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神经传导、F波及皮肤交感反应)检查对糖尿病前期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50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志愿者,糖尿病前期患者又分为糖耐量异常及空腹血糖受损组,分别为55例及45例; 对上述对象进行四肢神经传导(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NCS)、F波、皮肤交感反应(Skin sympathetic response,SSR)检查。结果(1)糖耐量异常组正中神经感觉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ve potential,SNAP)、胫后和腓总神经SNAP及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及空腹血糖受损组,空腹血糖受损组腓总神经SNAP、胫后神经SCV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2)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异常组上肢及下肢SSR波幅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糖耐量异常组下肢SSR波幅低于空腹血糖受损组(P均<0.05);(3)糖耐量异常组F波、感觉神经NCS,SSR异常的比例多于正常对照组,空腹血糖受损组SSR异常比例多于正常对照组,糖耐量异常组感觉神经NCS异常的比例多于空腹血糖受损组(P均<0.05)。结论 糖尿病前期患者存在周围有髓鞘大感觉神经纤维及无髓鞘小神经纤维损害,其中糖耐量异常患者周围神经损害重于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电生理检查以感觉神经NCS及SSR异常为主,利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利于其周围神经损害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改变。方法对15例NMOSD患者(NMOSD组)及20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EMG检查。结果 NMOSD组中,10例(66.7%)患者的EMG检查有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运动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减低,F波出现率下降和H反射的潜伏期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MOSD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降低(均P0.01),正中神经远/近段潜伏期、胫神经远端潜伏期显著升高(均P0.05),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远/近端波幅显著降低(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MOSD组尺神经、正中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减慢(均P0.01),腓肠神经感觉神经潜伏期显著升高(P0.01),正中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波幅显著降低(均P0.01)。NMOSD组H反射潜伏期(26.22±10.10)与正常对照组(24.36±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OSD患者可以合并周围神经系统受损。EMG检查主要表现为运动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减低,F波出现率下降和H反射的潜伏期延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自主神经及脑神经损害中的意义。方法对1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S)、交感皮肤反应(SSR)、心率变异趋势图(RRIV)及瞬目反射(BR)检测,分析检测异常率及其与年龄、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154例患者中NCS、SSR、RRIV及BR异常率分别为72%、58%、73%和7%。NCS、SSR及RRIV异常率与年龄无关,而与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有关。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值与病程呈负相关,而与糖化血红蛋白值无关,SSR与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呈正相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可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自主神经受损证据,为早期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基底节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情况,探讨周围神经损伤与感觉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06—2022-09符合条件的56例基底节卒中患者,行上肢运动神经传导、感觉神经传导、F波、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Fugl-Meyer上肢评定量表评定上肢运动功能,Semmes-Weinstein单丝和两点辨别工具分别测试患者手的单丝触觉和两点辨别觉,采用偏瘫手实用能力分级评估患者的手实用功能。根据SEP N20是否异常分为SEP正常组和SEP异常组,比较2组患者的感觉、运动功能以及周围神经传导参数。结果 34例SEP异常组以脑出血(P<0.05)为主,上肢和手Brunnstrom分期低于正常组(P<0.001),偏瘫手实用能力分级低于正常组(P<0.001),单丝触觉和两点辨别觉功能较正常组差(P<0.001)。SEP异常组N9潜伏期较正常组低(P<0.05)。SEP异常组偏瘫侧周围神经传导功能较正常组低,正中神经混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尺神经CMAP潜伏期、波幅明显降低(P<0....  相似文献   

5.
