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经手术证实的11例腹内疝的临床分析,指出胃大部切除术后腹内疝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确诊困难,其发生与吻合口后间隙大小、输入袢长短及胃空肠吻合方式有关,对胃大部切除术后确定有肠阻体生,有手术指征时,应早期手术,否则易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2.
胃大部切除术后致腹内疝5例报告邱少桥,杨土生,蔡文堤,许怡(福建省石狮市卫生院外科)林挺,池畔,林惠铭(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普外科)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腹内疝我们共收治5例因胃大部切除术B-Ⅱ式吻合后致腹内疝形成,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例,...  相似文献   

3.
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腹内疝发生因素的探讨刘吉佳,谢文彪(衡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衡阳,421001)我院从1978~1994年共收治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腹内疝7例,其中在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腹内疝转入本院2例,其余5例为本院胃大部切除术后...  相似文献   

4.
林志川  陈谭根  周智  李建国 《海南医学》2014,(16):2441-2443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腹内疝伴急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11年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腹内疝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资料。结果 9例均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腹内疝,BillrothⅡ式吻合术结肠前吻合5例(55.6%),输入袢均〉15 cm;结肠后吻合3例(33.3%);1例为Roux-en-Y吻合(11.1%)。均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症状,其中4例死亡,死亡率为44.4%(4/9)。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内疝诊断困难,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症状者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手术治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胃切除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又称胃术后胃瘫(Gasdtic Atony),是胃次全切除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各专家学者统计报道不一。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为252例患者实施了胃次全切除或根治性胃次全切除术,术后共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1例,发生率4.37%。现将其护理体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9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施行保留幽门及胃窦浆肌瓣胃次全切除术(简称PAFPG),拟解决胃次全切除术所存在的倾倒、返流和滞留三个胃动力学问题。方法通过保留胃迷走神经及幽门和制备胃窦“舌形”浆肌瓣来保留幽门及胃窦的功能,术后复查胃酸、钡餐和胃镜等分别了解降酸率、胃排空情况、胆汁返流情况和胃粘膜病理变化,并与同期采用传统胃次全切除术式(Billorth术)病例对照。结果(1)BAO下降率为(87.25±6.37)%,MAO下降率为(83.42±8.28)%;(2)可见幽门开放、关闭,残胃可见收缩,钡剂2 h内自胃排空;(3)胆汁返流病例数比BillorthⅠ式和Ⅱ式分别下降57.33%和84.00%,而且程度轻;(4)胃粘膜病变数明显少于Billorth术式,且病变轻。结论PAFPG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胃酸,且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胃次全切除术存在的胃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1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残胃排空障碍、输入袢输出袢梗阻、胃大出血、腹内疝肠梗阻及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并对其预防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近端胃次全切除术与全胃切除术治疗近端胃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54例近端胃贲门癌患者分为两组,甲组29例采用近端胃次全切除术治疗;乙组25例采用全胃切除术治疗,对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及2年生存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近端胃次全切除术后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且2年生存率与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率无差异。结论近端胃次全切除术是治疗近端胃贲门癌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
胃术后内疝误诊三例苍南县医院林型转,吴伟〔关键词〕胃次全切除术,系膜间隙,内疝胃次全切除后残胃与空肠吻合所采取的Moyniha法,(即在结肠前顺蠕动吻合,空肠输入对胃大弯,输出对小弯)在空肠系膜与横结肠系膜间形成间隙(下称系膜间隙),如不加可靠封闭可...  相似文献   

10.
<正> 胃大部功除术后残胃无力症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少见的早期并发症,极易误诊误治,甚至反复手术。近10年我们共收治本病15例,其中2例误诊行二次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何壮  周师南  许宏贤 《广西医学》2002,24(8):1306-1307
小肠内疝是 B— 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虽发生率不高 ,但病死率据报告高达 2 0 %~ 40 %。但如果能够早期发现 ,急诊手术治疗 ,效果仍是满意的。我院 1 985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共施行 B— 式胃大部分切除术 986例 ,术后并发小肠内疝 3例 ,现对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于贲门癌的治疗,手术仍是首选的方法。由于癌肿侵及的范围,一些病人需做全胃切除来治疗,而全胃切除手术的适应症和切除范围一直是争论的问题[1]。我们从1986年至1996年5月行全胃切除治疗贲门癌2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本组病人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36~69岁,平均53.9岁。病程在1个月~1年间。进食梗噎13例。上腹部不适疼痛4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有2例病人分别在7年、5年前因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此次以残胃癌入院。全组病人术前均行消化道造影及胃镜证实贲门部病变,其中13例患者术前估计可能行…  相似文献   

