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高征患者子宫静脉血中血管活性物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妊高征 (PIH)患者外周血及子宫静脉血中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的改变 ,判断胎盘是否是其改变的原因。方法 :分别于剖宫产手术前及手术中抽取PIH患者及正常孕妇外周血及子宫静脉血 ,测定血中NO及ET水平。结果 :PIH组外周血ET水平与子宫静脉血E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PIH组外周血NO水平与子宫静脉血N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正常晚孕组外周血ET水平与子宫静脉血E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正常晚孕组外周血NO水平与子宫静脉血N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与正常晚孕组比较 ,PIH组血中ET、NO水平均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①PIH患者血中NO水平高于正常孕妇。②PIH患者的子宫、胎盘血管系统的功能亦遭到破坏 ,此改变为全身改变的一部分 ,不是血中NO、ET升高的原因。③PIH患者血中NO、ET水平升高是发病的环节 ,而不是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妊娠期妇女血浆内皮素 (ET)、血栓素 (TXA2 )、前列环素 (PGI2 )、心钠素 (ANP)含量变化 ,探讨其与妊高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免法 ,在妊娠早、中、晚期及产后序贯测定血浆ET、TXA2 、PGI2 和ANP含量。正常妊娠142例 ,妊高征 36例 ,与非妊娠妇女 30例对照。结果 正常妊娠中期ET明显下降 (P <0 0 5 ) ,TXA2 、PGI2 、ANP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妊娠晚期四项参数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ET/ANP和TXA2 /PGI2 比值无显著变化。妊高征中期ET、TXA2 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 (P <0 0 1,P<0 0 5 )。ET/ANP ,TXA2 /PGI2 比值明显增高。妊高征妊娠晚期 ,除PGI2 外 ,其它三项参数及ET/ANP ,TXA2 /PGI2 比值均高于正常妊娠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ET ,TXA2 含量及ET/ANP ,TXA2 /PGI2 比值升高与妊高征发病密切相关 ,比值增高幅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UPF)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66个行自然周期及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ET)者于胚胎移植(ET)日阴道B超下监测子宫内膜蠕动波5 min,同时测定患者ET日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结果:所有FET周期中未妊娠组患者ET日UPF高于妊娠组;ET日UPF在1~2次/min时临床妊娠率最高;替代周期组ET日UPF高于自然周期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FET妊娠结局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证实ET日UPF是影响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FET周期ET日适度低频UPF预示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NO、ET和脂质过氧化在妊高征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3例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中NO的稳定代谢产物亚硝酸盐 /硝酸盐 (NO-2 /NO-3)、ET 1、MDA水平及SOD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中、重度妊高征组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 ,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妊高征患者NO/ET值与SOD/MDA值呈显著正相关 (r =0 895 0 ,P <0 0 1) ;而MAP与NO/ET值呈显著负相关 (r =- 0 844 7,P <0 0 1)。结论 妊高征发生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所引起的NO/ET比例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5.
