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彩芳  杨引维 《中国医药》2010,5(9):803-805
目的 观察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对全身麻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30名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尼卡地平组与尼卡地平+艾司洛尔组3组2各1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尼卡地平组患者静脉注射尼卡地平10 μg/kg,尼卡地平+艾司洛尔组静脉注射尼卡地平10 μg/kg和艾司洛尔1 mg/kg,记录所有患者给药前(基础值),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的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现明显心血管反应,拔管刺激时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5.8±9.3)次/min、(160.4±32.3)mm Hg(1 mm Hg=0.133 kPa)、(128.3±8.9)mm Hg]显著高于基础值(P<0.01);尼卡地平组患者拔管前、拔管时的心率较基础值高(P<0.05),拔管前及拔管时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较基础值[分别为(123.5±19.5)mm Hg、(121.6±19.0)mm Hg、(145.3±24.3)mm Hg]低(P<0.05);尼卡地平+艾司洛尔组拔管前及拔管时收缩压较基础值低(P<0.01),心率较基础值低(P<0.05),整个拔管观察期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基础值(P<0.05).结论 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患者的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ESM)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心血管反应的作用。方法: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选择I—Ⅱ级甲状腺手术30例,其中甲状腺瘤26例,甲亢4例,采用颈丛阻滞,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及探查前静注艾司洛尔(A组)或生理盐水(B组),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组病人在阻滞后5min及切皮时血压和心率增高显,术中探查时更加明显。结论:艾司洛尔可作为甲状腺手术中的一种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0例ASAI~II级,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分别于气管拔管前2min静注生理盐水5ml和利多卡因1.5mg/kg。记录气管拔管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与基础值比较,对照组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显著升高,利多卡因组拔管后的心血管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气管拔管前2min静注利多卡因1.5mg/kg,有效抑制了气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有利于气管拔管的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30例60岁以上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术中维持容量平衡,术毕达到拔管标准后,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观察组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 mg/kg,并以0.002%硝酸甘油静脉滴注,随后观察拔管期不同时间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在吸痰、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 min的SBP、DBP、HR及RP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在吸痰、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各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吸痰、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 min的SBP、DBP、HR及RPP均显著高于同期观察组(P<0.05)。结论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可有效预防拔管期老年人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艾司洛尔联合硝酸甘油预防高血压病人拔管时心血管反应,方法:全麻气管拔管前当收缩压大于20.0kPa,心率大于110次/min,应用艾司洛尔0.5/mg/kg首量静注,然后给予0.1/mg/kg.min微泵维持输入至拔管后。同时给予硝甘油滴鼻,剂量0.5-1mg。记录用药前,用药后3min,气管内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5min,10min,15min时的SBP、DBP、HR。结果:全组14例病人拔管时SBP、DBP、HR均未超过用药前的水平,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艾司洛尔联合硝甘油能效控制高血病病人全麻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前麻醉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择期行神经外科颅脑肿瘤切除患者183例,其中应用舒芬太尼的患者93例为试验组;应用芬太尼的患者90例为对照组,在麻醉的前中后,记录2组患者术前心率和血压,术后到清醒的时间和插管拔管的时间。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中试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基础值有差异(P〈0.05),拔管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心率有差异(P〈0.05),且比对照组平稳。试验组术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临床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在稳定血压和心率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提高了患者手术过程的安全系数,所以舒芬太尼在临床手术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雪君  谭美红  胡兴云 《河北医药》2010,32(21):2993-2995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拔除气管导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Ⅱ或Ⅲ级择期行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硝酸甘油组(N组)和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组(EN组),每组20例。E组:拔除气管导管前2min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1.0mg/kg;N组: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泵入瑞芬太尼、丙泊酚,立即泵入硝酸甘油0.2~0.5μg·kg-1.min-1,拔管前2min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ml;EN组:停止泵入瑞芬太尼、丙泊酚,立即泵入硝酸甘油0.2~0.5μg·kg^-1.min^-1,拔管前2min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1.0mg/kg。所有患者连续监测心电图(EC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计算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结果与给药前比较:E组SBP、DBP、RPP于拔除气管导管时、拔除气管导管后1min显著性升高(P〈0.05),而HR无显著性变化(P〉0.05);N组HR、RPP于拔除气管导管时、拔除气管导管后1min显著性升高(P〈0.05),而SBP、DBP升高无显著性(P〉0.05);EN组HR、SBP、DBP、RPP于拔除气管导管时、拔除气管导管后1、5min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EN组相应时点比较,E组SBP、DBP、RPP于拔除气管导管时、拔除气管导管后1min显著性升高(P〈0.05),但HR无显著性变化(P〉0.05);N组HR、RPP于拔除气管导管时、拔除气管导管后1min显著性升高(P〈0.05),而SBP、DBP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可有效抑制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拔除气管导管期间不良心血管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评价右美托咪定治疗128例冠心病患者全身麻醉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均注射适当生理盐水,观察组64例患者均注射适当右美托咪定。分析评价所有患者在麻醉前后、插管、拔管以及拔管10 min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前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距较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所有患者在麻醉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与麻醉前相比较低,二者之间的差距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后、插管、拔管以及拔管10 min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变化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的差距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降低了麻醉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变化程度,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拔管时应用小剂量艾司洛尔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择期腹部手术64例患者,随机等分成两组,均用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拔管前5 min,试验组给予盐酸艾司洛尔0.3 mg/kg,30~60 s内静脉注射,并记录拔管前5 min(给药时),拔管前3 min(给药后2min)、拔管时、拔管后1,3,5 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而对照组则明显增高,尤其在拔管时较明显(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拔出气管导管时应用小剂量艾司洛尔能有效地防止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0.
