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畸形子宫终止早期妊娠1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畸形子宫合并早孕是高危妊娠的一种。人工流产术前患者拒绝彩超检查,或术前彩超未查出子宫畸形,术中非常容易发生漏吸,子宫穿孔及人工流产不全等并发症。术前明确诊断的子宫畸形,药物流产后,因不全流产行清宫术,也有发生以上并发症的可能。通过对我院2003年-2004年14例畸形子宫终止早期妊娠患者进行分析,旨为临床处理类似病例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畸形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畸形63例临床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10008)王志群子宫畸形的妇女常伴有不孕,即使妊娠也易发生流产。如子宫异常程度较轻,妊娠可延续至晚期。但早产、胎盘异常、产程停滞、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将大大提高,对母婴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本文回...  相似文献   

4.
子宫畸形合并晚期妊娠43例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畸形对晚期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3年来孕28周以上住院分娩病例,以合并子宫畸形43例作观察组,随机抽取正常子宫80例作对照组,对比分析胎位异常、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对分娩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胎位异常、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畸形对晚期妊娠的母婴结局有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晚期妊娠合并生殖道畸形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14年间晚期妊娠合并生殖道畸形的69例病例,其发生率为0.28%(69/24514)。异常生育史16例,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妊高征及剖宫产率均较同期非生殖道畸形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围产儿病死率为5.8%,显著高于同期围产儿病死率(1.86%,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x±s)为(3009±362.85)g,明显低于同期出生儿体重(x±s)(3286.62±402.83)g。有3例新生儿畸形死亡,2例分娩畸形儿死亡史。妊娠前诊断生殖道畸形的母婴并发症明显低于产时、产后诊断者(P<0.05)。生殖道畸形的早期诊断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并总结了早期诊断的要点。强调了对生殖道畸形者进行遗传学检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母儿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畸形对于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畸形患者108例,并以372例正常子宫妊娠患者作为对照,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在29245例分娩的病例中,妊娠合并子宫畸形共108例,发生率约为0.4%。其中以子宫纵膈最为常见,占49.1%,其次为双子宫,占21.3%;②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的患者中,胎位异常发生率(46.3%)及剖宫产率(73.2%)均显著升高;③子宫畸形组的平均孕周(37.2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2873g)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早产率(24.1%)及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6.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④纵膈子宫、单角子宫(83.3%合并残角子宫)、双角子宫、及双子宫在终止妊娠方式上存在差异,剖宫产率在纵膈子宫为最低(64.2%)。各组在早产率、孕周、胎儿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畸形对于妊娠结局可产生不良影响,临床医生应加强孕前及孕期管理。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 患者,22岁,G_2P_0.因孕29周,反复晕厥,活动后心悸、气促1~+月,加重1~+天,于2008年1月17日12时急诊人院.  相似文献   

8.
9.
患者 2 1岁 ,住院号 10 15 75。因停经 5 3天 ,不规则阴道流血 2周 ,腹痛 1天 ,于 1998年 12月 3 1日急诊入院。平素月经正常 ,末次月经 1998年 11月 8日。  查体 :左下腹压痛、反跳痛 ,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 :后穹窿饱满 ,无宫颈举摇痛 ,子宫前位 ,宫体狭长、偏小且偏向右侧方 ,似单角子宫 ;左下腹因肌紧张 ,附件区扪不清楚。后穹窿穿刺抽出 2mL不凝血 ,尿HCG阳性。拟诊 :左侧输卵管妊娠破裂 ?当日在全麻插管下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 :子宫呈单角子宫 (右侧发育 ) ,右附件正常 ,但在左侧漏斗韧带处 ,见一长约 9cm的输卵管…  相似文献   

10.