13.
刘良彬 《重庆医学》2004,33(1):120-120
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腹内疝,是一种少见、但很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0.72%,疝入肠袢可迅速发生绞窄,死亡率高.现将我们最近9年诊治的2例报道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胃体癌选择不同切除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117例诊断为胃体癌且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全胃切除术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17例胃体癌患者中,行全胃切除术者85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者32例。全胃切除术组的5年生存率为48.2%,低于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组的68.8%,但两组中同一临床分期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体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是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胃切除方式并不是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切除方式不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胃体癌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胃癌全胃切除术(TG)同胃次全切除术(SG)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评估全胃切除术后3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343例胃癌患者中全胃切除术96例,远端胃次全切除术135例,近端胃次全切除术112例,对其在生活质量方面进行了比较.全胃切除术患者分别采用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9字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6字形间置空肠代胃术,并对此3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餐后腹胀、食欲下降远端胃次全切除术的发生率远低于近端胃次全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P<0.05);近端胃次全切除术反流的发生率要高于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P<0.05),其发生率均有随时间推移下降的趋势.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术后生活质量以Orr式术组最差, 9字形术组居中,"6"字形术组最高.结论 胃切除部位的不同是生活质量差异的重要因素;9字形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操作更简便,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好、生活质量高,是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经腹胃全切除近期并发症预防探讨(附6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1985年1月至1990年2月,作者采用经腹行胃全切除术6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对预防近期并发症的体会报告于后。临床资料本组男性54例,女性6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31岁。50~60岁44例,60岁以上12例。其中30%出于多年吸烟患慢性支气管炎。本组病例术前均经胃镜检查和病理诊断为胃底、贲门癌肿及胃窦部溃疡恶变。 60例均经腹行全胃切除术,其中53例行根治性切除术,7例行包括胰尾、脾切除的扩大根治术。35例采用空肠“P”字代胃,食管一空肠端侧套入吻合,空肠一空肠端侧吻合术;25例行空肠“袢”式代胃,食管-空肠端侧套入吻合,空肠-空肠布郎氏吻合术。治疗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仅3例发生反应性右侧胸膜炎。无吻合口瘘及膈下感染。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  相似文献   

17.
全胃或胃大部切除后新的胃肠道重建31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胃或胃大部切除后新的胃肠道重建31例报道郭盖章阮平国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芜湖241000我们开展了全胃或胃大部切除术后新的胃肠道重建100余例,其中笔者作31例,现将本人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83年3月~1996年...  相似文献   

18.
胃次全切除术后输出袢内疝1例报告郭延庆梁成名裴艳华(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136001)胃次全切除术后输出袢内疝较为少见,本院曾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女患,32岁。因胃手术后上腹疼痛2个月,加重4d,于1996年6月18日入院。2个月前因“胃溃...  相似文献   

19.
全胃切除术的应用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目前主要应用于胃癌的治疗方面,对于胃体区及贲门胃底区的癌肿。连同广泛淋巴结清除的全胃切除术应用日益增多,以期达到根治的目的。我科自1971~1988年间手术治疗胃癌1232例,胃癌切除术968例中行全胃切除164例,占16.9%。本文对164例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方法、可行性和效果.方法:62例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胃切除术.其中远端胃大部切除术4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3例,全胃切除术6例,近端胃联合脾脏切除术2例.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用时:全胃切除(327±33)min;近端胃切除(243±38)min;近端胃切除联合脾脏切除(295±39)min;远端胃切除(265±42)min.术中出血量:全胃切除(248±183)ml;近端胃切除(145±92)ml;近端胃联合脾脏切除(326±107)ml;远端胃切除(127±76)ml.清扫淋巴结(18.6±12.3)枚/例.术后患者平均第1次排气时间(3.7±1.2)天,下床活动时间(3.4±1.0)天,进流质时间(4.5±1.5)天.术后近期疗效良好.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技术可行、安全,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