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解原体(UU)与新生儿疾病的关系,我们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100例住院新生儿的结膜拭子中共检出阳性者58例阳性率58%其中CT36例,UU22例);剖宫产7例(CT4例,UU3例)经产道分娩51例(CT32例,UU19例)结果表明:新生儿是CT,UU易感者,可引起新生儿肺炎,宫内感染,早产,低体重,结膜炎,肠炎,采用先进的套式PCR技术检测具有灵敏,  相似文献   

2.
胎盘解脲支原体感染PCR检测与母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PCR检测方法,对291例妊娠晚期分娩产妇的胎盘组织进行解脲支原体(简称UU)检查,其中225例为阴道分娩,66例为剖宫产,并对阳性与阳性者在早产、胎膜早破、足月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肺炎病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33例UU阳性,阳性率为10.3%,阴道分娩中UU阳性者27例,阳性率12.0%,剖宫产中UU阳性者6例,阳性率9.1%,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UU阳性者中的早产、胎膜早被、足月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肺炎发病率明显高于阴性者(P<0.05)。结果提示:分娩过程产道污染不是导致UU感染的主要因素,胎盘在宫内已感染UU。UU宫内感染与早产、胎膜早破、足月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肺炎有关。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肺炎患儿淋菌套式PCR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套式PCR技术检测了10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及50例正常新生儿鼻咽部分泌物中的淋菌特异性DNA,结果:患儿阳性率17.0%(18/106),正常对照儿阳性率2,0%(1/50),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自然分娩儿阳性率23.7%(14/59),剖宫产儿阳性率8.5%(4/47),有显著差异(P<0.05)。早产、低体重儿、足月小样儿阳性率37.8%(14/37),足月、正常体重儿阳性率5.8%(4/69),两者也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淋菌感染与新生儿肺炎有关联。用套式PCR技术诊断壮菌感染,对防治围产期及新生儿感染带来的严重危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早产低体重儿与支原体感染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支原体(Mycoplasma,M)是一群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原核生物。目前已证实至少五种支原体被认为是致病或条件致病菌。即肺炎支原体(Mpn)、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支原体(Mg)和发酵支原体(Mf)。研究表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与支原体感染有一定关系。本研究运用5种支原体联合分子检测(试剂为无锡克隆遗传技术研究所提供的病原性支原体PCR检测试剂盒),对本院新生儿病区早产低体重儿80例和母婴同室正常新生儿50例作比较,结果表明早产儿支原体检测阳性率较高,其中Mpn、Uu、NMh阳性率分别为43.75%、80.0%、46.25%,而正常对照组除Mg阳性率为18.0%,与病理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他4种支原体阳性率明显较病理组为低,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差异。另早产儿存在多种支原体混合感染,其中以Mpn Uu及Uu Mh混合感染为多,分别占23.75%(19/80)、27.5%(22/80),另有5例早产儿五种支原体均阳性。说明支原体感染与早产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本文还讨论了支原体致病的有关机制。通过本研究初步表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孕产妇感染导致早产低体重,而五种支原体联合分子检测可提高支原体感染的检出率,从而达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与新生儿疾病的关系,我们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100例住院新生儿的结膜拭子中共检出阳性者58例,阳性率58%(其中CT36倒、UU22例):剖宫产7例(CT4例,UU3例);经产道分娩51例(CT32例、UU19例)。结果表明:新生儿是CT、UU易感者.可引起新生儿肺炎、宫内感染、早产、低体重、结膜炎、肠炎。采用先进的套式PCR技术检测具有灵敏、特异、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慢性泌尿生殖道炎症的病原体种类我们对重庆地区87例男女患者采用PCR技术检测。结果54例男性患者尿道分泌物中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9.2%、33.3%和7.4%。33例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中的NG、CT和UU的检出阳性率为54.5%、45.5%和39.4%。在54例男性分泌物中同时检出NG与CT合并感染的10例,检出NG与UU合并感染的为1例  相似文献   

7.
TORCH与优生: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孕妇TORCH感染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450例育龄妇女外周血白细胞,检出弓形体DNA56例;巨细胞病毒DNA22例,单纯疱疹病毒Ⅱ型DNA21例,阳性率分别为12.44%、4.89%、4.67%。其中有25例出现TORCH综合征即流产、胚胎坏死,畸胎,死胎或新生儿死亡。本文指出:TORCH病原体混合感染与某病原体持续阳性将危及胎儿发育,应重视TORCH产前筛查诊断。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386例产妇的胎盘进行了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检出UU阳性者40例,阳性率10.4%,CT阳性者32例。阳性率8.3%,提示胎盘组织中UU,CT感染与先天性宫内感染有关,值得重视。结果表明PCR法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且快速,简便,可有效地检出胎盘组织中UU、CT感染。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妇女的各种衣原体感染常可引起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足月低体重儿及新生儿发病率的增加。性生活活跃期的妇女中约20%-40%有衣原体接触史,本室采用PCR检测法对早、中期妊娠妇女沙眼衣原体感染进行了检测研究。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97年元月至...  相似文献   

10.
530例新生儿咽拭子沙眼衣原体(CT)套式PCR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灵敏、特异、简便的套式(Nested)PCR技术检测了530例新生儿的咽拭子标本沙眼衣原体CT-DNA,其结果为:CT阳性率为15.4%,其中阴道分娩占14.1%,剖宫产占1.3%,城市妇女所生新生儿感染率为6.1%,农村妇女所生新生儿为9.3%。  相似文献   

