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创伤性视神经病患者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中全面护理干预的操作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单眼患病拟行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的创伤性视神经病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数字表将所有病例分为全面组与常规组,均给予常规护理,且全面组另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后视力改善情况、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及满意度评分。结果全面组视力改善分布情况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组总改善率(96.43%)显著高于常规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组内心理状态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全面组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全面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创伤性视神经病患者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围术期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视力和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行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02—2017-04外伤性视神经病变107例,均行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53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抑郁(SDS)、焦虑(SAS)、生活质量(SF-36)评分、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96.30%(52/54)高于对照组81.13%(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85%(1/54)低于对照组20.75%(1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力、心理健康等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行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心理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8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观察治疗,予以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并研究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视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伤后不同时机治疗的疗效各不相同,治疗3个月后的有效率(100%%)明显高于2周内的有效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明显优于传统激素药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眼科2009-01—2012-12收治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70例,随机分为非手术治疗组(A组)和鼻内窥镜手术组(B组),每组35例。2组均给予常规能量合剂、大量维生素和神经营养因子药物。A组给予静脉注射大剂量的地塞米松的基础上,再给予肌内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B组采用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治疗。观察2组总有效率,分析2组受伤后有光感组和无光感组患者的有效率。结果 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受伤后有光感组和无光感组患者的有效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尤其对于受伤后有视力的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是可供医生参考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的105例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疗效的影响因素。对有统计学意义的观察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手术总有效率38.09%(40/105)。其中,术前尚存残余视力者有效率80.00%(20/25),术前不存在残余视力者有效率25.00%(2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33,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残余视力、伤后至手术间隔时间及筛蝶窦积血与手术效果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无残余视力、伤后至手术间隔时间3d及筛蝶窦积血是影响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疗效以及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临床疗效并不十分令人满意,特别是术前无残余视力、伤后至手术间隔时间3d及筛蝶窦积血的患者,手术疗效较差。术前针对患者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对疗效及预后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前无光感的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经内镜行视神经管减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Messerklinger技术对13例术前无光感的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经内镜行视神经管减压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随访3-12个月,7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恢复,总有效率54%(7/13);5例无效,失访1例.按受伤后视力丧失至手术时间分为3-7 d组,8-14 d组,15-21 d组和21 d以上组,以有效和无效划分比较各组手术效果,各组间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无光感的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行内镜减压可能有效,术前无光感不应成为该手术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1995年1月至2001年2月(53例)、自2001年3月至2009年12月(50例)收治的103眼外伤性视神经病的临床特征以及应用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结局,通过单因素分析(x2检验)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外科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 结果 103眼的手术总有效率为37.86%(39/103).术前有残余视力者有效率为83.3%(20/24),无残余视力者有效率为24.05%(19/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无残余视力、伤后至手术间隔时间>3d以及筛蝶窦积血这3个因素与手术效果呈显著相关性(P<0.05),年龄、有无意识障碍、伤后至手术间隔时间是否>7d、视神经管有否骨折、是否切开鞘膜、术前是否使用激素等因素与手术效果不相关(P>0.05),但在有视神经管骨折的患者中,骨折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其疗效也有差别.预测手术效果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P(1)=1/[1 +e-(2.139+2.839X3+1.372X5+2.263X9)] (X3:术前残余视力;X5:外伤至手术间隔时间;X9:筛蝶窦积血). 结论 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总体疗效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对于术前无光感者.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外科手术疗效的不良预后因素多且相互影响.临床上应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与药物综合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05—2016-05收治的32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用大剂量激素并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采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可起到明显效果,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均采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前无光感者术后有效率30%,术前视力为光感者术后有效率61%,术前为眼前手动者术后有效率100%,术前为眼前数指者术后有效率100%;总有效率67.2%。结论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12例神经病变病例,分析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治疗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术有效率达40.19%(45/105),术前是否存残余视力是决定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有残余视力和无残余视力的患者手术治愈率分别为80.65%(25/31)和25.93%(2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得出,术前残余视力、筛蝶窦积血及伤后至手术间隔时间与术后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残余视力、筛蝶窦积血及伤后至手术间隔时间是影响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结论单纯行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神经病变效果不明显,对无残余视力、伤后至手术间隔3d及筛蝶窦积血患者效果更差。术前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做到最大程度的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神经内镜辅助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纳人所有关于神经内镜辅助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TON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及临床对照研究。