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小儿肠套叠常需做钡剂灌肠,目前通常使用一次性肛管。在操作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小儿常哭闹不安,不配合,易导致肛管脱落等,造成钡剂量灌入不足,影响检查效果。而且反复肛管插入会增加小儿痛苦,且易污染数字化X线机(DSA)操作台;延长有效检查时间,从而增加了曝光次数。近年来,经临床实践,笔者发现双腔气囊导尿管代替肛管进行小儿钡剂灌肠,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对新生儿采用一次性硅胶子宫造影管代替一次性肛管进行钡剂灌肠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12F一次性硅胶子宫造影管对新生儿进行钡剂灌肠。结果:对新生儿采用一次性硅胶子宫造影管代替一次性肛管进行钡剂灌肠的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采用一次性硅胶子宫造影管代替一次性肛管应用于新生儿钡剂灌肠,即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又减少了新生儿X线照射量,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传统的灌肠用物主要是灌肠器、肛管等,其缺点是灌肠器、肛管较粗、较硬,为小儿行灌肠插入时易刺激直肠、引起患儿不适,灌肠后较易引起排便反射,影响灌肠效果,重新灌肠又给患儿带来新的痛苦,我们改用一次性头皮针胶管代替灌肠器、肛管灌肠,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钡剂灌肠造影是检查肛管、直肠病变的常用方法,造影结束后如果钡剂不能及时排出,滞留在肠道内有可能会形成钡石,导致肠梗阻。本科收治1例直肠肿块患者,行钡剂灌肠检查后钡石形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传统的灌肠用物主要是灌肠器、肛管等,其缺点是灌肠器、肛管较粗、较硬,为小儿行灌肠插入时易刺激直肠、引起患儿不适,灌肠后较易引起排便反射,影响灌肠效果,重新灌肠又给患儿带来新的痛苦,我们改用一次性头皮针胶管代替灌肠器、肛管灌肠,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临床常用的灌汤方法是用灌肠筒连接肛管由肛门经直灌入结肠。此种方法痛感强,患儿常不会作,易使液体及药物外漏,面灌肠筒的肛管头直径约2cm粗,又坚硬,反复使用,常出现脱肛、交叉感染等。加之小儿直肠粘膜薄、柔软、毛细血管较脆,易破溃出血。因此,不易被接受,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我科自1993年月7月采用一次性输液管对33例患儿进行了灌肠,无一例直肠粘膜损伤、肛门出血、脱肛等现象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清洁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自肛门灌入结肠,帮助病人排出粪便和积存气体,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主要用于直肠、结肠检查和手术前的准备,灌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与治疗,在实际操作中,常碰到一些老年人及经产妇灌肠时灌肠液外流,影响清洁灌肠效果.为此,我们对肛管插入深度进行了观察,将原来的10~15cm增加到18~22cm,反馈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延长小儿灌肠药液保留时间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对小儿灌肠药液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 77例腹泻病患儿均使用思密达保留灌肠,将灌肠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1例次灌肠,肛管插入深度为7~12 cm,观察组231例次灌肠,肛管插入深度为17~22 cm.观察、记录两组药液保留时间,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95.18±38.16)min,对照组(18.18±11.87)min,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 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可有效延长小儿灌肠的药液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9.
在外科中,小儿肠道感染引起的腹痛是比较常见的,保留灌肠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是将少量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常用于治疗肠道感染.传统的保留灌肠一般用灌肠筒接一次性肛管,灌肠的药液剂量少,一次性肛管比较硬,而且较粗,操作比较困难,小儿不易接受[1].我科于2005年1月,用扬州江扬特种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医用橡胶导管代替肛管接注射器给小儿做保留灌肠,经临床验证,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成晓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290-3290
灌肠是普外科常见的护理操作.传统的灌肠肛管粗硬、管腔及出口孔径大,加之婴儿不能配合,给婴儿插管时易引起肛门损伤、肛管插入不畅等,使患儿疼痛不适,严重时还可引起黏膜破损,出血,影响灌肠效果,延误治疗,增加患儿痛苦.因此,我们试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临床效果非常好.现将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进行保留灌肠是我科的常规操作,婴幼儿用药剂量小、要求准,而传统的灌肠用主要是灌肠器、肛管等。其缺点是肛管较粗,易引起患儿不适,灌肠后常导致排便。影响治疗效果。重新灌肠又给患儿带来新的痛苦,玻璃灌肠器管径粗,乳头内贮存的1ML药液常被忽略,现介绍一种简易、准确、疗效好的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一些病人需进行复方硫酸镁灌肠液灌肠,传统灌肠方式的灌肠筒需消毒,不仅增加工作量且灌肠的肛管粗,插管过程易造成病人疼痛和不耐受.通过临床实践,笔者利用生理盐水软包装袋与一次性输液器代替传统的灌肠方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工作中,治疗直肠或结肠炎常采用药物进行保留灌肠。传统的灌肠用物主要是灌肠器、肛管等。其缺点是肛管较粗,易引起病人不适。特别是患有肛裂、痔疮的病人,操作不慎极易引起出血,加重病人痛苦。现介绍一种简易、治疗效果较好的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14.