人心钠素对妊高征患者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工合成的高活性心钠素 (hANP)对妊高征患者一氧化氮 (NO)及内皮素 (ET)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 45例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hANP组 30例及安慰剂组 15例 ,分别给予每公斤体重hANP 6 μg及安慰剂静滴 30min。应用活化镉还原剂与Griess反应结合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用药前后血清NO代谢终产物硝酸基 (NO3-)及血浆ET水平 ,并观察血压变化。结果 hANP使NO3-水平升高 ,有显著差异 (P <0 0 1) ,ET呈下降趋势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NO3-/ET比值升高 ,平均动脉压 (MAP)下降均有显著差异 (分别 P <0 0 1) ,MAP下降值与NO3-及ET变化值均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安慰剂组MAP、NO3-及ET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hANP影响妊高征患者NO合成及ET分泌水平 ,可能在改善妊高征病理生理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妊高征患者血浆内源性一氧化碳与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血浆内源性一氧化碳(CO)与内皮素(ET-1)浓度的变化。方法:采用Chalmers联二亚硫酸盐还原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61例妊高征患者、2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及20例健康非孕妇女(对照组)的血浆CO与ET-1浓度。结果:正常妊娠组血浆CO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CO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正常妊娠组血浆ET-1浓度较对照组降低,妊高征各组血浆ET-1浓度显著升高,且随病情程度加重显著增加(P均<0.05);妊高征各组血浆CO与ET-1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内源性CO可能在妊高征发病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及病理意义;内源性CO与ET-1在妊高征发病中起相互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CC/hMG/IUI、hMG/IUI与IVF-ET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宫腔内人工受精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 5 6例 ,其中CC/hMG/IUI治疗组 2 8例 ,hMG/IUI治疗组 14例 ,IVF ET治疗组 14例。比较 3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E2 水平、卵泡数及妊娠率。结果 :CC/hMG/IUI、hMG/IUI和IVF ET 3组的年龄及不孕年限无差异 (P >0 .0 5 )。CC/hMG/IUI组与hMG/IUI组的卵泡数无差异 (P >0 .0 5 ) ,两组的E2 水平与妊娠率也无差异 (P >0 .0 5 )。CC/hMG/IUI组的卵泡数明显少于IVF ET组 (P <0 .0 0 1) ,E2 水平也显著低于IVF ET组 (P <0 .0 0 1) ,CC/hMG/IUI组的妊娠率与IVF ET组无差异 (P >0 .0 5 )。hMG/IUI组的卵泡数显著低于IVF ET组 (P <0 .0 1) ,E2 水平也显著低于IVF ET组 (P <0 .0 0 1) ,hMG/IUI组与IVF ET组的妊娠率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CC/hMG/IUI组与hMG/IUI方案在降低卵巢过激危险和治疗费用的同时可获得较高的妊娠率 ,有可能成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妊高征患者血浆及胎盘组织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高征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目前对血管肽—内皮素 (ET)的研究 ,提示ET在妊高征的发病机理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测定了妊高征患者血浆 ET的变化以及胎盘组织中 ET的含量 ,探讨 ET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 ;为 1997年 5月~ 1997年12月在本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及住院终止妊娠的患者。分为正常孕足月组 (对照组 ) ,孕 37~ <42周、单胎、未临产、胎膜完整、无产科并发症或内科合并症 ,因骨产道异常、臀位、头盆不称巨大儿行剖宫产者共 2 1例。妊高征组 ,孕 36~ <42周 ,单胎、未临产、胎膜完整者。妊高征诊断标准按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氧液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以2004年1~12月武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高氧液治疗组(常规治疗+高氧液),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及脑影像学改善情况,并采用放射免疫法监测脑脊液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质量浓度变化。 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高氧液组临床症状和脑影像学改变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ET、ET/CGRP比值降低和CGRP升高更为显著(P<0.05,P<0.01)。 结论 ①ET/CGRP比值失衡是导致病毒性脑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②高氧液通过改善脑组织供氧、恢复ET/CGRP动态平衡,从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水平变化与高原地区子前期患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高原地区重度子前期患者31例和正常晚孕妇女30例,分别于产前及产后1周进行血浆CGRP和ET水平测定。结果:产前重度子前期患者血浆CGRP含量(71.71±3.75 ng/L)明显低于正常晚孕妇女(110.51±7.55 ng/L)(P<0.01),而血浆ET含量(68.96±11.27 ng/L)明显高于正常晚孕妇女(44.70±4.46 ng/L)(P<0.01)。与正常产妇比较,产后1周时子前期患者病情明显缓解,其血浆CGRP(101.21±7.46 ng/L)上升(P<0.01),血浆ET(51.89±7.87 ng/L)下降,接近正常产后水平(P>0.05)。结论:血浆CGRP和ET水平变化是反映高原地区重度子前期患者发病及衡量病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比妊高征患者外周及胎盘部位子宫静脉血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内皮素(Endothelin,ET)的浓度,了解妊高征时血中血管活性物质浓度发生改变是否与胎盘血管的病变有关.方法分别于剖宫产手术前及手术中抽取外周静脉血和胎盘部位子宫静脉血,应用硝酸根还原酶与Griess反应相结合的方法测定NO;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ET.