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30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测定在自由状态的10m步行速度,求得患者的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等时间-距离因子。对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间进行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0位患者的步行速度为35.45(4.10~67.40)m/min,平均步长为34.41cm,平均步频为91.59steps/min,步长步频比为0.0038(0.0020~0.0054)犤m/(steps·min)犦。患者的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957和r=0.874,P<0.001);步长和步频之间也呈正相关(r=0.781,P<0.001);步长步频比与步行速度之间的相关性差(r=0.280,P>0.05)。回归分析发现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2=0.915和R2=0.763,P<0.001),步长与步频之间也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2=0.610,P<0.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步长对步行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R2=0.878,P<0.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自由步行速度与时间-距离因子步长和步频之间存在规律性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化患者的步行训练。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临床决定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判别决定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最重要的临床变量。方法 32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测定在自然舒适状态下的10m步行速度,用Fug1—Meyer评价法评测下肢运动功能,用Motricity指数评测下肢肌力,用Berg平衡量表评定平衡功能,用改良Ashworth评定法评定足跖屈肌张力。对步行速度和临床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然后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的步行速度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781—0.834,P<0.001);下肢运动功能与步行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更高(r=0.834);步行速度与足跖屈肌张力痉挛程度呈负相关(r=-0.461,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分析发现,下肢运动功能对步行速度有显著性影响(R^2=0.696,P<0.001)。结论 下肢运动功能是决定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最重要的临床因素。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该文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的变化与病程关系的研究,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恢复的规律。方法35例发病后6周内进行步行功能训练的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连续进行12周的步行速度评测。步行速度测量方法采用10m最大步行速度测定方法。结果脑卒中偏瘫患者最大步行速度的变化与病程呈近似双曲线函数关系Y=A-B/X(R2=0.97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速度恢复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而且是可以预测的。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该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步行速度的变化与病程关系的研究,探讨脑卒中偏瘫患步行速度恢复的规律。方法 35例发病后6周内进行步行功能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连续进行12周的步行速率评测。步行速度测量方法采用10m最大步行速度测定方法。结果 脑卒中偏瘫患最大步行速度的变化与病程呈近似双曲线函数关系Y=A-B/X(R^2=0.971)。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的步行速度恢复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而且是可以预测的。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与步行速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与步行速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 3 5例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用改良Ashworth法评定下肢膝伸肌和足跖屈肌的痉挛程度 ;测定步行速度、步距和步频 ;分析膝伸肌和足跖屈肌痉挛与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之间的相关性 ,以及决定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的下肢痉挛因素。结果患者在自由步行时的步行速度与膝伸肌和足跖屈肌痉挛呈中度负相关 (r =-0 .43 2 ,P <0 .0 5 ;r =-0 .44 8,P <0 .0 5 ) ,其中膝伸肌痉挛仅与步频呈中度负相关 (r =-0 .415 ,P <0 .0 5 ) ,而足跖屈肌痉挛与步距和步频呈中度负相关 (r =-0 .41,P <0 .0 5 ;r =-0 .3 3 5 ,P <0 .0 5 )。最大步行速度时的步长和步频与膝伸肌和足跖屈肌痉挛之间无相关性 (r =-0 .118— 0 .3 0 7,P >0 .0 5 )。决定自由步行速度、步长的下肢痉挛因素是足跖屈肌痉挛 (分别为R2 =0 .2 0 ,P <0 .0 1;R2 =0 .168,P <0 .0 5 ) ;决定步频的是膝伸肌痉挛 (R2 =0 .172 ,P <0 .0 5 )。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对步行速度的影响力较小 ,在以改善患者步行能力为目的的治疗中 ,应重点关注痉挛以外的其他更重要的临床因素。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偏瘫患者最大步行速度决定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根据脑卒中偏瘫患者最大步行速度的决定因子探讨脑卒中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方法:测定1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从独步开始到治疗8周后的最大步行速度和相关生物力学因子,用逐次重回归分析求出最大步行速度的决定因子。结果:独步开始最大步行速度的决定因子是健侧的大腱四头肌肌力,治疗8周后最大步行速度的决定因子是左右重心移植距离。结论:脑卒中偏瘫的不同阶段,最大步行速度的决定因子不同。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肌力与步行速度和步行独立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患侧下肢肌力与步行速度和步行独立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下肢肌力在影响步行功能快复上的决定因素,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康复治疗程序提供指南。方法 37例快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用Motricity指数评测患侧下肢肌力,测定在自然舒适状态下的10m步行速度,用FIM中的步行项目测量步行的独立性。对患侧下肢肌力与步行速度和步行独立性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然后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患侧下肢肌力与步行速度和步行独立性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738和0.695,P<0.001);患侧髋屈曲肌力是步行速度和步行独立性最重要的决定因素(R^2=0.331和0.479,P&;lt;0.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患侧下肢肌力在步行速度和步行独立性快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步行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功能残疾的主要表现之一 ,改善其行走功能是本病恢复的主要指标。本文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康复矫形脚托早期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 ,探讨其对偏瘫患者步行速度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急性脑血管病后偏瘫患者 36例 ,病情稳定 ,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 ,并经头颅CT扫描确诊 ,无其他神经系统、骨科等疾病 ,可以独立或用步行辅助器行走 >10m ;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 33~ 75岁 ,平均6 1.5± 12 .3岁 ;病程 18~ 6 0d ;左侧偏瘫 14例 ,右侧 2 2例 ,其中 18例有不同程度足下垂 …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嘉  谭东升 《现代康复》2001,5(9):59-59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步行功能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康复组脑卒中患74例接受步行能力训练,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康复组步行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坐位,站立,平衡,步行训练等一系列程序训练方法可有效恢复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结构性速度依赖性平板训练、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和常规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5例随机分为结构性速度依赖性组(15例)、减重组(15例)和常规组(15例).在治疗开始和治疗结束时对3组患者进行步行功能性分级和最大步行速度评定.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3组患者步行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01),但结构性速度依赖性训练组较减重步行训练组和常规步行训练组的步行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P<0.001).结论对于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结构性速度依赖性训练较减重步行训练和常规步行训练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康复组脑卒中患者74例接受步行能力训练,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康复组步行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坐位、站立、平衡、步行训练等一系列程序训练方法可有效恢复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步行速度是步态分析中常用而且简单易得的指标,在偏瘫步态的研究中也经常将患者和正常人的步行速度进行比较,来反映步行能力。但不同的个体之间该参数易受到身高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影响,本实验采用了相对速度(relative walking speed,RWS)的概念。RWS(stats/s):步速(m/s)/身高(m)。它克服了因身高不同而引起的步速不同的问题,这种方法与原来的以m/s描述速度的方法相比,能更好地反映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周期中空间-时间参数对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10 m步行速度法测定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以及步态周期参数,线性回归分析步长和步频对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呈高度正相关( r=0.849-0.915, P<0.001),步长可预测自由步行速度84%的变异量( P<0.001),步长和步频可共同预测自由步行速度94%的变异量;步长可预测最大步行速度83% 的变异量,步长和步频可共同预测最大步行速度96%的变异量.结论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自由或最大步行速度的最重要因素是步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脑卒中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增加BWSTT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其功能性步行分级(FAC)、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以及下肢肌力Motricity指数结果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经相应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并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BWSTT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  相似文献   

15.
