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因素与非糖尿病性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140例门诊患者,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将其分为无症状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根据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梗死部位及梗死灶的多少进行分类;对所有入选者随访1年,终点事件为症状性脑梗死,对其均检测HbA1c、Hcy、血糖、血脂、尿酸等。结果非糖尿病性无症状性脑梗死者TC、LDL、HbA1c、Hcy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HbAlc、LDL、Hcy水平于基底核组高于其他部位组(P<0.01);HbA1c在多病灶组水平高于单病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HbAlc是无症状性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为再发症状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A1c为非糖尿病性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监测HbA1c有助于早期发现无症状性脑梗死,通过降低其水平,可减少无症状性脑梗死的风险以及防止其进展有重要意义,可为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梗死特点及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7-05—2018-04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A组(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和B组(脑梗死未合并2型糖尿病),每组60例。比较2组患者的病情、血脂及血清UA、TNF?α、ADPN、hs-CRP、Hcy水平。结果 A组患者大面积梗死、腔隙性梗死、多发性梗死、再发性梗死的比例均明显高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尿酸以及血脂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TNF?α、Hcy、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而ADPN水平明显低于B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其梗死病情以及预后与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密切关系,因此尽早地控制血糖及血脂水平,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40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经常规脱水、改善微循环及脑代谢、控制血糖血压等相同的治疗后,对比分析2组临床特征、相关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大片状脑梗死及多灶性梗死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腔隙性梗死的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家族史或遗传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7.5%,明显高低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合理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临床治愈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在首发症状性急性脑卒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入住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200例首发症状性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将其分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SCI组)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未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非SCI组),两组患者均根据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根据头颅CT计算脑梗死面积,根据面积大小分为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大梗死灶组。并均按急性缺铁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治疗4w,对其转归进行评估,分为基本痊愈组、进步组、无变化组、恶化组。两组患者均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溶血磷脂酸(LPA)、血脂系列、尿酸(UA)等,比较各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异。并对两组梗死部位分类,比较各组间在梗死部位分布的差异。结果SCI组在神经功能缺损中重度组较非SCI组多,轻度组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小梗死灶及大梗死灶组间存在差异,基本痊愈、恶化组及无变化组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HBA1c、Hcy、LPA、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在两组间存在差异。两组在梗死部位分布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首发症状性急性脑梗死者病情重,梗死面积大,预后差,可能为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HBA1c、Hcy、TC、LDL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可为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59例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同时检测血尿酸、血脂水平、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其分叉处的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数,将其分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对影响动脉硬化发生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各组间血尿酸水平.结果 动脉硬化组92例,无动脉硬化组67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SUA、T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及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SUA水平与BMI、LDL-C、TC、Cr及IMT呈正相关,与BG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SUA水平是AS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相关性,血尿酸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3-10—2014-12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发病72h以内的12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既往是否有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入院时同时检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了解CIMT和hs-CR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探讨hs-CRP与FBG及HbA1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CIMT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FBG与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479,P0.000 1),HbA1c与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410,P0.000 1)。结论 CIMT和hs-CRP均可以预测2型糖尿病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前后循环梗死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湖南永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区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7例,男161例,女86例,年龄41~84岁,分别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颈动脉斑块性质、梗死部位、NIHSS评分、MRS评分,并进行分析。结果按脑梗死部位区分前循环梗死及后循环梗死(PCI),HbA1c分3组,HbA1c≤6.1%(第一组)、6.1%7.1%(第3组),结果显示甘油三酯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组高于第一、二组;高密度脂蛋白在3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第3组低于第一、二组。HbA1c每升高一个单位,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性升高2.6%,发生后循坏梗死的危险性升高7.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前后循环脑梗死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眼肌瘫痪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对36例糖尿病性眼肌瘫痪患者(糖尿病组)与36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血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h-PG)、血液流变学、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与血HDL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HbA1c、FBG、2h-PG水平及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糖尿病组血糖、HbA1c水平与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呈正相关(r=0.42~0.86;均P<0.05),与红细胞变形指数呈负相关(r=-0.53、-0.79;均P<0.01)。结论糖尿病性眼肌瘫痪患者血糖、HbA1c、血脂水平增高,血液流变学异常;高血糖是其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5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50例脑梗死未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不同的患病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腰围(85.6±2.3)cm、体重指数(27.63±2.1)kg/m2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合并高血压、血脂水平异常、糖化血红蛋白异常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生多灶性梗死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梗死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病变特点主要为大面积梗死、多病灶性梗死的比例较高,发生该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体重指数等。临床上应通过药物、控制体质量等方面改善患者的健康情况,使患者有主动意识去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体质量等,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及随访1年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及复发的关系.