒(EMPs)水平。方法 300例ACI患者分为大面积梗死组72例和小面积梗死组228例,另取健康对照组60例。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PMP、EMPs及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原(MMP-9)水平。分析PMP、EMPs与H-FABP、S-100β、NSE、MMP-9的相关性。结果大面积梗死组的血浆PMP和EMPs水平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健康对照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梗死组的血清H-FABP、S-100β、NSE、MMP-9水平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对照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PMP和EMPs水平与H-FABP、S-100β、NSE、MMP-9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水平的PMP及EMPs可能参与了ACI的发生和发展,有望成为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与S-100B蛋白在急性脑梗死(ACI)病理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65例ACI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浓度并与35例健康对照比较;比较不同梗死面积的ACI患者在急性期血清MMP-9和S-100B浓度的差异;分析急性期ACI患者MMP-9和S-100B的相关性。结果 ACI患者急性期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1);急性期脑梗死面积较大的患者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浓度高于脑梗死面积较小的患者(P0.01);急性期MMP-9与S-100B蛋白呈正相关性(r=0.413,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浓度随病程、梗死面积的大小而变化,并且在急性期时MMP-9和S-100B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ACI患者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浓度对ACI的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L(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选取首次发病的ACI患者9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sCD40L、MMP-9的水平。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状况。比较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及不同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MMP-9的水平变化,并对所有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ACI患者血清sCD40L、MMP-9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梗死组血清sCD40L、MMP-9水平高于中、小梗死组,中梗死组高于小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脑梗死病情越重及脑梗死面积越大,血清sCD40L、MMP-9的水平也越高;血清sCD40L与MMP-9的水平呈正相关(r=0.887,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sCD40L、MMP-9水平可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和稳定性、脑梗死面积与病情的严重程度;CD40-CD40L系统可能通过上调MMP-9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 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入院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ys C、MMP-9和Hcy水平以及比较脑梗死患者不同病灶大小、预后的血清Cys C、MMP-9、Hcy水平。结果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Cys C、MMP-9、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Cys C、MMP-9水平低于急性期(P0.05);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和急性期的Hcy水平相近(P0.05)。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Cys C、MMP-9水平随梗死灶的增大而升高(P0.05);Hcy水平相近(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Cys C、MMP-9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两组患者的Hcy水平相近(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 C(OR=2.724,95%CI=1.318~5.630)、MMP-9(OR=1.936,95%CI=1.362~2.752)和Hcy(OR=4.915,95%CI=1.372~17.607)水平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 Cys C、MMP-9和Hcy水平的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Cys C和MMP-9水平还能预测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17(IL-17)、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与其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10-01—2015-09-30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颈动脉斑块性质进行检查,分为稳定斑块组(70例)、不稳定斑块组(90例)和无斑块组(20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老人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组研究对象血清MMP-9、 IL-17、hs-CR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斑块检出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MMP-9、IL-17、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不稳定组血清MMP-9、IL-17、hs-CRP水平高于无斑块组,且不稳定组血清MMP-9、IL-17、hs-CRP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CI患者血清MMP-9、IL-17、hs-CRP水平与其CAS斑块的性质存在一定关联,血清因子水平越高,患者CAS斑块稳定性越差,出现急性脑梗死的概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宜宾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8例A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和非HT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Hcy、MMP-9水平差异,分析血清Hcy、MMP-9对ACI患者溶栓后发生HT的预测价值.结果 118例ACI患者经溶栓治疗后23例发生HT,发生率为19.49%.HT组患者梗死面积、NIHSS评分以及溶栓时间窗明显大于非HT组,血清Hcy、MMP-9水平也高于非HT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面积、NIHSS评分、溶栓时间窗、血Hcy和MMP-9水平是ACI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Hcy+MMP-9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诊断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80.0%.