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皮素—1对肺组织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无血清成年大鼠肺组织培养,观察ET-1对PS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1)ET-1促进肺组织^3-H胆碱掺入,量效和时效关系显著。10^-10mol.L^-1ET-1可显著提高肺组织总磷脂及PS主要组分PC和PG的含量,而细胞膜特征性磷脂组分PE,PI,Pse和SM均无显著变化,(2)ETA受体阻断剂BQ123(10^-6mol.L^-1)可使10^-12和10^-10mol.L^-1ET-1组  相似文献   

2.
内皮素-1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离体培养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观察内皮素1(ET1)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10-11~10-8mol·L-1的ET1可促进PS的合成,量效关系显著。与肺组织块培养相比,促进ATⅡ细胞PS合成所需的ET1浓度较大。ET1的促PS合成效应可被ETA受体拮抗剂BQ123阻断,而不受ETB受体拮抗剂BQ788影响。ET1作用16h对ATⅡ型细胞的增殖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ET1既可通过ETA受体直接促进ATⅡ细胞合成PS,又可通过其它肺细胞实现对ATⅡ细胞的间接调控  相似文献   

3.
烧冲复合伤后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烧冲复合作用后肺组织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检测伤后不同时间肺组织ET和NO含量的变化,并对伤后大鼠给以内皮素受体(ETR)拮抗剂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干预治疗,观察肺脏的大体和镜下改变,结果:伤后肺组织ET、NO含量及ET/NO比值均出现了明显变化,ET/NO比值变化与伤情呈显著正相关。ETR拮抗剂和NOS抑制剂分别可减轻和加重肺损伤。结论:伤  相似文献   

4.
观察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在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组中的作用,发现ET-1可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DNA合成,其促进作用呈剂量依赖性;NO供应剂SNP则起抑制作用,NO的抑制增殖作用主要由cGMP介导。在此基础上观察到缺氧可促进PASMC对ET-1的增殖反应,同时可抑制PASMC胞浆内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活性而降低PASMC对NO等舒血管药物的反应性。提示ET-1和NO及缺氧在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发现ET-1可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的趋化反应,10~(-12)~10~(-9)mol/LET-1可剂量依赖地促进PASMC的趋化反应,而高浓度的ET-1(10~(-8)~10~(-6)mol/L)对PASMC的趋化作用减弱,内皮素A型受体的特异拮抗剂BQ123可抑制PASMC对ET-1的趋化反应,此外还观察到缺氧可促进PASMC对ET-1的趋化反应。提示ET-1可能对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组中平滑肌细胞及其前体的迁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者研究了腹腔感染后肺损害出现的时间及病理过程。结果显示,新西兰白兔在盲肠结扎加戳孔(CLP)后6h即出现肺水肿,并逐渐加重,肺血管外水(EVLW)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清中内毒素(ET)及TXB2升高,ET与EVLW呈明显正相关(r=0.9232,P<0.05),提示ET是感染后肺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观察了CLP后动脉血气改变,其改变发生在CLP后12h。主要是PaO2及SatO2下降,而在腹腔感染的早期(CLP后6h)即可出现肺损害的病理改变,这是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7.
内皮素-1对肺组织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血清成年大鼠肺组织培养,观察ET-1对PS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①ET-1促进肺组织3-H胆碱掺入,量效和时效关系显著。10-10mol·L-1ET-1可显著提高肺组织总磷脂及PS主要组分PC和PG的含量,而细胞膜特征性磷脂组分PE,PI,Pse和SM均无显著变化。②ETA受体阻断剂BQ123(10-6mol·L-1)可使10-12和10-10mol·L-1ET-1组的3H-胆碱掺入量显著降低。③PKC激动剂PMA(10-7mol·L-1)可提高肺组织3H-胆碱掺入量;PKC抑制剂H7(10-5mol·L-1)可显著降低10-10mol·L-1ET-1组3H-胆碱掺入量。提示ET-1可促进成年大鼠的PS合成;ETA受体及PKC参与介导ET-1促PS合成效应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单纯烧伤、冲击伤和烧冲复合伤大鼠伤后不同时间血浆和肺组织内皮素(ET)含量、肺组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并结合3类损伤后的肺脏病理变化,探讨了伤后ET和vWF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结果显示本实验条件下的伤情程序依次为:烧冲复合伤>单纯冲击伤>单纯烧伤;3类损伤组血浆和肺组织ET含量均出现显著变化,到达峰值和下降程度各组有所不同;肺组织vWF含量明显降低(P<0.05),并与肺血管内中性粒细胞数量呈显著负相关(r=-0.9523,P<0.05)。对伤后ET和vWF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单纯烧伤,冲击伤和烧冲复方伤大鼠伤后不同时间血浆和肺组织内皮素了(ET)含量,肺组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并结合3类损伤后的肺脏病理变化,探讨了伤后ET和vWF的变化特点有其及意义,结果显示本实验条件下的伤情程序依次为:烧冲复合伤〉单纯冲击〉单纯烧伤,3类损伤组血浆和肺组织ET含量均出现显著变化,到达峰值和下降程度各有所不同,肺组织vWF含量明显降低(P〈0.05),并与肺  相似文献   

10.
观察内皮素-1(ET-1)及其抗体对宫颈癌细胞Hela和肺巨细胞癌PG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ET-1可以促进PG和Hela细胞的DNA合成,ET-1合成,ET-1最低起效浓度对PG和Hela分别为10^-13和10^-19mol/L。FT-1抗体可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而对PG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观察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在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组中的作用,发现ET-1可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DNA合成,其促进作用呈剂量依赖性;NO供应剂SNP则起抑制作用,NO的抑制增殖作用主要由cGMP介导。在此基础上观察到缺氧何促进PASMC对ET-1的增殖反应,同时可抑制PASMC胞浆内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活性而降低PASMC对NO等舒血管药物的反应性。提示ET-1和NO及缺  相似文献   

