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无创的神经调控技术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文中就高频rTMS对PD患者运动症状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介绍。  相似文献   

2.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PD患者运动皮质兴奋性影响的持续效应。方法:对38例PD患者,予0.5Hz rTMS刺激其主要受累肢体对侧的M1Hand(20×80,100%RMT),连续7d。于首次干预前及末次干预后20min、1周及1个月分别评价其临床运动功能和运动诱发电位。结果:低频rTMS干预后,PD患者UPDRS Ⅲ、僵直、运动迟缓评分、计时运动试验及CSP均存在显著时间效应(P<0.001)。结论:低频rTMS可改善PD患者运动迟缓症状,其对运动功能的影响可持续到刺激停止后1个月,与运动皮质兴奋性的改变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PD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PD治疗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抑郁状态及生活、运动功能进行对比。记录治疗组患者rTMS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HAMD及UPDRS评分显著降低;治疗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rTMS治疗PD后抑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随访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统一PD评分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Hoehn-Yahr(H-Y)分级、PD非运动症状(NMS)筛查问卷(NMSQ)、PD睡眠量表(PD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37例应用药物和r TMS治疗的PD患者(r TMS+药物组)及45例单纯药物治疗的PD患者(药物组)在基线和2年随访末的运动症状(MS)和非运动症状(NMS)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情进展。结果 r TMS+药物组2年随访末H-Y分级较基线显著升高(P 0.05);药物组2年随访末UPDRSⅢ、H-Y分级、HAMD、HAMA评分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较基线均显著升高(P 0.05);对两组2年随访末的症状进行比较,药物组的UPDRSⅢ、H-Y分级、HAMD评分及LED较r TMS+药物组升高显著(P 0.05)。结论规律的r TMS辅助常规抗PD药物治疗可减缓PD进展,优于单纯抗PD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精神科领域的使用已趋于成熟,其对认知功能的治疗作用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就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基本原理、对认知功能治疗的有关研究结果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安全性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早期PD伴发MCI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以左前额叶背外侧皮质为刺激区域,rTMS组予以10 Hz高频rTMS,对照组予以伪刺激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  相似文献   

8.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5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假刺激组15例。治疗组给予频率1Hz、刺激强度为110%静息阈值的rTMS,每日1次,治疗10d,并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随访。采用UPDRS评分、木插板试验、记时运动试验和10m折返运动试验进行疗效评价,评价前患者停服抗PD药物至少12h。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后UPDRS总分及Ⅰ、Ⅱ和Ⅲ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患者木插板所用的平均时间明显减少(P〈0.01),记时运动1min平均运动次数明显增加(P〈0.01),行走速度明显增快(P〈0.01),随访3个月仍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生活满意度(L-S1B)无明显变化,而生活质量评分(PDQ)则明显降低(P〈0.05)。假刺激组治疗前后木插板试验、记时运动试验和10m折返运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低频rTMS可以改善P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合并失眠患者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帕金森合并失眠的患者80例,采取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对比分析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n=40)与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观察组,n=40)的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经评定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各维度评分经评测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测验分值均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睡眠质量量表(PSQI)各维度评分经评测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维度评测分值均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神经递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测验值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2组间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提高帕金森合并失眠患者总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收治的21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服用齐拉西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每组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测量表(SCoRS)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2%(94/105),高于对照组的79.05%(83/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各分量表评分、SCoR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PANSS各分量表评分、SCo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DLPFC)给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后,是否改善帕金森病(PD)患者的运动症状及睡眠障碍。方法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起立-行走测试(TUG)、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对34例接受规范操作下rTMS治疗患者(rTMS+药物组)及45例未给予rTMS治疗患者(药物组)进行评估,对比分析2组患者基线、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运动症状及睡眠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所有参与者均完成研究,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与基线相比,rTMS+药物组治疗结束时UPDRS第三部分(19.35±5.91)、TUG时间(12.37±4.44)及PSQI总分(18.62±7.64)均显著改善(P<0.05)。