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后ICU监护重点。方法:抽取同一术者对48例年龄在70—81岁的患者行OPCAB术后ICU内监护时.连续监测各项指标以及砰吸机辅助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结果:48例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平均为(4.67±2.38)h.监护室停留时间平均为(22.08±6.34)h,全部好转并转回心胸外科普通病房。结论:老年患者OPCAB术后监护要点主要有呼吸功能的监护,循环功能的维护及心律失常的防治与护理.肾功能的监护,引流管的护理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和方法,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行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62例,治愈率91.18%,治愈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死亡6例,死亡率8.82%,死亡原因为恶...  相似文献   

3.
于敏  张维青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0):1073-1073
我院自2000年2月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术至2003年7月已完成89例,其中非体外循环的55例,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5例患者中,男49例,女6例,年龄39~83岁。其中有陈旧性心梗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射血分数(EF)<0.402例,高血压35例,糖尿病16例,脑血管病变3例,慢性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1~6月在本院进行OPCAB的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全过程中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规律,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患者的SBp、DBp、MAP在麻醉前略升高,在麻醉后的手术过程中明显降低,在术中搬动心脏时进一步降低;而患者的HR在麻醉前略升高,在麻醉后的手术过程中明显降低,在术中搬动心脏时又明显升高;患者的SpO2在手术过程中无显著变化.结论 OPCAB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其规律并采取相应的医疗和护理措施,有利于保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OPCAB)术后患者护理要点。方法总结30例搭桥术后护理情况,对患者实施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监护,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血容量,加强引流管、低心排及肢体护理。结果 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后根据冠状动脉搭桥特点进行严密监测,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有助于准确及时防止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6.
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OPCABG)术后护理特点及措施.分析135例OPCABG患者术后在血流动力学监测、循环与呼吸系统监护、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电解质、血糖、泌尿系统及康复方面的护理情况.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7~10月,心绞痛显著改善、心功能恢复良好.术后严密监测及高质量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OPCABG的麻醉管理。方法择期行OPCABG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年龄48~76岁,射血分数平均(0.53±0.32),术前放置漂浮导管,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分别在开胸前(T0)、吻合前降支(T1)、吻合回旋支(T2)、吻合对角支(L)、吻合右冠状动脉(T4)、心脏恢复原位置后(L)分别记录MAP、HR、CVP、PCWP、CI、CO、Sv02、SVRI、PVRI、LVSWI、RVSWI。结果吻合前降支时CI、LVSWI下降,PVRI增高,SvO2正常。吻合回旋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时,CI、CO、LVSWI、RVSWI、SvO2明显下降(P〈0.01),而HR、CVP、PCWP、PVRI增高(P〈0.05)。结论术者翻动心脏可导致明显血流动力学变化,动作要轻,采取必要的心血管功能支持,避免发生严重低血压和心率失常。  相似文献   

8.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敏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1988-1989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微创心脏外科手术.该手术不使用体外循环,在心脏搏动下进行冠状动脉移植,避免了常规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CABG)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体外循环造成的创伤,具有出血少、术后输血少、用药少、拔管早、进食早、并发症少等优点[1-3].  相似文献   

9.
刘君美  张正芳  于美  贾进 《临床医学》2003,23(12):F003-F003
我院于 2 0 0 2年 2月 2 2日成功为一 74岁高龄的冠心病、心肌梗塞病人实施了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效果确切。现将该例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74岁。因“突发心前区持续性疼痛 4小时”入院。心电图提示 :急性下壁心梗。患者有高血压史 3  相似文献   

