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病用药就可能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然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患者对药物过敏的认识存在误区,最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用过的药不会引起过敏很多患者在注射青霉素时,不愿作过敏试验,他们认为这药以前用过,不会过敏。殊不知,这药物过敏反应是药物在第一次进入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当这种药物再次进入人体时才会引发变态反应,即是两次以上用药才会发生过敏。摄入药物的次数越多,产生过敏的可能性越大。再者,所用药物的厂家不同、同一厂家所生产的药物批次不同(药物内所含杂质不同),这些也能成为引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急诊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急诊收集的217例药物过敏反应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过敏程度、药物类型、过敏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高峰年龄段大都在50岁以上,以老年患者居多,占55.76%;涉及过敏的药物共有48种,抗微生物类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注射引发的过敏为151例(占69.59%)。结论急诊应高度重视药物导致的过敏反应,加强药物过敏的监测,尤其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选择正确用药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外健康文摘》2008,5(17):40-40
用过的药不引起过敏:两次以上用药才能测出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摄入药物次数越多,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越大。第1次用药没出现过敏反应,不意味着终生“免疫”。 过敏反应会在短时间发生:过敏反应多在用药1~2天内发生,但有的药物潜伏期很长,最多可达20天以上。所以,一旦出现药疹,在20天内用过的药都是可疑对象。  相似文献   

4.
药物过敏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是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接触致敏机体后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药物交叉过敏是指患者对某一种药物发生了过敏反应,以后用另一种药物,虽然与首次发生过敏的药物不同,但化学结构上相似,同样会发生过敏反应。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的药物种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等抗生素;非甾体抗炎类;苯巴比妥类等。  相似文献   

5.
药物过敏反应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药物过敏本身是一种免疫系统的反应,当药品的本身或其他代谢物质与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某种过敏原,刺激人类免疫系统,产生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它不同于副作用和毒性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过敏反应因药因人而异,一般发生在用药的当时或片剂,也有发生在用药后较长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6.
药物过敏反应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在临床用药及人们日常用药中普遍存在。其严重程度不尽相同,稍轻的可见皮疹、药物热、瘙痒、荨麻疹、紫癜,红斑等,严重的甚至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药物过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很多问题医学上尚无定论,或是尚无有效的过敏试验方法。为了病人的生命安全及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用药中应引起高度重视,现结合部分医院用药现状,将常见的容易出现过敏的药物告之大家,并将部分常用药物过敏试验及方法总结如下,供医药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门诊注射室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对24例药物过敏反应病人,从用药种类、临床表现及发生反应时间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青霉素类过敏人数最多,占66.7%,药物过敏反应临床表现症状的轻重与起病的缓急成正比,发生反应时间多在用药5min内。结论积极科学的护理措施,能最大程度预防药物过敏反应,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过敏体质病人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加强病人药物过敏的护理干预是门诊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我院自行设计的"特殊药物使用同意书"规范了护士的告知行为,也使病人明白签字,减少了不当操作发生的用药伤害,对门诊护理安全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吕群 《健康问答》2005,(4):45-45
治病用药就可能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然而在长期临庆实践中发现,许多患者对药物过敏的认识存在俣区,最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如何防治药物过敏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易感个体在用药过程中,被药物或其代谢产物致敏,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当再次应用该药时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学反应。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多和应用的广泛性,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也相应上升,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主要为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此外中药引起的过敏反应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药物过敏反应轻者引起各脏器功能紊乱,重者则有生命危险,就如何防治药物产生过敏反应从以下几方面说起。1事先给药法给予有可能会造成过敏反应的药物前,事先投以第一型抗组胺药,通常无法阻止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并且有可能会掩盖过敏性休克反应的早…  相似文献   

11.
用过的药不引起过敏:两次以上用药才能测出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摄入药物次数越多,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越大。第1次用药没出现过敏反应,不意味着终生“免疫”。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中药过敏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不少人认为只有化学药物才会引起过敏,纯天然中药不会过敏。诚然临床引起过敏反应者以化学合成药物为多,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毒素与血清、镇静催眠药等。实践证明,中草药同样也会引起过敏。近年来报道较多的有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丹参、益母草、红花、大黄、天花粉、防风和六神丸、云南白药、跌打丸、牛黄解毒片、复方柴胡注射液等中成药,其过敏表现以荨麻疹和固定药疹最常见。  相似文献   