结论 血清Hcy和MMP-9的表达与ACI患者溶栓后HT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HT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其与脑梗死面积大小的关系。方法对210例ACI患者按脑梗死面积大小进行分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血清NSE水平测定。结果ACI患者各亚组间血清NSE水平有显著性差异(F值=16.2,P0.05),且与梗死灶体积呈显著正相关(r=0.72,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NSE水平可反应ACI患者的脑梗死状态,对判断病情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二聚体(D-D)水平变化以及三者与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ACI患者126例,于介入治疗前检测血清MMP-9、VEGF、D-D水平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介入治疗后检测血清MMP-9、VEGF、D-D水平,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103例作为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检测PT、APTT、TT、FIB、血清MMP-9、VEGF、D-D水平。介入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血清MMP-9、VEGF、D-D水平检测对患者ACI介入治疗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I介入治疗组血清MMP-9、VEGF、D-D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与介入治疗前相比,介入治疗后ACI患者血清MMP-9、VEGF、D-D水平显著降低(P <0.05);与对照组相比,ACI组PT、APTT时间缩短,FIB水平降低(P <0.05);ACI患者血清MMP-9、VEGF、D-D水平与PT、APTT、FIB呈负相关,血清VEGF、D-D水平与TT呈正相关(P <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MMP-9、VEGF、D-D水平显著升高(P <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MP-9、VEGF、D-D水平预测患者介入治疗3个月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敏感度为71.7%,特异性为92.9%)、0.859(敏感度为89.1%,特异性为82.5%)、0.880(敏感度为87.0%,特异性为87.5%),三者联合预测ACI患者不良预后曲线下面积为0.932(敏感度为98.2%,特异性为86.0%)。结论 ACI患者血清MMP-9、VEGF、D-D水平在介入治疗术后均显著降低,可作为预测不良预后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测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29例无症状颈动脉硬化患者(ACA组)及17名健康体检者(NC组)的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结果 NC组均未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CI组易损斑块的比例(69.2%)及检出率(47.6%)均明显高于ACA组(46.4%,20.7%)(均P<0.05)。ACI组血清MMP-9、TIMP-1、hs-CRP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高于ACA组(均P<0.05);ACA组血清MMP-9、TIMP-1、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均P<0.05)。ACI组中,易损斑块亚组血清MMP-9、TIMP-1、hs-CRP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高于稳定斑块亚组(均P<0.05);稳定斑块亚组血清MMP-9、TIMP-1、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均P<0.05)。结论血清MMP-9、TIMP-1、hs-CRP可作为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稳定性的血清学指标。MMP-9/TIMP-1比值增高及颈动脉易损斑块可能提示中青年脑梗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入院第2天和治疗14d后血清IL-18、MMP-9和hs-CRP水平,并与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18、MMP-9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8、MMP-9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8、MMP-9和hs-CRP水平,对了解其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00例ACI患者(观察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NSE、Hcy及H-FABP水平差异,对比不同病灶直径及神经损伤程度ACI患者血清NSE、Hcy及H-FABP水平;分析各指标对ACI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NSE、Hcy及H-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病灶直径的增加和神经损伤程度的加重,血清NSE、Hcy及H-FABP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ACI患者血清NSE、Hcy及H-FABP水平与病灶直径及患者NIHS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NSE、Hcy及H-FABP诊断AC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3、0.872、0.822,其诊断敏感度为72.0%、73.0%、77.0%,特异度为97.0%、88.0%、71.0%。结论血清NSE、Hcy及H-FABP水平随ACI患者病灶直径及神经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三者可作为ACI临床诊断和评估病情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二者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1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组(ACI)和70例健康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彩超将脑梗死组分为无斑块组(NP)43例、稳定斑块组(SP)55例和不稳定斑块组(VP)59例3个亚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对照组和急性脑梗死组发病48 h内、第14天血清visfatin及MMP-9水平,并测定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及体重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48 h内、第14天血清visfatin及MMP-9水平4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Visfatin水平与体重指数(r=0.235,P=0.032)和血糖(r=0.351,P=0.026)呈正相关;MMP-9水平与脑梗死体积(r=0.372,P=0.012)、入院NIHSS评分(r=0.243,P=0.010)、血糖(r=0.365,P=0.025)及血压(P<0.05)呈正相关;Visfatin及MMP-9呈正相关(r=0.221,P=0.018)。大梗死灶血清MMP-9明显高于小梗死灶(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visfatin与MMP-9水平均升高,二者相互作用,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梗死初发及复发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9)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初发脑梗死组343例,复发组307例,3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MMP-2、MMP-9水平。