10.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因手术的刺激及心脏位置的变化,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并且冠心病病人本身心脏就有严重的供血障碍,因此手术中血流动力学调控的好坏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应用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普及推广的意义。方法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例分成两组:OPCAB组100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组60例。比较两组手术适应范围及术后治疗效果。结果对OPCAB组与CABG组进行比较:输血量、纵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呼吸辅助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低心排发生率等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OPCAB组优于CABG组(P<0·05)。结论OPCAB组与CABG组进行比较,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效果好、费用低、适应证范围广等优点,临床实用性强,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泛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监测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总结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ABG)术后的监测和护理。应用非体外循环技术对25例冠心病患施行了CABG术。术后监测和护理内容包括:(1)生命体征和血液动力学指标的观察;(2)神经系统变化的规律;(3)电解质的变化;(4)呼吸道的护理;(5)取大隐静脉侧肢的护理;(6)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本组患均于术后1.5-3h清醒,21例于术毕6h内拔除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时间为3-49h,平均6.1h。25例患未发生下肢血栓、坏死及心肌梗死、神经系统、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惠良 《护理研究》2002,16(7):413-413
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是治疗冠心病最常用的手术方法[1] ,而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简称OPCABG )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该术式由于不用体外循环 ,手术期间保持心脏跳动 ,减轻了对病人的生理干扰 ,术后并发症少 ,恢复快 ,费用低 ,而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手段[2 ] 。我院于1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6月在非体外循环下行 6例CABG ,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48岁~ 65岁 ,平均5 6岁。术前多有心绞痛症状 ,有高血压病病史者 2例 ,糖尿病…  相似文献   

14.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本通过总结260例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的护理经验,认为术前应重视患的安全,防止发生心梗或猝死;做好心理护理、详细向患介绍手术相关知识、指导其按要求进行肺功能训练,并且注意合并症的治疗。术后尽早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控制好血压,早期下床进行康复训练,使患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优点、适应征及移植材料的选择。方法 :手术在全麻常温下进行 ,正中切口。例 1搭桥 2支 ,例 2搭桥 3支。结果 :例 1,手术时间 2 .5h ,带气管插管时间 4 .5h ,例 2 ,手术时间 3h ,带气管插管时间 4h ,均在术后 9d痊愈出院。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安全可行 ,拓宽了搭桥术的指征。且可减少手术创伤与并发症 ,降低医疗费用 ,在移植材料上 ,首选动脉材料。  相似文献   

16.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心脏外科近年实施心脏跳动中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此手术不建立体外循环,维持心跳40~60次/min,其最大优点是术中无心肌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害,术后病情稳定.我院共实施此手术1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配合体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韦群梅  张立芳  旷鹰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1013-1014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G)即在病人跳动的心脏表面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与传统的CABG相比 ,它具有创伤小 ,并发症少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特别适合高龄、危重、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冠心病病人[1,2 ] 。我院 2 0 0 0年 1 0月~ 2 0 0 3年4月施行OPCABG2 4例 ,手术过程顺利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 ,男 1 7例 ,女 7例 ,年龄 4 9~ 76岁 ,平均 6 2岁。患者多数为两支以上病变。 1 5例取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行搭桥术 ,9例单纯取大隐静脉行搭桥术。搭桥 2~ 4支 ,手术时间 2~ 4h ,平均3h。手术中…  相似文献   

18.
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鹰  龚晓  蒋志红 《上海护理》2003,3(1):10-11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即心脏不停跳状态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选择2001年12月—2002年6月我院在非体外循环即心脏不停跳下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共27例,术中控制血压、心率的变化,保证有效循环血量,充分利用CTS局部心肌固定器及冠状动脉塞子,使吻合口局部心肌处于相对静止和冠状动脉处于无血状态。结果 本组病例无1例死亡,术后9d—16d均痊愈出院。结论 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娴熟的配合技术,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简介患者男 ,73岁。自 1993年起出现心绞痛且逐渐加重 ,多次在我院住院治疗。 2 0 0 0年 2月 8日因心前区疼痛、加重 1周再次入院治疗。患者既往有 2次心肌梗死史 ,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查体 :HR 6 5次 /min,律齐 ,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前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心肌酶增高。动态心电图示新近期前间壁、侧壁心肌梗死 ,心肌下壁有缺血改变。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加左心室造影术示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 92 % ,左前降支完全阻塞 ,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部分狭窄 ,左心室心尖部动度减弱 ,无室壁瘤及其他并发症。UCG检查示…  相似文献   

20.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是不采用体外循环转流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微创心脏外科手术,具有出血少、用药少、拔管早、进食早、并发症少的优点。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1月完成OPCAB手术21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