138例糖尿病患者神经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神经电生理特点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方法连续记录138例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神经电图(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的检测结果,并根据糖尿病病程将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共检测周围神经1669条,异常神经313条(18.75%),下肢异常率(132/530,24.9%)明显高于上肢(59/517,11.4%)(P<0.0001),感觉神经(122/622,19.6%)与运动神经(191/1047,18.2%)受累无差异(P=0.5665);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运动、感觉神经异常率(24.3%,33%)明显高于病程小于10年组(14.2%,14%)(P<0.001)。病程大于10年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病程小于10年组减慢,正中神经、胫后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尺神经外所查运动神经近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AMP)病程≥10年组均明显低于病程<10年组。结论尽管受检时血糖控制良好,但依然有周围神经电生理异常变化。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传导异常率高于上肢,尤以运动神经明显。病程是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的危险因素,随着病程增加神经传导异常率和损伤严重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腕管卡压(CTS)神经电生理检测价值。方法对临床的症状及体征符合CTS的45例患者行正中神经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与尺神经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检测;桡神经与正中神经拇指-腕感觉潜伏期时差值;正中神经与尺神经无名指-腕感觉潜伏期时差值;双侧正中神经F波的检测;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 45例患者中63只异常,双侧病变18例,单侧病变27例,正中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或(及)传导速度减慢异常率31.5%,波幅减低异常率28.3%;正中神经拇指-腕感觉神经潜伏期延长异常率71.5%;合并波幅减低者异常率占79.3%;正中神经环指-腕感觉神经传导潜伏期延长异常率81.6%,合并波幅减低异常率89.4%;正中神经F波异常率33.6%;拇短展肌呈神经源性改变异常率20.1%。结论神经电生理的常规检测联合运用感觉神经潜伏期时差值法对CTS有更敏感、更精确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胫神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MG仪对63例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单侧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F波及H反射检测,比较四者的诊断阳性率。结果本组63例糖尿病患者胫神经四种检查方法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反射(76.19%)、F波(53.97%)、SCV(36.51%)、MCV(17.46%)(均P0.05)。本组中43例无周围神经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糖尿病患者胫神经四种检查方法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反射(76.74%)、F波(55.81%)、SCV(32.56%)、MCV(13.95%)(均P0.05)。本组63例糖尿病患者中反映神经远端传导功能的神经传导速度总异常率为44.44%(28/63),而反映神经近端传导功能的H反射与F波总异常率为80.95%(51/6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52,P0.01)。结论四种不同的电生理检测方法可以较全面反映胫神经远近端的损害,糖尿病患者胫神经损害不仅仅限于远端,其近端亦容易受损。四种检测方法中H反射阳性率更高,可以更早发现胫神经的亚临床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甲钴胺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5例患者治疗无效,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无变化。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0%,18例患者中11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无变化,7例触觉、跟膝腱反应、温度觉等症状无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患者复发,对照组9例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件周围神经病(DPN)患者受累神经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900例2型糖尿病并发DPN患者进行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受累神经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感觉神经异常率为89.3%;包括65.2%(587例)的正中神经、38.9%(350例)的尺神经、89.3%(804例)的腓浅神经、60.4%(544例)的腓肠神经及29.6%(64例)的胫后神经异常.运动神经异常率为34.5%;包括32.1%(289例)的正中神经、28.7%(258例)的腓总神经、22.7%(49例)的胫神经异常.感觉神经异常率明显高于运动神经异常率(P<0.01);下肢感觉神经异常率明显高于上肢(P<0.01).结论 DPN患者受累的感觉神经以腓浅神经、正中神经、腓肠神经最普遍,受累的运动神经以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为多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特征,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1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检测,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及神经传导正常(NDPN)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及血同型半胱胺酸等进行分析。结果 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94例出现周围神经病变,20例神经传导正常,总异常率82.5%。其中运动神经纤维受损:正中神经纤维异常率右侧31%,左侧19%;尺神经纤维异常率右侧9%,左侧9%;胫后神经纤维异常率右侧16%,左侧23%;腓总神经纤维异常率右侧28%,左侧29%。感觉神经纤维受损:正中神经纤维异常率右侧63%,左侧49%;尺神经纤维异常率右侧26%,左侧27%;胫后神经纤维异常率右侧70%,左侧67%;腓浅神经纤维异常率右侧67%,左侧61%;腓肠神经异常率右侧50%,左侧47%。