患者28岁,住院号109861,因停经18周,下腹痛2天,B超示胎儿畸形要求引产于2003年12月1号入院。末次月经:2003年9月1号,停经40天有早孕反应,较轻微,至今未觉胎动,于2天前觉下腹隐痛,去聊城市人民医院检查,作“B超”示“单胎妊娠,胎儿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镜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15例镜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发病原因:15例镜像综合征患者中14例为Bart′s水肿胎,另一例原因不明;(2)临床表现:15例病例中,5例出现少尿或无尿,3例血压升高、2例上腹痛、1例出现头痛;(3)实验室检查:15例母体均出现不同程度贫血、血液稀释、低蛋白血症及D-二聚体升高,5例肌酐升高、13例尿酸升高、13例酸中毒;(4)超声及病理检查:15例超声检查均提示胎儿水肿,胎盘厚度平均值为(70.87±14.12)mm,胎盘病理检查均提示胎盘绒毛水肿;(5)母体并发症:12例产后出血、6例胎盘粘连、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急性心功能衰竭、2例急性肺水肿、1例胎盘早剥、1例羊水栓塞、1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代谢性脑病。 结论母体水肿伴随胎儿水肿和(或)胎盘水肿即可确诊镜像综合征,除了出现类似子痫前期的临床表现外,还表现血液稀释的显著特点。镜像综合征一经确诊,如病情不可逆,应果断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镜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1例镜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和母婴结局。 结果(1)发病原因:21例镜像综合征患者(其中1例为双胎)均存在胎儿-胎盘-母体三联水肿,胎儿水肿原因分别为巴氏水肿胎(15例)、胎儿复杂心脏畸形(2例)、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胎儿微小病毒B19感染(1例),不明原因(2例);(2)临床表现:21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水肿,18例有蛋白尿,10例出现血压升高,1例头痛;(3)实验室检查:20例出现血液稀释,19例发生低蛋白血症,19例血尿酸升高;(4)并发症及治疗:12例产后出血中9例进行输血治疗,8例胎盘粘连均行人工剥离胎盘;(5)预后:21例患者痊愈出院,22例新生儿仅存活2例。 结论胎儿、胎盘和母体三者均出现水肿时可确诊镜像综合征,一旦确诊针对胎儿水肿原因进行治疗,如果病情不可控制,应果断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3.
延期妊娠141例临床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延期妊娠对胎儿的危害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3年间我院收治的 14 1例延期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延期妊娠使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羊水粪染、脐带缠绕、手术产等发生率增高。结论 :延期妊娠时胎盘功能逐渐降低 ,胎儿高危程度逐渐增加 ,产前、产时严密监护 ,及时处理 ,可减少过期妊娠的发生 ,并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4.
15.
SARS感染对妊娠结局及胎、婴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晚期妊娠合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对妊娠结局及胎要儿的影响。方法 分析6例妊娠合并SARS的临床特征、妊娠结局,检测母儿SARS病毒抗体、RNA,随访要儿情况。结果6例(双胎妊娠2例)SARS患者娩出新生儿7例,其中早产2例,胎儿窘迫3例;1例双胎妊娠之一胎儿死亡,另一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均无窒息、SARS迹象。产妇冠状病毒抗体IgG均阳性,要儿4例阳性、3例阴性;母儿IgM抗体、病毒RNA均阴性。早产儿(3例)体格智能发育稍落后,足月儿(4例)正常。结论 中晚期妊娠合并SARS对围产结局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但未发现SARS病毒的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6.
绒癌肺转移并发呼吸衰竭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绒癌肺转移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83年~2010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绒癌肺转移并发急性呼吸衰竭23例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潜在病因、治疗方法、风险因素和结局。结果:本组23例患者中18例(78.3%)伴有肺部感染,11例(47.8%)伴有肺出血,2例胸腔积血,1例肺大泡并气胸。本组23例患者均接受了呼吸支持治疗,其中21例采用以氟尿嘧啶为主或以甲氨蝶呤为主的多药联合方案,平均化疗4.5疗程。21例患者经呼吸支持治疗和化疗后,7例(33.3%)临床完全缓解,2例(9.5%)临床部分缓解,4例(19%)放弃治疗,8例(38.1%)病情进展死亡。其中8例在呼吸衰竭急性发作期间首程采用依托泊苷+放线菌素D或放线菌素D+甲氨蝶呤联合化疗方案,6例(75%)最终临床完全缓解。结论:肺部感染、出血等肺部疾患是引起绒癌肺转移患者发生早期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绒癌肺转移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首程治疗宜采用较温和的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案。呼吸支持同时积极化疗是治疗绒癌肺转移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早产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吸入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救治早产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两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2年10月至2005年6月入住的胎龄小于35周早产儿,患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常规机械通气和(或)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2h后仍存在低氧性呼吸衰竭(FiO2≥0.4,PaO2〈50mm Hg,SpO2〈85%)者入选,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11)和吸入NO组(NO组,n=12)。