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病人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将66例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SDS、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心理护理后恶性肿瘤病人的焦虑、抑郁程度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姚云  常丽  朱相华  梁田 《护理研究》2013,27(2):135-137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病人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行PCI术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接受心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社会支持量表(SSQ)、简式大五人格问卷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病人生命质量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冠心病PCI术病人的神经质、抑郁和焦虑症状,降低PCI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杨彦萍  关丽丽  屈沛沛  杨路芳 《全科护理》2020,18(13):1590-1592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在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病人10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在心脏康复的心理处方中,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叙事疗法,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后SAS、SDS、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将叙事护理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中减轻了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有益于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李文英 《全科护理》2011,(15):1333-1334
[目的]探讨Orem护理系统及心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住院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60例,采用心理测验量表、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入组病人的总体心理状态,并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使用Orem护理系统进行护理干预及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出院前再次使用SDS、SAS及应付方式问卷(CS)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DS及SAS均较对照组降低,生命体征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积极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使用Orem护理系统进行护理干预及心理干预能淡化病人对疾病预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有助于病人回归社会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王兰 《全科护理》2012,10(14):1263-1264
[目的]评价系统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改善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期病人焦虑情绪的有效性。[方法]将100例行PCI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术前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于术前、术中、术后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病人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病人焦虑发生率、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术中、术后系统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可显著降低PCI术病人的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6.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病人焦虑、抑郁分析与护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冠心病急诊介入治疗(PCI)病人术前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行急诊PCI的冠心病病人64例,在手术前后,采用国际ZUNG量表(SAS、SDS)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确定影响急诊PCI病人焦虑、抑郁发生的因素。并将64例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两组进行常规相同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系统的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及知识宣教。结果急诊PCI病人术前焦虑、抑郁发生率93.7%,病情严重程度、职业、家庭关系及经济条件是影响其焦虑、抑郁的主要因素。护理干预与否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多种因素可导致急诊PCI病人焦虑、抑郁的发生,术前系统的护理干预对减轻此类病人焦虑、抑郁状态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裴静  覃少珍  王曲 《全科护理》2012,10(8):681-68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男性乳房发育症病人抑郁和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行局部麻醉手术的男性乳房发育症病人,术前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分别在护理干预前后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病人的心理情况。[结果]52例男性乳房发育症病人护理干预前SDS和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轻男性乳房发育症病人的抑郁和焦虑心理,使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崔玉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03-860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需要行PCI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术前3d和术前6~12h的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PCI术前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心理,在护理干预后不良心理状态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PCI术前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手术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术前加强心理护理,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Orem护理系统及心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住院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60例,采用心理测验量表、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入组病人的总体心理状态,并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使用Orem护理系统进行护理干预及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出院前再次使用SDS、SAS及应付方式问卷(CS)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DS及SAS均较对照组降低,生命体征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积极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使用Orem护理系统进行护理干预及心理干预能淡化病人对疾病预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有助于病人回归社会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的疗效、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在接受常规心内科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评估工具。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是降低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曹春凤 《全科护理》2011,(3):193-195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的疗效、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在接受常规心内科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评估工具。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是降低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病人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病人均于手术前1d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对术前焦虑抑郁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实验组接受术前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后于术日晨分别再次进行SAS、SDS测量。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前1 dSAS、SDS评分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手术日晨实验组SAS、SDS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01)。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够解除或减轻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心理应激反应,对保障手术顺利完成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文关怀护理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PCI)病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94例拟行PCI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随机健康教育,按PCI术前、术后护理常规进行。干预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病人PCI术前及术后的焦虑及抑郁状态。[结果]干预组PCI术前及术后的HAMA分值及HAMD分值比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在PCI术前及术后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可减轻PCI病人术前及术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5.
秦发伟  解晨  杨丽娟  李文慧  刘轶平  金琳 《护理研究》2007,21(23):2086-208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焦虑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行PCI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护理。[结果]两组PCI术后两周、术后3个月(随访)SA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病人焦虑情绪明显改善;心绞痛发生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以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1周后评价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予以综合性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改善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常规护理并强化心理护理。于手术前、手术后第7d、手术后第14d、手术后第21d,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结果手术前、手术后第7d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手术后第14d、手术后第21d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使患者手术后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