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丹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ICAM-1表达和白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缺血再灌注组(n=8)和bFGF组(n=8).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1 h再灌注损伤24 h,术前治疗组丹红注射液预处理3 d,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用生理盐水预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和组织HE染色检测缺血区脑微血管内皮ICAM-1的表达及白细胞计数.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ICAM-1表达明显升高,白细胞浸润明显(P<0.05).丹红治疗组ICAM-1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少,白细胞浸润程度减轻(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预处理可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ICAM-1表达,减轻白细胞浸润,提示抑制粒细胞黏附作用是其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两维来司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及缺血脑组织TNF-α、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m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盐水对照组及药物组(200mg/kg).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采用Trc染色方法测定脑缺血2h冉灌注0h、1h、4h、6h、8h、10h给药后各组脑梗死体积;应用RT-PCR方法检测脑缺血2h再灌注22h后缺血脑组织TNF-α、ICAM-1 mRNA的相对含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再灌流0、1、4、6h后药物组脑梗死体积明减减小(P<0.05);再灌注8h、10h组脑梗死体积减小,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流22h后,药物组缺血脑组织中TNF-α和ICAM-1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西维来司钠可明显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降低TNF-α与ICAM-1 mRNA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ICAM-1在PACAP脑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PACAP组,在大鼠脑缺血2h后进行再灌注.在再灌注2h、24h、48h,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ICAM-1的表达.结果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ICAM-1的表达量显著增加,灰度值分别为2h128.67±1.51(P<0.05)、12h168.67±2.66(P<0.01)、24h173.17±2.51(P<0.01);应用PACAP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ICAM-1表达的峰值明显降低,灰度值分别为123.00±2.98、143.67±2.42、144.67±3.01(P<0.01.结论 PACAP能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ICAM-1的表达,进而抑制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线粒体通透性转化在脑缺血后处理干预下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SD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设立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及延迟缺血后处理组。于大脑中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后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的改变情况,再灌注24h后检测脑梗死面积。结果脑缺血后处理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减少(P<0.05),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减轻(P<0.05);延迟脑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脑缺血后处理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但其保护作用有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组)、丹参酮ⅡA小剂量治疗组[小剂量组,15mg/(kg·d)]和丹参酮ⅡA大剂量治疗组[大剂量组,30mg/(kg·d)];线拴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治疗组大鼠于手术前连续生理盐水灌胃后给予不同剂量的丹参酮Ⅱ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顶叶皮质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脑组织含水量及梗死灶体积.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缺血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阳性的血管数为(63.00±4.74)根/5个高倍视野,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为(0.42±0.04)U/g,与假手术组[0和(0.03±0.01)U/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小剂量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阳性的血管数为(41.20±4.55)根/5个高倍视野,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为(0.33±0.02)U/g,大剂量组分别为(26.40±3.78)根/5个高倍视野和(0.23±0.03)U/g,均低于缺血组(P<0.01),两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组脑组织含水量为(92.13±2.62)%,梗死灶体积为(194.10±10.99)mm3,与假手术组[(81.09±1.47)%和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小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为(87.88±1.86)%,梗死灶体积为(140.86±5.25)mm3大剂量组分别为(83.36±2.90)%和(112.20±10.78)mm3,均低于缺血组(P<0.01),两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参酮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受到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脑缺血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规律,并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其干预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同时应用β-七叶皂甙钠予以干预。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脑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点组织学改变和ICAM-1、VCAM-1的阳性表达。结果(1)β-七叶皂甙钠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组织损伤;(2)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VCAM-1表达增加,ICAM-1于再灌注后24h表达达高峰,VCAM-1.于再灌注后24~48h表达达高峰,随后降低,但再灌注后72h两者表达仍高于正常水平;(3)β-七叶皂甙钠可以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24h、48h缺血区ICAM-1、VCAM-1的表达。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VCAM—1大量表达,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β-七叶皂甙钠能降低ICAM-1和VCAM-1的表达及减轻脑组织损伤,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ow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及多形核白细胞(Plo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PMNLs)浸润变化的影响.