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蒙  胡文立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2):2079-2080
人体的纤溶系统中,纤溶酶的转化主要依赖于血浆游离的t-PA和PAI的活性。t-PA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能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同时特异性的结合于纤维蛋白凝块上,加强纤溶效应。PAI是t-PA的抑制物,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与血小板等均能合成PAI。血小板是PAI重要的储存库。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我们对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1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溶酶原(PCG)、α_2抗纤溶酶(α_2AP)、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等凝血及纤溶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与SA相比,UA及AMI患者t-PA活性、t-PA/PAI比值明显降低(P<0.05),血浆PAI活性、Fg含量及D-Dimer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说明μA及AMI患者存在明显凝血活性增强及纤溶系统功能减退,这对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栓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血栓形成常涉及多种因素,其中纤溶系统失衡,纤溶活性降低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冠心病患者伴有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降低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活性升高,易致血栓形成。而冠脉血栓形成又是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作为纤溶系统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AMI和心绞痛患者应用尿激酶和蚓激酶治疗过程中,血浆t-PA和PAI的动态变化,分析它们对冠心病患者纤溶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纤维蛋白原(Fg)采用Clauss法,纤维蛋白A肽(F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采用发色底物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无并发症组Fg、FPA、vWF、GMP-140水平显著增高(P<0.05),AT-Ⅲ、D-dimer、t-PA、PAI差异无显著性;糖尿病有并发症组Fg、FPA、vWF、D-dimer、PAI、GMP-140水平显著增高(P<0.01),AT-Ⅲ、t-P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糖尿病时,凝血、抗凝血、血小板、纤溶等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测定上述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监测病情、预防血栓形成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 HD)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探讨血液透析对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尿毒症患者50例,分别测定透析前后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水平,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透析前 M HD组患者血浆D-D、FDP水平及t-PA活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AI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透析后MHD患者血浆D-D、FDP水平及t-PA活性较透析前明显增高,PAI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 HD患者本身存在着纤溶系统的紊乱,而血液透析过程使得这种紊乱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纤溶活性和D-二聚体变化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血、尿D-二聚体,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活性。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老年高血压肾病组的PAI-1,D-二聚体纤溶酶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PA纤溶酶活性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纤溶活性和D-二聚体在老年高血压、老年高血压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老年高血压合并肾病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去卵巢大白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去卵巢组血浆t-PA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PAI为9.7±1.2AU/ml,去卵巢组PAI为7.8±1.9AU/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去卵巢组血浆中PAI降低,可能与卵巢激素的减少有关。卵巢激素会促使PAI合成并释放增加,这可能是服用雌激素等避孕药者纤溶活性降低、血液呈高凝状态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患者血浆纤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变化在病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显色法测定6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和60例同期住院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PAI)活性。结果脑梗死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相比,t-PA活性明显减低,PAI活性显著增高(P均<0.01)。恢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平衡失调,故检测其血浆t-PA,PAI活性动态变化可作为脑梗死诊断与治疗的一个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凝血、抗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纤维蛋白原(Fg)采用Clauss法,纤维蛋白A肽(F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采用发色底物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无并发症组Fg、FPA、vWF、GMP-140水平显著增高(P<0.05),AT-Ⅲ、D-dimer、t-PA、PAI差异无显著性;糖尿病有并发症组Fg、FPA、vWF、D-dimer、PAI、GMP-140水平显著增高(P<0.01),AT-Ⅲ、t-P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糖尿病时,凝血、抗凝血、血小板、纤溶等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测定上述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监测病情、预防血栓形成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纤溶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症(primanf hyper-fibrinolysis),简称原发性纤溶症(primary fibrinolysis)是指在某些原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纤溶酶原激活物(t-PA、u-PA)、激肽释放酶、活化因子(FⅫa)增多或纤溶系统抑制物(PAI、α2-AP、TAFI)减少,引起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亢进的一种出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症(primanf hyper-fibrinolysis),简称原发性纤溶症(primary fibrinolysis)是指在某些原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纤溶酶原激活物(t-PA、u-PA)、激肽释放酶、活化因子(FⅫa)增多或纤溶系统抑制物(PAI、α2-AP、TAFI)减少,引起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亢进的一种出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后对脑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影响及治疗意义。方法:测定38例降纤酶治疗前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及α2-抗纤溶酶(α2-PI)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bg、D-D、PAI-1及α2-PI明显升高,t-PA明显降低;降纤酶治疗后Fbg、D-D、PAI-1及α2-PI明显降低,t-PA明显升高,其中,Fbg、t-PA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降纤酶有良好的降纤、溶纤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有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纤溶系统相关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19例脑梗死患者和 10例脑出血患者的纤维蛋白原 (Fib)、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D 二聚体 (D D)、α2 抗纤溶酶 (α2 AP)、纤溶酶原 (PLG)的含量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除脑梗死组的Fib和脑出血组的D D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 (P <0 .0 1)外 ,其余指标均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在治疗后体内纤溶激活状态仍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4.
高原肺水肿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凝血及纤溶系统在高原肺水肿(HAPE)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在海拔3700m对8例HAPE患者在治疗前和临床治愈后检测其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含量(PLG)、纤维蛋白原含量(F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PAI)及D-二聚体(DD)的含量,并以初入相同海拔高度第7天的10名健康青年作对照。结果 HAPE患者治疗前较临床治愈后AT-Ⅲ降低非常明显(P<0.01),Fg、t-PA、PAI及DD增加显著(P<0.05或0.01)。结论 HAPE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和纤溶活性增高,导致凝血-抗凝血机理的失衡。  相似文献   

15.
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快速作用的抑制物(简称PAD 是近几年才证实的一种人类血浆纤溶系统新成分,是调节纤溶活性的重要因子。它目前暂分为三类:PAI-1,PAI-2和蛋白酶结合素(Profease Nexin)。对其生化性质已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在临床上,由于PAI 的发现,更新了纤溶活性的概念,实际上血浆纤溶活性的高低是由PAI 与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二者的比值所决定的,许多病人的纤溶活性下降而导致血栓倾向或血栓形成,并非是t-PA 水平的下降,而是由于血浆PAI 的升高这一点对进一步阐明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指导临床纤溶活性测定与血栓疾病的治疗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30例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老年正常对照者,测定其血浆V0n 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活性.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VWF含量及PAI活性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P<0.001),而t-PA活性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P<0.001).结论提示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和纤溶活性下降,有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8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三组:A级组30例,B级组32例,C级组18例。均同时检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聚体。结果 随病情的加重,肝硬化患者纤维蛋白原活性明显下降,D-聚体和t—PA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活性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A随病情加重而显著性升高.PAI无显著性变化,t-PA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其检测有利于了解肝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的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等方法定量分析脑出血患者的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蛋白C(PC),用夹心酶联法定量分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分别与对照组的凝血、纤溶各指标比较,同时对患者12h以内和24h时间段进行凝血、纤溶各指标的比较.结果脑出血的t-P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I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PC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TA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有凝血和纤溶活性增强及抗凝功能的异常;有一过性TAT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郭俊  陈明 《临床荟萃》2007,22(6):409-410
慢性肾脏疾病局部内皮细胞损伤所致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沉积可促进肾间质纤维化进展,最终引起肾脏功能障碍[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是内皮细胞释放的纤溶系统的关键物质,二者的动态平衡对调节纤溶系统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测定二者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尿液中的浓度,以期探讨其反应肾脏内皮功能改变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的来源、基本结构及在纤溶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并对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和恢复的关系以及运动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