薛莉 《中国药业》2014,(7):84-8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应激反应的疗效。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右关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N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麻醉诱导前10min,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P,g/kg,N组注射相同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时间10min。观察并记录两组诱导前、拔管时及拔管后1,5,10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D组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稳定,D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在拔管前1min、拔管时及拔管后1min均明显低于N组(P〈0.05)。与同组诱导前比较,N组拔管前lrain、拔管时、拔管后1rain的SBP。DBP,HR均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艾司洛尔、乌拉地尔和地尔硫茧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期间心血管应激反应及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快诱导气管插管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艾司洛尔组静注O.5nag·kg^-1。,继之以0.05rag·kg-l·Min-1维持;乌拉地尔组静注0.5mg·kg^-1;地尔硫茁组静注0.25nag·Kg^-1。术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等维持麻醉,控制熵指数的反应熵于50+10。观察麻醉诱导前(T0),气腹前(E),气腹后1nan(T2)、5min(Ts)和15mln(1"4),气腹停止后5min(Ts)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比较各组气腹期间丙泊酚用量及术终至气管导管拔除的时间。结果对照组气腹期间(T2~T4)血压、心率和RPP显著升高(P〈0.05),气腹停止后(k)恢复到气腹前水平。艾司洛尔组气腹期间及气腹后(T2—5)上述指标均维持平稳;乌拉地尔及地尔硫苗组气腹后血压、心率和RPP也明显升高,但升高幅度及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三试验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用量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尸〈O.05),其中艾司洛尔组丙泊酚用量又低于其他两试验组(P〈0.05)。结论艾司洛尔、乌拉地尔及地尔硫革均可安全、有效地抑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期间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减少丙泊酚用量,其中艾司洛尔效应最优。  相似文献   

12.
李勇  余四新  程亮  刘宋磊 《淮海医药》2012,30(3):222-223
目的探讨丙泊酚、利多卡因和艾司洛尔对气管插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丙泊酚组):气管插管前30 s静脉注射丙泊酚0.5 mg/kg;B组(利多卡因组):苯璜酸阿曲库铵静脉注射后2%利多卡因3 ml气管内表面麻醉;C组(艾司洛尔组):气管插管前30 s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 mg/kg。诱导方法: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枸橼酸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苯璜酸阿曲库铵0.8 mg/kg。3组均于苯璜酸阿曲库铵静脉注射后4 min插管。观察指标:记录MAP、HR在麻醉前、插管后1、3、5 min的变化。结果 3组MAP与T0相比,在T1均较稳定(P>0.05)、在T2、T3显著下降(P<0.01);A组HR比较B组、C组,在T1、T2明显升高(P<0.05);B组HR比较T0,在T1、T2较稳定(P>0.05);C组HR比较T0,在T1较稳定(P>0.05)、在T2明显下降(P<0.05)。结论利多卡因和艾司洛尔均可减轻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艾司洛尔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乳膏对颅脑手术患者拔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对照组(C组)。L组用利多卡因乳膏3g均匀涂抹于导管前端3cm,C组相同部位涂抹等量凡士林。分别记录患者诱导前(T0)、入麻醉后恢复室即刻(T1)、拔管即刻(T2)和拔管后2min(T3)的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相应计算出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值(△SP、△DP、△HR),抽取相应时段血液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D)及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并记录2组患者拔管反应发生率。结果同C组比较,L组T2、T3时SP、DP、HR、血浆AD及NE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同C组比较,L组SPmax、DPmax、HRmax及△SP、△DP、△HR降低(P<0.05);同C组拔管反应(67%)比较,L组(10%)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颅脑手术患者可以抑制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减轻拔管反应,具有良好的表面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倍他乐克注射剂在抑制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心血管不良反应中的影响。方法:选择术前己确诊高血压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A(对照组)组,B(倍他乐克0.02mg/kg)组,Cf倍他乐克0.04mg/kg)组,D(倍他乐克0.06mg/kg)组。四组拔管前分别静注生理盐水5ml,倍他乐克0.02、0.04和0.06mg/kg(将倍他乐克稀释至5ml),记录患者入室时、拔管前1min、拔管时、拔管后1、3、5、10min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A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min,SBP、DBP、HR和RPP显著高于给药前(P〈0.01);B组拔管时SBP、DBP、HR和RPP显著高于给药前(P〈0.01),拔管后1min,SBP、DBP、HR和RPP显著低于A组(P〈0.05);C、D两组拔管时SBP、DBP、HR和RPP显著低于A、B两组(P〈0.05),拔管后1min,SBP、DBP、HR和RPP显著低于A组(P〈0.01),C、D组拔管5min,SBP、RPP显著低于给药前(P〈0.05),D组有2例用药后发生严重心动过缓。