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减重平板步行训练中的平板速度调节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平板速度的调节对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个体最大平板速度上加速,维持一段时间后再减慢平板速度。对照组逐渐有限的增加平板速度。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用Fugl-Meyer法评定下肢运动功能、进行步行功能分级和最大步行速度评定。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在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分级和最大步行速度上均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在个体最大平板速度上加速接近正常步速,维持一段时间后再减慢平板速度比有限的增加平板速度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力、平衡和痉挛等变量与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优化步行训练程序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5例,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意识清晰,可接受动作行指令,患者可独立或在监视下步行20m以上,排除下肢全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关节炎而影响步行者以及存在其他限制下肢活动的并发症者。85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测定在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的状态下的10m步行速度,用Fugl-Meyer评价法评测下肢运动功能,用Motricity指数评测下肢肌力,用Berg平衡量表评定平衡功能,用改良Ashworth评定法评定足跖屈肌张力。分别对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与临床变量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然后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的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和下肢肌力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592—0.696,P&;lt;0.001)。自由步行速度与足跖屈肌痉挛呈中度的负相关(r=-0.411,P&;lt;0.05),而最大步行速度与足跖屈肌张力痉挛无相关性(r=-0.311,P=0.064);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平衡、足跖屈肌痉挛和下肢肌力是自由步行速度的功能损害因素(R^2=0.55,P&;lt;0.05),平衡和下肢运动功能是最大步行速度的功能损害因素(R^2=0.535,P&;lt;0.001)。结论: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的功能损害因素是有不同的,但平衡功能是决定患者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最重要的功能损害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周期中空间—时间参数对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 10m步行速度法测定 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以及步态周期参数 ,线性回归分析步长和步频对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呈高度正相关 (r =0 .849-0 .915 ,P <0 .0 0 1) ,步长可预测自由步行速度84%的变异量 (P <0 .0 0 1) ,步长和步频可共同预测自由步行速度 94%的变异量 ;步长可预测最大步行速度 83 %的变异量 ,步长和步频可共同预测最大步行速度 96%的变异量。结论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自由或最大步行速度的最重要因素是步长。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间—距离因子临床决定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判别决定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间-距离因子最重要的临床变量,为优化此类患者步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0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测定在自由状态的10m步行速度,求得患者的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等时间-距离因子。用Fugl-Meyer评价法评测下肢运动功能,用Motricity指数评测下肢肌力,用Berg平衡量表评定平衡功能,用改良Ashworth评这法评定足跖屈肌张力。对步行时间-距离因子和临床变量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然后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0例患者的步行速度为35.45(4.10-67.40)m/min ,平均步长为34.41cm,平均步频为91.59steps/min。患者的步行时间-距离因子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之间呈高度正相关(Pearson‘s r=0.669-0.880;P&;lt;0.001);步行速度和步长与足跖屈肌张力痉挛程度呈负相关(Pearson‘s r=-0.280--0.481;P&;lt;0.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决定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的最重要的临床变量分别为下肢运动功能(R^2=0.766,P&;lt;0.001)、平衡功能(R^2=0.701,P&;lt;0.001)和下肢肌力(R2=0.757,P&;lt;0.001);决定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的最重要的下肢肌力分别为髋屈曲肌力(R^2=0.573,P&;lt;0.001)、膝伸展肌力(R^2=0.583,P&;lt;0.001)和髋屈曲肌力(R^2=0.191,P&;lt;0.05)。结论 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尤其髋屈曲肌力)是决定脑卒中偏瘫患者步地时间-距离因子最重要的临床因素。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助行器步行训练方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关于脑卒中偏瘫患恢复期用以康复的、有代表性的行走辅助工具以及行走辅助工具并用的辅助设备和行走训练工具,同时说明其适应证和训练要点。  相似文献   

20.
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患者步行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踝足矫形器(ankle-foot orthosis,AFO)对偏瘫患者步行速度的影响。方法:30例偏瘫患者在步态分析实验分别穿鞋和赤足行走两次,用摄像机录下患者的步行过程,用运动动态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不穿AFO者穿鞋和赤足的步行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穿AFO者穿鞋与穿AFO者穿鞋加AFO时步行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穿AFO者与穿AFO者赤足时步行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