13.
1.特点(1) 大多数是后天致敏而引起的。(2) 药物过敏与病人过敏体质有关,半数病人对多种药物过敏。(3) 一般发生多次药物接触以后,少数发生于首次接触。有人青霉素过敏发生在首次,那可能他饮过注射过青霉素奶牛的牛奶,接触过注射过青霉素病  相似文献   

14.
药物过敏性休克(drug anaphy lactic shock,DAS)是因药物作为特异性过敏原作用于过敏患者而导致周围循环障碍为主的全身速发型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首次用药发生者可能是在用此药前曾以某种方式接触过此药或同类药物.  相似文献   

15.
吕峰 《求医问药》2006,(1):20-20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后特别要当心是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由于老年人代谢率低,所以用药时容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服用一些长效磺脲类药物时易发生晚间低血糖。因此,对这些药,即使服用,也应避免一日3次用药。服用这些药时应掌握用药规律,即小剂量服药时可早晨一次全服下,中剂量时则早晨服2/3,中午服1/3,晚间不用。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为神经反应等比较迟缓,所以更易发生不易被察觉的低血糖,即当血糖下降到一般人有交感神经反应,如心悸、冷汗、头晕等症状时,老年患者可能仍无感觉。一直到血糖降到出现大脑皮层反应时,老年患者才直接出现精神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6.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是万物分解代谢的场所。特别是当药物经消化道门静脉时,对肝脏的影响最为严重。很多临床常用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类、抗结核药、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等等,一旦用药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就会对肝脏造成蓄积中毒。尤其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对肝脏的毒性就会更大。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时或者不能耐受药物时,即使药物的使用量在常用量范围内,也会引起肝脏的损害,甚至酿成疾病。其症状酷似病毒性肝炎,有的类似中毒性肝炎等等。也就是药源性肝炎…  相似文献   

17.
邢卉春 《北京医学》2015,(3):210-211
药物在防治疾病、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药物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临床用药中需要高度关注用药安全性。
  一、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就是指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地使用药物,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基础。
  临床用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用法用量及给药途径,考虑患者身体状况,包括既往有无药物过敏,是否发生过药物不良反应,目前的脏器功能状态等。解热镇痛药是临床常用药之一。一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因发热多次应用不同的解热镇痛药物(包括赖氨匹林、尼美舒利及对乙酰氨基酚),而发生急性肝肾衰竭。患者入院时尼美舒利的血药浓度仍严重超标,经抢救才得以挽救生命。脏器功能状态也是影响用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如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患者,应用有潜在肾毒性的药物(如喹诺酮或氨基糖苷类药物)则容易加重肾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2012年我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我院门诊开出的1000张处方的点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给药方法、给药途径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结果:在这1000张门诊处方中,涉及到抗菌药物的处方有378张,在这些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为37.8%。其中,单独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283张,所占的比例为74.8%;两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处方有83张,所占的比例为21.9%;三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处方有12张,所占的比例为3.2%。这378张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头孢类药物。其中,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的处方所占的比例最大,其余的给药途径依次为口服给药、肌肉注射给药和皮肤接触给药。在这378张处方中,因药物选择不当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有25张,所占的比例为6.6%;因给药剂量不当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有7张,所占的比例为1.8%;因给药时机不当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有2张,所占的比例为0.5%;因给药速度过快、给药时间过长、给药浓度过大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各有1张,所占的比例均为0.26%。结论:2012年我院门诊开出的处方中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对此,应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管力度,确保患者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漫谈过敏     
何谓过敏?即过度敏感。有人吃了虾、蟹以后,或闻着特殊气味,就会引发风疹瘙痒、哮喘等病,这种反应称为过敏,亦称变态反应。 过敏与体质有关。有的有遗传性,通常称为过敏体质。这是内因。在外因方面,引起人体过敏的物质(亦称致敏原)有许多:1.食物过敏、如虾、蟹、笋、酒等;2.药物过敏,如青霉素、磺胺类等药会有过敏反应;3.气候环境过敏,如花粉、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种或一种以上抗结核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方法对80例对抗结核药物过敏反应的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抗结核药物能引起药物性皮疹,而且部分患者同时对多种抗结核药物过敏。结论抗结核药物易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同时过敏,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