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版本5.0.1)评定所有纳入研究的质量,并用RevMan5.1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个符合标准的研究,共117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对于提高患者的视力恢复程度,神经内镜组明显优于激素治疗组(OR=1.83;95%可信区间:1.09~3.06;P〈0.05);②对于提高患者视力恢复程度,神经内镜组与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OR=0.71;95%可信区间:0.47~1.06;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TON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激素治疗。虽然神经内镜组与开颅手术视神经管减压术组比较,对视力恢复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其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TON)不同手术时机的疗效。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采用计算机检索1991年1月至2017年1月Medline、EMBase、Cochran、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TON的观察性研究文献,根据手术时机分为3 d组和3 d组。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TON 879例。Meta分析显示:3 d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3 d组(OR=2.53,95%CI:1.34~4.76,P=0.004);而且,3 d组术前未失明病人有效率明显高于3 d组(OR=2.31,95%CI:1.12~4.79,P=0.02);对于术前失明病人,两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6)。结论对于未失明TON病人,建议尽早手术;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视神经管减压术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视神经管减压术和非手术治疗,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视神经损伤视力下降轻到中度组,手术治疗的患者视力恢复与非手术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视力下降严重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昏迷患者伴视神经损伤组,手术治疗患者视力保存明显好于非手术治疗。结论尽早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清除骨片和血肿对视神经的压迫,剪开视神经鞘膜和总腱环给受损的视神经纤维释放足够的空间,对视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筛蝶窦入路视柱磨除视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10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43例TON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神经内镜经鼻筛蝶窦入路进行常规视神经管减压手术24例(对照组), 应用神经内镜经鼻筛蝶窦入路视柱磨除视神经管扩大减压术式19例(试验组)。比较两种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长等, 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变化以评估手术的有效性, 安全性评估指标为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长为56.3~103.5 min[(76.6±23.4)min], 试验组为75.1~121.6 min[(93.2±17.9)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 P=0.009)。两组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的术前视力:无光感6例、光感10例、眼前手动6例、眼前指数2例;术后3个月, 无光感5例、光感7例、眼前手动7例、眼前指数3例、LogMAR视力表≥0.02 2例, 手术有效比例为9/24。试验组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手术时机。方法遵循证医学的原则,采用计算机检索1991年1月至2017年1月EMbase、Medline、Cochran图书馆、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手工检索补充,以检索有关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治疗TON的研究文献,纳入的研究,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应用Rev.Man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及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符合要求的文献研究,包括TON患者72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7d手术组和7d手术组治疗TON总有效率的OR合并值为3.65(1.83,7.3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7d手术组和7d手术组手术组治疗TON术前未失明组有效率的OR合并值为4.53(0.14,142.0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3)7d手术组和7d手术组治疗TON术前失明组有效率的OR合并值为2.23(1.21,4.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治疗TON患者7d手术组总有效率及术前失明组有效率优于7d手术组,术前未失明组有效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TON患者应尽早手术,尤其是术前失明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筛蝶窦入路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29例(32侧)TON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视力:无光感15侧,光感14侧,指动3侧。所有患者均采用术中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经筛蝶窦入路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术前均行高分辨率头颅CT扫描,观察手术相关结构的解剖特点,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变化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29例患者术后随访(5.2±1.1)个月(3~6个月)。术后视力:无光感10侧,光感4侧,指动4侧,指数5侧,最小分辨角的对数(logMAR)视力表≥0.02的9侧,手术有效率为59.4%(19/32)。无一例患者发生颈内动脉损伤、脑脊液鼻漏、嗅觉丧失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经筛蝶窦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TON的有效手段,该手术入路解剖特点清晰,术中神经导航辅助有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TON)的疗效,评估相关预后影响因素,并分析视神经管不同部位骨折手术策略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8例TON后行视神经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预后的潜在影响因素。根据视神经管骨折位置的不同,选择开颅视神经减压术和经鼻内镜减压术评估不同术式对不同骨折位置患者的术后视力改善情况的影响。 结果58例TON患者均行视神经减压术,33例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改善(改善组),其中9例行开颅视神经管减压术,24例行经鼻内镜减压术;25例患者术后视力未得到改善(未改善组),其中8例行开颅视神经管减压术,17例行经鼻内镜减压术。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前视力及视神经管是否骨折是术后视力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光感者有效率明显高于无光感者,无视神经管骨折患者术后改善率明显高于有视神经管骨折患者。35例单发视神经管骨折患者中,视神经管内下壁骨折使用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有更好的预后,开颅减压则对于外上壁骨折更有益。 结论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TON总体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术前尚存光感的患者。对于视神经管骨折患者应根据骨折位置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视神经减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额外侧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后失明病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病人(病眼14只)的临床资料,术前病眼视力均为无光感,均采用经额外侧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诊。以视力提升2个级别及以上为有效,视力提升1个级别为改善,视力一直无光感为无效。结果术后1周内视力恢复情况:达眼前指数3眼,眼前指动1眼,光感2眼,无光感8眼。术后1个月视力恢复情况:达辨识字体2眼,眼前指数4眼,眼前指动1眼,光感1眼,无光感6眼。远期视力达有效7眼,改善1眼,均在损伤后9 d内行手术治疗;无效6眼,在损伤后9 d内手术2眼,超过9 d行手术治疗4眼。结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致失明病人保守治疗无改善,应尽快手术治疗,经额外侧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2012-06—2015-01采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30例,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前14例无光感者术后4例无变化,10例恢复光感,有效率71.4%;术前10例有光感者,术后2例无变化,4例恢复至眼前手动,4例恢复至眼前数指,有效率80%;术前6例眼前手动,术后4例眼前数指,2例视力恢复至0.1,有效率达80%。术后随访时间为1个月。结论对于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一旦诊断明确后尽早采用经颅视神经减压管减压手术,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视力,具有一定优越性。当然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中视神经的充分减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72例 77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 77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经药物或联合手术治疗 ,总有效率为 41 6% ,伤后无光感者有效率2 3 2 % ,有残存视力者有效率 90 5 %。经x2 检验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药物治疗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损伤早期有价值的治疗措施。重视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 ,早期诊断、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伤后是否有残存视力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