11.
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脲原体(UU)是非淋菌性尿道炎中的两种主要病原体,其对生殖道的危害及引起的不孕不育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我们对3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分别以精液及尿道拭子为标本,以PCR技术检测,结果精液标本中CT及UU检出的总阳性率为67.6%(23/24),同时检出滴虫5例,霉菌2例。而尿道拭子标本总阳性率为35.29%(12/34),未检出滴虫及霉菌,我们认为以精液为标本,取材方便  相似文献   

12.
费新娣  邱潮林 《现代免疫学》1999,19(5):302-302,306
采用常规聚合酶链反应(PCR) 和套式PCR(NPCR) 技术检测妊娠21 ~31 周190 份孕妇子宫颈分泌物中人型支原体(MH) 、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DNA, 结果表明各感染原DNA总阳性率为37-9% (72/190) ; 其中MH、UU与CT DNA检出率各为6-3% (12/190), 25-3 % (48/190 )与6-3% (12/190) ; 在DNA阳性组中, 支原体与衣原体阳性率分别为83-3% (60/72) 与16-7% (12/72 )。结果提示, 对上述感染者给予及时足量与足程的抗支原体与抗衣原体治疗, 将有利于胎儿的健康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13.
148例新生儿眼结膜炎与产妇阴道病原感染相关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自然分娩产妇产道细菌性感染(不包括衣原体)对于新生儿眼结膜炎的发病影响,加强围产期保健,防止婴幼儿视力损害。方法对148例新生儿眼结膜炎患者作结膜囊渗出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培养结果将患儿分为A组:培养阴性(无菌生长)组,B组:培养阳性组(有菌生长),同时相应将A组、B组患儿母亲分为产妇A组和产妇B组,作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检查相对照。结果产妇A组检出病原菌者5例(17.2%),清洁度正常,未检出病原菌及滴虫者24例(82.8%)。患儿B组检出淋病奈瑟氏菌13株(10.9%),其它各属菌株106株(89.1%)。产妇B组涂片见有白细胞内外革兰阴性双球菌者11例(9.2%);其它病原菌及念珠菌、滴虫感染者76例(63.9%),清洁度正常,未检出病原菌及滴虫者32例(26.9%)。产妇A组产道感染阳性率17.2%,B组阳性率73.1%,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新生儿眼结膜炎与产妇产道感染有密切相关性,应加强对妊娠中晚期孕妇的生殖道感染防治,减少新生儿经产道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14.
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脲原体(UU)是非淋菌性尿道炎中的两种主要病原体,其对生殖道的危害及引起的不孕不育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我们对3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分别以精液及尿道拭子为标本,以PCR技术检测,结果精液标本中CT及UU检出的总阳性率为67.6%(23/34),同时检出滴虫5例,霉菌2例。而尿道拭子标本总阳性率为35.29%(12/34)。未检出滴虫及霉菌,我们认为以精液为标本,取材方便,阳性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用间接法原位PCR技术在尖锐湿疣诊断中的应用。37例外阴尖锐湿疣组织,以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间接法原位PCR检测HPV。结果32/37/11型阳性,阳性率为86.5%,高于原位杂交法的阳性率(70.3%);原位杂交阴性的11例中有6例原位PCR法阳性,表明此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诊断尖锐湿疣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3005例临床疑为淋球菌感染患者进行检测,检出阳性602例,阳性率为4.63%。结果表明:PCR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且快速、简便,是临床处理大批标本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位杂交法与间接法原位PCR法在检测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2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石蜡包埋、怀疑HPV6B/11型感染的外阴湿疣组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的20例中有13例HPV阳性(阳性率65%);用间接法原位PCR检测的20例中有18例HPV阳性(阳性率90%)。结论:用间接法原位PCR检测外阴湿疣组织中的HPV感染具有灵敏  相似文献   

18.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食管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DNA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汕头市区68例食管癌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序列检测,结果显示,HPVDNA总阳性率为66.18%(45/68),检出型别主要为HPV6、11、16,检出率分别为27.94%、36.76%和27.94%,经统计学处理三型间无显著性差异;HPV-18及未定型别各占8.82%。值得注意的是HPV感染中多重感染占阳性病例的53.33%(24/45)。初步结果表明,汕头市食管癌高发区有较高的HPV感染率,此与食管癌的发生,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原位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脑组织中人巨细胞病毒DN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SPCR)技术检测了25例尸检畸形胎儿石蜡包埋脑组织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并与普通PCR及原位杂交(ISH)进行了比较。ISPCR、PCR及ISH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4%,36%及20%。与ISH相比较,ISPCR不仅检出阳性率高,而且信号强度增强。研究结果提示,IS-PCR是诊断HCMV感染的快速、敏感、特异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HBV-DNA出现先于血清其它血清学指标理论依据。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乙肝免疫标志物至少一项改变的200例孕产妇、新生儿血清进行PCR扩增,结果有108份标本HBV DNA阳性、总阳性率为54%。其中HBeAg阳性率83.3%(70/84),HBsAg阳性率48%(24/50),HBeAb阳性率10.5%(2/19),HBsAb9.8%(2/22),可见PCR早期诊断,判断其传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