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损伤是指在一系列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肝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肿胀、变性、坏死和凋亡,是各种肝病发生发展最基本的病理状态[1].内毒素即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其导致的毒性反应主要有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等.近年来,内毒素血症(ETM)与肝损伤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各种损害肝细胞的因素均可使肝脏降解内毒素的功能发生障碍而诱发内毒素血症,内毒素的生物活性又可加重肝损伤,引起多种损害,二者相互影响[2].  相似文献   

2.
内毒素对肝脏的二次打击及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筠 《北京中医药》2008,27(2):94-95
内毒素是慢性肝病重症化的重要因素,可以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造成对肝脏的二次打击,使慢性肝炎特别是慢性重症肝胆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演变为慢性重型肝炎.本文探讨内毒素血症的产生、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并对内毒素血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李筠 《北京中医》2008,27(2):94-95
内毒素是慢性肝病重症化的重要因素,可以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造成对肝脏的二次打击,使慢性肝炎特别是慢性重症淤胆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演变为慢性重型肝炎。本文探讨内毒素血症的产生、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并对内毒素血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正>肝硬化是慢性肝病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肠道菌群失调是其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功能障碍、肝细胞解毒功能下降、宿主抵抗力降低、门脉高压形成等因素,导致肠-肝屏障受损,当肠道内菌群失调时,使有害阴性杆菌大量繁殖、裂解,释放大量内毒素,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并发各种细菌感染、内毒素血症和脓毒血症等。长期或反复的肠道菌群失调致内毒素升高,对肝脏造成进一步损害,可加剧肝功能障碍、门脉高压症、肝性脑病和肝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肠道菌群失调是其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功能障碍、肝细胞解毒功能下降、宿主抵抗力降低、门脉高压形成等因素,导致肠-肝屏障受损,当肠道内菌群失调时,使有害阴性杆菌大量繁殖、裂解,释放大量内毒素,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并发各种细菌感染、内毒素血症和脓毒血症等。长期或反复的肠道菌群失调致内毒素升高,对肝脏造成进一步损害,可加剧肝功能障碍、门脉高压症、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从而影响肝硬化预后。现本文就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关系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中药直肠滴注佐治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肝脏是机体清除内毒素的主要器官,也是阻止肠源性内毒素进入体循环的重要屏障,在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情况下,对来自肠道的内毒素难以清除,进入体循环而形成内毒素血症,不仅会导致黄疽迅速加深、出血,也可引起肾功能衰竭与肝性昏迷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近年来,内毒素血症与肝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临床观察也表明,各种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变与肝癌患者多伴有内毒素血症,如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可高达93%,肝炎肝硬变为84%,慢性肝炎为79%[1]。笔者采用中药直肠滴注配合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对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进行了临床观察,以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肝病特别是失代偿期肝硬化中,肝脏胆汁酸的分泌异常以及胃肠道的瘀血,常易引起肠道生境的系列变化,直接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导致内毒素血症的形成,而内毒素血症的存在又可加重肝脏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临床上予以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辅以治疗胃肠道菌群失调与内毒素血症,用于改善慢性肝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症状。我院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合并肠道菌群失调,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肺综合征 (Heptaopulmonarysyndrime ,HPS)指肝功能不全患者因肺内血管扩张、肺部气体交换障碍而出现的严重低氧血症 ,是各种肝脏疾病终未期的严重并发症 ,发病率为 5 %~ 2 9%。有预后差、呈三联征的特点 ,即基础肝脏疾病—肺血管扩张—严重低氧血症。现就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展等作一综述。1 临床表现  肝肺综合征可发生于各种急、慢性肝病 ,但最多见于肝硬化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基础肝病、低氧血症和肺损害的表现。肝病表现包括消化道出血、食管下段静脉曲张、肝掌、蜘蛛痣、脾肿大、腹水等。Kro…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重症肝炎内毒素血症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内毒素 ,是一种巨分子化合物类脂多糖体 ,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体的细胞壁内 ,在细菌死亡、细胞壁崩解时释出 ,称为内毒素。患有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或菌血症或有肝脏清除功能下降时 ,内毒素“溢入”体循环 ,循环血中出现可检出的内毒素 ,称之为内毒素血症 ,其中不伴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者 ,称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近 2 0年来 ,肠源性内毒血症与肝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 ,重症肝炎患者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升高 ,急性肝衰竭内毒素血症发生率高达5 8%~ 10 0 % ,重症肝炎又以慢性重症肝炎内毒素血症发生率最高 ,其中有腹水者发生率更高。重症肝炎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检测阳性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大黄煎剂灌肠,对照组加用乳果糖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鲎试验,症状等变化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黄煎剂治疗慢性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症,可减少内毒素血症时间,快速缓解肠源性内毒素相关的发热、腹胀等症状,对抗内毒素所致肝损害,提高重型肝病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在降低血氨方面也有较好作用。