DPN组较NDPN组病程更长,血HbA1c、FBG、LDL-C、同型半胱胺酸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感觉纤维受损为主,下肢重于上肢,病程、FBG、HbA1c、LDL-C、同型半胱胺酸等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酒依赖(AD)患者自主神经及感觉功能的电生理特征。方法对56例AD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体感诱发电位(SEP)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分析SSR反应波及SEP上肢N20、下肢P40电位波幅、潜伏期和正中神经、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于酒精戒断2个月时随访AD组患者的SS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SSR异常率及反应波缺失率均显著升高(χ~2=7.860,P=0.005;χ~2=64.655,P=0.0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入组时及酒精戒断后SSR波幅均显著降低,潜伏期显著延长(均P0.01)。与入组时比较,AD组酒精戒断后波幅、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D组与正常对照组SEP上肢N20电位和下肢P40电位波幅、潜伏期及上肢正中神经、下肢胫神经SC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D患者酒依赖持续时间和日饮酒量分别与SSR潜伏期呈正相关(r=0.335,P=0.017;r=0.369,P=0.008),与SSR波幅呈负相关(r=-0.294,P=0.038;r=-0.310,P=0.028)。结论 AD患者存在周围神经损害,以C类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传导痛温觉Aδ纤维功能障碍等小纤维损害为主,深感觉传导路尚无明显影响,SSR可为AD提供周围神经早期损害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肯尼迪病(Kennedy disease,KD)患者电生理学特征和肌肉病理学特点,探讨临床误诊原因,以加强对此病电生理学改变和肌肉病理学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9例经基因确诊的KD患者行针极肌电图、神经传导、F波和H反射检测。肌电图取舌肌、胸锁乳突肌、三角肌、第一骨间肌、胸椎旁肌、股四头肌、胫前肌。神经电图取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和胫神经。1例患者取股四头肌肌肉活检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肌电图检查显示9例肯尼迪病患者均表现为广泛的慢性神经源性损害。CMAP和SNAP波幅均显著降低(P0.01),以腓肠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异常率最高(88.89%),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P0.01),正中神经和胫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P0.01),正中神经和胫神经F波响应率降低,胫神经的H反射潜伏期延长(P0.01)。肌活检示神经源性肌损害,表现为肌纤维萎缩,萎缩纤维群组化分布。结论 KD患者电生理以广泛的慢性神经源性损害为最主要改变,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异常,且感觉神经受累较运动神经受累更多见,病理学表现为肌肉萎缩及群组化分布。电生理和肌肉活检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减少误诊率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3,SCA3)无症状基因携带者与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异常特征,寻找与SCA3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相关的电生理指标。方法对确诊的20例无症状基因携带者(preclinical carriers of spinocerebellar ataxias type 3,PreSCA3)、39例SCA3患者及32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周围神经传导(nerve conductive study,NCS)检测,比较各组间的神经传导异常,分析各电生理参数与共济失调等级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and rating of ataxia,SARA)总分及病程的相关性。结果PreSCA3感觉神经传导异常发生率为20%,并且PreSCA3组尺神经、胫神经、腓肠神经SNAP波幅及尺神经MCV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SCA3患者NCS异常发生率为69.2%,以感觉神经传导异常为主(53.8%),主要表现为混合性损害(48.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CA3患者所有检测神经SNAP波幅、SCV及腓总神经CMAP波幅、尺神经MCV显著降低(P<0.05)。此外,正中、尺、胫、腓总及腓肠神经SNAP波幅、SCV与SARA总分及病程呈负相关(P<0.05)。结论部分PreSCA3已存在周围神经损害,主要累及感觉神经。SCA3患者NCS检查异常率高,主要表现为混合性损害为主的感觉性周围神经病。SNAP波幅、SCV可能作为监测疾病发生发展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并评价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神经传导速度(NCV)技术检测MS患者周围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及其潜伏期;采用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的潜伏期;采用F波检测正中神经的出现率和传导速度。结果MS患者NCV均不同程度地减慢,MCV的异常率高于SCV,NCV结果提示轴突损害比脱髓鞘显著。MEP测得肘点和腰4点的潜伏期延长,提示正中神经远端和腰骶神经根功能的损害。部分患者F波的出现率降低.提示周围神经根功能异常。结论MS患者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综合运用电生理技术可以全面地评价MS周围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的研究,早期诊断糖尿病(DM)患者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方法:应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NDI-200F神经电检诊仪,对DM组95例患者行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和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及尺神经、正中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与30例健康人组对照。结果:DM组95例, NCV异常率为77.89%(74/95)。共检测665条神经,MCV380条,异常率55.26%,SCV285条,异常率50.8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上肢检测380条神经,异常率45.53%,下肢检测285条神经,异常率63.8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M组SCV波幅减低率为53.66%。