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沙坪坝区2005-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制定麻疹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052008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沙坪坝区麻疹疫情开始回升,2007年麻疹痰情大幅上升,报告发病率为32.25/10万;2005-2008年麻疹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4~7月,发病率城区高于农村(χ2=6.959,P〈0.05);发病年龄集中在〈1岁儿童;流动人口和免疫空白人群发病率高。结论沙坪坝区麻疹疫情上升的重要原因是流动人口和免疫空白人群的增加,应继续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进一步加强新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重点人群免疫接种,提高免疫覆盖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菏泽市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0年麻疹监测与控制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0年全市采取的策略与措施主要包括贯彻、落实山东省卫生厅、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精神,部署麻疹防控工作,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并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开展暴发控制和督导检查。2010年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26例。麻疹疑似病例报告后48h内调查率为76.52%,血标本结果7d内报告率56.78%,散发病例血标本采集率65.72%。麻疹确诊病例415例,麻疹发病呈散发,部分高发县影响全市麻疹发病水平。全年麻疹发病表现为高峰期延长,主要集中于4~8月份,麻疹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结论切实扎实开展常规免疫工作、适时开展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是控制麻疹疫情上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市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人群麻疹免疫状况,确定易感人群;研究麻疹发病率近几年的变化趋势;进而为控制麻疹疫情的发生,调整加速麻疹控制有关策略与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古交市2000至2005年度麻疹疫情报告确诊的278例麻疹病例进行年发病率、季节分布、年龄别分布、年龄别发病率、职业分布等描述性研究,并进行麻疹发病与免疫接种关系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结果对我市278例麻疹确诊病例进行研究分析,麻疹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病例的构成只是年龄别有差异,从成人不同职业构成来看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控制乃至消灭麻疹,必须加强儿童常规免疲;加强小学及托幼机构的查证补漏工作和强化免疫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及流动人口密集区的免疫管理;加强麻疹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在流动人口聚集区和爆发区内可以考虑对6月龄以上的幼儿实行提前接种.对策提高MV免疲覆盖率;调整免疫策略;加强小学及托幼机构的查证补漏工作和强化免疫工作;切实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对成人易感人群进行MV复种;加强麻疹监测工作;加强对基层防保人员的培训;加强"冷链"建设、确保疫苗安全有效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麻疹发病。  相似文献   

