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宁夏固原市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宁夏固原市农村居民对门诊服务的需求与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固原市农村居民共计4725人,通过入户询问调查方式获取居民社会人口学特征、患病及就诊情况等。结果 被调查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38.20‰,慢性病患病率143.92‰;人群两周就诊率为105.61‰;与两周就诊率有关的因素为性别、年龄、婚姻和是否患有慢性病等。结论 我区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的门诊服务利用率不足,应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梁山县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5870名农民进行家庭卫生健康问卷调查。描述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分析影响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梁山县2周患病率130.83‰,2周就诊率和未就诊率分别为120.78‰和15.89%,年龄等因素对2周患病及2周就诊率有影响。结论梁山县农民的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好,但其利用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陕西省农业人口门诊医疗服务的需要和需求,并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 0 0 3年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陕西农业人口的两周患病率为119.9‰,两周患病未治疗的比例占2 3 .6% ,两周就诊率为118.9‰,低于全国平均就诊水平14‰及全国农村平均就诊水平2 0‰。单因素分析显示,陕西农业人口的两周就诊率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慢性病及恩格尔系数有关(P <0 .0 5 )。多因素分析显示陕西农业人口的就诊率与性别、慢性病、年龄及家庭恩格尔系数等有关(P <0 .0 5 )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慢性病,其OR值为12 .2。结论 陕西农业人口的门诊需要尚未得到有效满足,农业人口就诊与否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济宁市城区流动人口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调查表调查济宁市城区流动人口健康及门诊服务利用等情况。结果共调查流动人口400人,两周患病率为155‰,慢性病患病率为127.5‰,两周就诊率为92.50‰,不同人群门诊服务利用也有差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医疗保障制度等因素对门诊服务利用有影响。结论济宁市城区流动人口门诊服务利用水平低,其门诊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山东省济宁市外来流动人口门诊服务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个体为单位的健康状况作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外来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为155.00‰,慢性病患病率为127.50‰,两周就诊率为92.50‰。结论:不同人群门诊服务利用也有差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收入状况和慢性病因素对门诊服务利用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农村卫生服务现状,分析目前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具有实用性的科学参考依据。方法以蓝田县某村全村的居民为调查对象,用自制问卷调查其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状况,用Logistic回归的统计方法分析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全村两周患病率为34.8‰,两周就诊率为45.2‰。影响卫生服务需要的各因素按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年龄、家庭人口数、婚姻状况、性别和家庭收入。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按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年龄、家庭人口数、性别和家庭收入。结论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卫生服务需要的特点开展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大力发展经济,是保障农民基本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农村卫生服务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在广西北流市民乐镇对农村居民进行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用X^2检验、秩和检验和主成分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两周患病率为23.37%(562/2405),两周就诊率为16.84%(405/24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最近诊所距离等因素对两周患病率和就诊率有影响。提取了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3.455%。结论:农村卫生服务需要较高,卫生服务利用较低。医院卫生服务、经济与环境、卫生知识行为、婚姻状况和年龄是影响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湖北省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情况,为深化湖北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相应参考依据。方法:对湖北省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的家庭健康询问数据中的有关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的数据进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人群的两周患病率为118.0‰;两周就诊率为120.5‰;两周未就诊率为438.0‰;慢性病患病率为122.3‰;居民住院率为72.1‰。结论:湖北省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明显增加,就诊流向有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有明显增高,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朝阳区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北京市朝阳区2101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门诊服务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为制订社区老年保健服务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入户调查资料,用描述性方法和二项式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朝阳区老年人两周就诊率493 6‰,两周就诊疾病主要是慢性病(83.8%),前三位两周就诊疾病分别为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二项式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老年人两周就诊率的影响因素是两周患病情况、以往工作类型、健康自我评价、医疗保障形式和年龄;两周患者未就诊率53.79%.因此,门诊机构要针对老年人就诊疾病的特点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和两周就诊率情况,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结果和结论:1334人(13.7%)最近两周内身体不适,2208人(22.7%)自评健康状况好;影响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年收入、健康状况及最近1年医药花费。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及最近一年医药费用是保护因素。两周内患病1334人中只有559人(41.68%)就诊,未就诊主要原因是没钱、服务质量差、自我医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健康状况及最近1年医药花费不同,两周就诊率不同;影响两周就诊率的因素是对新农合规定的医疗机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民的医疗费用状况,为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比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5个县共10710名农民进行卫生服务和医疗费用入户调查,测算医疗消费水平,分析医疗费用分布,探讨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比例的方法。结果与结论:农民年人均门诊费用为197.95元,年人均住院费为51.60元,年人均医疗费为249.55元。河南省农民医疗费用较高。依此计算的总补偿比例为26%。按住院费的分布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偿比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农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影响河南省农村家庭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在2003年国家卫生部组织的两次卫生服务调查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经济有效的原则,依照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的设计方法,对该地区农民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样本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通过家庭健康询问所得。