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IgE在小鼠旋毛虫感染急性期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感染旋毛虫小鼠IgE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antibody-dependent cell cytotoxicity,ADCC),并通过IL-4、IL-5的表达测定,探讨IgE在旋毛虫感染小鼠急性期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感染旋毛虫后7、14、21、28、35、60d小鼠外周血中总IgE水平,同时用间接ELISA法测定特异性IgE水平,采用体外培养法做IgE介导嗜酸性粒细胞对旋毛虫肌幼虫的体外杀伤实验,按分组设计在96孔细胞培养板的板孔中加入感染旋毛虫小鼠外周血提取的嗜酸性粒细胞(Eos)、感染鼠血清及感染鼠的旋毛虫肌幼虫与含有10%灭活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共培养2d。显微镜下,分别在12、24、48h观察小鼠Eos对旋毛虫肌幼虫的影响,另外,用RT-PCR方法观察感染旋毛虫小鼠脾脏中IL-4、IL-5的mRNA含量,观察这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总IgE水平增高,在14、21d达到高峰(P0.01),第3周后逐渐下降,特异性IgE在14和21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率达88.9%。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单纯Eos对旋毛虫肌幼虫无杀伤作用,在免疫血清参与下,Eos对幼虫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灭活IgE后,Eos的杀伤作用明显减弱,与单纯Eos的情况无差别。感染组小鼠脾脏中IL-4和IL-5mRNA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中IgE抗体参与了旋毛虫急性期的免疫,主要作用为快速排出肠道内的旋毛虫脱囊幼虫,Eos对旋毛虫肌幼虫杀伤的过程需要IgE的参与,且IgE是Eos发挥ADCC效应所依赖的重要免疫球蛋白,感染旋毛虫小鼠的IL-4和IL-5表达量明显升高,故说明IgE是小鼠旋毛虫感染急性期重要的抗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gG和IgE依赖中性粒细胞(Neu)和单核细胞(Mon)介导的细胞毒效应杀伤旋毛虫肌幼虫的免疫机理。【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旋毛虫病实验动物模型,在动态检测不同感染时相大鼠血清中IgE、IgG的基础上,应用体外培养法观察经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的免疫血清对大鼠血液中Neu和Mon杀伤旋毛虫肌幼虫作用的影响。【结果】大鼠在感染旋毛虫后2~3周,血清中的总IgE和特异性IgE达最高值;总IgG和特异性IgG在5周达高峰。体外培养48 h后,Neus和Mons对旋毛虫肌幼虫的杀伤率分别为42.1%和23.2%。【结论】大鼠感染旋毛虫后,其血清中总IgE与特异性IgE及总IgG与特异性IgG同步增加。当免疫血清存在时,感染鼠和非感染鼠的Neu和Mon均具有杀伤旋毛虫肌幼虫的作用,但感染鼠的作用更强。Neu和Mon在发挥杀伤旋毛虫肌幼虫的作用时,主要依赖的是IgG。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鼠感染旋毛虫后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方法12只昆明小鼠每只经口感染旋毛虫肌幼虫300条,感染后11-28d每天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应用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ELISA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小鼠感染旋毛虫后11d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33%(1/12),感染后14d、20d的抗体阳性率分别升至16.67%(2/12)与58.33%(7/12)。感染后24d抗体阳性率达100%(12/12)并持续至实验结束时的28d。小鼠感染旋毛虫后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与感染后时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0.984,P〈0.05);血清抗体水平随感染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F=177.427,P〈0.05)。结论小鼠感染旋毛虫后血清抗体水平随感染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感染小鼠全部检出抗旋毛虫抗体的时间为感染后24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旋毛虫感染早期免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M在免疫诊断上的价值。方法正常家免经口灌入旋毛虫肌肉期幼虫,于感染后d7和d14静脉系血分离血清,以Dot-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IgM。结果感染后d7和d14旋毛虫特异性抗体IgM的阳性率分别为85.7%和100%,最高滴度可达1:6400,且与日本血吸虫和弓形虫无交叉反应。结论Dot-ELIS法检测旋毛虫特异性抗体IgM对旋毛虫感染早期诊断具有特异性较强、敏感性高、重现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感染旋毛虫后IgG的动态变化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间接ELISA法,每隔1周检测大鼠感染旋毛虫后1~9周血清中总IgG和特异性lgG.以PEG沉淀法检测大鼠血清CIC.[结果]大鼠感染旋毛虫后2周总IgG逐步增加,5周达高峰,7周后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值;特异性IgG的阳性率在感染后5周高达100.0%.