DM组按病程分为三组,<5年,30例,异常率28.10%;≥5年,31 例,异常率为54.84%;≥10年,34例,异常率74.37%,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DM组中29例无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与体征,NCV异常11例(37.93%)。结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不但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而且此方法可靠、简便、无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主要探讨的是神经肌电图在Ⅱ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病程进行分组,包括A组(病程〉10年)、B组(病程1-10年)和C组(病程〈1年)。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正中、尺神经、腓总神经的MCV(运动传导速度),SCV(感觉传导速度)以及胫神经H反射和尺神经f波的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80例,其中A组57例,B组65例,C组58例。三组患者的正中神经(χ2=9.104,P=0.011)、尺神经(χ2=9.335,P=0.009)、腓总神经(χ2=9.898,P=0.007)的MCV异常比例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且病程越长,异常率越高;三组患者的正中神经(χ2=13.44,P=0.001)、尺神经(χ2=13.56,P=0.001)、腓总神经(χ2=24.09,P=0.000)的SCV异常比例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病程越长,异常率越高;三组患者胫神经H反射异常比例存在显著的差异(χ2=19.12,P=0.000),且病程越长,异常率越高。而尺神经F波异常比例并无统计学差异(χ2=3.152,P=0.207)。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越长,相应的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CV、SCV中的异常比例,以及胫神经的H反射异常检出率越高。结合尺神经F波可早期客观检测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近端损害,提高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定量感觉检查(QST)及神经传导检测(NCS)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QST对100例2型糖尿病(T2DM)组和5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四肢的冷觉(CS)、温觉(WS)、冷痛觉(CP)、热痛觉(HP)的感觉阈值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并对T2DM患者进行上肢的正中神经、尺神经,下肢的胫神经、腓神经运动和感觉支的NCS、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以及运动末梢潜伏期(DML)进行测定并分析.T2DM患者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分别对QST及NCS的异常率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T2DM组QST和NCS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QST与NCS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QST的异常率均显著大于NCS;提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中周围神经小纤维受损比大纤维更明显,T2DM患者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各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QST对DPN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QST对DPN的诊断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需与NCS结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状况进行评价更为完善.QST和NCS不能相互替代,全面了解DPN病情需QST和NCS结合,并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多发性硬化(MS)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时的肌电图改变特点.方法 共对69例MS进行了系统的肌电图测定,测定内容包括感觉神经传导、运动神经传导、F波和同芯针电极肌电图,并对测定结果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69例MS患者中10例存在肌电图异常.在所测定的神经中,22.2%(12/54)存在运动和/或感觉传导异常,12.5%(2/16)F波异常;13.8%(8/58)肌肉存在神经源性损害的表现.10例中4例患者分别存在1~2根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波幅下降,严重者甚至引不出波形;3例患者存在1~2根神经的运动传导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1例存在胫后神经感觉运动纤维传导减慢;1例表现为双侧正中神经的F波异常;4例患者存在某一肢体同芯针电极肌电图异常.结论 MS患者肌电图检查所发现的异常,一般为单神经或神经根病变,以轴索丢失为主,其病因较难用MS的发病机制来解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6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与35例正常人肌电图对照,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确诊为临床或亚临床周围神经病的共30例(83.3 3%).观察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腓肠、腓浅神经传导速度(NCV)及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感觉神经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各神经传导速度与酒精摄入总量(TLDE)呈负相关.结论酒精对周围神经的毒性呈剂量依赖性.神经电生理检查能敏感地评价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周围神经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神经电图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神经电图的改变。方法 对78例DPN患者进行神经电图检查,包括运动神经传叶速发(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F波检查。结果 共检查78例患者的468条神经,其中MCV减慢166条,MCV减慢合并远端潜伏期延长39条,异常率43.8%;SCV减慢175条,末引出电位75条,SCV减慢兼远端潜伏期延长26条,异常率58.9%.检查102条神经的F波,其中异常66条,异常率为64.7%,12条神经(11.8%)F波时间离散度增加。结论 神经电图是诊断DPN的敏感及特异性的检查,多个参数相结合有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