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北京市隆福医院神经内科自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22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急性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应用Barthel指数(BI)进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于随访1年后复查HbA1c、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BI指数,记录复发情况.根据患者入院后HbA1c、FBG测定值将其分为4组:HbA1c及FBG均≥6.1组、HbA1c≥6.1而FBG <6.1组、HbA1c<6.1而FBG≥6.1组、HbA1c及FBG均<6.1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各组间急性期检测指标差异;单相关分析分析患者急性期BI指数、随访1年后BI指数与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t检验分析复发与否患者间各项指标的差异. 结果 (1)各组患者急性期TC、TG、LDL-C、SBP、BI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期BI指数与急性期HbA1c、SB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155,P=0.021;r=-0.275,P=.000);随访1年后BI指数与急性期HbA1c、FBG、SB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199,P=0.003;r=-0.163,P=0.015;r=-0.218,P=0.001),与随访1年后HbA1c、FB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245,P=0.000; r=-0.262,P=0.000).(3)随访1年后患者总体复发率为5.88%;复发病例与未复发病例相比,急性期HbA1c、FBG、TG水平及随访1年后FBG、PB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脑梗死急性期HbA1c、FBG水平均升高的患者中有更多的血脂、血压异常.(2)急性期HbA1c、FBG、SBP水平升高预示脑梗死病情严重,急性期HbA1c、SBP水平及随访1年后HbA1c、FBG水平升高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3)急性期HbA1c、FBG、TG水平及随访1年后FBG、PBG水平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TOAST分型与血尿酸(S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收入我院神经内科发病72 h且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26例,并进行TOAST分型,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SUA、LDL-C值,并分析其与TOAST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所占比例最高(48.6%),小动脉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O)居第2位(31%),其次分别为心源性卒中(CE)(9.9%)、其他原因所致缺血性卒中(SOE)(5.6%)、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4.9%);比较5种亚型SUA水平:LAA高于其他4类亚型(P0.01),其余亚型两两比较无差异(P0.05);LDL-C水平比较:LAA高于其他4种亚型(P0.05),SAO高于CE(P0.05),其余两两比较无差异;SUA(OR=1.26,95%CI 1.31~2.17)、LDL-C(OR=1.42,95%CI 1.32~1.96)是LA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以LAA型最为多见,检测SUA、LDL-C值对进行病因分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的发病、预后与血糖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60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的血糖、血脂与其梗死灶最大直径、神经功能损伤、临床疗效、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系。方法60例糖尿病并脑梗死与60例非糖尿病脑梗死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并脑梗死时多为主干支大灶性梗死,且神经功能损伤重,临床疗效差,并发症和病死率高。另外脑梗死面积、并发症和病死率均与血糖、血脂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糖、血脂水平升高可加重脑梗死损害,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对脑梗死治疗及预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辛伐他汀对腔隙性梗死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腔隙性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脂的差异及辛伐他汀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例腔隙性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差异,并观察脑梗组服用辛伐他汀后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TC、LDL—C有显著差异(P〈0.05),经辛伐他汀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是腔隙性梗死的危险因素,辛伐他汀可以改善腔隙性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0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的血糖、血脂与其梗死灶最大直径、神经功能损伤、临床疗效、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系。方法60例糖尿病并脑梗死与60例非糖尿病脑梗死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并脑梗死时多为主干支大灶性梗死,且神经功能损伤重,临床疗效差,并发症和病死率高。另外脑梗死面积、并发症和病死率均与血糖、血脂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糖、血脂水平升高可加重脑梗死损害,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对脑梗死治疗及预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尿酸、颈动脉斑块等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部2011-04—2014-06接诊的均经颅脑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7例,根据是否伴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收集患者入院次日空腹血脂、血尿酸检验结果;根据颈动脉超声报告记录斑块有无及单发或多发;根据颅脑MRI报告记录梗死部位及病灶情况,对上述2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糖尿病组患者血CHOL、LDL-C、TG、血尿酸血清浓度平均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前者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2)糖尿病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且37.21%患者斑块为多发。(3)糖尿病组脑干梗死和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相比,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血尿酸代谢异常,可能是导致颈动脉斑块易发多发和脑干梗死、多发梗死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空腹血糖变异系数)与初发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为实验组,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55例为对照组,记录住院期间前2周空腹末梢血糖值,据此计算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将急性脑梗死组分为血糖平稳组(CV0.29)及波动性高血糖组(CV≥0.29),监测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急性脑梗死组空腹血糖变异系数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脑梗死组中,波动性高血糖组以大梗死为多,血糖平稳组以腔隙性梗死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脑梗死组中,血糖平稳亚组与波动性高血糖亚组入院时及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平稳组入院时与治疗2周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波动性高血糖组入院时与治疗2周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结论空腹血糖变异系数升高是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减少血糖波动,可延缓病程进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状态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测定 96例经CT和MRI证实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状态 ,并与对照组比较。根据梗死灶的部位、数量进行病例组中抑郁与非抑郁对照比较。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抑郁发生率为 35 .4 % ;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与腔隙梗死灶的数量密切相关 ;皮质下梗死 ,尤其是多灶性腔隙梗死 ,与其他部位梗死相比 ,更易出现抑郁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的发生与年龄大小、高血压病程成正相关。结论 抑郁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较为常见的症状 ,其抑郁的产生可能与病灶部位的生物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多发腔隙性梗死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方法.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多发腔隙性梗死患者57例及非脑血管病糖尿病患者56例,测定2组动态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多发腔隙性梗死组血压、血糖、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以预防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诊疗资料,并与同期36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脂紊乱及血压异常发生率、梗死面积均明显增高,且治疗效果差。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对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并脑梗死的发生和预后主要与血糖、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高凝状态长期损害关系密切,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及早期诊断等综合措施,对提高糖尿病性脑梗死早期干预和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血糖指标分为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各50例。分析不同血糖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梗死灶大小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病情重,梗死灶大,预后差,与正常血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病程中,血糖值的变化对病情及预后有明显影响,控制好血糖可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及改善脑梗死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