一次性胃管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使用灌肠筒的肛管是硬塑料制成 ,长约 14cm ,较硬 ,使用时患者常感到疼痛 ,且易损伤直肠。由于插入直肠较浅 ,患者易出现便意 ,灌肠液在肠管内存留时间短 ,灌肠效果常不满意 ,而影响手术。从 1999年 4月我们用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 ,效果满意。优点 一次性胃管质软 ,使用时 ,将末端连接于灌肠筒 ,头端润滑 ,插入时患者常无疼痛感 ,且能插入 >30cm ,液体在肠管内存留时间较长 ,易将肠内粪便清除干净 ,用此法灌肠 16 2例患者 ,效果满意 ,值得推广应用一次性胃管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韩玉华$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山东新泰271233 @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囊导尿管在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检查中应用价值.[方法]将54例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检查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气囊导尿管气钡灌注的病人为观察组,采用普通肛管灌注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检查中导管滑脱、钡剂外溢、疼痛、出血情况以及检查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导管滑脱、钡剂外溢、疼痛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气囊导尿管可以优化护理操作,减少对肠管刺激损伤,保障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检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王传英  王淇 《护理研究》2012,26(20):1869
[目的]探讨钡剂灌肠造影后清洁灌肠预防钡石形成的效果。[方法]将60例钡剂灌肠造影病人按检查日期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钡剂灌肠检查后不予清洁灌肠,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如鼓励增加活动量、适当饮水、腹部环形按摩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理盐水加液状石蜡行清洁灌肠。[结果]造影完毕48h后实验组无一例发生钡石,对照组发生钡石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洁灌肠能有效预防钡剂灌肠后钡石形成,防止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自制小儿可固定保留灌肠肛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留灌肠是在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尤其在小儿外科应用广泛。传统的方法是用玻璃制品“注肠器” ,该制品乳头硬灌入药物后随即拔出 ,不能保留 ,又因小儿不能配合 ,哭闹时增加腹压 ,药物很快便出 ,达不到疗效 ,需要重复灌肠操作 ,增加患儿痛苦 ,有鉴于此 ,我们自行设计 ,指定厂家加工成品一种小儿可固定保留灌肠肛管 ,通过临床观察 2 5例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结构硅胶管 ,分大中小三种型号 ,肛管长度分别为 2 0cm、15cm、10cm直径为 2 .5cm ,由肛管、气囊、肛管尾部Y型管构成 ,Y型管尾部分别放置逆行阀 ,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18.
刘永丽  王绍霞 《护理研究》2008,22(13):1181-1181
灌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传统方法是将一次性注射器的乳突与肛管直接连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些型号的一次性肛管与注射器的乳突连接不紧密,灌肠液易外漏,浪费药液,同时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郑美春  肖彩琼  朱亚萍  陈秀杰 《护理研究》2004,18(16):1481-1482
结肠造口病人如需行手术治疗、肠镜检查、钡灌肠检查等常需要进行肠道清洁。临床上,肠道清洁通常采用全肠道灌洗(如口服2 5 %硫酸镁或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等)或传统的清洁灌肠法。口服全肠道灌洗液,方法简单,病人容易接受,且效果快,因此常为肠道清洁的首选。但对于无法采用全肠道灌洗法或采用全肠道灌洗法效果欠佳的病人,往往需要进行清洁灌肠。传统的清洁灌肠法使用肛管进行灌洗,因造口无控制能力,若采用传统的肛管清洁灌肠方法,将使粪水逆流,影响灌洗效果;同时也会增加护理工作量和影响病人的自尊。我科采用结肠造口灌洗法…  相似文献   

20.
肠造口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常用手术方式,近年来肠造口患者不断增加。肠造口患者在行腹盆腔检查或手术之前通常需要进行灌肠以清洁远端肠道。目前使用的一次性灌肠器末端为肛管,灌肠时直接将肛管插入肛门或造口,由于肠造口缺乏括约肌,当用于肠造口患者灌肠时,易出现灌入液反流的现象,给患者带来不适,减慢灌入速度,延长灌肠时间,增加护士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