提示:中医药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症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观察。[方法]每日灌肠1次,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20天,对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治疗50例,总有效率为76%。[结论]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操作简单、药物利用率高、用药安全并取得了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肝病内毒素血症中医辨治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肝病内毒素血症常表现为身目黄染,腹大如鼓,发热口渴,纳差,恶心呕吐,或鼻衄、呕血,脘腹胀满,大便秘结或不爽,尿少,或神昏谵语,手足颤动,或发狂,舌质红或红绛、晦黯、苔黄或黄燥,脉弦数或滑数等,可见于各种肝病发展过程中。中医对本病的病机、治法的系统研究较少见,王今达等认为中医的“毒”与西医的“内毒素”有共同之处;且在临床和动物实验中证实,“热毒证”发生时血中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说明热毒内盛是内毒素血症的  相似文献   

13.
重肝内毒素血症病机为"毒"和"瘀"。内毒素可激活各种炎性因子,导致全身炎症反应要充分重视内毒素血症危害,及时处理"毒"瘀"病理因素,减少肠源性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达到清除内毒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肝炎患者 75例和体检正常健康者 15例 ,均采用基质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 (ET)水平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 -Ⅲ和Ⅳ -C) ,并对其中 2 0例患者行肝组织活检。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 ;活检病例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内毒素水平存在相关性。结论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内毒素水平可作为肝脏病理损害的判断指标之一 ,内毒素血症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肝硬化是由各种不同病因导致的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失代偿期),主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血液循环障碍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突出表现,发生率高达75%[1],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如门静脉高压、低白蛋白血症、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2]。如何减少腹水甚至治愈肝硬化腹水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众多医学家的共同目标。目前治疗肝硬化腹水有中医疗法、西医疗法以及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血浆内毒素水平与中医虚实证及肝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对7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偏实证组30例,偏虚证组45例)采用基质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endotoxin,ET)水平,以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15名作对照。并对其中20例患者行肝组织活检。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ET水平偏实证组较偏虚证组升高明显,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ET水平与肝脏病理分级分期存在相关性。结论血浆ET水平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虚、实辩微观辩证参考者指标之一.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ETM)在肝脏病理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松科 《吉林中医药》2012,32(6):646-648
中药及复方有直接对抗内毒素,保护肠黏膜屏障,抗炎,调节细胞免疫及调节内毒素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等作用,在治疗内毒素血症(ETM)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治疗内毒素血症的复方多配伍了通腑泻下、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能够减轻内毒素诱导的过量炎症因子对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刘铁军教授认为,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当以"肠毒"立论,大肠传导功能受损,毒邪不能有效排出,肝脏解毒功能减低是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发生、发展、迁延不愈、产生多种并发症的原因。肠毒作为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主要致病因素,其形成与肝、大肠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刘教授在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上,主张将中医理论与西医现代研究的有机结合,将"中医下法"运用在其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将"肝与大肠相通"等中医传统理论融入其中,研发出疗效确切的成药"毒消肝清丸",为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病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5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内毒素血症患者,在其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8例给予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28例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治疗期间,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内毒素、肝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内毒素、肝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病内毒素血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内毒素、肝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疗效,值得进行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是由于多种损害肝脏的因素如肝炎、酗酒、肥胖、脂肪肝、药物中毒、血吸虫病等,长期损害肝脏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肝功能衰竭和门脉高压,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