旋毛虫感染的大鼠CIC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鼠感染旋毛虫后,总IgG与特异性IgG同步增长,CIC增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急性乙型肝炎急性期病人和正常人进行了间接HBsAg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并采用荧光测定法检测了血清中组织胺含量。结果表明,急性乙型肝炎病人的间接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肥大细胞脱颗粒阳性率及血清中组织胺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IgE及其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参与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感染旋毛虫小鼠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在体外对旋毛虫肌幼虫的杀伤作用及脾细胞中IL-4和IL-5的表达。【方法】制作旋毛虫感染小鼠模型,采用体外培养法,按分组设计在96孔细胞培养板的板孔中加入感染旋毛虫小鼠外周血提取的Eos、旋毛虫肌幼虫、血清(对照血清或经不同条件处理的血清)及含有10%灭活小牛血清的PRMI1640培养液,连续培养2d。显微镜下,在12、24、48h等时相观察小鼠Eos对旋毛虫肌幼虫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感染旋毛虫小鼠脾脏中IL-4、IL-5的mRNA含量,观察这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单纯Eos对旋毛虫肌幼虫无杀伤作用,在免疫血清参与下,Eos对幼虫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在灭活IgE前后,Eos的杀伤作用明显改变,在灭活补体和IgE后Eos的杀伤作用明显减弱,与单纯Eos的情况无差别。感染组小鼠脾脏中IL-4和IL-5mRNA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Eos对旋毛虫肌幼虫杀伤的过程需要免疫血清的参与,且IgE是Eos发挥ADCC效应所依赖的重要免疫球蛋白,IgG可能在Eos发挥ADCC效应的过程中并没有明显作用。感染旋毛虫小鼠脾脏细胞IL-4和IL-5表达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肺螨病的HBDT和Dot-ELISA免疫病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螨病患者的免疫病理改变,阐明肺螨病的发病机制,为肺螨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HBDT)和Dot-ELISA对49例肺螨病患者进行免疫病理观察,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0结果49例肺螨病患者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总体阳性率达95.92%(47/49),其脱颗粒百分率(DI)以~40岁组最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患者血清粉螨特异性抗体(IgG)总体阳性率为95.92%(47/49),其中强阳性者占22.45%(11/49),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1).肺螨病患者血清总IgE、特异性IgE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HBDT是反映肺螨病患者免疫病理变化的敏感指标,螨特异性抗体可较准确反映病原螨的感染类型.IgE水平可反映机体的致敏状态和变态反应的强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斑点ELISA法(Dot-ELISA)和玻片环幼沉淀试验(CPT)检测感染旋毛虫大鼠血清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Dot-ELISA和CPT两种免疫学诊断技术检测实验感染旋毛虫大鼠血清特异性抗体。结果 DotELISA和CPT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7.5%和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 3,P0.05)。同时用此两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正常大鼠、斯氏狸殖吸虫感染大鼠、日本血吸虫感染兔及蛔虫病人血清,除1例蛔虫病人CPT阳性外,其他均为阴性。从第2周开始旋毛虫感染大鼠Dot-ELISA和CPT均能测出抗体,第5周达高峰。结论 Dot-ELISA和CPT对旋毛虫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均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IgG1类抗IgE Fc单克隆抗体对人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骨髓杂交瘤技术制备IgG1类大鼠抗人IgE Fc单克隆抗体,ELISA法鉴定杂交瘤细胞分泌的特异性抗体亚类;进一步体外培养人LAD2肥大细胞,分别以Compound 48/80、Compound 48/80+hum-IgE-Fc、Compound 48/80+anti-IgE-Fc mAb、Compound 48/80+IgE-Fc+anti-IgE-Fc mAb致敏LAD2肥大细胞48 h, Compound 48/80刺激45 min后甲苯胺蓝染色,收各组上清液,用ELISA检测HIS和TPS的释放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TPS和CD32b分子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制备2株分泌IgG1类Anti-IgE-Fc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与对照组相比,Compound 48/80促进LAD2细胞脱颗粒效应,HIS和TPS的释放浓度明显增加(P<0.05),且肥大细胞TPS蛋白表达上调。Compound 48/80+hum-IgE-Fc及Compound 48/80+anti-IgE-Fc...  相似文献   

11.
