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由缺血缺氧性脑病导致的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意识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康复一科住院的46例由缺血缺氧性脑病导致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影响意识恢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植物状态持续时间(P 0. 001)、发病至神经康复时间(P=0. 001)、(CRS-R)评分(P=0. 016)、性别(P=0. 034)、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P=0. 016)、体感诱发电位(P=0. 002)和脑电图(P=0. 003)与意识恢复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植物状态持续时间(OR=1. 077,95%CI:1. 009~1. 148,P=0. 025)、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OR=15. 511,95%CI:1. 210~198. 833,P=0. 035)是意识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植物状态持续时间过长、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出现是影响缺血缺氧性脑病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恢复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由缺血缺氧性脑病导致的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意识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康复一科住院的46例由缺血缺氧性脑病导致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影响意识恢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植物状态持续时间(P<0.001)、发病至神经康复时间(P=0.001)、(CRS-R)评分(P=0.016)、性别(P=0.034)、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P=0.016)、体感诱发电位(P=0.002)和脑电图(P=0.003)与意识恢复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植物状态持续时间(OR=1.077,95%CI:1.009~1.148,P=0.025)、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OR=15.511,95%CI:1.210~198.833,P=0.035)是意识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植物状态持续时间过长、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出现是影响缺血缺氧性脑病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恢复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发病率及其流行特征,分析有关危险因素。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式收集资料数据等,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广东省HIE发病率为0.92%。产妇心脏病、贫血、流产次数、胎位因素、催产素、胎头吸引、胎膜早破等19项因素为HIE发病的危险因素,怀孕次数、接近分娩的最后一次产检以及较高等级的产检医院为HIE发病的保护因素。羊水不正常、出生体重增加、5min Apgar评分异常、出生皮肤颜色、呼吸、心跳异常、1minApgar评分异常、出生时反射异常、出生第一天神志异常等因素为HIE发病的胎儿、新生儿危险因素。结论避免与HIE发病高度相关的危险因素.关注保护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相对地减少和预防HIE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干预治疗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68例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还进行药物、视觉、听觉、触觉刺激,3次/d,15~20min/次,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干预组患儿智能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运动发育指数比较,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34例患儿中,预后不良者16例,预后良好者18例;干预组34例,其中预后不良者9例,预后良好者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智能上有促进作用,且能显著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亚低温对心肺复苏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行心肺复苏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心肺复苏术成功且自主循环恢复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亚低温治疗,即将中心体温降至33℃左右,并维持24 h。7 d后对2组复苏后神经功能良好率和病死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对照组良好转归3例(10.0%),中度残疾6例(20.0%);不良转归6例(20.0%);死亡15例(50.0%)。观察组13例良好转归(43.3%),中度残疾3例(10.0%),不良转归2例(6.7%),死亡12例(40.0%)。结论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痛苦,结合抗感染、防止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心肺复苏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心肺复苏指南不断的更新,25%~50%的心跳骤停者可通过心肺复苏获得自主循环,但只有2%~14%可以成功出院,主要原因在于继发的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近期美国报道了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院内心跳骤停者心肺复苏后第1天存活率约为50%,出院的存活率却显著下降至25%[1]。由于大脑对缺血缺氧极其敏感,耐受性差,心肺复苏后即使自主循环恢复,大部分病人颅脑损伤已经形成,缺血缺氧性脑病及其并发症是导致病人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恢复自主循环者部分昏迷,处于植物状态,部分意识恢复,但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减退、癫痫发作或肢体活动障碍[2]。