结果复发组MMP-2、MMP-9表达显著高于初发组,初发组高于对照组(P0.05);初发组及复发组中MMP-2与MMP-9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MMP-2、MMP-9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检查脑梗死复发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脑脊液屏障(BCFB)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宜宾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8例ACI患者,根据脑脊液和血清白蛋白商值(QAlb)评估BCFB损伤情况,检测血清IL-1β、MMP-9水平,分析血清IL-1β、MMP-9表达与BCFB功能状况的关系。结果 98例ACI患者发生BCFB损伤71例,损伤率为72.45%。BCFB损伤患者NIHSS评分、梗死体积以及血清IL-1 β、MMP-9水平高于未损伤患者(P<0.05)。Logistic回归显示,NIHSS评分高、梗死体积大以及血清IL-1 β、MMP-9高表达是ACI患者发生BCFB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血清IL-1 β、MMP-9水平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ACI患者血清IL-1 β、MMP-9水平与QAlb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IL-1 β、MMP-9水平与ACI患者BCFB损伤及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7(IL-17)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2例ACI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确定CAS斑块类型。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MMP-9、TNF-α、hs-CRP、IL-1β、IL-17水平检测。结果研究组急性期、恢复期的MMP-9、TNF-α、IL-17、IL-1β、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恢复期的MMP-9、TNF-α、IL-17、IL-1β、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急性期(P0.05)。在脑梗死急性期与恢复期,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大梗死灶组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斑块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大梗死灶组的MMP-9、TNF-α、IL-17、IL-1β、hs-CRP水平最高,小梗死灶组最低;不稳定性斑块组的MMP-9、TNF-α、IL-17、IL-1β、hs-CRP水平最高,无斑块组最低。结论 ACI患者的血清MMP-9、TNF-α、hs-CRP、IL-1β、IL-17水平与CAS斑块性质有着密切联系,斑块稳定性越差,血清MMP-9、TNF-α、hs-CRP、IL-1β、IL-17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和梗死后出血的影响。方法30例ACI患者除常规治疗外,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7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CI患者发病6h、24h、4d、2周、2个月时血清MMP-9含量;在发病两周时进行头颅CT检查;并与用常规治疗的ACI患者及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依达拉奉组和常规治疗组的ACI患者血清MMP-9水平在发病后6h、24h、4d、2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2个月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依达拉奉组发病后24h血清MMP-9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依达拉奉组发生脑梗死后出血2例(6.67%),常规治疗组为8例(2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ACI患者血清MMP-9水平,以及脑梗死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溶血磷脂酸(LPA)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分析149例A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3个月患者改良Rankin评分(mRS)分为预后良好组(85例,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64例,mRS> 2分)。对比两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AC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血清NSE、IMA及LPA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NSE、IMA、LPA水平对A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后循环梗死发生率、入院NIHSS评分、发病至给药时间及血清NSE、IMA、LPA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后循环梗死、入院NIHSS评分、发病至给药时间长及血清NSE、IMA、LPA水平升高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ACI患者血清NSE、IMA、LPA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NSE、IMA及LPA评估ACI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803、0.819。结论血清NSE、IMA及LPA水平与ACI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密切相关,其水平升高预示患者预后不良,检测血清三项指标水平有助于判断ACI患者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7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35例)。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1次/d,连用14 d;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71、4 d检测MMP-9含量。结果 ACI患者MMP-9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后7 d和14 d血清MMP-9降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够降低血清MMP-9的浓度,可能是其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MP-9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试验检测并比较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MMP-3、MMP-9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3、MMP-9水平分别为(89.6±23.1)ng/mL、(285.3±78.4)ng/mL,均高于健康体检者的(15.3±3.3)ng/mL、(78.6±15.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3、MMP-9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病情越重,两者表达水平越高(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3、MMP-9水平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53,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3、MMP-9水平明显升高,且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清NSE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血清NSE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治疗ACI疗效明显,对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