rTMS干预后UPDRS-Ⅲ总分、TUG时间及PSQI总分的改善维持了1个月。2组治疗结束时的症状比较显示,药物组UPDRS-Ⅲ总分(22.38±6.73)、TUG时间(16.94±5.16)及PSQI总分(21.31±6.26)均明显高于rTMS+药物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规律的左侧DLPFC高频rTMS治疗,对PD运动症状及睡眠障碍的改善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通过时变磁场在颅内产生电流的一种无痛性技术。近年来,rTMS作为一种治疗帕金森病(PD)的新型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成为神经调控和神经修复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其基本原理,并对相关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简述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无创的利用脉冲磁场对大脑皮质特定部位给予重复刺激的治疗手段,被应用于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本文就rTMS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rTMS真刺激治疗(研究组)和伪刺激治疗(对照组)4周,应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及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RBANS)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不良反应及认知功能。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4周治疗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较前均有下降,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则无差异,两组治疗前后TESS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研究组4周治疗后RBANS总分、视觉广度分、注意分、延时记忆分较前均有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即刻记忆分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周后除延时记忆分有升高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RBANS总分及其他因子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4周治疗后除PANSS分差值、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差值两项与即刻记忆分差值呈负相关(P<0.05))外,其余各项认知功能因子分变化与PANSS量表因子分变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 rTMS可以改善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这种改善与阴性症状的改善无相关性,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随机分为rTMS真刺激组和rTMS伪刺激组,进行4周治疗。应用注意网络测验(AN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在rTMS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注意和执行功能。共23例患者完成治疗,rTMS真刺激组12例,rTMS伪刺激组11例。结果rTMS干预前后,两组的注意网络测验各项指标没有显示明显差异(P〉0.05)。与rTMS干预前相比,rTMS干预结束时,rTMS真刺激组的WCST测试总时间缩短(干预前536S±217S,干预后405S±174S;t=2.69,P〈0.05),错误思考时间缩短(干预前335S±148S,干预后233S±128S;t=3.19,P〈0.01)和选择错误率降低(干预前58.1%±14.8%,干预后51.6%4-15.3%;t=2.16,P:0.05);rTMS伪刺激组WCST测试的正确思考时间也有缩短(P〈0.01)。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没有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同时,有改善患者部分认知功能损害倾向,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假刺激对照双盲随访临床试验。47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n =25)和对照组(n =22),分别给予每周5次持续4周的10 Hz 110% M T 的rTMS 真刺激和假刺激治疗;在基线期、4周末、8周末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图形识别记忆(PRM )分别评定患者阴性症状与认知功能,采用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 SANS 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基线时下降,而对照组仅 SANS 总分、情感平淡因子分及注意障碍因子分较基线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第8周末研究组 SANS 总分及除情感平淡因子分以外的其他因子分较第4周末相比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在治疗8周末时正确题数明显提高,选择时间和间隔时间同时明显缩短,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TMS 辅助治疗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且效应延迟出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MCI)的影响。方法:将40例MCI老年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22例和伪刺激组18例,分别给予rTMS和伪刺激治疗共8周40次。在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分别采用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认知功能;治疗前和治疗8周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执行功能。结果:治疗4周,rTMS组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和相似性测验的得分明显高于伪刺激组(F分别=7.619,9.391;P<0.01);治疗8周,rTMS组的MoCA、词语流畅性测验、联想学习、情景记忆、相似性测验、算术测验得分均高于伪刺激组(F分别=41.916,7.891,4.150,4.483,24.175,9.589;P<0.05或P<0.001);且优于治疗4周后的成绩(分别P<0.01或P<0.001)。rTMS组的WCST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01);而临摹测验得分治疗前后比较无变化(F=3.103,P=0.07)。伪刺激组各项神经心理学量表得分及WCST得分治疗前后相比均无改善(P均>0.05)。结论:rTMS明显改善MCI老人的记忆和执行功能,且治疗8周比治疗4周能更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90例病程5年以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药物维持治疗,后随机分为rTMS组(n=47)和伪刺激组(n=43),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对研究对象行阳性和阴性综合量表(PANSS)、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RBANS)测试,比较两组间各变量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rTMS组PANSS量表总分和阴性症状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均低于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分组主效应方差分析发现rTMS组和伪刺激组在PANSS量表阴性分、总分2项和RBANS量表即刻记忆、视空间结构、语言功能、注意力、延迟记忆及RBANS总分6项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rTMS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具有改善作用,且疗效有持续效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