采用spss12.0对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影响河南省农村家庭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结论:河南省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不足,亟需提高农民的有效需求和医疗保健意识。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调整初级医疗保健模式,增加医疗保健经费的投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职业病门诊就诊者心理健康状况对就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抽取到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门诊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咨询的就诊者787人,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职业病门诊就诊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调查787人,门诊就诊总体满意度平均得分为(2.79±0.73)分。就诊者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成人水平;SCL-90各因子得分无性别差异,且得分有随工龄增加而增高趋势,有随学历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结论:职业病门诊就诊者对门诊就诊满意度较高,就诊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就诊满意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门诊统筹运行存在的问题,为新农合门诊统筹的顺利推行提供理论依据,对如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纵向对比研究,分析河南省武陟县门诊统筹实施前后的状况。结果:武陟县自2009年实行门诊统筹制度以来,参合率和住院率有所提高(χ2=1101.010,P=0.000),门诊资金支付率和住院资金支付率提高,门诊补偿人次和人均门诊补偿人次增多(χ2=70.401,P=0.000),次均门诊费用和实际补偿比有所降低。结论:门诊统筹的实行可以增加农民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加大对门诊和住院资金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农民的门诊需求,加大对卫生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北京市不同累计居住时间的农村流动人口门诊服务利用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4年北京市农村流动人口健康与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以18岁及以上农村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以两周内是否利用门诊服务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经济地位自评分、在京累计居住时间、社会医疗保险(简称:医保)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和是否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6.7岁,多为中等学历,平均在京累计居住时间为8.4年,两周患病率为10.3%,按就诊人次计算的两周就诊率为6.0%。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地位自评分、累计居住时间和是否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对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对象是一个较为年轻、健康状况较好的人群,门诊服务利用率较低。在京累计居住时间较长的流动人口门诊服务利用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年龄标化后的两周患病率有随居住时间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以及居住时间较长者患病后遵医嘱持续治疗的比例较高。居住时间变量在研究中具有代理变量的作用,综合反映了那些随居住时间变化却未被纳入模型的因素对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林区职工门诊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牡丹江林区职工对门诊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利用状况,为决策部门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高职工对医疗服务的利用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牡丹江林业局各林场职工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获得有效调查问卷1854份。结果牡丹江市林区职工2周患病率为248.29‰,高于全国水平。职工2周就诊率为142.01‰,应就诊而未就诊率为42.78%。未就诊原因中因经济困难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自感病情、没有时间和交通不便。职工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较低。结论林区职工健康状况较差,职工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利用水平相对较低,医疗保险在职工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新乡县农村居民慢性病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河南省新乡县居民健康状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乡县9 334名农村居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慢性病问卷调查,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新乡县慢性病患病率为12.42%,是1998年全国农村水平的1.35倍;男性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但未高于女性;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婚姻状况不良者,患病率较高;随文化程度的升高,患病率降低.主要的慢性病病种是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病的预防工作应作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农村卫生服务需求量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社区散居老年人95例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及营养在生活质量综合评价中的意义,为开展以社区为中心的营养健康促进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华老年医学学会推荐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内容和评价标准建议,随机调查95例散居老人所生活质量,所得结果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同时从膳食调查、营养相关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三方面进行营养状况的综合评定。结果:被调查老年人综合生活质量良、中、差的比例分别为37.89%、61.05%和1.05%,显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依次为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生活满意度、心理卫生、家庭和睦、社会交往、体能和经济收入;该组老年营养素摄入总体情况较好,热能、蛋白质摄入充足、脂肪、钠盐摄入偏高,超重、肥胖比例较大(26.3%和40.0%),营养相关疾病患病率较高,与该社区为上海市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化层次等均处中上水平有关,调查结果可反映同类生活水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结论:老年人营养状况是影响其综合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应从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平衡营养和合理膳食等方面入手,改善营养状况,从而促进综合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体检的40~60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05名围绝经期妇女中出现第1次月经紊乱的平均年龄是(46±3.63)岁,出现第一次围绝经症状的平均年龄是(47.0±3.99)岁。本次调查的围绝经期妇女中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260人,发生率为64.2%,文化程度高、专业技术人员、居住于城市、健康状况自评差是围绝经期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围绝经期症状晚于月经改变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与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健康状况自评有关。  相似文献   

20.
华东某地区军队人员门诊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影响军队人员门诊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推进军队卫生服务建设.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华东某地区2300名军队人员进行健康询问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187份,有效率95.09%),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军队人员门诊服务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该地区军队人员的两周患病就诊率是56.36%,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影响门诊服务利用的最主要因素,年购药自付费用>1000元、年龄55岁及以上、最愿意就诊的医疗机构选择和对部队医疗机构供药的满意度等因素对两周患病就诊率有较大影响.结论:应加大对基层卫生力量的投入,加强部队基层卫生机构的建设,以便进一步提高门诊服务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