4.
林华胜  张薇  陈和盛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1727-1729
目的:探讨雷州市2006年1~6月麻疹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当地的麻疹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雷州市2006年上半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麻疹报告在上半年上升至117例,发病率为7.80/10万,死亡1例。麻疹流行以散发与暴发并存,麻疹暴发疫情有5起,共发病23例,占19.66%。高发季节为3~6月,发病最多为0~5岁组。无麻疹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占72.65%。结论:疫情上升与适龄人群免疫接种率偏低,疫情监测体系不健全,疫情发现晚,针对性措施采取不及时等有关。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和控制麻疹局部暴发,以及完善麻疹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流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花都区婴幼儿麻疹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花都区2010~2014年194例婴幼儿麻疹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2014花都区共出现婴幼儿麻疹194例,年龄1岁发病率最高(P0.05),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3、4月份,流动人口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地户籍人口(P0.05),无免疫接种史和有麻疹接触史者发病率明显要高(P0.05)。结论做好季节性预防,及时扩大麻疹免疫接种范围,提高流动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接种率,加强对高危人群免疫接种,可达到有效控制麻疹发病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商丘市睢阳区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睢阳区麻疹流行状况,更好地指导今后加速麻疹控制工作。方法利用麻疹专报系统对本区2001年麻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当年报告麻疹85例。病例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占47.1%。城区明显高于农村,结论麻疹发病主要与实际接种率不高有关,其次与免疫失败有关.今后在抓好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工作的同时,适时开展强化免疫,进一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麻疹发病率升高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麻疹发病。方法对道里区2008年29例麻疹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是易感人群累积、流动人口、<8个月龄发病、院内感染等。在麻疹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各部门沟通不及时、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差、流动人口及传染源不好管理等。结论提出了以严把"三关",做到"三个确保"为主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2005年郑州市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特点,寻求麻疹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郑州市麻疹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麻疹监测报告系统对郑州市2005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22.4/10万。发病呈暴发流行的特点。1~6月份为麻疹高发季节。7岁以下为麻疹高年龄组。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11.94%,无免疫史者占67.20%,免疫史不详者占20.86%。流动人口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37.16%。结论小年龄组常规免疫工作和大年龄组儿童的麻疹疫苗复种工作急需加强。尽可能提高外来流动人口的免疫覆盖率。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预防控制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焦作市近年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和疫情发生特点,为今后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8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焦作市近年来麻疹发病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发病形式主要为散发和局部小范围暴发.各县市区报告麻疹发病相差悬殊.发病高峰在3-6月份(占73.91%).在667例确诊病例中,<15岁人群占89.05%,发病为小年龄组模式,<1岁人群占25.48%.麻疹病例以散居儿童为多,占46.35%,其次为学龄和幼托儿童,占42.10%.在确诊病例中,有免疫史者仅占33.13%,无免疫史者占44.38%,免疫史不详者占22.49%.麻疹血清样本采集率为58.89%.结论 加强麻疹监测,提高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消除暴发仍是今后全市控制麻疹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而做好儿童入托、入学查漏补种工作,提高麻疹疫苗复种率,减少免疫空白和易感人群的积累是建立全市牢固免疫屏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近年来一些地区麻疹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初免失败。提出轻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不应列为免疫接种禁忌证,强调应提高学龄前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及免疫接种质量。并建议对小学生或中学生进行再免疫,以充分发挥麻疹疫苗的最大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包倍佩 《上海医药》2012,33(4):35-36,52
目的:研究上海市闸北区55年来麻疹发病流行情况,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上海市闸北区疾控中心提供的1956-2010年麻疹发病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研究方法.结果:55年来共发生麻疹病例169 733例,发病率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开展麻疹疫苗普种以后,麻疹发病率明显降低.近年来,外来人口的发病率较本地人口平均高出73.23%.结论:上海市应继续加强计划免疫、适当开展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从而实现消灭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2000-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0-2006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0-2006年间,马鞍山市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5.50/10万,最高10.90/10万,最低2.94/10万,麻疹发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麻疹病例最小1个多月,≤8月龄、9~24月龄、3~6岁、7~19岁和20~39岁组发病人数分别占2.73%、13.66%,5.67%、52.10%和25.21%,发病率分别为30.53/10万、51.60/10万、6.18/10万、18.19/10万和3.32/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1∶0.64.病例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3-6月份.地区分布以金家庄区最高(9.60/10万),城区高于农村.本市儿童主要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者占60.92%,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39.08%.2004年以后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和麻疹疫情专报系统的报告结果渐趋一致.   结论 本市人群中,≤8月龄、9~24月龄和7~19岁人群麻疹发病增多,因此,要提高麻疹常规免疫接种工作质量,并适时开展对入学儿童或在校学生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麻疹病例监测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探讨沂南县麻疹防治效果,为综合评价及改进麻疹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4~2013年沂南县麻疹发病病例及麻疹疫苗接种资料,分析评价本地区麻疹的流行强度、儿童建卡情况、疫苗接种合格率及麻疹抗体水平。结果近年来本地区麻疹发病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建卡率为95.3%,合格率为98.1%,抗体阳性率为97.7%。结论医务工作者应继续实施麻疹疫苗的免疫规划,进一步加强流行病学监测,提高病例监测的敏感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宜春市2006年1月~2012年12月麻疹强化免疫前后麻疹流行病学的特征,为更好地制订消除麻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宜春市疾控中心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报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宜春市麻疹强化免疫前后的发病状况.结果 宜春市2006~2012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107例,男女性别比为2.2∶1,以散发为主,年平均发病率为2.88/10万;以散居儿童居多;发病年龄以<15岁为主,其中,<2岁发病例数最多(x2=52.64,P<0.05);麻疹强化接种前年平均发病率与强化接种后相比下降率为95.49%(x2=709.48,P<0.05);麻疹强化接种前后均以4~8月份为发病高发季节,且4月份为高峰期.年平均发病率排在前5位分别是万载县、丰城市、高安市、靖安县、袁州区;麻疹强化接种前后各县市区麻疹年平均发病率的下降率均>75%,其中铜鼓县2010~2012年连续3年发病率为0%.结论 宜春市麻疹以散发为主,麻疹强化接种后,各年龄段、各地区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部分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仍有发病,0~2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建议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间隔2~3年对全市范围大规模实施麻疹强化免疫,保护易感人群,形成较牢固的免疫屏障,使麻疹发病率保持低态势.  相似文献   

15.
王志元 《中国当代医药》2013,(31):143-144,146
目的 总结评价吉水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方法 按照《2010年江西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实施,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本次强化免疫8个月~4岁应种儿童23 256名,实种儿童22 896名,实际接种率达98.45%,快速评估接种率97.75%.强化免疫期间,全县共报告麻疹相关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例,发生率4.37/10万.没有发生因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引起的群体事件,无疫苗质量事故和实施差错事故报告,无死亡病例发生.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大幅下降.结论 吉水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目标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95%,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弥勒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时发现工作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为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云南省麻疹等疫苗针对疾病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实施方案》,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对弥勒市健康人群进行麻疹抗体滴度定量检测,并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弥勒市人群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7.15%(409/421),麻疹免疫史率为59.86%(252/421)。结论弥勒市调查地区从总体上形成了麻疹的免疫屏障,但人群麻疹免疫史率低,应将此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确保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2剂次率〉95%。  相似文献   

17.
赵敏  蔡文广  赵云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129-130,133
目的了解宜良县健康人群中的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65例≤5岁组和〉5岁组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进行麻疹抗体IgG定性和定量监测。结果 17月龄~19岁人群抗体阳性率均为100%,为免疫人群。其余人群麻疹IgG抗体较低,是麻疹免疫空白人群,极易引起麻疹病例发生。结论〈17月龄以及〉20岁人群均容易发生麻疹,应重点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麻疹暴发原因,制定防治对策。方法对麻江县2000-2004年12起麻疹暴发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麻江县麻疹暴发强度大,平均每起暴发有42.33例患者,暴发疫情多发生在3月和9月,主要为小学低年级学生,以4~9岁为主,暴发疫情74.5%的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暴发的主要原因是麻疹疫苗(简称麻苗)接种率低、疫情迟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