结果妊高征组外周血清NO2-/NO3-为65.52±14.88μmol/L,胎盘部位予宫静脉血中NO2-/NO3-为70.26士12.60μmol/L,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妊高征组外周血浆ET水平为53.72士15.28 ng/L,胎盘部位子宫静脉血浆ET水平为52.80±14.19 ng/L,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类似结果亦见于正常晚孕组.与正常晚孕组比较,妊高征组血中ET、NO2-/NO3-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①妊高征患者外周血中ET、NO水平高于正常孕妇,但与本身胎盘血循环ET、NO的升高无关.②妊高征患者的子宫、胎盘血管系统的功能亦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经阴道取卵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取卵手术的效果及对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IVF 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IVF ET患者分为麻醉组与对照组 ,观察麻醉效果及异丙酚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对照两组患者IVF ET结局。结果 :异丙酚静脉麻醉见效快、复苏快 ,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无明显副作用。麻醉组取卵率显著提高 (P <0 .0 5 ) ,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经阴取卵术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而且对IVF ET最终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产科结局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术后妊娠的母儿围生期特点。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 ,选择行IVF ET术后妊娠并于 1993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分娩的妇女 2 5 5例 ,与同期分娩的自然受孕的妇女17175例对照 ,研究IVF ET术后妊娠的围生期情况。结果 IVF ET单胎妊娠的早产、前置胎盘、糖耐量试验(OGTT)异常、产后出血、剖宫产率高于自然受孕组 ,P <0 0 5。IVF ET双胎妊娠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低于单胎妊娠 ,P <0 0 5 ;中度及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高征 )、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单胎妊娠 ,P <0 0 5。结论 IVF ET妊娠是高危妊娠 ,多胎妊娠率高是导致早产和低体重儿显著增多的主要原因 ,加强孕期保健 ,及时治疗并发症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儿血浆内皮素 1(ET 1)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广州市2004年2月至2004年11月在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OSAS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测定血浆ET 1及AngⅡ水平。 结果与正常儿童相比,OSAS患儿血浆ET 1及AngⅡ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 1水平对多导睡眠图(PSG)结果无明显影响;AngⅡ浓度与最低SaO2相关。 结论血浆ET 1和AngⅡ水平增加与OSAS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IVF-ET治疗过程中心理应激状态与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VF-ET治疗过程中心理应激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60例初次接受IVF-ET/ICSI治疗的妇女,于取卵日(OPU)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测定OPU日、移植(ET)日和ET后5天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及肾上腺素(A)水平.结果:未妊娠妇女的SDS评分明显高于妊娠妇女(P<0.05).妊娠妇女OPU日血浆A 1.36±1.04 nmol/L低于未妊娠妇女3.33±2.35 nmol/L;妊娠妇女ET日血浆NA 2.07±0.71 nmol/L低于未妊娠妇女3.78±1.36 nmol/L(P<0.05)ET日血浆NA与SDS评分正相关(r=0.670,P<0.01);OPU日血浆A和OPU日、ET日的血浆NA与SAS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治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应激不同,并影响治疗结局,OPU日抑郁分值高的妇女妊娠率低;OPU日A及ET日NA水平高的妇女妊娠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复苏孕兔失血性休克时,机体内皮素(ET)、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规律及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建立孕兔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用限制性输液和传统输液方法复苏失血性休克孕兔,比较了两组于不同时间点ET、VIP的含量。结果:(1)急性失血后VIP血清浓度明显升高,经输液处理后血清VIP浓度开始下降,限制性输液组下降明显,与传统输液组比较,第3h,4h和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失血后ET血清浓度明显升高,经输液处理后血清ET浓度开始下降,限制性输液组下降明显,与传统输液组比较,第3h,4h和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休克发生后,参与或加剧机体发病的体液因子ET、VIP循环水平均明显升高,限制性输液能降低循环ET、VIP水平,减少组织损伤和休克恶化程度,有利于机体促炎-抗炎介质平衡,有效阻断了SIR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抽吸输卵管积液以提高IVF-ET妊娠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技术在治疗男女不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输卵管积液对IVF ET结局带来负面影响越来越被重视 ,众多报道证实 ,输卵管积液已成为影响IVF ET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探讨通过行输卵管积液抽吸对IVF ET结局的影响 ,以寻求行IVF ET前对输卵管积液的合理处置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2 0 0 1年 11月~ 2 0 0 2年 6月在我院生殖科接受IVF ET治疗的患者 37例 ,均为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为输卵管积液的患者 ,同时在接受IVF ET前 /或周期中行阴道B超检查能观察到有输卵管积…  相似文献   

18.
