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特征。方法选择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接受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及斑块类型分布,比较2组血流速度(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间的差异,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血流动力学指标间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共检查颈动脉斑块216处,显著多于对照组的42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斑块类型方面,以软斑块最多,混合斑块次之,扁平斑块最少。(2)观察组PSV显著高于对照组,RI及P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流动力学指标PSV与MMSE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423,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特征,且其血流动力学指标PSV与患者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2013-06—2015-03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下,选用阿托伐他汀片口报,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均每天服用1次;实验组在服用阿托伐他汀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2组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变,TG、TC、LDL-C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实验组降低的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减少,实验组减少的面积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治疗前,实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危险,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在临床治疗中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剂量辛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脂水平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1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2组常规治疗方案相同,在此基础上,2组均联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研究组40mg/次,qd,对照组20mg/次,qd,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脑血管储备能力、近期与远期疗效。结果研究组TC、LDL-C、TG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CVR、BH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病死率(7.27%、1.8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强化治疗有助于调节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脑血管储备能力,提高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1-06—2015-11我院接收的符合研究标准的5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27)与对照组(n=27)。对照组采用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2组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血管狭窄程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5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管狭窄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40%,对照组为3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血管狭窄程度,提高临床疗效,且住院时间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老年早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早期脑梗死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及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比容、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老年早期脑梗死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具备一定安全性,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干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120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异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阿司匹林组及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6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及脑血管事件复发率。结果3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辛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组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及血脂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及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另外两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3组患者脑血管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合干预对降低CRP水平,延缓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优于单一使用辛伐他汀或阿司匹林,并可预防脑血管病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治疗组与单用阿司匹林的对照组降低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90d内发生缺血性卒中风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2组患者90d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的情况,并在21d比较2组患者血液学指标(PT、APTT、FIB)变化情况及用药期间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主要终点事件7例(14%),次要终点事件2例(4%);治疗组发生主要终点事件3例(6%),次要终点事件2例(4%),2组主要终点事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终点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1d时,治疗组PT、APT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期间2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比单用阿司匹林对照组能够有效减少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并能改善血液学指标,但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拮抗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2-06—2014-12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n=48)与对照组(n=47)。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采取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颅内外动脉IMT(内膜中层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获得改善,组内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颅内外动脉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颅外段IM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拮抗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提高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改善血脂水平,减小IMT,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8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 阿司匹林)和对照组(丹参注射液 阿司匹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06—2016-02我院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西医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为76.19%,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剂量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CVR)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04-2015-04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研究组给予强化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CVR和炎症因子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总有效率(97.5%vs 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VR、BHI、CRP、TNF?α、MMP-9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VR、BH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RP、TNF?α、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42.5%(1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5%(7/40)(P0.05)。结论辛伐他汀强化剂量能够有效增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CVR,但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清尿酸水平及血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2例为实验组,以在我院体检的4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血清尿酸水平及血脂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血清尿酸水平(374.5±99.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2.4±74.5)μmol/L,且实验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胆固醇脂、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及血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存在相关性,患者血清尿酸及血脂水平较高,易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上可根据患者血清尿酸及血脂水平变化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颈部血管超声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12诊治的15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初期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取158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2组受检者均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观察2组受检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颈动脉中膜厚度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颈动脉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准确度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上肢骨折固定术患者行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上肢骨折固定术患者按不同麻醉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单药麻醉,研究组给予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麻醉,统计并观察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相关指标、苏醒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HR、SBP、DB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起效时间等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22.58%(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上肢骨折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延长神经阻滞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及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03—2016-03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9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脂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研究组HDL-C、LDL-C、TG、T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阿托伐他汀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取得良好效果,能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普罗布考对脑梗死(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6—2015-08我院收治的64例CI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普罗布考治疗。统计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hs-CRP水平、颈动脉IMT值、斑块数量、斑块面积;治疗前后于不同时间段随访,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估2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估患者临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血脂各项指标水平、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各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MT值、斑块数量、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MT值低于对照组,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斑块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12个月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mRS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个月mRS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脑梗死患者,能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清hs-CRP水平,并抑制颈动脉斑块进展,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促使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镇肝熄风汤中西医结合对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06—2016-09收治的120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镇肝熄风汤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压和心电图等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血压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低于治疗前,但2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镇肝熄风汤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镇肝熄风汤可有效调节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清尿酸及血脂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2例为实验组,另选取在我院体检的4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血清尿酸水平及血脂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血清尿酸水平(374.5±99.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2.4±74.5)μmol/L,实验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胆固醇脂、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及血脂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存在相关性,血清尿酸及血脂水平较高,易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可根据患者的血清尿酸及血脂水平变化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药汤剂结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1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成2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选用中药汤剂结合西药治疗。比较2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5%和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TNF?α、IL-8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IHSS分值分别为(9.62±2.53)分和(17.83±3.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各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结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开展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并为该病的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1-01-12收治的35例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综合疗法;选取2012-01-12收治的37例脑卒中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记录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个月末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化应激状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做对比分析。结果2组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前SOD与MD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DA值低于对照组(P<0.05),SOD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开展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能够促进患者病情预后康复,临床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