探讨预处理的延迟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全脑缺血预处理模型。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脑缺血预处理后ICAM-1表达及多形核白细胞浸润的变化。结果(1)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表达的阳性血管数量、PMNLs浸润数量均明显增加;(2)脑缺血预处理可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后ICAM-1的表达阳性血管数及PMNLs的浸润数量。结论一次性缺血预处理3min后48h可以少再次长时间缺血(30min)/再灌注(24h)的ICAM-1的表达和多形核白细胞浸润。ICAM-表达的下调和PMNLs浸润减少参与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CAM-1在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糖尿病及正常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内ICAM-1的表达、炎性细胞浸润及梗塞大小.结果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受到的缺血损害明显重于正常缺血再灌注大鼠组;糖尿病缺血大鼠脑内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缺血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可加重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并增强炎性反应的程度.超负荷血糖条件下ICAM-l可能是加重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粘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α-MSH,用髓过氧化物酶(MPO)定量测定法评价脑缺血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表达情况,并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α-MSH能明显改善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α-MSH治疗组再灌注后脑组织ICAM-1表达明显下调,MPO含量减少,与脑缺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α-MSH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粘附分子(ICAM-1)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鼻给予抗ICAM-1抗体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鼻腔给予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克隆抗体(单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及脑缺血再灌注+经鼻给予高、中、低剂量抗ICAM-1单抗干预组.采用插线法制作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干预组于缺血1 h经鼻给予抗ICAM-1单抗,再灌24 h后取脑行冠状切片.采用TTC、HE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及免疫组化阳性区占总面积比.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脑标本均可见缺血侧的脑膜充血,脑组织肿胀;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及低、中、高抗ICAM-1单抗干预组脑梗死体积(以像素值表示)分别为57 042±12 483、32 871±4 325、25 932±3 103和15 325±3 356,免疫组化阳性区面积占总面积比分别为(6.64±0.476)%、(5.15±0.987)%、(4.36±0.682)%和(3.42±0.537)%,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脑缺血再灌注可使脑组织ICAM-1表达显著增高;(2)经鼻腔给予抗ICAM-1单抗可有效降低脑组织ICAM-1的表达,缩小脑梗死体积;(3)经鼻腔给予抗ICAM-1单抗的剂量同脑梗死体积呈负相关;(4)脑缺血再灌注时ICAM-1免疫组化阳性区面积比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I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表达。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组),每组16只大鼠。术后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测定大鼠认知记忆能力变化。3组大鼠脑组织切片行HE染色和APP染色,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orris水迷宫试验显示,对照组大鼠训练第1~4天逃避潜伏期长于IP组(P 0. 01);跨越原平台次数IP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 0. 05)。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脱失明显,而IP可减轻这种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脑缺血再灌注144 h后对照组中APP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0. 01); IP组海马CA1区APP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 0. 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抑制APP的表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记忆减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elecoxib(塞来昔布)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ICAM-1和MMP9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NS组)、celecoxib低剂量组(LCIR组)和高剂量组(HCIR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和线栓法制作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后30min给予生理盐水或celecoxib溶液灌胃,再灌注后6、12、24、48h将大鼠断头取脑,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ICAM-1和MMP9的表达,并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死亡率的比较。结果 NS组、LCIR组、HC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NS组、LCIR组、HCIR组MMP9及ICAM-1阳性血管主要表达于缺血周边区,较S组表达明显增强(P<0.05),LCIR组、HCIR组MMP9及ICAM-1阳性血管数较NS组减少(P<0.05),LCIR组、HCIR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各组不同时间点之间MMP9及ICAM-1阳性血管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经Celecoxib干预后大鼠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 celecoxib可能通过抑制脑组织中MMP9和ICAM-1的表达而减轻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的损伤而降低实验大鼠的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ICAM-1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性的变化。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缺血2h再灌注2、4、12、24、48、96h组,原位杂交和兔疫组化法检测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超高速摄录像系统观察缺血区微血管内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性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局部脑组织ICAM-1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微动脉内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粘附性均明显增高。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表达增高,介导了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粘附增强,参与了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沙土鼠全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间黏附分子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沙土鼠短暂性全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63只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组)和阿司匹林干预组(阿司匹林组)。