ET—1、ETA—R、c—fos原癌原因mRNA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ET 1及ETA R表达在子宫肌瘤发生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其与肌瘤中c fos原癌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 30例子宫肌瘤组织及邻近正常子宫肌组织中ET 1、ETA R、c fosmRNA的表达强度 ,对照其差异。结果 :( 1)子宫肌瘤组织中ET 1mRNA的表达强度 ( 2 .717± 0 .5 2 0 )与正常子宫肌组织 ( 2 .4 83± 0 .62 3)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ETA RmRNA在子宫肌瘤组织中表达为 2 .2 17± 0 .4 68,明显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的 1.617± 0 .4 86(P <0 .0 0 1) ;c fosmRNA在子宫肌瘤组织中表达为 4 .90 0± 0 .4 0 3,也明显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的 4 .183± 0 .5 94 ,(P <0 .0 0 1) ;( 2 )相关分析表明 :肌瘤组织中ETA RmRNA与c fosmRNA之间呈正相关 ,而ET 1mRNA与ETA RmRNA、c fosmRNA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子宫肌瘤组织中ETA R的表达上调对子宫肌瘤细胞的分裂增殖起促进作用 ,ET 1/ETA R系统可能是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ET 1及ETA R表达在子宫肌瘤发生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其与肌瘤中c fos原癌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 30例子宫肌瘤组织及邻近正常子宫肌组织中ET 1、ETA R、c fosmRNA的表达强度 ,对照其差异。结果 :( 1)子宫肌瘤组织中ET 1mRNA的表达强度 ( 2 .717± 0 .5 2 0 )与正常子宫肌组织 ( 2 .4 83± 0 .62 3)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ETA RmRNA在子宫肌瘤组织中表达为 2 .2 17± 0 .4 68,明显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的 1.617± 0 .4 86(P <0 .0 0 1) ;c fosmRNA在子宫肌瘤组织中表达为 4 .90 0± 0 .4 0 3,也明显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的 4 .183± 0 .5 94 ,(P <0 .0 0 1) ;( 2 )相关分析表明 :肌瘤组织中ETA RmRNA与c fosmRNA之间呈正相关 ,而ET 1mRNA与ETA RmRNA、c fosmRNA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子宫肌瘤组织中ETA R的表达上调对子宫肌瘤细胞的分裂增殖起促进作用 ,ET 1/ETA R系统可能是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婴幼儿肺炎并发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时内皮素(E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BG)等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探讨该阶段血管内皮 功能、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 方法选择2005-12—2006-08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儿科就诊的肺炎及肺炎并发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儿8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婴幼儿20例作为对照组 ,均抽血检测ET、D-dimer、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值。 结果各组间ET、D-dimer、FBG、APTT存在统计学差异,心衰程度越重,ET、D-dimer、FBG越高,APTT越低,其中以肺炎并发重度心衰组明显, ET与D-dimer间呈正相关(r=0.42,P<0.01);D-dimer与FBG间也呈正相关(r=0.30,P<0.01)。 结论婴幼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时存在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凝血、纤溶系统的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