由此看来,缺血缺氧导致脑损伤恢复是心肺脑复苏的最终目标。我们探讨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与转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确处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对降低围产期死亡率,预防和减少远期后遗症有重要意义。我科对30例新生儿缺血氧性脑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和脑活素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我科于1993年1月~1997年1月收治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58例。全部患儿均有明显的围产期缺氧窒息史,生后12h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均经CT证实,轻度:散在局灶低密度影分布2个脑叶内;中度:低密度影超过2个脑叶,白质灰质对比模糊;重度:弥漫性低密度影,灰白质界限消失,但基底节小脑尚有正常密度。所有患儿均符合1989年制定的HIE诊断及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氧性脑病的治疗。方法回顾9例缺氧性脑病的治疗方案及治疗结果。结果9例病人经综合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综合治疗对缺氧性脑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缺氧性脑病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缺氧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均有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生活不能自理,4例有意识障碍,4例有锥体外系症状,5例有精神症状。经及时正确的治疗,9例患者均有明显或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缺氧性脑病临床表现各异,积极预防各种产生脑缺氧的原因及晚发损害的发生,是减少缺氧性脑病发生的关键,一旦发生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高压氧治疗的86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取常规干预与Orem自理模式相结合.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智力发育指数(MD...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后缺氧性脑病的脑电图 (EEG)表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8例成功心肺复苏患者的 2 4h内记录的EEG结果 ,并与临床预后作对照。结果 心脏停搏时间 <5min者 6 9%EEG为Ⅰ、Ⅱ级 ,31%为Ⅲ、Ⅳ、Ⅴ级 ,停搏时间 >5min者全数均为Ⅲ、Ⅳ、Ⅴ级。EEGⅠ、Ⅱ级者均完全恢复 ,Ⅲ级少数恢复 ,而Ⅳ、Ⅴ级者均呈去皮质状态或死亡。结论 分析心肺复苏后缺氧性脑病患者的EEG构型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量化脑电图在成人非超急性期(起病超过72 h)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9月至2022年4月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ICU收治的非超急性期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行量化脑电图检查,根据起病180 d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将患者分为苏醒组和未苏醒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量化脑电图中振幅整合脑电图、相对频带能量、相对α变异性及光谱熵,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22例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苏醒组6例,未苏醒组16例。两组缺血缺氧时间、进行颅脑影像学检查和进行量化脑电检查时间无统计学差异。22例患者均行量化脑电图监测。苏醒组患者振幅整合脑电图5例均为正常连续背景(分级为Ⅰ级),1例为Ⅱ级;未苏醒组患者振幅整合脑电图重度异常有13例(分级为Ⅲ级)、轻度异常2例(Ⅱ级),P=0.001;苏醒组患者相对频带能量提示4例以δ波为主,未苏醒组患者相对频带能量提示脑电波均以δ波为主,苏醒组和未苏醒组α/δ值(alpha/delta ratio,AD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19(0.07,0.35)vs.0.14(0.11,0.17),P<0.0001];苏醒组与未苏醒组相对ɑ变异分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4(3.5,4)分vs.1.75(1,3)分,P<0.0001];苏醒组与未苏醒组光谱熵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56.76±3.79)vs.(45.13±1.83),P<0.001]。两组患者量化脑电图振幅整合脑电图趋势、ADR值、相对ɑ变异性分值及频谱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振幅整合脑电图趋势、相对ɑ变异性分值及频谱熵与患者起病180 d GOS评分具有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量化脑电图或可在一定程度反映缺血缺氧后脑损伤程度,对判断起病72 h后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的预后或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 16例缺氧性脑病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磁共振成像 (MRI)结果、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16例均有明确的脑缺氧病史。临床主要表现意识障碍、锥体外系症状、锥体束征、精神症状、智能减退及去皮层综合征 ,部分病人呈迟发性脑病表现。头颅MRI检查主要见两侧基底节区对称性异常信号 ,呈长T1长T2 改变。本组多数病人经对症、神经营养、改善脑循环、高压氧仓等治疗 ,脑受损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结论 认识缺氧性脑病有助于该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头颅MRI检查对缺氧性脑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过度高压氧治疗(HBO)对缺氧性脑病所致的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高压氧的治疗机制及过度治疗的不良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缺氧性脑病致PVS患者60例,根据其高压氧治疗的病史分为常规HBO组,超长HBO组,未接受HBO治疗对照3组。