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定正常和老年性白内障晶体VE、Vc含量,发现老年性白内障晶体VE、VC含量比正常晶体明显减少,并讨论了这些改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秦琼莲  袁天国 《云南医药》1997,18(6):521-522
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术前后的应用秦琼莲袁天国王雪梅梅妍汪洁近年来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以下简称ECCE+IOL术),已不再是手术禁忌症,而是恢复视力的最佳选择。术前有效、快速控制血糖以保证手术的安全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2012年1-12月我院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187例行囊外白内障摘除术(ECCE),据情况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I0L)同时进行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87例白内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联合IOL植入术180例(96.3%),术后均恢复视力,视力0.2~0.8。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行ECCE联合IOL同时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可使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提高视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张德崇 《北方药学》2014,(10):180-181
目的:研究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15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脱盲、脱残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脱残率和脱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66眼)糖尿病性白内障与同时期58例(67眼)老年性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临床分析与比较。结果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多,但经术后积极正确处理均能得到控制,视力恢复满意。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白内障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志群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509-3509
老年性白内障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多为双侧,可一眼先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50-60岁老年人中发生率为60%,70%。7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率在80%以上。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最理想的方法。我院2005年对15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了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视力为0.3-1.0,现将健康教育的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在1999年的“视觉第一 ,中国运动”活动中共收治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11例实施了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ECCE)术 ,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在55岁以上 ,最大86岁 ,平均68 5岁。在111例中 ,A组40例采用角膜缘切口方法 ,有2例未安人工晶体 ,B组71例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方法 ,有8例未安人工晶体 ;A组无再次手术者 ,B组有2例分别于术后10天行人工晶体取出术 ,术后12天行晶状体皮质抽吸术。111例患者术前视力均小于或等于3 0,都为白内障成熟期 ,即 :术眼光定位检查正常、裂…  相似文献   

8.
杨艳玲 《华夏医药》2003,7(2):52-53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行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手术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应用巩膜隧道切口技术,对10例(1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手术,并植入人工晶体。结果:术后3个月的矫正视力≥0.69只眼、≥0.87只眼。结论:提示巩膜隧道切口的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具有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手术便捷,无需缝合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晶体的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我们对正常透明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混浊晶体的水溶性荧光物质(WSFS)进行了对比测定。方法:应用荧光光谱法,对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囊内冷冻摘除术后晶体和9例透明晶体的WSFS进行了测定。结果:老年性白内障晶体WSFS的相对荧光强度均值为549.147±179.42单位;与透明晶体的相对荧光强度均值(345.165±92.93单位)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WSFS是脂质过氧化物的代谢产物,其在老年性白内障晶体的异常增高,提示氧化损伤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视力改变情况及眼内压改变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均未出现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前房出血等并发症。2组患者的视力情况和眼内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及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均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内障是最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临床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切口小、无需缝合、愈合快、角膜散光小、视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120例自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经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0例(180眼),其中男77例(105眼),女43例(75眼)。年龄23~86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05只眼,并发性白内障35只眼,外伤性白内障25只眼,先天性白内障15只眼。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滴用糖皮质激素对眼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丘  朱白蕾 《江西医药》2006,41(12):953-955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滴用糖皮质激素对眼压的影响。方法 将101例(101只眼)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3组,分别滴用碘必殊、百力特或迪非滴眼液1个月,观察视力、眼内反应、眼压和前房角变化。结果 3组患者术后1个月视力恢复满意,眼内反应轻,眼压无增高,3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3组手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分别F=3.401,3.721和2.826,均P〈0.05),3组内随滴用眼药水时间延长。眼压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分别F=0.133。1.386和0.582。均P〉0.05)。前房角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后1个月内,滴用糖皮质激素是有效和安全的。与滴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效果一样。  相似文献   

13.
孙根柱 《淮海医药》2014,(2):137-138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46例(65眼),眼轴长度在25.5~32.4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5.5mm折叠式人工晶体。其中眼轴长度25.5~28.5mm39眼(A组),眼轴长度29.0~32.4mm26眼(B组),随访8个月~2年,分别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的39眼中,视力恢复≥0.5者33眼(84.6%);B组的26眼中,视力恢复≥0.5者17眼(65.4%),其中3例患者因白内障较大、较硬,>Ⅳ级核,改为小切口摘除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体。2例后囊膜破裂患者均在B组,1例行前玻切后将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术后矫正视力0.5;1例行前玻切,二期行人工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术后矫正视力0.3。结论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治疗安全有效。眼轴短的患者视力恢复总体优于眼轴长的患者;眼轴长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更大;对于晶状体核较大、较硬者,宜采用小切口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42眼)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眼球穿孔伤外伤性白内障32眼,其中伴眼内异物13眼,伴玻璃体混浊19眼。老年性白内障伴视网膜脱离4眼,伴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混浊6眼。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8眼(90.5%),不变4眼(9.5%)。保留晶体前囊的19眼术后囊膜明显混浊者4眼(21.1%),保留晶体后囊的23眼术后囊膜明显混浊者3眼(13.0%)。结论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对经选择的玻璃体视网膜条件较好的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张艳玲  于志涛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86-1686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已成为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功能的主要手段。然而术后并发症却可导致人工晶体取出。现回顾我科15例(15眼)人工晶体取出病例,分析其取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金莲淑 《医药世界》2009,(10):661-662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病,是全球性的主要致盲原因。老年性白内障是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随着年龄增加,其患病率和发病率明显增高。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眼科2008—01/2008—07共对老年白内障患者76例(106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性白内障是最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本病的病因很多 ,本文仅统计分析吸烟与白内障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对 2 0 0 0年 1~ 8月到我院门诊就诊 ,诊断为白内障患者中 ,随机抽样 12 0 0人进行调查 ,先天性白内障及外伤性白内障患者除外。其中 147人为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其余10 53人为老年性白内障未行手术治疗者。男 4 80人 ,女 573人 ,年龄 50~ 89岁 ,平均年龄 69 5岁 ,男女比例为 1∶1 19。用双星明眼液将患者瞳孔充分散大 ,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白内障形态。按照晶体混浊分类系统Ⅱ (LOCSII) 〔1〕进行分类。分为 5个…  相似文献   

18.
丁颖  郭新蒲 《河北医药》1997,19(3):162-163
人工晶体前膜是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往往影响病人的术后视力,甚至使一部分病人须再次手术或激光切开前膜才能恢复视力。本文回顾了我科近年来施行的后房型人工晶体前膜形成,应用皮质类固醇联合扩瞳治疗取得良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1993年4月~1996年7月间共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51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48例57眼,外伤性白内障2例2眼,并发性白内障1例1眼。出现明显的人工晶体前膜者6例(老年性白内障5例,外伤性白内障1例),其中1例老年性白内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6~2009年的60例(60眼)糖尿病性白内障与同时期60例(60眼)老年性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临床分析与比较。结果后囊膜破裂5眼,其中糖尿病组3眼,对照组2眼,经处理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2眼,植入睫状沟1眼,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眼。结论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的丰富经验,术中娴熟的手术技巧,术后便可极大地改善患者视力,而术后并发症经过及时正确处理均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认为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白内障与单纯老年性白内障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小切口隧道式超声乳化与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法对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患有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A组47例52眼)与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B组47例52眼)展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A组经治疗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8.08%,B组经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与单纯老年性白内障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效果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