12.
烧冲复合伤早期肺组织ET-1及ETAR转录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内皮素A型受体(ETA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烧冲复合伤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及原位杂交和斑点杂交等核酸分子生物学技术,观测大鼠烧伤和烧冲复合伤后肺组织ET-1、ETR及TNFα的转录表达变化、相互关系及与组织细胞损伤的关系。结果:伤后早期肺组织TNFα及ET-1的mRNA转录及其产生分泌均显著增加,血浆一氧化氮(NO)也有所增加,肺组织中的内皮素A型受体(ETAR)mRNA升高,但ETR却“下调”,各项指标变化均以烧冲复合伤组为显著,并与肺组织病理变化相关。结论:ET-1及其受体ETAR等在烧冲复合伤后肺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在烧冲复合伤肺损伤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大鼠烧冲复合伤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烧冲复合伤后给予ET受体(ETR)拮抗剂和N 酶(NOS)抑制剂治疗,检测与肺损伤密切相关的指标的变化。结果 烧冲复合伤大鼠血清和肺组织氧自由基丙二醛(MDA)含量、肺组织弹力纤维(EF)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均出现了显著变化(P〈0.05),给予ETR拮抗剂和NOS抑制剂治疗分别可减轻和加重这些指标  相似文献   

14.
观察内皮素-1(ET-1)及其抗体对宫颈癌细胞Hela和肺巨细胞癌PG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ET-1可以促进PG和Hela细胞的DNA合成,ET-1最低起效浓度对PG和Hela分别为10 ̄-13和10 ̄-10mol/L。ET-1抗体可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而对PG影响不大。说明这两种细胞上都有ET-1受体,ET-1对它们发挥着生长因子样作用,ET-1抗体是该生长因子的制约因素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汉防己甲素(TET)对犬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时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在急性肺泡缺氧犬模型,静脉注射TET使缺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恢复42%,但对Psa无显著性影响,TET仪由缺氧引起下降的CO及升高的TPVR和SVR恢复到接近呼吸室内空气时的水平。TET对动脉血无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无形响,但由于其使CO升高,故明显增大氧搬运系数(TO2).直线回归分析在明:TET降低肺动脉高压的作用与缺氧时肺动脉压升高的水平密切相关。我们的结论是: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犬,TET能明显降低升高的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并能提高心输出量和氧搬运能力,而对系统循环和血气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内皮素引起肺水肿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皮素能否引起肺水肿,以及其发生的机理。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内皮素-1(ET-1)加入含白蛋白的平衡盐灌流液中灌流大鼠离体肺的方法,观察了灌流前后肺重量,肺血管压力、阻力和肺血管通透性[溶解速度(Kf)和溶解指数(P3)]的变化。结果小剂量ET-1灌流后,肺增重0.183±0.05g,每克鼠肺每分钟Kf为0.36±0.05ml/kP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它参数无明显变化。大剂量ET-1灌流后,肺增重0.23±0.04g,灌流前后肺动脉压差值0.42±0.17kPa(1kPa=7.5mmHg),肺血管后阻力差值0.10±0.01kPa,肺血管总阻力差值为0.22±0.06kP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Kf和Ps则正常。结论用ET-1灌流鼠肺能够引起肺水肿。ET-1导致肺水肿的机理随剂量大小而有所不同,小剂量使肺毛细血管壁对小分子的通透性增加;而大剂量则与毛细血管跨壁压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分为3组,结果表明:①内毒素(ET)发热组与电针组(注射ET后,百会穴间断电针)比较,两组动物的体温上升幅度差异非常显著(P<0.001);②ET发热组及电针组家兔肺组织LPO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而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电针组与ET发热组比较LPO含量及SOD活性未见明显差异(P>0.05);③肝组织LPO含量3组间无明显差异。根据以上结果,我们推测ET发热时,肺损伤的机理同肺组织LPO的生成增多及SOD活性下降有关,而与发热时体温升高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Ver)预防性注射对内毒素(ET)诱发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兔细胞毒性介质的影响及对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C),ET组(E),ET加Ver组(V)。注药后测定各项指标并于24h处死,取心、肺、肝、肾及回肠做病理学检查。结果注ET后24h器官功能受损,病理学检查有器质性损害。V组比E组器官功能受损减缓,细胞毒性介质释放减少,病理学检查器质性损害与E组无明显差异。结论Ver预防注射减少细胞毒性介质释放,减缓器官衰竭的发生;单用Ver难以阻断ET所致的组织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素E2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内皮素生成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的内皮素(ET)生成。结果显示:①未受刺激的AM存在ET的基础分泌;②脂多糖(LPS)、佛波醇酯(PMA)和Ca^2+导入剂A23187均可显著促进AM的ET生成;③钙调蛋白(CaM)抑制剂W7可阻断PMA的促ET生成效应;④外源性前列腺素E2(PGE2)可抑制LPS和PMA的促ET生成效应,消炎痛可增强LPS的作用。结果显示,AM具有产生ET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内纱血症引起肺组织ET-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21只,等分为三组:生理盐水组(C组);内毒素组(L组)LPS5mg/kg静注;地塞米松组,静注LPS5mg/kg前1h先给地塞米松(D组)3mg/kg静注动物观察5h处于进行研究。用RT-PCR法测定肺组织ET-1mRNA的变化。结果:L组肺组织ET-1mRNA表达比C组但无统计学差异,D组肺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