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接免疫荧光(DIF)和盐裂皮肤DIF技术在诊断大疱性皮肤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DIF和盐裂皮肤DIF技术检测53例大疱性皮肤病标本,并与其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DIF和盐裂皮肤DIF技术诊断该类疾病的阳性率(90.57%)显著高于对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的阳性率(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F和盐裂皮肤DIF技术仍是目前诊断和鉴别诊断大疱性皮肤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951737 盐裂后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用于大疱性皮肤病诊断/翁孟武…//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5,22(2).-148 对30例大疱性皮肤病应用1mol/L NaC1盐裂皮损皮肤作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盐裂DIF),并与IIF、盐裂IIF和免疫印迹结果比较。结果:除1例家慢良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天疱疮和类天疱疮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 对2003-2007年天疱疮和类天疱疮6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天疱疮平均发病年龄低于类天疱疮(P<0.001),直接免疫荧光(DIF)确诊的175例天疱疮患者中IgG100%阳性,C3 92.0%阳性;类天疱疮223例患者中C399.1%阳性,IgG 51.12%阳性.两种大疱性疾病的诊断中,①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诊断、病理检查与DIF三者一致率为68.8%.病理检查、DIF两者一致率为80.7%.②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诊断、病珲检查与DIF三者一致率为62.8%.病理检查、DIF两者一致率为78.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两种疾病的主要手段,泼尼松(0.5~1.5)mg·kg-1·d-1可控制大部分患者病情.结论 临床和病理无法确诊的大疱疮和类天疱疮病例,DIF可以作为诊断该病的重要方法.在基层医院,临床怀疑天疱疮,DIF可主要检查IgG、C3,怀疑类天疱疮,可主要检查C3.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观察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IF)结果,分析及评估其实验方法。方法活检取材,冰冻切片,DIF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免疫病理确诊143例,其中寻常型天疱疮(PV)阳性75例(52.4%)、红斑型天疱疮(PE)阳性13例(9.1%)、大疱性类天疱疮(BP)阳性53例(37.1%)、副肿瘤天疱疮(PNP)2例(1.4%)。临床与免疫病理诊断的符合率PV为65.3%(49/75),PE为61.5%(8/13),BP为69.8%(37/53),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F对常见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是一项重要的、快速而特异性较高的检查方法,但仍需紧密结合临床确诊。  相似文献   

5.
大疱性皮肤病是一组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疾病,单纯依靠临床或常规组织病理往往难以确诊,常常需借助于免疫荧光技术.现将近两年来我科对大疱性皮肤病开展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IF)的结果及临床意义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在大疱性皮肤病中的诊断意义毛舒和,李维云,刘刚,纪华安,肖尹指导边天羽天津市长征医院(邮政编码300027)对我院皮肤科近3年来87例大疤性皮肤病的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IF)和病理学检查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DIF在大疤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7.
Jordon等(1970)提出儿童良性慢性大疱性皮肤病的名称,并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检查了6例活动性患者,其中3例为阴性,也未发现循环抗基底膜抗体,这6例对砜类药有良效。后来Chorzelski等证明幼年疱疹样皮炎(JDH)与成人疱疹样皮炎(DH)在临床上、免疫病理学以及用砜类药有效等方面是一致的。但大疱性类天疱疮 (BP)和BP与DH的混合型病例也发生于儿童,因此有时造成鉴别上的困难。作者认为用IF技术、HLA组织分型与小肠活检便于对这些病作出诊断,并且对儿童的慢性大疱性皮肤病(CBDC)的分类有很大帮助。作者对8例儿童慢性获得性大疱病用上述方法进行研究,7例诊断为JDH,1例诊断为CBDC。检查结果:6例中有4例组织病理学符合DH,其  相似文献   

8.
作者用间接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23例天疱疮和15例类天疱疮病人血中和皮肤中的自身抗体,并结合临床进行了连续观察.根据检查结果,作者认为:1.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查血清天疱疮抗体(PAb)对天疱疮诊断有重要价值,PAb滴度及其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活动度及其变化的参考指标,并对指导怡疗有一定参考意义.2.IIF法检查血清基底膜带(BMZ)抗体对大疱性类天疱疮(BP)病人诊断有参考价值,BMZ抗体滴度与病情活动度相关不显著.3.皮损及“正常”皮肤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查对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有诊断价值,“正常”皮肤DIF检查对监察病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组织病理及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对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80例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的皮损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并采用鼠抗人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占60.00%,以天疱疮和类天疱疮为主,非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以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及大疱性多形红斑多见,不同类型的大疱性皮肤病组织病理及免疫荧光具有特征性。结论:组织病理及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对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天疱疮和类天疱疮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2003--2007年天疱疮和类天疱疮6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天疱疮平均发病年龄低于类天疱疮(P〈0.001),直接免疫荧光(DIF)确诊的175例天疱疮患者中IgG100%阳性,C3 92.0%阳性;类天疱疮223例患者中C3 99.1%gH性,IgG 51.12%阳性。两种大疱性疾病的诊断中,①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诊断、病理检查与DIF三者一致率为68.8%。病理检查、DIF两者一致率为80.7%。②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诊断、病理检查与DIF三者一致率为62.8%。病理检查、DIF两者一致率为78.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两种疾病的主要手段,泼尼松(0.5~1.5)mg·kg^-1·d^-1可控制大部分患者病情。结论临床和病理无法确诊的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病例,DIF可以作为诊断该病的重要方法。在基层医院,临床怀疑天疱疮,DIF可主要检查IgG、C3,怀疑类天疱疮,司主要检查C3。  相似文献   

