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欣胶囊及其拆方对肾虚血瘀型VD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康欣胶囊全方及其拆方对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椎动脉永久性封闭和摘除单侧性器官建立肾虚血瘀型VD模型大鼠60只.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康欣胶囊全方、康欣胶囊中补肾药、康欣胶囊中健脾药、康欣胶囊中养血活血药、阳性西药喜得镇和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1个月,检测大鼠神经递质水平。结果全方组的逃避潜伏期最短,空间探索次数最多,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全方组乙酰胆碱Ach含量最高,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康欣胶囊全方能提高肾虚血瘀型VD大鼠乙酰胆碱含量。  相似文献   

2.
陈丽  贾晓民  邵青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172-1173
目的探讨运用百令胶囊治疗对煤尘肺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6个月住院的煤工尘肺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尘肺的不同分期分为3组,分别测定其服用百令胶囊前和服用6个月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变化,结合诊疗期间患者再感染发生率,评价百令胶囊对煤尘肺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1)3组尘肺患者服用百令胶囊后,外周血CD。’升高、CD。’下降、CD4+/CD8+比值明显增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3组尘肺患者用药后,呼吸道再感染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百令胶囊可改善尘肺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再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芦晓磊  王卫星 《西部医学》2012,24(11):2099-2101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对老年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切除术后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老年HCC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服用复方斑蝥胶囊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术后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于第二天开始服用复方斑蝥胶囊,1次3粒,每日2次,连续应用1个月;B组20例,患者术后仅行常规处理;另设C组20例为正常人群作对照。分别于术前3天及术后10、30天抽血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的CD3+、CD4+、CD8+、T细胞、NK细胞以及CD4+/CD8+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A、B两组患者术前CD3+、T细胞及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0天,A、B两组患者CD3+、CD8+、T细胞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O.05);术后30天,A组患者CD3+、CD4+、CD8+、T细胞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B组患者CD8+、T细胞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A、B两组比较,术后10天A组患者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30天,A组患者CD3+、CD4+、CD8+、T细胞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B组(P〈O.05)。结论老年HCC患者手术前后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复方斑蝥胶囊有利于提高老年HCC患者术后的T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维A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潮州市潮安区庵埠华侨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观察组联合阿维A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CD4+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CD4+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CD8+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观察组患者的CD8+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D4+/CD8+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维A可以提高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改变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失衡状态而发挥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镇痛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盆腔炎性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对照组30例予口服奥硝唑分散片。观察两组临床镇痛作用和治疗前后外周血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止痛疗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为8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CD4、CD4/CD8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CD8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CD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均能升高IL-2和IL-10(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镇痛作用明显,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百令胶囊组和福辛普利组各30例,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结果:治疗前福辛普利组和百令胶囊组患者血清IL-2水平、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福辛普利组和百令胶囊组患者血清IL-2水平、CD4^+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百令胶囊组患者血清IL-2水平、CD4^+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福辛普利组(P〈0.01)。结论: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IL-2水平可能是百令胶囊治疗早期DN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输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脑肿瘤患者谨慎输血提供依据。方法:脑肿瘤患者64例行根治性切除术,随机分为输血组46例、未输血组15例、健康对照组40例,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gG、IgM、IgA、C3、C4,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NK细胞。结果:输血组输血前体液免疫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天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4天、30天与第3天相比,无显著变化,但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未输血组输血前与健康对照组亦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3天、14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0.01);术后第30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相比:术后第30天未输血组IgG、IgM、IgA、C3、C4明显高于输血组(P〈0.05)。代表细胞免疫的指标,输血组输血前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天与术前相比有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4g天、30天与第3天相比,无显著变化,但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未输血组输血前与健康对照组亦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3天该值明显减少(P〈0.05或0.01),但CD8变化不显著;术后第14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相比:术前及输血前该值无差异。术后第3天,未输血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T/CD8T细胞比值与输血组比较(P〈0.05),CD8T无差异。术后第14天、30天,未输血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T/CD8T细胞比值、NK细胞明显高于输血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输血对脑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临床上对该类患者输血应慎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NO/NOS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化学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37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了血清SOD、NO/NOS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肾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NO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SOD、NO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半年后血清SOD,NO/NOS和CD4/CD8与治疗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肾炎患者血清SOD、NO/NOS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判断病情及其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和单纯静脉患者在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120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以静脉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腹腔热灌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存期、不良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1.7%(43/60),对照组有效率为46.7%(2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三年生存率为83.3%,平均生存时间为(32.98±1.83)个月,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28.65±1.9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水平明显增加,CD8叩细胞水平明显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后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静脉化疗,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术能有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高、预后患者生存率高、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电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药物治疗组34例,针药治疗组31例),药物组选用氯氮平治疗,剂量150mg/d,1次,d,每晚口服,治疗观察时间为6周。针药组除应用上述药物治疗外。每日针灸1次,并使用电针仪辅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6周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与白介素(IL-2、IL-6)。分别施测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以评定其精神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2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药物合并电针治疗组IL-6水平低于药物组(P〈0.01);IL-2水平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药物合并电针治疗组CD4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也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抗精神病治疗可以影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且电针合并药物组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