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阿司匹林干预对二者表达的影响。结果 (1)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脑缺血-再灌注24h,脑缺血组动物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开始增加,3d后明显增强,至7d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阿司匹林组动物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在所有观察时限均明显低于脑缺血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变化: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限,脑缺血组动物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均呈弱阳性;而阿司匹林组表达则呈强阳性。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上调,并抑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和增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而获得较好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的不断开展和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供肝原发性无功能是引起肝移植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供肝功能不良的重要因素。如何减轻或消除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目的:观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后处理后MAPK级联通路中P38,JNK和ERK活化的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5/10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10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缺血30 min再灌注组48只和缺血后处理组48只,后2组又分为0,0.5,1,2,4,8,12,24 h不同时间处理亚组,每亚组6只。 方法:建立大鼠肝脏体内局部缺血再灌注-缺血后处理模型,于复灌后0,0.5,1,2,4,8,12,24 h取肝脏组织。 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磷酸化的p-P38、p-JNK和p-ERK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作半定量分析。 结果:①p-ERK,p-JNK在缺血后即有轻度增高,但在再灌注后30 min开始增高明显,持续到再灌注后4 h,高峰出现在再灌注后2 h。缺血后处理组p-ERK,p-JNK的表达在再灌注后1,2,4 h较缺血再灌注组增高(P < 0.05)。②p-P38在缺血后即有轻度地增高,但在再灌注后30 min开始增高明显,高峰出现在再灌注后1 h,2 h后开始下降,表达程度维持在缺血后水平。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p-P38的表达增高,但仅在再灌注后1 h明显增高(P < 0.05)。 结论:缺血后处理可通过增高ER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降低JNK的磷酸化水平减轻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神经保护作用的最佳时间窗。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对照组、IP 15s组、IP 30s组和IP 1min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行单纯I/R;IP 15s组、IP 30s组和IP 1min组,反复3次缺血再灌注。除假手术组外的大鼠均采用线栓法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ACO)建立脑缺血SD大鼠模型。所有大鼠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NDS),并应用组织原位标记凋亡细胞检测、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观察IP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再灌注24 h后,IP各组ND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IP 15s组、IP 30s组NDS低于IP 1min组(P<0.05)。对照组海马CA1区TNF-α、凋亡细胞表达量明显增加,IP 15s组、IP 30s组海马CA1区TNF-α、凋亡细胞的表达量较IP 1min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IP可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减少海马CA1区炎性因子TNF-α及细胞凋亡的表达。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最佳时间窗为15s、30s。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缺血大鼠缺血后适应模型中大脑皮质的ERK1/2通路表达特点及应用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后对缺血后适应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研究缺血后适应是否通过ERK1/2信号通路介导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再灌注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2h再灌注组、缺血2h后适应组以及PD98059+缺血2h后适应组(PD+2h后适应组),每组5只,用线栓法建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缺血性脑梗死模型,4组分别进行不同形式的实验。对比4组大鼠再灌注1h、24h的神经功能评分及再灌注24h后的梗死体积。每组另增加15只大鼠,分别于再灌注后2h、6h、24h留取缺血大脑皮质;Western blot检测再灌注2h、6h、24h后总T-ERK1/2、P-ERK1/2表达。结果 PD+2h后适应组与缺血2h再灌注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缺血2h后适应组,脑梗死体积大于缺血2h后适应组。缺血后适应组再灌注2h、6h、24h后P-ERK1/2表达明显高于缺血2h再灌注组及PD+2h后适应组;以上表明,缺血后适应通过ERK1/2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应用P-ERK1/2的阻滞剂PD98059后,阻断了缺血后适应的脑保护作用。结论通过对本实验研究数据的分析后发现,缺血后适应对大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应用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后,缺血后适应神经保护效应减弱,说明缺血后适应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MAPK/ERK信号通路具有深层次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elecoxib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NF-xB和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和线栓法制作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NS组)、celecoxib低剂量组(LCIR组)和高剂量组(HCIR组),分别于缺血后30rain给予生理盐水或celecoxib溶液灌胃,再灌注后6、12、24、48h将大鼠断头取脑,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NF-kB和ICAM-1的表达水平。并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NS组、LCIR组、HC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NS组、LCIR组、HCIR组NF-kB阳性细胞及ICAM-1阳性微血管主要表达于缺血周边区,较S组表达明显增强(P〈0.05),LCIR组、HCIR组NF_KB阳性细胞表达率及ICAM-1阳性微血管数较NS组减少(P〈0.05),LCIR组、HCIR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每组不同时间点之间NF-gB阳性细胞表达率有明显差异(P〈0.05)以及它们之间的ICAM-1阳性微血管数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celecoxib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脑缺血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NF-kB和ICAM-1的表达而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