以发病后6个月为观察点。观察指标包括PVS意识及预后评分(南京2001年版);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日抽搐次数;头CT/MRI中第三脑室宽度;颅内压;脑电图等。结果获得随访51例。3组患者在年龄、患病时间、意识及脑电图无显著性差异。第三脑室宽度及颅内压数据分析,超长HBO组的第三脑室宽度明显大于常规HBO组与对照组,同时颅内压较低,且这种差异在预后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05)。肌张力评定提示对照组及常规HBO组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但与超长HBO组肌张力明显高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长组中抽搐次数较其他2组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压氧治疗对脑损伤后意识恢复具有一定的疗效,但过度高压氧治疗可能导致脑昏迷患者严重的脑萎缩、巨大脑室及低颅压状态。形成不可逆、迟发性脑损伤,影响意识恢复。因此需合理、规范应用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是否存在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31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DEACMP组,n=67)与对照组(非DEACMP组,n=245),对比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既往中毒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吸烟史、饮酒史、CO气体接触时间、昏迷时间,合并症、急性期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心肌酶、脱水降颅压治疗、高压氧治疗、头颅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等情况,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2组患者性别、BMI、既往中毒史、呼吸系统疾病病史、饮酒史、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病史、吸烟史、CO气体接触时间、中毒后昏迷时间、贫血、CRP、心肌酶、脱水降颅压治疗、高压氧治疗时间、头颅CT及MRI检查结果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导致DEACMP的因素较多,对于具有这些相关因素的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内科2010-08-2012-08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同意采用高压氧联合常规治疗的患儿40例(高压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患儿30例(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高压氧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压氧可快速纠正脑细胞的缺氧状态,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降低患儿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了社会及患儿家庭的负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7.
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的脑电监测中, 全面性周期性放电是常被监测到的异常波形。当全面性周期性放电出现一些特征(如频率≥1.5 Hz或附加特征)时, 提示患者癫痫发作风险高或预后不良。与常规脑电图相比, 连续脑电图监测时间更长, 因此这些波形检出率更高。目前, 国内外学者对此类波形进行了研究, 但在波形的意义方面存在争议。文中将对此类波形的定义、特征及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中它们对判断患者预后和指导治疗等方面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缺血缺氧脑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12—2018-12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RI头颅平扫及DTI检查的年龄2岁患儿40例,所有患儿在围生期均有缺氧缺血脑病史,根据最终随访结果分为脑瘫组及非脑瘫组各20例。测量双侧大脑脚、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内囊后肢、半卵圆中心、皮质脊髓束、下纵束、丘脑后辐射、额叶白质、顶叶白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及胼胝体压部的FA值。结果 2组间双侧大脑脚、内囊后肢、半卵圆中心、皮质脊髓束、下纵束、丘脑后辐射、顶叶白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胼胝体压部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侧内囊前肢、内囊膝部、额叶白质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可以定量评估缺血缺氧脑病患儿的损伤程度,有助于早期评估病情及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9.
苯妥英(phenytoin,PHT)为乙内酰脲类药物,是一传统的抗癫痫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苯妥英具有减轻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并且对苯妥英关于缺血缺氧性脑损害的保护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本文试就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低血糖脑病预后的因素。方法 根据标准将2011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6例低血糖脑病患者纳入研究,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静脉注射推60 mL 50%高渗糖、血糖检测及其他必要治疗后观察患者的预后,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对低血糖脑病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该病预后相关的因素有4项:高龄、发病时血糖水平高、低血糖持续时间长、肾功能异常。结论 影响低血糖脑病患者预后的因素有患者年龄、低血糖的程度、低血糖持续的时间及患者的肾功能,要改善低血糖脑病患者的预后,必须及早发现及纠正低血糖,同时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