11.
941502 1 mol/L NaCI分离表皮DIF染色法的临床实用价值/仝建坤…//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23(1).-19~20 以1 mol/L NaCI分离病损周围外观正常皮肤做DIF检查,19例大疱性类天疱疮(BP)和5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患者IgG阳性率均为阳性(100%);而常规DIF的IgG阳性率分别为79%和80%;NaCI分离皮肤做IIF的阳性率BP为95%,EBA为80%。表明1 mol/L NaCI分离病损周围皮肤做DIF,对于BP诊断的敏感性高于常规DIF和NaCI分离皮肤后的IIF,而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表2参6 941503 白色丘疹样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附6例报  相似文献   

12.
对1989~1991年间,在本所就诊的100例表皮下大疱病,通过临床、组织病理、直接免疫荧光(DIF)、间接免疫荧光(IIF)法以及1M NaCl分离皮肤为底物的IIF法进行了诊断和评价.结果发现DIF检查的100例中有76例皮肤BMZ有免疫反应物沉积,另24例为阴性,但有典型的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临床表现;根据临床、DIF和分离皮IIF法修正诊断出大疱性类天疱疮(BP)54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8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ABD)7例(成人4、儿童3),瘢痕性类天疱疮(CP)7例、水疱性红斑狼疮(BSLE)3例、迟发性皮肤卟啉症(PCT)2例、BP和寻常型天疱疮(PV)并发1例,BP和疱疹样皮炎(DH)并发1例,有17例未定.研究结果发现分离皮IIF法对提高表皮下大疱病的诊断水平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由于CP的抗BMZ抗体可分别出现在表皮侧或真皮侧,所以分离皮IIF法不能单独鉴别CP和BP、CP和EBA.应该结合临床、免疫印迹和免疫电镜等方法进一步诊断,从而也表明分离皮IIF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免疫荧光(IF)技术对诊断大疱性皮病有相当大的帮助,但它不能代替常规的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只有将这两种方法和临床检查结果结合起来,才能避免作出错误的诊断.检查方法(一)直接免疫荧光技术(DIF)皮肤标本:最好取自早期水疱或大疱边缘部位的皮肤.一般来说不宜用钻孔法,它只能用于疱疹样皮炎(DH)外观正常皮肤的取材.目前多用快速冷冻法来固定标本.对于尚无条件作免疫病理检查的医院,可用  相似文献   

14.
已知直接免疫荧光(DIF)试验是确诊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最可靠的试验.BP抗原的表达因不同皮肤的部位而改变.为对BP进行DIF试验确定最适的活检部位置,作者研究了治疗前后BP中免疫反应物沉积的分布状况.治疗前组包括10例BP患者,治疗后组为22例BP患者.两组患者均依据临床、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学标准确诊.治疗前组每例患者从5个部位(下唇粘膜、皮损周围、前臂和大腿屈侧、下背部)在局麻下环钻4mm活检作DIF试验,治疗后组从4个(除唇粘膜外的相同位置)部位同样取活检作DIF试验.两组结果显示,从皮损周围活检取得的DIF阳性率最高;治疗  相似文献   

15.
免疫荧光(IF)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皮肤大疱性疾病的研究中,据作者经验,该技术对寻常性天疱疮(Pm)和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用作诊断工具和帮助调整治疗方面均有很高价值.其次,由于该技术对大疱性疾病研究的普遍适用性,扩展了我们关于BP临床"光谱"性质的知识.天疱疮损害周围病变组织的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查,对于早期Pm的诊断是一种十分可靠的方法.此技术对诊断仅有口腔和头皮损害而无平滑皮肤损害的患者尤其有价值.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为了指导要用免疫荧光来帮助诊断某些皮肤病的医生而作的,免疫荧光对常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检查能提供有价值的辅助。免疫学的结果对于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疤痕性类天疱疮和疱疹样皮炎这些病是有特异性的,在慢性盘状红斑性狼疮(DLE)和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是有高度重要性的。某些血管性的皮肤病,扁平苔癣和各种类型的卟啉症的皮肤表现的免疫荧光的检查产生了特殊的意义。在某些疾病  相似文献   

17.
本文DIF检测天疱疮正常皮肤阳性率为93.2%,大疱性类天疱疮正常皮肤阳性率为100%,因此作者认为进行正常皮肤的DIF检测对无皮肤损害的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推测予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用盐裂皮损周围皮肤直接免疫荧光 (DIF)检查 2 2例表皮下水疱病的结果 :IgG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表皮侧 1 7例 ,表皮真皮两侧均有 2例 ,均为大疱性类天疱疮 (BP) ;真皮侧 3例 ,2例为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EBA) ,1例为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BSLE)。对照组均阴性。此法简便易行 ,经济实用 ,准确可靠 ,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大疱性扁平苔藓(BLP)易与其他表皮下大疱性皮肤病相混淆。作者报告2例根据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标准最初考虑为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病例,经用标准的间接和直接免疫荧光(IF和DF)测定,以及应用自身和同种的扁平苔藓损害作底物,在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疱底细胞涂片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的方法和75例水疱性皮肤病检查的结果.20例天疱疮涂片细胞表面可见特异性的荧光环,55例其它大疱性皮肤病的涂片均未见这种荧光.阐明了天疱疮细胞涂片直接免疫荧光阳性的机理,讨论了该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表明在不能作皮损活检冰冻切片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时,该法是确诊天疱疮的一种简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