结论:静注倍他乐克0.04mg/kg对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影响效果较好且安全性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在单纯吸入七氟醚诱导插管期间,利多卡因和艾司洛尔对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Ⅲ,年龄20~65岁,随机分为3组(n=20); Ⅰ组(对照组),Ⅱ组(艾司洛尔组),Ⅲ组(利多卡因组).麻醉诱导前2 min,Ⅰ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Ⅱ组静脉注射艾司洛尔2 mg/kg,Ⅲ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然后进行麻醉诱导插管,在插管过程中连续监测患者血压(SBP,DBP)和心率(HR).记录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气管插管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1 min(T3),3 min(T4),5 min(T5)时上述指标.结果 Ⅲ组患者的SBP,DBP较Ⅰ组低,但心率增加与Ⅰ组无差异,Ⅱ组患者的SBP,DBP andHR与Ⅰ组相比均明显降低.结论 利多卡因能够抑制七氟醚麻醉诱导插管期间血压升高,但不能有效抑制心率增快.艾司洛尔对血压、心率的升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比较盐酸曲马多与盐酸丁丙诺啡对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9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缝皮前注射生理盐水5ml;盐酸曲马多组(T100)缝皮前静脉注射盐酸曲马多100mg;盐酸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组(B0.15)缝皮前静脉注射盐酸丁丙诺啡0.15mg。所有患者均给予异丙酚、维库溴胺、芬太尼作为全麻诱导用药,气管插管后及手术中微泵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胺维持全麻及肌松。分别于术前、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测量血压、心率和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并对患者清醒程度、血压、呼吸、肢体运动进行评估。记录拔管时躁动的发生率及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C组血液动力学受影响较大,拔管时SBP和HR与术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升高(P<0.01),应激反应较大;T100组和B0.15组血液动力学较平稳,SBP、HR和SpO2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应激反应较小。拔管后5min各组各项指标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盐酸曲马多和盐酸丁丙诺啡都能减轻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机体应激反应,而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右美托眯定(dexmedetomidine,Dex)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期间预防气管插管和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在本院行外科手术ASAⅡ~Ⅲ级伴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双盲分为A(观察)组(n=40,气管插管前静注0.5 μg/kg Dex)和B(对照)组(n=40,气管插管前静注等量0.9%NS).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5 min (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2 min (T3)、拔管后即刻(T4)、拔管后2min (T)等时点的HR、SBP、DBP、SpO2的变化;观察两组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患者在PACU1h内意识状态、麻醉合并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1及A组其它时间点HR、SBP和DBP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1);B组在T2、T3、T4和T5等各时点HR、SBP、DBP比T0及A组明显地升高(P<0.05,P<0.01).在T4和T5时患者呛咳、体动的发生A组(17.5%)明显少于B组(47.5%);安静入睡者A组(62,5%)显著高于B组(15%).两组其它合并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可安全静脉泵注用于全麻老年高血压患者,能有效地预防气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丁丙诺啡对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剖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对照组(C组)注射生理盐水;盐酸丁丙诺啡3μg/kg组(B3组)缝皮前静脉注射3μg/kg盐酸丁丙诺啡;盐酸丁丙诺啡6μg/kg组(B6组)缝皮前静脉注射盐酸丁丙诺啡6μg/kg。所有患者均给予异丙酚、维库溴胺、芬太尼作为全麻诱导用药,气管插管后及手术中微泵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胺维持全麻及肌松。分别于术前、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测量血压、心率和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并对血压、呼吸、患者清醒程度、肢体运动进行评估。记录拔管时躁动的发生率及清醒时的拔管时间。结果C组血液动力学受影响较大,拔管时SBP和HR与术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升高(P<0.01);盐酸丁丙诺啡B3组和B6组血液动力学较平稳,SBP、HR和SPO2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后5min各组各项指标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盐酸丁丙诺啡能减轻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机体应激反应,盐酸丁丙诺啡3μg/kg静脉注射即能很好的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