感染旋毛虫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感染旋毛虫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感染旋毛虫后7、14、21、28、35、60 d大鼠外周血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在6个时相, 实验组大鼠感染旋毛虫后CD3 T细胞数量虽均低于对照组,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D4 T细胞减少,CD8 T细胞增多,CD4 /CD8 细胞比值下降(P<0.05),以感染后第14天最明显, 直到感染后60 d仍未见恢复。[结论]感染旋毛虫的大鼠出现免疫抑制现象,感染急性期的免疫抑制程度最高, 感染大鼠的免疫抑制主要发生在成虫产新生蚴及新生蚴移行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旋毛虫感染小鼠在过敏性哮喘发病时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总IgE水平变化,探讨旋毛虫感染对过敏性哮喘的影响。【方法】取雌性、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单纯过敏性哮喘组,C组为感染旋毛虫后哮喘组。C组经灌胃感染旋毛虫囊包幼虫200~300条;4周后,以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分别对B组和C组小鼠进行致敏激发,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8周后,取小鼠血清、肺泡灌洗液,检测总IgE水平。【结果】ELISA法检测血清中A、B、C组小鼠总IgE水平分别为(61.79±25.79)、(437.08±75.68)、(251.64±107.27)ng/ml。与B组相比较,C组小鼠总IgE水平降低(P〈0.05);肺泡灌洗液中A、B、C三组小鼠总IgE水平分别为(43.70±29.49)、(387.49±148.32)、(102.50±49.55)ng/ml。与B组相比较,C组小鼠总IgE水平降低(P〈0.05)。【结论】旋毛虫感染具有降低过敏性哮喘小鼠总IgE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旋毛虫肠期免疫中的IgE和抗泰威糖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特异性IgE和泰威糖抗体在抗旋毛肠道虫体中的作用。方法: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旋毛虫特异性IgE和泰威糖抗体参与肠道虫体的快排反应。结论:由特异性IgE和泰威糖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在旋毛虫肠期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旋毛虫感染小鼠模型上,体内和体外实验都证实悬挂旋毛虫幼虫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脂质体(~(14)C-POPC/Chol/PA),在幼虫体内的含量远高于对照脂质体。实验结果表明,免疫脂质体可以提高脂质体的靶向性,为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应用于临床治疗旋毛虫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对旋毛虫肌幼虫的杀伤作用。【方法】用体外培养法观察了大鼠单核细胞、免;赃清及补体对旋毛虫肌幼虫的杀伤作用。【结果】单纯单核细胞或免疫血清对旋毛虫肌幼虫均无明显杀伤作用;在抗体及补体参与下,单核细胞对旋毛虫肌幼虫的杀伤作用显增强。【结论】单核细胞在IgG类抗体及补体的协同下,具有杀伤旋毛虫肌幼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旋毛虫肌肉内成囊期幼虫的盐水浸出液为抗原,用ELISA间接法检测实验家兔旋毛虫病的抗体反应动态。结果表明,1.检测21只病兔,灵敏度为95%,轻重感染组分别在感染后的第15,12天检出特异性抗体。2.检测43只健康家兔,特异度为95%;检测2只血吸虫病兔无交叉反应。3.抗旋毛虫幼虫的抗体可持续存在4个月。本法在旋毛虫病感染早期即可检出特异性抗体,故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用酶联免疫印迹分析旋毛虫肌幼虫表面抗原,结果表明其表面抗原有4个多肽、分子量为102、55/50、48、44KD。与同源感染兔血清反应显示上述多肽均具有抗原活性。与异源感染兔血清反应显示48、44KD多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动态观察发现,家兔感染后7天。其血清抗体即可识别上述4个抗原多肽。并持续至154天。与表面抗原兔免疫血清反应显示。小鼠血清中循环抗原(72KD)出现于感染后3—21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