监测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Cdyn)、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潮气量(tidal volume,VT)、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和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arterial—to-alveolar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a/A)。结果在治疗起始时NO组OI值(26.9±11.2)较对照组(13.7±6.5)高(P〈0.05),在治疗1h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保持至治疗72h(P〉0.05)。NO组OI值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不断降低;而对照组OI值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O组起始a/A(0.08±0.03)较对照组(0.13±0.03)低(P〈0.01),两组a/A值逐渐升高,在治疗1h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到治疗72h。NO组和对照组1、6、12、24、48、72h与0h相比,a/A值在1h起即比0h升高,到48h差异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并直至72h。吸入NO并未增加颅内出血、肺出血和慢性肺疾病的发生率。结论RDS早产儿吸入NO可能改善氧合和气体交换,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为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气体(iNO)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疗效的自身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 方法 1999年7月~2001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28例足月和早产新生儿,其低氧性呼吸衰竭经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无效后加用iNO [(3~15) ×10-6(1×10-6=1 ppm)]治疗. 结果 iNO治疗前28例患儿平均吸入氧浓度(FiO2)为0.80±0.15,而经皮测氧饱和度(SpO2)仅为(0.74±0.13),吸入iNO后30 min FiO2降到0.72±0.15,而SpO2上升至0.88±0.09,吸入iNO 3、24 h FiO2分别为0.67±0.15和0.52±0.11,SpO2保持在0.91±0.05和0.93±0.04.氧合指数在治疗前平均为26±16,治疗后3 h及24 h分别为17±9和12±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28例患儿中经治疗16例痊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9例死亡.在iNO治疗的同时吸入高浓度的氧,监测其NO2水平均在安全范围(<1×10-6).本组病例在用iNO治疗前均存在肺动脉压力的增高[平均压力(55±10)mm Hg,1 mm Hg=0.133 kPa],经iNO治疗后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平均为(39±8) mm Hg],动脉导管、卵圆孔处的右向左分流消失.血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在正常范围. 结论 iNO在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有改善氧合的作用,其机制与选择性扩张肺血管相关;常规应用机械通气不能改善的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可试用低浓度iNO治疗.  相似文献   

19.
驼背孕产妇肺功能的支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回顾性方法就近7年处理的4例驼背孕产妇,结合文献对发病率、妊振史、并发症,驼背发生部位及麻醉与管理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讨。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新生儿呼吸衰竭(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NRF)的发生及治疗情况. 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间本院NICU诊断的626例NRF患儿进行回顾性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了解NRF的发生、救治状况、病死高危因素及疾病负担,并采用卡方检验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在连续12个月间,NRF患儿626例,占本院同期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患儿的38.9%(626/1608),总的院内病死率为22.5%(141/626),其中放弃治疗的比例占95.0%(134/141),病死率较2004年至2005年(37.2%,113/304)有所下降,且低于同期全国性研究(24.7%,1683/6864).肺炎/败血症(34.8%,218/626)、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1.6%,198/626)、胎粪吸入综合征(10.7%,67/626)等是NRF的首要原发疾病,肺炎/败血症(5.4%,34/626)、颅内出血(4.6%,29/626)、持续性肺动脉高压(3.2%,20/626)等是主要院内并发症.本院NRF患儿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率显著提高,由2004年至2005年的14.1%(43/304)上升至23.6%(149/626),接近国内平均水平(26.8%,1840/6864).70.2%(139/198)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接受了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12.1%(24/198)应用了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技术.2.7%(17/626)的患儿接受了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使用率由2004年至2005年的47.1%(143/304)上升至76.5%(479/626),常频通气由72.7%(221/304)下降至49.8%(312/626),高频通气由0.7%(2/304)上升至10.5%(66/626),各种辅助通气构成变化与全国性研究结果一致.治愈和好转出院的480例患儿中,住院总天数平均为(15.1±4.0)d,住院总费用为(12752±5148)元. 结论 本院NRF的治疗规模、技术水平及救治手段均有很大发展,肺表面活性物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高频通气的使用率均有明显提高.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疾病负担仍很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